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章

  施理看那輛皮卡車開出大門,走到門口,將那個閉門謝客的牌子移到更顯眼的位置,然後合上大門,依舊去忙他自己的事。

  這個苗圃是他的大學師兄王楊開的,師兄是本地人,家財萬貫,家裡是從事房地產的,但他自己卻無心於商道,只愛養花種草,尤其偏愛蘭花。所以大學畢業之後,便跟家裡要了一筆錢,買了郊外的這塊地,自己弄了個苗圃,專門養花種草。

  施理雖然也是學園藝的,但是他的興趣愛好不在花草上,他偏愛食用菌的培植。要問原因,咳,那要歸功於他愛吃蘑菇這一點來。他從小就愛吃蘑菇,常見的如平菇、口蘑、金針菇、雞樅菌、茶樹菇、香菇、杏鮑菇,就連菌類的木耳和銀耳等,都是百吃不厭,幾乎是天天吃蘑菇、頓頓吃蘑菇都可以。小時候他媽媽常說:“理理,給你送給賣蘑菇的當兒子好吧?”他居然也會點頭,大聲說好。

  後來他長大些,從書本上知道還有那麼多可以食用的蘑菇,那真是一發不可收拾了,他畢生的心愿,就是吃遍世界上所有能夠食用的菌類食品。

  有一次他無意間聽說,園藝師是懂得食用菌栽培的,他便如吃了秤砣鐵了心,一門心思非要報考農大園藝系不可。他爹媽簡直拿他沒法,他們原本指望孩子學個計算機、機械之類的,怎麼地有門技術在身,不愁沒飯吃啊,要不去學個醫也挺好的,高收入人群,可是他們家施理打定了主意要報考農大園藝系。施媽媽扶額嘆息,他家已經脫離農村好幾代了吧,怎麼這孩子就偏偏愛上種地了呢。

  施理理直氣壯地說:“爸媽,我是去學種蘑菇的,你們放心吧,蘑菇種得好,不愁沒飯吃,我肯定不會餓死的,你們放心吧。”於是背起行李,一頭扎進了學農大軍的行列。

  施理學了四年園藝,發現理論學得多,實用知識學得少,老師安排他們去種黃瓜、種土豆、種西紅柿、種葡萄,學蔬菜瓜果的科學培植,學觀賞園藝的基本技能,學育種、嫁接、治病,甚至是插花,就是就沒有種蘑菇的課程。施理急了,這怎麼騙人啊,怎麼沒有人教如何種蘑菇。

  王楊是高他兩屆的師兄,做過他們班的輔導員,與施理這孩子投緣,聽說他的苦悶,便悄悄給他指了條明路,他們學校的亓原亓教授就是專門研究食用菌的,施理可以去報考他的研究生。

  施理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一個這麼一個亓(qi)字,他一直都以為念做元原呢,人家一豎不轉彎,那就完全不一樣的發音。好吧,無論這個教授是姓亓呢,還是姓元,總之就是他的福音了。他摩拳擦掌,卯足勁,一口氣便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師從亓原亓教授名下,投入了食用菌栽培的懷抱里。哈哈,蘑菇們,我來也!

  施理今年研二,跟著亓教授學了快兩年的蘑菇培植了,也算是小有所得了。平時只能在學校的培育基地開闢出來的小小大棚里培養蘑菇,每種都只是一點點,遠遠不能夠滿足他的口腹之慾。他正苦於沒地方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王楊師兄打電話來了,跟他說,他最近弄了個蘑菇養殖大棚,缺乏技術員,師弟你過來幫師兄的忙吧。於是施理就顛顛的跑過來了,反正研究生最主要是做論文、做實驗,也沒多少課,他大部分時間就泡在師兄的苗圃里了。

  施理到了苗圃,那簡直是如魚得水,學了幾年園藝,多多少少都給薰陶出了一點田園詩意的氣質,看見這一大片的花海,嗅著滿鼻的花香,心裡別提多愜意了。他從小就是個隨遇而安的孩子,這會兒到了這裡,那簡直就不願意挪窩了。師兄的意思很簡單,弄個蘑菇大棚,培養點食用菌,可以增加收入來源。花草是有人買,但是畢竟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可有可無的,但是食用菌就不一樣了,這是物質方面的,人們可以不享受精神娛樂,但是絕不能不吃飯。

  施理一度認為師兄是為了幫助自己而修建的蘑菇大棚,所以幾乎感激零涕。事實上,是王楊的資金出現問題想出來的應急法子,他家裡逼著他回去繼承家業,他不願意回去,家裡就不再提供資金支持,一切都得靠他自己的苗圃收入才能維持正常經營。人家的苗圃專門培植一些常見的花草,以創收入,他的苗圃不一樣,他經常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品種來養,尤其喜好蘭花,花草一珍稀,買的人就少,況且他也未必肯賣,於是日常開支就要成問題。某次跟施理聊天的時候,他靈光一閃,便想到弄個食用菌培植基地,他認識的開飯店開酒店的朋友多,只要蘑菇種出來了,就不愁沒有銷路。大棚是現成的,技術人員也有了,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啊。

  王楊對施理說了,只要保證常用食用菌的產量,餘下的施理想培植什麼品種都隨他意。這對施理來說,簡直就是一個伊甸園啊,大棚的面積有近千平方米,四個大棚,師兄也是花了本錢的。一定要種出個樣子來。

  施理將四個大棚進行了分配,每個大棚種植不一樣的蘑菇,忙活了快一個月,現在都已經種下去了。他每天都要去大棚里檢查一下室溫、通風和濕度,種子撒下去,一般需要一兩個月才能出菇,有的甚至要更久。但是這期間的管理工作絲毫不能懈怠,他們教授也說了,種蘑菇這東西,三分技術七分管理,要費很多心力。施理別的沒有,但是耐心卻是相當足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