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高振怒瞪雙眸:「怎麼可能!」
張達道:「蔣家主比高家主識時務,更懂得審時度勢。」
溫言扯了扯秦厲,小聲道:「懷遠,我終於理清楚南部的事兒了。」
秦厲挑眉看他,示意他說下去。
溫言道:「當年蔣家手裡的戰船圖紙引多方覬覦,蔣家恐樹大招風,將計就計,順了高樊兩家心思,退出江州。但那時,蔣家並未投靠朝廷,而是在權衡利弊。後來高大夫人出事兒,蔣家不願再繼續隱忍,才選擇了與張達合作。」
「南部重在平衡。故而,韓宜江扶持淮州獨立,阻斷江州一家獨大。當然,江州蔣家退了,但只要有心,難保不會再扶持出一個淮州蔣家。故此,蔣家在淮州發展時,張達又在淮州推出了一個陸琦總兵,另順著高振心意,讓高家生意在淮州可以順利發展。這樣一個淮州又分出了三方勢力,相互制衡。」
「張達必是早知高振野心,他沒有刻意壓制,而是任其發展。讓高振的野心都暴露在自己眼前,便於更好的控制。」
「樊家獨立後,張達又暗中與樊家人聯合,推出樊家與高家抗衡,任兩方相鬥。雖說扶風口碼頭事發後,高振順勢接收了樊家漕幫。但事實上,高振接手的,不過是個空殼子,真正的漕幫,早就在張達手中了。」
「至於當年淮州水患,韓宜江表面上坐視不理,但事實上,南部的情況,他必定是了如指掌。甚至暗中吩咐了蔣家人出力。蔣家能在淮州迅速發展,借的便是朝廷的勢,韓宜江如此安排,也不為過。」
「就如同滁州雪災,韓宜江同樣授意容琪賑災滁州,雖朝廷不拿分文,但他知道,容琪一定會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因為容蔚大人還在京中。且在天下人眼裡,容家跟韓宜江是一條船上的人,容琪若不想暴露自己,就勢必聽從安排。」
「其實,韓宜江不是不想賑災,而是各地貪腐之風嚴重,又有聖遠堂的人四處搗亂。且不說如今國庫空虛,朝廷根本無力賑災,就算是拿出了賑災款項,等真正到了災區,誰知道能剩下多少呢。」
溫言將雙手攏入袖中,看著平靜的江面,嘆息道:「哎,韓宜江果然不愧為大楚最年輕的丞相,若當年登基的是信王,再有韓宜江輔佐,怕如今的大楚,早已是另一番光景了。說不上四方朝拜,但也必定是國力強盛。」
秦厲點頭道:「韓宜江擅長算計人心。任何一顆棋子,哪怕再不起眼,他都能讓它發揮到極致。這樣的人,若一心想要除掉我們,憑我的實力,恐怕要拼盡全力,才勉強與他抗衡。」
高振在一旁聽的一愣一愣的,只覺這麼多年,自己仿佛是個笑話。就在之前,他已經想好了給自己封個江州王,而在韓宜江投江之際,他甚至都想,這皇帝換他來當,也未嘗不可。
沒想到……
高振神情猛的一凜,他是溫言的親爹啊!溫言的相公是天寶大將軍,這天寶大將軍又是新帝的親舅舅!自己是天寶大將軍的岳丈,這關係,自然非比尋常。
原想認回溫言是要轄制蔣家的,沒想到,還有這等效用。高振突然就不緊張了。
有個天寶大將軍當女婿,誰敢不敬他!
高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張達的臉色了,他笑眯眯的湊到秦厲跟前,道:「好女婿,你可別聽張達信口胡言,這人坐擁三萬江州水師,早有不臣之心……」
溫言只覺這人好生不要臉,也沒功夫聽他絮叨。只擺了擺手道:「公事公辦,再說,我可沒有認你當爹。」
「可是……」
高振還要再說,被秦厲一雙利眼瞪了回去,不敢吱聲了。
溫言心道,當年高大夫人出走,還真是走對了。這樣的人,的確不是個值得託付的。
灕江發生的事兒,以飛一般的速度傳遍了南北兩部。把守冀州的靳沖,早在秦厲過江時,就已經撤了兵。如今大楚北部六州依舊在秦厲手中。
他也並沒有打算換掉原本的守將。只留秦十八守冀州,將陳六馮新調到關西,以防西隴趁虛而入。
南北平定,剩下的事兒,就是讓溫瑾順利登基了。
第95章
戰船悉數退去後,灕江霎時間變的安靜無比。只有一艘小船,孤零零的停在灕江中心。李總管一臉肅穆,向江水中拋灑著紙錢,整個江面浮動著一股肅然的,蕭索的氣息。
朱淮不知是什麼時候上的岸,他就呆愣的坐在岸邊往江面張望著。
「……姐姐,姐姐,姐姐你快上來啊!是九公主推你下水的,我都看見了。為何父皇要偏袒九公主呢。她們都欺負姐姐,我們不和她們玩兒了好不好。等小淮長大了,一定讓姐姐過最風光的日子……」
他身後站著一個穿著蓑衣帶著斗笠的漢子,漢子背上背著一個女子,正是朱曼禕。
「先生,曼夫人在這裡。」
朱淮沒有理他。
那漢子默了默,又道:「小淮,姐姐在這兒。」
朱淮僵硬的轉過頭,一臉茫然的看著漢子。
漢子伸手將他拉起來,兩人一道,尋了個山坡,將朱曼禕葬了。
「姐姐在哪兒,小淮就在哪兒。」
漢子點頭稱好,便在那墳前蓋了間房。
————
對於灕江上發生的事兒,高翡自然也都知曉。當然還有高振做的那些事兒。
張達道:「蔣家主比高家主識時務,更懂得審時度勢。」
溫言扯了扯秦厲,小聲道:「懷遠,我終於理清楚南部的事兒了。」
秦厲挑眉看他,示意他說下去。
溫言道:「當年蔣家手裡的戰船圖紙引多方覬覦,蔣家恐樹大招風,將計就計,順了高樊兩家心思,退出江州。但那時,蔣家並未投靠朝廷,而是在權衡利弊。後來高大夫人出事兒,蔣家不願再繼續隱忍,才選擇了與張達合作。」
「南部重在平衡。故而,韓宜江扶持淮州獨立,阻斷江州一家獨大。當然,江州蔣家退了,但只要有心,難保不會再扶持出一個淮州蔣家。故此,蔣家在淮州發展時,張達又在淮州推出了一個陸琦總兵,另順著高振心意,讓高家生意在淮州可以順利發展。這樣一個淮州又分出了三方勢力,相互制衡。」
「張達必是早知高振野心,他沒有刻意壓制,而是任其發展。讓高振的野心都暴露在自己眼前,便於更好的控制。」
「樊家獨立後,張達又暗中與樊家人聯合,推出樊家與高家抗衡,任兩方相鬥。雖說扶風口碼頭事發後,高振順勢接收了樊家漕幫。但事實上,高振接手的,不過是個空殼子,真正的漕幫,早就在張達手中了。」
「至於當年淮州水患,韓宜江表面上坐視不理,但事實上,南部的情況,他必定是了如指掌。甚至暗中吩咐了蔣家人出力。蔣家能在淮州迅速發展,借的便是朝廷的勢,韓宜江如此安排,也不為過。」
「就如同滁州雪災,韓宜江同樣授意容琪賑災滁州,雖朝廷不拿分文,但他知道,容琪一定會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因為容蔚大人還在京中。且在天下人眼裡,容家跟韓宜江是一條船上的人,容琪若不想暴露自己,就勢必聽從安排。」
「其實,韓宜江不是不想賑災,而是各地貪腐之風嚴重,又有聖遠堂的人四處搗亂。且不說如今國庫空虛,朝廷根本無力賑災,就算是拿出了賑災款項,等真正到了災區,誰知道能剩下多少呢。」
溫言將雙手攏入袖中,看著平靜的江面,嘆息道:「哎,韓宜江果然不愧為大楚最年輕的丞相,若當年登基的是信王,再有韓宜江輔佐,怕如今的大楚,早已是另一番光景了。說不上四方朝拜,但也必定是國力強盛。」
秦厲點頭道:「韓宜江擅長算計人心。任何一顆棋子,哪怕再不起眼,他都能讓它發揮到極致。這樣的人,若一心想要除掉我們,憑我的實力,恐怕要拼盡全力,才勉強與他抗衡。」
高振在一旁聽的一愣一愣的,只覺這麼多年,自己仿佛是個笑話。就在之前,他已經想好了給自己封個江州王,而在韓宜江投江之際,他甚至都想,這皇帝換他來當,也未嘗不可。
沒想到……
高振神情猛的一凜,他是溫言的親爹啊!溫言的相公是天寶大將軍,這天寶大將軍又是新帝的親舅舅!自己是天寶大將軍的岳丈,這關係,自然非比尋常。
原想認回溫言是要轄制蔣家的,沒想到,還有這等效用。高振突然就不緊張了。
有個天寶大將軍當女婿,誰敢不敬他!
高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張達的臉色了,他笑眯眯的湊到秦厲跟前,道:「好女婿,你可別聽張達信口胡言,這人坐擁三萬江州水師,早有不臣之心……」
溫言只覺這人好生不要臉,也沒功夫聽他絮叨。只擺了擺手道:「公事公辦,再說,我可沒有認你當爹。」
「可是……」
高振還要再說,被秦厲一雙利眼瞪了回去,不敢吱聲了。
溫言心道,當年高大夫人出走,還真是走對了。這樣的人,的確不是個值得託付的。
灕江發生的事兒,以飛一般的速度傳遍了南北兩部。把守冀州的靳沖,早在秦厲過江時,就已經撤了兵。如今大楚北部六州依舊在秦厲手中。
他也並沒有打算換掉原本的守將。只留秦十八守冀州,將陳六馮新調到關西,以防西隴趁虛而入。
南北平定,剩下的事兒,就是讓溫瑾順利登基了。
第95章
戰船悉數退去後,灕江霎時間變的安靜無比。只有一艘小船,孤零零的停在灕江中心。李總管一臉肅穆,向江水中拋灑著紙錢,整個江面浮動著一股肅然的,蕭索的氣息。
朱淮不知是什麼時候上的岸,他就呆愣的坐在岸邊往江面張望著。
「……姐姐,姐姐,姐姐你快上來啊!是九公主推你下水的,我都看見了。為何父皇要偏袒九公主呢。她們都欺負姐姐,我們不和她們玩兒了好不好。等小淮長大了,一定讓姐姐過最風光的日子……」
他身後站著一個穿著蓑衣帶著斗笠的漢子,漢子背上背著一個女子,正是朱曼禕。
「先生,曼夫人在這裡。」
朱淮沒有理他。
那漢子默了默,又道:「小淮,姐姐在這兒。」
朱淮僵硬的轉過頭,一臉茫然的看著漢子。
漢子伸手將他拉起來,兩人一道,尋了個山坡,將朱曼禕葬了。
「姐姐在哪兒,小淮就在哪兒。」
漢子點頭稱好,便在那墳前蓋了間房。
————
對於灕江上發生的事兒,高翡自然也都知曉。當然還有高振做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