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灕江沒有封鎖,扶風口碼頭也在今日開放了,雖有禁軍保護周圍,但並沒有阻攔灕江兩岸看熱鬧的百姓。更有膽大者,私自乘自家小船,往前湊過去。見禁軍並不攔截,百姓愈發大膽。此時灕江上烏壓壓一大片,都是人。
如此一來,被邀前來的人,更看不懂韓宜江的意圖了。
韓宜江沖秦厲點了點頭。「果然不負天寶大將軍名號,若信王還在,必定十分欣賞你,只可惜……」
韓宜江望著水面波濤,半響沒有說話,似乎沉浸在某種回憶里。
「過謙了,韓丞相。」
對於這個稱呼,韓宜江並不怎麼在意。
「直言而已,你當得起。」
秦厲道:「比不得韓丞相運籌帷幄。」
秦厲不知韓宜江此舉用意,只得小心試探,來往幾句,並無甚要緊話。
朱淮心裡卻總有些不踏實。
韓宜江冷冷的看著秦厲身後的朱淮,稍抬了抬手,便見禁軍推搡著一個人到了城樓上。
朱淮見狀大驚。
「姐姐!」
事已至此,眾人都明白了,韓宜江今日是衝著朱淮來的。
秦厲稍往後挪了幾步,意思明了,你們的事兒,你們自己解決。
朱淮早已急紅了眼。
「韓宜江,你為一己之私,弒君篡位,構陷忠良,為報信王私仇,誅殺皇子,罔顧人倫,倒行逆施!自登位後,不顧百姓生死,民間怨聲載道。又勾結北越,放北越兵馬入境,任由其肆意踐踏我大楚國土。你罪該萬死!」
朱淮先發制人,一字一句,如泣如訴,仿佛受了天大冤屈。
圍觀眾人聞此言,皆默默低頭,隨行官員們個個敢怒不敢言。有膽大的,心裡想著,辰王這時出現,只要他們把握好機會,必能將韓宜江這個亂臣賊子拉下馬,迎回朱氏正統。
商戶們對此倒是不以為意。而圍觀百姓卻憤憤不已。
若不是隨州有溫言,淮州有陸琦,百姓哪能過上富足的日子。於他們而言,皇帝不過是個擺設罷了。
聽到這番言論,再想到當年信王反叛,致滁州百姓死傷無數。再有眼前這位皇帝,剛登記之初,大肆抓捕懲戒於民間散布信王不好言論的人,搞得人心惶惶。
還有淮州水患,北部雪災,朝廷無作為,更讓百姓怨恨。
有許多人自發組成一隊,將小船劃到溫言所乘戰船周圍,形成一種保護的姿態。意圖顯而易見。
「二叔,那就是抓了我和阿瑾的女人。」
許是早已知道朱淮的為人,他的這番話,在溫言這裡掀不起一點兒波瀾。反倒是看著韓宜江身後那人,心裡泛起了嘀咕。
聽溫凌說,自離開黎縣後,他們身邊一直有人追殺,若不是因為死了太多護衛,他們倆根本沒有機會逃脫。
可再想想,當時僅有一名護衛,追殺者只需動動手指,他們都沒有任何招架之力。可偏偏那種時候,兩個孩子跑了。
而後,這女人又落到了韓宜江手中。
他又轉頭看了眼一臉懵懂的溫瑾,心裡隱隱猜測,追殺者定是韓宜江,而他,是故意將兩個孩子放走的。
可是,為什麼呢。
溫言沒有頭緒,只得靜觀其變。
韓宜江朝朱淮涼薄一笑,指著身後被禁軍押著的人,道:「你告訴大家,這個女人,是誰。」
朱淮目眥欲裂,雙手緊握著圍欄,瞪著韓宜江,眼底儘是仇恨的怒火。
秦厲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那是永寧公主,朱曼禕!」
話音落,一片譁然。
「永,永寧公主!永寧公主不是早就歿了麼!」有官員驚呼。
「不,那真是永寧公主,當年我是護送永寧公主和親的官員之一,不會認錯的!」
永寧公主突然出現,還有消失許久的皇六子朱淮,這當中必然有什麼隱秘。眾官員竊竊私語,江面上一片嘈雜之聲。
「韓宜江,你到底要做什麼!」
「這話應該我問你。朱淮,當年與永寧公主裡應外合,勾結北越,放北越軍馬過鷹角峰,攔截陽平關援軍,導致寧王戰死的人,是你。」
「次年,與朝中大臣聯合,構陷信王謀害皇上的人,是你。」
「信王被驅逐北疆,卻又被設計與北越勾結,獻大楚北部版圖,致大楚兵敗,險些丟了陽平關。這個人,也是你。」
韓宜江聲音沉穩,字字句句,敲打在眾人心上。
原本嘈雜的江面,頓時安靜了下來。好似連風,都停了。
那些剛才還想著迎回辰王的官員們,一個比一個吃驚,恨不得立馬跳下灕江洗洗腦。
「不可能,你不要信口胡說!」
「是啊,六殿下,他這般污衊你,你可不要……」
秦厲冷笑一聲:「胡說?那你讓咱們這位永寧公主解釋解釋,為何明明死了的人,又活了呢?」
朱曼禕本就受了重傷,又奔逃多日,此時被禁軍架著,虛弱至極。
溫凌拉著溫瑾進了船艙。外頭的事兒,不是他們能參與的。
溫朗見兩個孩子有些蔫蔫的,斟酌著說了一句:「阿陵阿瑾,那個女人,是大楚的叛賊。他們姐弟手裡,染著不知多少無辜人的鮮血。她待你們的好,你們可以記著。但更要明辨是非。」
溫凌悶悶點頭:「大哥我記下了。」
如此一來,被邀前來的人,更看不懂韓宜江的意圖了。
韓宜江沖秦厲點了點頭。「果然不負天寶大將軍名號,若信王還在,必定十分欣賞你,只可惜……」
韓宜江望著水面波濤,半響沒有說話,似乎沉浸在某種回憶里。
「過謙了,韓丞相。」
對於這個稱呼,韓宜江並不怎麼在意。
「直言而已,你當得起。」
秦厲道:「比不得韓丞相運籌帷幄。」
秦厲不知韓宜江此舉用意,只得小心試探,來往幾句,並無甚要緊話。
朱淮心裡卻總有些不踏實。
韓宜江冷冷的看著秦厲身後的朱淮,稍抬了抬手,便見禁軍推搡著一個人到了城樓上。
朱淮見狀大驚。
「姐姐!」
事已至此,眾人都明白了,韓宜江今日是衝著朱淮來的。
秦厲稍往後挪了幾步,意思明了,你們的事兒,你們自己解決。
朱淮早已急紅了眼。
「韓宜江,你為一己之私,弒君篡位,構陷忠良,為報信王私仇,誅殺皇子,罔顧人倫,倒行逆施!自登位後,不顧百姓生死,民間怨聲載道。又勾結北越,放北越兵馬入境,任由其肆意踐踏我大楚國土。你罪該萬死!」
朱淮先發制人,一字一句,如泣如訴,仿佛受了天大冤屈。
圍觀眾人聞此言,皆默默低頭,隨行官員們個個敢怒不敢言。有膽大的,心裡想著,辰王這時出現,只要他們把握好機會,必能將韓宜江這個亂臣賊子拉下馬,迎回朱氏正統。
商戶們對此倒是不以為意。而圍觀百姓卻憤憤不已。
若不是隨州有溫言,淮州有陸琦,百姓哪能過上富足的日子。於他們而言,皇帝不過是個擺設罷了。
聽到這番言論,再想到當年信王反叛,致滁州百姓死傷無數。再有眼前這位皇帝,剛登記之初,大肆抓捕懲戒於民間散布信王不好言論的人,搞得人心惶惶。
還有淮州水患,北部雪災,朝廷無作為,更讓百姓怨恨。
有許多人自發組成一隊,將小船劃到溫言所乘戰船周圍,形成一種保護的姿態。意圖顯而易見。
「二叔,那就是抓了我和阿瑾的女人。」
許是早已知道朱淮的為人,他的這番話,在溫言這裡掀不起一點兒波瀾。反倒是看著韓宜江身後那人,心裡泛起了嘀咕。
聽溫凌說,自離開黎縣後,他們身邊一直有人追殺,若不是因為死了太多護衛,他們倆根本沒有機會逃脫。
可再想想,當時僅有一名護衛,追殺者只需動動手指,他們都沒有任何招架之力。可偏偏那種時候,兩個孩子跑了。
而後,這女人又落到了韓宜江手中。
他又轉頭看了眼一臉懵懂的溫瑾,心裡隱隱猜測,追殺者定是韓宜江,而他,是故意將兩個孩子放走的。
可是,為什麼呢。
溫言沒有頭緒,只得靜觀其變。
韓宜江朝朱淮涼薄一笑,指著身後被禁軍押著的人,道:「你告訴大家,這個女人,是誰。」
朱淮目眥欲裂,雙手緊握著圍欄,瞪著韓宜江,眼底儘是仇恨的怒火。
秦厲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那是永寧公主,朱曼禕!」
話音落,一片譁然。
「永,永寧公主!永寧公主不是早就歿了麼!」有官員驚呼。
「不,那真是永寧公主,當年我是護送永寧公主和親的官員之一,不會認錯的!」
永寧公主突然出現,還有消失許久的皇六子朱淮,這當中必然有什麼隱秘。眾官員竊竊私語,江面上一片嘈雜之聲。
「韓宜江,你到底要做什麼!」
「這話應該我問你。朱淮,當年與永寧公主裡應外合,勾結北越,放北越軍馬過鷹角峰,攔截陽平關援軍,導致寧王戰死的人,是你。」
「次年,與朝中大臣聯合,構陷信王謀害皇上的人,是你。」
「信王被驅逐北疆,卻又被設計與北越勾結,獻大楚北部版圖,致大楚兵敗,險些丟了陽平關。這個人,也是你。」
韓宜江聲音沉穩,字字句句,敲打在眾人心上。
原本嘈雜的江面,頓時安靜了下來。好似連風,都停了。
那些剛才還想著迎回辰王的官員們,一個比一個吃驚,恨不得立馬跳下灕江洗洗腦。
「不可能,你不要信口胡說!」
「是啊,六殿下,他這般污衊你,你可不要……」
秦厲冷笑一聲:「胡說?那你讓咱們這位永寧公主解釋解釋,為何明明死了的人,又活了呢?」
朱曼禕本就受了重傷,又奔逃多日,此時被禁軍架著,虛弱至極。
溫凌拉著溫瑾進了船艙。外頭的事兒,不是他們能參與的。
溫朗見兩個孩子有些蔫蔫的,斟酌著說了一句:「阿陵阿瑾,那個女人,是大楚的叛賊。他們姐弟手裡,染著不知多少無辜人的鮮血。她待你們的好,你們可以記著。但更要明辨是非。」
溫凌悶悶點頭:「大哥我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