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為臣子,即便爬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也始終要戰戰兢兢,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被天子奪走榮華富貴。

  他得保持純孝,不能有道德上的污點。

  但他如今是王君,如今的齊國新帝,還沒有那個能耐壓到他的頭上。

  魏寧無需有所顧忌,卻也更要注重威嚴。

  作為祖母,王氏可以對他說這種話,但論君臣之道,王氏沒有資格對他指手畫腳。

  王氏一愣,臉色發白:“你是不想認我這個祖母嗎?”

  魏寧顯得理智而又殘酷:“您永遠是我的祖母,我敬重的人。但在的生活,不需要任何人指手畫腳,便是我的親生母親活在世界上,那也一樣。我只是希望您能夠懂分寸,倘若真的在意我,就不要因為一己私慾,做出不該做的事情,讓我為難。”

  王氏臉又紅又青又白,良久擠出一句話來:“你這就是偏心,有了媳婦忘了祖母”

  魏寧痛快承認:“我的確是偏心,所以希望祖母不要再讓我為難。”

  如果再有下一次,他就只能直接把她丟給徐元嘉了。

  雖然這樣聽起來一點也不孝順,但有的人不吃點苦頭,可能這輩子都改不過來。

  現在徐元嘉還能有幾分理智,哪天要是王氏真的作死,他估計也攔不住徐元嘉。

  糾正王氏的態度,才是他對她最大的孝順。

  第132章

  魏寧都把話說得這麼清楚明白了, 王氏還能怎麼辦。大吵大鬧,逼著魏寧如了她的願?那太傻了, 作為世家婦, 她看過的事情那麼多, 難道不明白越鬧越是把人往另一個方面推。

  孫子的變化她不是沒有看在眼裡, 朝中那些事情, 魏寧從來不心慈手軟,再鬧騰下去,或許會把孫兒對她的情分磨滅光。

  王氏深吸一口氣,到底還是抱著幾分希望,不死心地問:“祖母也不是想要逼你,只是心裡想著, 日後你沒有子嗣, 這到戰場上,流汗流血搏來的榮耀,卻是為他人做了嫁衣,難免是有幾分不平。況且你現在年輕, 日後後悔了怎麼辦?”

  她不和魏寧鬧,心平氣和地同魏寧講理:“你想想看先帝,他才多少歲, 年紀輕輕便去了。男人到了四五十歲,也不是不可以生孩子,可你早年受過傷,又這麼辛苦。祖母自然希望你能夠長命百歲, 可天有不測風雲,若是你四五十歲後悔了,早早撒手人寰,誰來替你養這個孩子。”

  她見魏寧不吭聲,喘了口氣,又道:“祖母只是希望你老有所依。”

  等王氏說完了,魏寧才開口:“除了亡國之君,祖母可聽說有老無所依的君王。我征戰沙場,本為的是齊國百姓,而非小家的榮耀。”

  若是只為功名利祿,他安安分分地在朝中做個文官便好,何必要冒著性命危險去同敵軍廝殺。

  只求安穩,他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韙造反。

  況且,爬到這個位置,已經不能簡單用孝與不孝來評判了。古往今來,多少君王,在登基之後,親娘想要干涉,都可能會淪落到青燈古佛的地步,更嚴重者,甚至在冷宮中悄然逝去。

  後宮不能攝政,外戚不能專權。他的王君之位,仰仗的是他在戰場的廝殺,在朝上對臣子的掌控和對敵首的榮耀,而非王氏煞費苦心推他上位。

  他會給王氏無上的尊貴和榮耀,只是那是建立在她好好過日子不折騰的份上。他願意養著祖母,願意給她最好的生活,甚至願意彩衣娛親,只是不能容忍她處處對他的生活指手畫腳,若是發展到下藥,那等同於背叛。

  即便是太后,或者說太皇太后,那也是要被人口誅筆伐,甚至處死。

  天家無父子,他感念祖母的恩德,自然不會對王氏做出這種薄情的事情來。可若是為了討祖母歡心,違背自己的承諾,強逼自己做不喜歡自己的事情,那他便不是魏寧了。

  王氏靜默,良久才道:“是我狹隘了。”

  見王氏軟下來,魏寧也退了一步:“的確是孫兒不孝。”

  王氏看著越發像他父親的魏寧,重重地嘆了口氣:“若說不孝,你那死去的爹娘最是不孝,罷了,橫豎你是他們的種,像他。”

  提到自己的父親,魏寧本打算瞞王氏一輩子,但在這個時候,他生出其他心思,最後還是決定說出口:“祖母這倒是冤枉了父親。”

  “我怎麼就冤枉他了?”

  年紀輕輕地就拋下孤兒寡母,留她白髮人送黑髮人,若不是惦記著撫養孫兒,不能讓府上那豺狼虎豹奪了魏寧應有的東西,她可能也撐不過去。

  魏寧閉了閉眼睛:“當年父親本不會死,只是因為有人背叛,而背叛他的人,正是姜睿所指使。”

  姜睿便是病死的齊文帝。

  王氏如遭雷擊,她的聲音都在顫抖:“你此言可屬實?”

  魏寧斬釘截鐵地答覆:“絕無半句虛假。”

  王氏原本不明白為什麼孫兒官當得好好的,非要造反,現在想來,竟是為父報仇。

  這事情若是換做了其他人,指不定就這麼認了,畢竟君臣綱常大於父子綱常,多少父親被皇帝錯殺的,也不見得要向皇帝報仇,只能認命。

  可作為母親,她十月懷胎,生下兒子,辛辛苦苦把他養大,他本是齊國的戰神,為了保護齊國的百姓,征戰沙場,流了那麼多血,受了那麼多道傷,好幾次甚至命懸一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