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雖然沒有仔細看,但也知道徐元嘉掙了很多錢。

  燕國的軍政大權,牢牢地握緊在魏寧手裡,徐元嘉也是掌握著朝廷的經濟命脈,這一點,他們兩個倒和尋常百姓家差不多。

  丈夫負責光宗耀祖,妻子則主持中饋,把後院打理得妥妥噹噹

  的。

  “掙得多,花的也不少。子規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若不信,這些事情交由你來處置如何?”

  魏寧下意識點頭,又瘋狂搖頭,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了,你做著就好。”

  他又不是有毛病,沒事往自己身上攬這麼沉重的擔子。

  而且說真的,論起錢生錢的本事,他鐵定是不如徐元嘉的。術業有專攻,這種掙錢的大事情就是要交給徐元嘉來做嘛。

  魏寧到底還是有幾分不死心:“那元嘉你告訴我,咱們什麼時候能夠有錢?”

  他這個“咱們一詞”聽得徐元嘉身心舒暢:“打仗的錢沒有,供你吃喝的錢是夠的。”

  男人有錢就變壞,徐元嘉不打算魏寧這個變壞的機會,後半輩子都不給。

  魏寧打了個噴嚏,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覺得有點涼。

  第128章

  因為沒錢, 魏寧想給徐元嘉掙個更尊貴的位置的計劃被暫時擱置,一晃眼便到了武德三年。

  當然, 也是吳王登基的第三個年頭。

  三年時間, 燕國境內同最初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較之魏寧剛封王那會, 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燕國新定的律法依舊十分重視農業, 但對商業寬容許多,因此周邊不少商人在摸清楚某些都城的情況之後,不惜背井離鄉,都入燕國境內,安居樂業。

  燕國地廣人稀,十分缺人, 對難民也是來者不拒, 一開始由當地官府救濟,然後安排出路,以工抵債。凡事鬧事作奸犯科者,一律動用重刑。外來的居民發放暫住證, 設觀察期。

  如果能連續三年為當地繳納足夠的稅款,可以將戶籍遷入當地,

  當然了, 每個地方的標準都是有差距的,小鄉村肯定比城裡更容易入戶籍,如果想要在燕國的中心紮根,那更是需要大量的錢銀。

  而且就算能夠入了村里, 難民在一開始也是拿不到什麼好的田地,分起東西來也比不上原本的當地人。

  不過這些更是細緻的東西,就不歸魏寧考慮了,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國度每個居民都能夠過上富足的日子,但個體本來就有差異,一口也吃不成胖子。

  他不能強求那些原本的燕地居民割讓自己的福利給外來的難民一起共富裕,不然的話,各個都想做大都城的人,還不得讓秩序亂起來。

  有了這些大量的勞動力,燕國一點點發展起來,至少魏寧骨子裡想去征戰的血又蠢蠢欲動了。

  這個時候徐元嘉就不說沒錢了,如今的燕國國庫如何,魏寧還是一清二楚的,徐元嘉沒有必要在這種地方欺瞞於他,但他還是沒同意讓魏寧離京打仗。

  徐元嘉舉了很多例子,比如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又比如行軍打仗,沒有必要此次都由魏寧這個王君親自上陣。

  魏寧衡量了利弊,又是徐元嘉勸,又是王氏勸。魏寧現在的身份已經夠高了,除了徐元嘉和魏寧,王氏就是燕國最大的那個,誰敢給她氣受,讓她老人家受半點委屈。

  對孫子說的那個尊貴誥命,她看得不是很重,就是希望魏寧平平安安的。

  夫人和長輩梁雙重施壓,雖然想得魏寧手痒痒,到底還是按捺住,等待一個所謂的良機。

  等來等去,終於在武德三年春夏交集之際,魏寧等來了這個機會。

  齊國的新帝,登基才兩年,就駕崩了。

  這一次可不是太后母子兩個放出來的煙霧彈,實際上,沒有誰更比太后想要捂住這個消息,可國君死了,這消息哪裡能輕易捂得住。

  太后當初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吳王當真是死在女人肚皮上頭的。他努力寵愛自己年輕貌美的寵妃的時候,突然驚風,口吐白沫,當場咽氣。

  事發突然,太后還沒來得及準備,這消息便從宮中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了出去。

  先帝登基,雖然也是事發突然,但因為先前倒過兩次,其實是早有徵兆,而且皇子們羽翼頗豐,各自有各自的勢力,所以吳王這個位置,說是坐得不太穩,但至少表面上還是風平浪靜。

  可現在新帝倒下去了,這個情況就不大一樣了。新帝雖然有兒子,可最大的那個,如今也才十歲,齊朝史上,十多歲的奶娃娃當皇帝的不是沒有,但像新帝這樣,內憂外患,太后和皇后都扛不住的,那是頭一份。

  吳王登基之後,他的那些個女人,就按照他還是王爺時候的份位提拔上來的。

  當初的繼後,如今的太后,精挑細選的是她娘家的侄女,當初是想著同她親近,也的確聽話,但也正因如此,在吳王成了新帝,這個侄女能夠帶來的資源和她大部分都相重合。

  也就說是,支撐起那個奶娃娃上位的,就是原本的繼後一家。

  可是因為繼後管制太多,新帝這兩年同她有了隔閡,又不想要外戚專權,刻意還打壓了自己的外祖家。

  雖然都是合理範圍內的打壓,比起其他家族,太后的母族還是深受榮寵,但想要憑藉一個家族的一己之力,撐起如今的齊國,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