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些想要活下來的,魏寧則是安排他們住了出去,隨便找個普通的院子,改了孩子的名字和身份。

  但這些孩子,他仍然讓人盯著,如果有淮安王的舊部找上門來,便可趁機一網打盡。

  沒有孩子的宮妃,連著其他的侍女之類的,他全部都放了出去,令她們自己自行婚配,歸家重新過普通百姓的日子。

  如今的宮裡,只有王氏和她以前的幾個侍女嬤嬤以及小廝,還有就是魏寧好徐元嘉這個小院子裡的人。

  人數一下從兩百銳減到三十不到,多出來的地方,魏寧就安排了人,弄成辦公的區域。

  從京城到現在的燕地,徐元嘉直接擁有了一座宮殿來處理公務的。

  往好的方面想,他來這裡的好處有很多,辦事的地方更寬敞更安靜,底下人的對他更為恭敬,也沒有人敢找他的茬。

  如果地上沒有堆積如山的公務的話,他可能會更高興點。

  魏寧這個傢伙,打下燕地之後,壓根就沒有怎麼管,如今轄鏡政權方面倒是還算穩定,但財政方面簡直是一塌糊塗。

  涉及到錢的事情,那就是最大的事情,這些事情丟給別人魏寧也不放心,別人也沒有能力來做,所以一等到把徐元嘉接回來,魏寧就全部都丟給了他來做。

  本來初到燕地,徐元嘉一開始還有點不安,如果魏寧什麼都不想讓他管,他想要從對方手裡奪權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且感情擺在那裡,出於情分,他並不想要和魏寧鬧得太僵,弄到勞燕分飛的慘境。

  但等過了成人禮之後,他就把自己最初的念頭拋之腦後。

  當初有那樣想法的自己實在太愚蠢了,就魏寧這樣的,不把他壓榨完最後一點價值就不錯了。

  除了財務的事情,徐元嘉還要負責禮法、律法。

  齊國歸齊國,燕地歸燕地,魏寧雖然是舊朝臣子,但他決定要建個新朝,很多東西就得推到重來。

  當然不是完全由他一個人來做,但他要統籌大局,而且作為一個要求高又挑剔的人,他做事情不只是保量,還要保質。

  如果只是事情多也就罷了,關鍵是他的隊伍也不夠給力,魏寧帶來的那些人,很多都沒有相關的經驗,實在是沒有多少能夠用的,絕大部分事情都要他手把手的教。

  得虧是這群人還算是聽話,調教了一段時間也勉強能用。

  每天早上起來對著鏡子整理儀容的時候,徐元嘉都覺得自己比昨天更憔悴了。

  等目送著徐元嘉出去之後,魏寧摸了摸長出些許胡茬的下巴,哎,老夫老妻了,徐元嘉對著他都不願意裝一下樣子了,都不像新婚那會最初那麼溫柔似水了,特別是這幾日,徐元嘉脾氣越發不好了。

  可是徐元嘉現在已經是個成熟的大人了,大人就要多幹活,承擔更多的責任嘛。不然成年禮的意義何在呢?

  這也是他作為一個優秀的長輩為年輕的後輩安排的試煉,只有不斷的磨練,對方才能變成一個更好的徐元嘉。

  在徐元嘉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魏寧也沒有半點閒著。

  他近期雖然不打算攻打京都,但為了守住燕地,擴張領地,並且為了日後的事情做準備,他整日都要操練士兵,把十萬大軍真正訓練成一支所向披靡的隊伍。

  不僅是那些士兵個人的訓練,還有那些將士布陣的配合度,除此之外,還有更為先進的武器。

  這些都需要大量物力上的消耗,還需要很多很多的錢。

  當初魏寧同戎狄打仗的時候,選的很多士兵就是家裡沒有老母妻兒的。

  畢竟心有顧慮,很多人不敢拼命,甚至在戰場上做了逃兵。

  而此次攻打淮安王的,十萬大軍的家眷,在隨著他攻打燕地,並且決定在此駐紮的時候,就很多人早早背井離鄉隨著兒子丈夫過來。

  他們在新的地方生活,總需要安置費,魏寧允諾過將士們,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就不能像皇帝一樣,裝作看不見,任由那些文官剋扣武官的用度。

  發給這些士兵的銀子,又是很大的一筆支出。魏寧不喜歡空口說大話,該給的東西,他一個銅板也不會少了這些和他一起浴血奮戰的將士。

  京城那些鋪子裡的東西,能夠換成錢的,魏寧早就偷偷換成錢,暗地裡掏空了不少鋪子,來養他的軍隊。

  但這些錢還不夠,所以就得有勞他聰明又能幹的夫人,努力地為他賺來源源不斷的錢。

  這些事情,都非常重要。

  可除了財政和操練軍隊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並且隨著籌備工作的進一步進行,越來越近。

  那就是,魏寧的封王大典。

  第109章

  在魏寧的封王大典之前, 京城之中舉行了吳王的登基大典。

  之前太子被廢,吳王就一直暗搓搓的肖想著那個位置, 為了這個事情, 他一直在很努力得討好自己的父皇, 展現出更好的一面。

  可惜他越努力表現, 他的父皇就越看他不順眼, 就在他犯了幾個小錯,十七皇子,也就是他父皇最小的一個兒子出生的時候,他差一點點,沒有落得和太子一樣的下場。

  還好有母后為他求情,父皇才沒有把事情做的那麼絕。

  但即便如此, 吳王當時也被嚇到了, 再然後,身體看起來還不錯的父皇就突然這麼倒下了,太醫還說,父親的身體裡攢了不少丹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