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代王出聲說:“既然是給你的,就吃了吧,吃飽了,一個時辰後,到刺史府外頭叫上這城裡的人,來排隊領粥,按人頭來,每個人都有一碗。”

  男人不可置信地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方才聽到的話。

  隨行的另外一個官員說:“這是當今代王,我們此次前來,就是為了賑災,之後還有大批災糧送到,代王說的話,自然是真的。”

  那男人立馬跪下來,梆梆磕了兩個響頭:“謝謝代王,謝謝大老爺!”

  徐元嘉注意到,對方到底還是沒吃那糕點,而是小心翼翼地藏在了懷裡。

  舟車勞頓,他們這些人卻沒有休息的時間。

  如今的刺史府是離此處最近益州調過來的兵馬把手,當初殺害青州刺史的暴民早在一個月前,便於午門斬首。

  雖然情有可原,但殺害朝堂命官是重罪,青州刺史的腦袋,要砍也是由皇帝下令來砍,若是容忍了這一次,那豈不是四處揭竿而起,目無法紀,只會對尋常百姓帶來更大的危害。

  沒了領頭人,剩下的這些難民不過是一盤散沙。

  魏寧一行人占了刺史府,負責清掃的清掃,燕十二連通王氏為他準備的家丁,則是把他慣用的東西放到了這府上第二好的房間。

  原本刺史住的房間,不消說,自然是留給了代王。

  會廚藝的伙夫收拾了廚房,用他們駐紮時候的鍋瓦瓢盆開始煮粥。

  魏寧同另外幾個官員,還有代王一起,共同商議賑災的具體事情。

  徐元嘉雖然聰慧,但他身份不合適,不可能參與進來。

  等幫著收拾了他同魏寧的住處,他想了想自己還能做的,又拿了紙筆,幫著寫起了牌子,領粥的、看病的,這些地方,他都特地把字寫很大,吩咐燕十二糊在木牌子上,用個凳子在後頭當著,放在外頭,讓人一眼就能看得見。

  徐元嘉沒有特地活要干,這裡走一走那裡看一看,能夠幫一幫的,便搭把手,做不到的,他也不逞強,免得給別人添亂。

  米粥的香味,漸漸從廚房裡飄了出來,他走到放糧食的地方,算了下數量,又看了看煮著粥的鍋,然後舀了水往裡頭倒。

  廚房的伙夫瞪他:“你這幹什麼呢?這麼稀的粥,能吃飽嗎?!”

  在船上因為罵了徐元嘉,被打板子的人,是這伙夫的小舅子,他怎麼看都覺得徐元嘉不順眼。

  而且一個廚子,最忌諱的,便是別人到自己的地盤來指手畫腳。

  代王正好從外頭走進來:“怎麼了?”

  那伙夫是代王帶過來的廚子,見到主子,立馬告狀說:“稟告王爺,這粥都快煮好了,這人往裡頭倒了一大堆生水進去,這可都是給災民們準備的粥啊。”

  代王方才說了,他要和難民們同甘共苦,難民喝粥,他也喝粥,煮得太清的話,那豈不是要讓代王餓著。

  代王看向徐元嘉:“他說的話,可是真?”

  徐元嘉的神色倒十分冷靜:“這水的確是我倒的。”

  代王道:“雖然你是子規的妻子,但茲事體大。”

  徐元嘉接著說:“我方才查了益州諸位大人留下的文書,青州百姓八千戶,青城及方圓十里內,還餘下約六千戶,也就是近兩萬餘人。”

  他用勺子舀了鍋子內熱氣騰騰的粥:“一斤米,能煮上六七碗飯,按照方才的煮法,若是煮成稀粥,能有近二十碗。一石米,便是兩千碗粥,我們帶來的糧食,不過一百石。”

  那廚子聽得糊塗,掰著手指算了下,沒算清楚,但看著那摞得高高的糧食,又梗著脖子說:“您也知道是一百石,一百石,這麼多。”

  徐元嘉冷冷看他一眼:“一日兩碗粥,二十石米,只消五日,便能用得滴米不剩。”

  他們這裡還有百餘人,各個都是精壯勞力,如何肯餓肚子,更是要消耗大量的米糧。

  說是後續的災糧還會運過來,但速度哪裡來的這麼快。

  姜恪看向他:“你方才往裡面加水,是想讓粥煮得稀一些?剩下的米糧能夠用得久一些嗎?”

  徐元嘉點頭:“正是如此。”不僅是這樣,餓久了的人,其實是不能一次性吃太多東西的。

  本來各種資源就極少了,藥草更是昂貴。若是都生了病,哪裡有那麼多大夫看病。

  他看到了站在門口的魏寧,對方朝他點了點頭。

  徐元嘉心下安定,又道:“我想代王應當是沒餓過,餓久了的人,若是陡然進食太多,只會鬧肚子,尤其是小孩,腸胃更是嬌弱,諸位太醫舟車勞頓,還要為疫病抓方熬藥……”

  剩下的話他沒有多說,無非就是,可能會把太醫們給累死,雖然是事實,但這話聽上去可不大吉利。

  代王若有所思,他喊來太醫詢問,看向徐元嘉的眼神多了幾分歉疚:“看來是我錯怪了你,這是我的過錯,吩咐下去,就按照這個份量來煮吧,負責施粥的人,也要拿捏好份量,大人多一些,莫見著小孩老人就胡亂多給。”

  粥煮好之後,在外等候的難民擠在外頭,若不是侍衛們攔著,他們馬上要衝過來。

  代王主動站了出來,站在高台之上,溫聲請百姓不要急。

  因為代王的聲音太小了,魏寧則負責拔劍,拿鬧事的人殺雞儆猴,恐嚇大家先閉嘴,讓人聽代王說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