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蘅他們回到原來的地方的時候,李白和杜甫還沒回來,此時孟渚澤上早晨的光線正好,湖水倒映著遠山,看起來如同一面澄清的大鏡子。

  杜蘅無聊就在湖邊撿了不少扁平的石頭,教卿平打水漂玩。

  卿平學得很快,剛上手三塊石頭就扔得又遠又好,石頭在水面上擦出一圈圈漣漪。

  湖面不再平靜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倒映出了兩位詩人的倒影,在他們身後跟著兩個農夫,用繩子拖來了一隻木船。

  李白對杜蘅說道:“這附近還是比較偏僻,這是我們能借到最好的船了。”

  杜蘅打量了一下狹窄的木船,堪堪可以擠下四個人,聳肩道:“還好我會划船。”

  走在最前面的一位農夫聞言說道:“這船我們平時只在湖邊打漁,便是我們會划船也不敢送你們去湖中央。”

  “這是為什麼啊?”杜蘅好奇地問。

  “因為傳說中孟渚澤的中間是一片神秘的水域,不管任何船隻接近都會起濃霧,如果不及時抽身,可能永遠迷失在霧裡。”

  另外一個農夫補充道:“都傳說那裡有著我等凡夫俗子不能接近的仙山,如果強行闖入,湖上的神仙會讓大家有去無回,我奉勸幾位也不要輕易涉險,如果霧氣太大看不清水面,就趕緊掉頭划走吧。”

  “多謝提醒。”李白笑道,“可惜越這樣我們就越要探個究竟。”

  杜蘅他們一起坐船向湖中火焰消失的方向划去,孟渚澤裡面有大大小小的島嶼沙洲,而越接近這片水域的中心地帶,那些島嶼都消失不見了,只剩下一片極其開闊的水域。

  被那兩個農夫說中了,從岸邊出發的時候還是大太陽,現在周圍就起了一層淡淡的霧氣。

  “果然接近越到湖心,霧氣越大。”再往前劃了一段路之後,卿平打量著周圍乳白色的霧氣說道。

  沒過多久,周圍已經是白茫茫一片,寂靜無聲,仿佛進入了另外一個全然空白的世界,雖然能感受到船槳划水的阻力,但卻已經看不到湖面的樣子了,船就如同在一片白色的雪地上緩慢前行一般。

  “還要繼續往前嗎?”卿平暫時停下船槳,詢問眾人的意見。

  “都到這裡了,豈能功虧一簣?”李白堅持道,“我們應當繼續往裡面劃。”

  “仿佛有什麼東西在裡面呼喚著我?”杜甫也突然激動了起來,“我們說不定找對了地方。”

  “可是,周圍已經全是白霧了,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我們要怎麼確定船隻前行的方向?”杜蘅問。

  “我想個辦法吧。”卿平將長劍略微出鞘,一股清涼的青白色光芒閃亮了起來,在周圍詭異的天氣里,照得眾人的臉色都有些滑稽可怖。

  杜甫感覺胸口有些發熱,無意識地用手捂了一下,說來奇怪,一股火焰突然從他的指縫中流瀉開來,變成一團溫暖的紅光,將整艘船都籠罩了起來。

  緊接著,在白霧深處,有另外一團紅光在閃爍著,仿佛召喚著眾人過去。

  “這是五色石上的火焰。”杜甫安靜聆聽了一會,“那個聲音在呼喚著我們過去。”

  作者有話要說:  收尾ing……

  第62章 孟渚澤 五

  有了兩團火焰的互相閃爍呼應,小船無風自動,不需要大家划槳便飛快地朝前面漂浮而去。

  等船開了一段時間之後,周圍的霧氣瞬間全部散盡,眼前重新出現了藍天白雲,而三座由黑色石頭組成的山形島嶼出現在眾人面前。

  一些飄帶般的白色霧氣纏繞著山體,看起來就像煙霧蒸騰的博山爐一樣。

  “這就是孟渚澤漁民口中的蓬萊仙山嗎?”杜蘅看著眼前神奇出現的島嶼問道,“可是蓬萊不是應該在東海嗎?”

  “應該是海上三座仙山的縮影。”卿平回答,“無論如何,它們出現在這裡一定有某種寓意。”

  杜甫覺得心臟的鼓動越來越激烈,那召喚他的聲音仿佛就在最中間那座島嶼之上,他用手指了一個方向,示意大家將船划過去靠岸。

  船一靠岸,大家就紛紛跳上島。

  杜蘅的腳一接觸到島上的土壤的時候,就覺得整個人神智一清,這座島上的空氣里靈氣比他之前見過的任何地方都要濃郁,作為成精的動物,他覺得這個島令他覺得非常舒服。

  一條石階通往山上,這裡已經很久沒有人拜訪過了,碧綠的芳草漫過了道路,兩旁色澤鮮艷的花朵爭奇鬥豔,風中都充滿了草葉和花朵的香味,使人完全忘記了此時的季節是冬季。

  這座湖心島並不是很高,眾人花了很短的時間就登上島嶼最高處,原來島嶼頂端居然是一個凹陷的死火山口,圓形的深坑裡長滿了綠色植物,顯然已經不噴發很久了。

  在深坑中心有個類似於八卦圖樣的石台,卿平使了一個法術,將佩劍變大,讓大家站在劍身上,飛落在火山口之中。

  撥開長及腰部的瘋長的綠色野草,眾人來到石台前面,雖然被很多植物遮蔽著,但拂開之後仍然可以看見石台上面精美的雕刻紋路,將它的每部分拼湊起來之後,便是一隻巨大的鳳凰圖騰。

  在鳳冠、尾羽和眼睛上都鑲嵌著綠松石,八個方位上都有矗立的方柱子,上面刻著類似於甲骨文的字樣,看起來是一處上古的祭台。

  杜蘅看不懂甲骨文,就問道:“這上面寫的是什麼?”

  卿平解釋道:“這是夏朝時召喚靈鳳的祭台,需要在上面吹奏陶塤和骨笛,才能用曲子召喚鳳凰降臨,給人間帶來吉祥。”

  “可是這裡根本許久沒有人活動的痕跡了,到哪裡找這兩樣樂器呢?”杜蘅有些躍躍欲試,但也有些犯愁。

  杜甫這個時候突然問道:“先前你們有沒有將帳篷里的東西全部帶過來?”

  卿平點了點頭:“因為杜蘅願意變作原形來拉,所以我們把帳篷里所有東西都帶上了,現在就放在船尾那個大包袱里。”

  杜甫臉上露出高興的笑容:“實不相瞞,我從洛陽離開的時候,畢勝從他的本體上將兩隻鎏金的鳳凰圖案取了下來,分別放在兩樣樂器上,私下轉贈給了我,這兩樣樂器恰好是塤和笛子。”

  於是他們回到岸邊,從船上取了樂器,雖然塤是陶製的,笛子是用竹子做的,不過好歹能夠派上用場。

  杜甫自己拿了塤,把笛子交給李白,兩位詩人走到祭台正中,非常有默契地吹起了和鳳凰有關的古曲。

  隨著樂聲的響起,祭台上空仿佛有一個憂傷的女聲在伴隨著曲子吟唱:“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畢勝留給杜甫的兩隻淺金色的鳳凰從樂器里翩然飛出,繞著杜甫和李白優雅地旋轉舞蹈。

  隨著兩隻金色鳳凰的舞動,周圍的場景漸漸發生了改變。

  原本及腰高的野草漸漸地消失不見,露出了完整了祭台和周圍的裝飾性紋路,八根石柱對應的地面上各有一條用鵝卵石鋪成的小道,分別通往火山口邊緣的八盞圓球形石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