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到車裡再說吧?”湯奕可記著昨天編導的安排,便這麼說著。周嘉樹自然是跟著她走向酒店門外。

  今日的杭州,晴空萬里,陽光舒爽,還不到正午,沒有那般炎熱,怨不得酒店外面滿坑滿谷的人,需多位保安維持秩序。但這裡只有一小撮人是真正的粉絲,多數還是收到風聲、見到陣仗前來湊熱鬧的路人,他們高舉手機對準酒店大門,瞧見推開玻璃門出來的人,才恍然大悟地說著,原來是誰誰誰。

  湯奕可和周嘉樹迅速坐進節目組配置的車中,就開始商量著買什麼作為‘進門禮’,不過,節目組給的經費有限:一人五十元現金,合計一百元。

  他們四目相對,原意是指望對方出個好點子,但是多日不見,彼此十分縈念,望著望著就忍俊不禁,卻也沒有其他的舉動,只因記得前座、車頂都是攝像機,前排還坐有一位隨行的編導。

  湯奕可低下眼帘來,假裝冥思苦想片刻,然後說,“乾脆我們在外面吃一頓好了。”

  周嘉樹馬上回應說,“打個電話給楠姐,跟她說,我們自己解決晚飯了,就不打擾了。”

  笑過以後,他們還是決定逛一趟超市,買些食材和水果。

  前往超市的途中,就面臨一個小小的難關——他們兩個人規規矩矩地坐在車裡,並且保持著安全距離,正是應該寒暄一番,聊聊近況的時刻。可是聊什麼呢?連周嘉樹今早吃了些什麼,湯奕可都知道得很是清楚啊。

  一時間,沒有人說話,整個空間陷入沉默。

  周嘉樹找了個話題,出聲問說,“你有跟楠姐他們說,今天是我們要過去嗎?”

  湯奕可也轉頭望著他,“沒有,你呢?”

  “我也沒有。”

  回答完,又是一陣沉默。

  照理說,他們並不是兩個不善言辭的人,要怪,就怪昨天晚上沒有想到要串通一下。好在,他們因為這一刻不自然的沉默,而笑了出來,一下子扭轉了氛圍。但是相比起干聊乾笑,以這樣的方式化解問題,卻好像顯得更有默契。

  湯奕可笑著問他,“我們可以一句話都不講嗎?”

  “當然可以,後期會給我們配上烏鴉的聲音。”

  周嘉樹不僅是經驗之談,還生動地模仿著烏鴉的叫聲,伸出一隻手學著烏鴉一開一合的嘴巴,‘飛來’她的眼前,跟著他也笑了笑,終止了自己孩子氣的行為。

  湯奕可猜想,從她眼前落下的手,原本是要捏一捏她的臉,瞬間剎住,才改成拍了一下她的肩膀。然後只聽周嘉樹替自己圓場般,說著,“好久沒見了。”

  湯奕可一直是笑著,這會兒笑得更開些,“這個開場白說的有點晚了。”

  車行近二十分鐘,終於來到一家大型綜合超市。當天是工作日,而且這個時間逛超市的人少,為他們的拍攝提供了便利。

  湯奕可拉出一輛購物車,往前推行不到三步,就被周嘉樹順手接過去。要不是意識到攝影機在跟拍,她差一點兒挽住他的胳膊。

  一開始走進超市的時候,他們還是帶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先是直奔水產區,讓他們有意向的海鮮,價格都不便宜,叫人舉棋不定,只好回頭將超市逛一圈,最後再決定。

  超市真是帶給人一種奇妙的感覺,穿行在琳琅滿目的貨架中,都不必挑選出一件商品扔進購物車,就能收穫到安撫心靈的滿足感。正因為如此,逛著逛著,他們的界限感,就一點一點的淡化。

  “這個布丁——”湯奕可從貨架上拿來,對周嘉樹說著,“那天我看到網上有人說過,特別好吃。”

  但她好像只是為了展示,說完,又將布丁放回原位。

  周嘉樹疑惑地問她,“不買嗎?”

  “會超過一百的。”

  “我們就把禮物放在一起算,其他的我們自己掏錢。”

  “這樣可以嗎?”湯奕可也不問在旁的編導,只問著他。

  “可以的,不管他。”

  又是“可以”又是“不管”,聽著居然不怎矛盾。

  湯奕可當即就說,“那我還想吃哈根達斯。”

  周嘉樹果斷地應說,“走,去買。”

  編導們都沒有加以阻攔。想想也是,畢竟他們在錄一檔綜藝節目,由著性子胡來一下,也可增添幾分趣味,太遵守規則,就沒有意思了。

  他們來到冰櫃前,但見湯奕可拿出抹茶口味的哈根達斯冰淇淋,周嘉樹不做多想,就指著另一口味,問出,“你不要巧克力的嗎?”

  “熱量太高了。”湯奕可答。

  “這兩個差不多吧?”

  她煞有其事地說,“在我心中,他們的熱量不一樣。”

  周嘉樹就笑,“好,行。”

  一時間,湯奕可才想起,周嘉樹剛剛將她的喜好脫口而出,是有一點兒危險,但一轉眼,她又沉浸在購物的樂趣之中,因為她確實很久沒有來過超市了。

  上一次湯奕可逛國內的超市,好像也是跟周嘉樹一起的,此刻的心情和情境,竟與當時他們在超市偶遇時,有些微妙的相似,大概都是因為要保持距離。她總覺得,“距離產生美”這句話可能說的,並不是相隔多遠的距離,例如,分房而眠、異地戀,之類的,而是在說兩個人身體的距離,可以近看,可以遠觀,但不能‘褻玩’,介於嚴肅與放鬆之間的距離,更簡單一點說,是曖昧的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