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導演緩慢且篤定地說,“你可以放心,這個畫面是很美的,它就是一幅會呼吸的畫。”
誠如他所言,未經剪輯和處理的畫面,已然充滿格調上的美。打光老師功不可沒,明明在棚內,硬是拍出陽光穿過玻璃窗,落在她身上的感覺,使她的皮膚如同沙灘上的貝殼般閃閃發亮。她想不出媲美導演的“會呼吸的畫”這麼詩意的形容,只想模仿一位時下很紅的美妝博主說一句“Oh My God,也太好看了吧”。
英國的夏天稍縱即逝,高溫就持續了幾天,氣溫馬上降到二十四、五度,電影拍攝進行到了收尾階段,這一段日子裡,在宇哥有意的探尋之下,終於找到了一家中餐館,老闆兼主廚是廣東人,雖然菜譜已按當地人的口味改變了,但大體的靈魂猶存,可想而知,湯奕可和童童這兩個在香港生活過的人,簡直要潸然淚下。
周嘉樹早已收到了她寄去的禮物,當天全副武裝上拍了張照片,向她匯報狀態。但是她必須得保持低潮的心理狀態,便不怎麼與他聯絡,偶爾聊天,也是寥寥數語。她對周嘉樹感到歉疚,卻又不敢說一聲“對不起”,害怕得到他的安慰,因為還不到她解壓的時刻。
算一算,她與周嘉樹殺青的時間很接近,就約定了回上海見。
這一日,來自奧地利的男演員上午殺青,湯奕可上前與他擁抱,相互祝福。到了今天,他們沒有那麼形同陌路,但也只到見面打招呼,偶然間他心情好,會請教她一、兩句中文的程度。
他與電影裡的男主角是截然不同的人,並非欣賞不來湯奕可的外形,只是比起山茶花,他更鍾意高鼻深目,身材火辣,就像牛油火鍋一樣的女人。張導有一次請全組吃火鍋,他真的愛上了這個美妙滋味。
於是,他與組裡另一位很符合他的審美的外國女演員之間暗潮洶湧,不過,前些天這位女演員已經殺青離組了,沒有聽說他們要後續約會,大家都明白,又是一對“劇組夫妻”。
湯奕可殺青在下午。
電影的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紀80年代,從尚未回歸的香港到日不落帝國,湯奕可在殺青之前,拍攝的最後一個情節,是她走進一間寂靜的、灰暗的房間,捂死因為肺炎臥病在床的“媽媽”——並非她的親生母親,只是一個帶她從顛沛流離走入滿眼浮華的上流都會,願意給予她一絲溫暖,但既把她視為女兒,又要虐待她的,似乎一直患有精神疾病的英國女人。
這是她唯一能夠解脫的機會。
這時,湯奕可飾演的主人公已經對死亡這件事情,感到麻木,她的心是冰冷堅硬的,所以臉上沒有半點戚容。鏡頭特寫她的時候,她手底下捂得是個假人,一切要憑她的想像,想像的空間何其之大,她不自覺的落下眼淚來。
湯奕可坐在監視器前,看到這一段回放,就問導演,“再來一條嗎?”因為劇本上沒說要她落淚。
但導演似乎很滿意她帶來的驚喜,“不用,這是你的感情,你說了算。”
“還要拍其他景別嗎?還是……”湯奕可知道這是自己最後一場戲,心上有些鬆懈,沒能抑制住眼淚一直掉。
張導向副導演確認過後,回頭跟她說,“恭喜你,你殺青了!”在周圍響起的掌聲中,張導與她擁抱一下,察覺到她脆弱而緊繃的精神狀態,忙說,“謝謝你的演出,辛苦了,快去休息!”
湯奕可沒有即刻離開片場,而是有意走向她的“媽媽”,正在那兒準備下一場戲的英國女演員。她見湯奕可走來,便上前與她擁抱,安慰了她,又誇她很棒。
隨後湯奕可才走向服裝間,一路上控制不住的落淚,不斷有工作人員對她道“恭喜”,她只沉默地點頭,長居劇組的大家,對入戲太深,情緒不穩定的演員,都是見怪不怪。
童童考慮到她的狀態,即跟副導演打了聲招呼,待她換下戲服後,便坐車回酒店,不留下影一張殺青照了。
第52章
一回到酒店房間,湯奕可走進臥室,就撲到床上,把臉埋起來,她沒有嚎啕大哭,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唯有背脊因呼吸而微微起伏著。
童童轉身出了她的房間,給她獨處的空間,只把門虛掩上,以便過會兒進來瞧瞧她。
跟團隊交代過回國事宜,童童再悄聲走進小可的房間,天已暗下來,可整個房間裡不見一點兒燈光,直到她走進來,才開了燈,隨即瞧見小可仍然趴在床上,也不知她是不是保持這個姿勢沒動過。
童童坐來床邊,輕輕拍她的背,“卸卸妝、洗個澡吧?人會舒服一點的。”
湯奕可從床上爬起來,頭髮披散著,有些花了妝的她,顯出一種凌亂的美感,她嘆出一口氣,然後說,“對不起,我剛剛……有點失控了。”她自己無奈的笑了笑。
“不要緊的,大家都理解。”童童刻意將語調拔得輕快些,好緩解她的情緒,“我們是後天的航班,所以明天還可以兜兜風,吃好喝好再回家,等回了家還能休息好一陣子呢。”
湯奕可努力微笑著,點了點頭。
“我不吵你了,快去洗洗,放鬆一下。”童童起身將要走出臥室,又回頭說,“對了,你跟周嘉樹打個電話唄,不是說殺青了要告訴他嘛。”
誠如他所言,未經剪輯和處理的畫面,已然充滿格調上的美。打光老師功不可沒,明明在棚內,硬是拍出陽光穿過玻璃窗,落在她身上的感覺,使她的皮膚如同沙灘上的貝殼般閃閃發亮。她想不出媲美導演的“會呼吸的畫”這麼詩意的形容,只想模仿一位時下很紅的美妝博主說一句“Oh My God,也太好看了吧”。
英國的夏天稍縱即逝,高溫就持續了幾天,氣溫馬上降到二十四、五度,電影拍攝進行到了收尾階段,這一段日子裡,在宇哥有意的探尋之下,終於找到了一家中餐館,老闆兼主廚是廣東人,雖然菜譜已按當地人的口味改變了,但大體的靈魂猶存,可想而知,湯奕可和童童這兩個在香港生活過的人,簡直要潸然淚下。
周嘉樹早已收到了她寄去的禮物,當天全副武裝上拍了張照片,向她匯報狀態。但是她必須得保持低潮的心理狀態,便不怎麼與他聯絡,偶爾聊天,也是寥寥數語。她對周嘉樹感到歉疚,卻又不敢說一聲“對不起”,害怕得到他的安慰,因為還不到她解壓的時刻。
算一算,她與周嘉樹殺青的時間很接近,就約定了回上海見。
這一日,來自奧地利的男演員上午殺青,湯奕可上前與他擁抱,相互祝福。到了今天,他們沒有那麼形同陌路,但也只到見面打招呼,偶然間他心情好,會請教她一、兩句中文的程度。
他與電影裡的男主角是截然不同的人,並非欣賞不來湯奕可的外形,只是比起山茶花,他更鍾意高鼻深目,身材火辣,就像牛油火鍋一樣的女人。張導有一次請全組吃火鍋,他真的愛上了這個美妙滋味。
於是,他與組裡另一位很符合他的審美的外國女演員之間暗潮洶湧,不過,前些天這位女演員已經殺青離組了,沒有聽說他們要後續約會,大家都明白,又是一對“劇組夫妻”。
湯奕可殺青在下午。
電影的故事背景是十九世紀80年代,從尚未回歸的香港到日不落帝國,湯奕可在殺青之前,拍攝的最後一個情節,是她走進一間寂靜的、灰暗的房間,捂死因為肺炎臥病在床的“媽媽”——並非她的親生母親,只是一個帶她從顛沛流離走入滿眼浮華的上流都會,願意給予她一絲溫暖,但既把她視為女兒,又要虐待她的,似乎一直患有精神疾病的英國女人。
這是她唯一能夠解脫的機會。
這時,湯奕可飾演的主人公已經對死亡這件事情,感到麻木,她的心是冰冷堅硬的,所以臉上沒有半點戚容。鏡頭特寫她的時候,她手底下捂得是個假人,一切要憑她的想像,想像的空間何其之大,她不自覺的落下眼淚來。
湯奕可坐在監視器前,看到這一段回放,就問導演,“再來一條嗎?”因為劇本上沒說要她落淚。
但導演似乎很滿意她帶來的驚喜,“不用,這是你的感情,你說了算。”
“還要拍其他景別嗎?還是……”湯奕可知道這是自己最後一場戲,心上有些鬆懈,沒能抑制住眼淚一直掉。
張導向副導演確認過後,回頭跟她說,“恭喜你,你殺青了!”在周圍響起的掌聲中,張導與她擁抱一下,察覺到她脆弱而緊繃的精神狀態,忙說,“謝謝你的演出,辛苦了,快去休息!”
湯奕可沒有即刻離開片場,而是有意走向她的“媽媽”,正在那兒準備下一場戲的英國女演員。她見湯奕可走來,便上前與她擁抱,安慰了她,又誇她很棒。
隨後湯奕可才走向服裝間,一路上控制不住的落淚,不斷有工作人員對她道“恭喜”,她只沉默地點頭,長居劇組的大家,對入戲太深,情緒不穩定的演員,都是見怪不怪。
童童考慮到她的狀態,即跟副導演打了聲招呼,待她換下戲服後,便坐車回酒店,不留下影一張殺青照了。
第52章
一回到酒店房間,湯奕可走進臥室,就撲到床上,把臉埋起來,她沒有嚎啕大哭,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唯有背脊因呼吸而微微起伏著。
童童轉身出了她的房間,給她獨處的空間,只把門虛掩上,以便過會兒進來瞧瞧她。
跟團隊交代過回國事宜,童童再悄聲走進小可的房間,天已暗下來,可整個房間裡不見一點兒燈光,直到她走進來,才開了燈,隨即瞧見小可仍然趴在床上,也不知她是不是保持這個姿勢沒動過。
童童坐來床邊,輕輕拍她的背,“卸卸妝、洗個澡吧?人會舒服一點的。”
湯奕可從床上爬起來,頭髮披散著,有些花了妝的她,顯出一種凌亂的美感,她嘆出一口氣,然後說,“對不起,我剛剛……有點失控了。”她自己無奈的笑了笑。
“不要緊的,大家都理解。”童童刻意將語調拔得輕快些,好緩解她的情緒,“我們是後天的航班,所以明天還可以兜兜風,吃好喝好再回家,等回了家還能休息好一陣子呢。”
湯奕可努力微笑著,點了點頭。
“我不吵你了,快去洗洗,放鬆一下。”童童起身將要走出臥室,又回頭說,“對了,你跟周嘉樹打個電話唄,不是說殺青了要告訴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