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竇建德死了!
這個念頭在寇仲腦中不住迴響,心中空白一片。
敵我雙方沒有人移動、喘息又或發話。
寇仲目光凝注的瞧著倒在身旁竇建德慘死的屍身,神智逐漸凝聚。
在兩軍對壘冷酷無情的戰場上,有的只是勝利和敗亡!甚麼歉疚、後悔、悲痛、仇恨、惆悵的情緒,均沒其容身之地。若受任何情緒影響,作出違背理智的蠢事,只會落得兵敗身亡的結果。
忽然間寇仲從極度悲傷內疚中提升出來,晉入井中月的境界,那非是代表他變成無情的人,而是必須化悲憤的力量,應付眼前的危局,保住性命來贏取未來的最後勝利。
經過這些年來的磨練,他終於明白到宋缺的警告——舍刀之外,再無他物。
他感到整個天地在延伸,腳踏的大地擴展至無限,自亘古以來存在的天空覆蓋大地,而在他來說,自己正是把天地聯繫起來的焦點和中心。天地人三者合一,他清楚曉得,在這生命最失意失落的一刻,他終臻達宋缺“天刀”的至境。
只有這樣,他才能帶領所有忠心追隨它的人,渡過眼前難關。
更何況,他看向身旁正關心地看著他的跋鋒寒,心中已完全恢復了平靜。
李世民亦是未曾想到局面如此發展,見竇建德竟如此身死不禁也是一陣恍惚,隨即大震道:“夏王!”
此時徐子陵心中亦是一陣悲涼,他與寇仲心意相通,立即大喝道:“繩!”
寇仲聞言長笑道:“夏王放心去罷!終有一天,我會為你連本帶利把血債討回來!想不到李唐如此卑鄙無恥,不守諾言!我寇仲卻不似你們一般只會這種陰毒勾當!男兒自當坦坦蕩蕩,我寇仲的箭從未抹過毒藥,往昔不曾,今日亦是不曾!秦王,讓我們在戰場上堂堂正正一決高下罷!李元吉、楊虛彥此等小人的性命,他日由我親自來取!”
徐子陵在城牆之上振臂高呼道:“大唐卑鄙,失道正義!寇仲必勝!少帥軍必勝!”
城牆之上不分少帥軍亦或王世充手下守城將士齊聲呼應,轟傳河原,一時竟是比之數十萬圍城李唐軍的氣勢亦毫不遜色!蓋因不論竇建德或正追隨他的大部分將士均為出身農民的起義軍。而李世民、李元吉代表的卻是一向欺壓他們的舊隋權貴魏晉以來橫行無忌的高門大閥。竇建德身死當場,若是李唐用正當手段將之殺死也便罷了,偏偏用此陰毒手段在承諾放人之後仍將之害死,使守城軍在敵愾同讎下激起義憤,加上寇仲對他們的影響力,人人均抱有不顧生死力拚求存之心,使得他們的士氣到達最高點。
李世民露出無奈神色,欲語無言,曉得李唐已與寇仲結下解不開的深仇。雖說李元吉奉李淵旨意行事,他身為主帥,亦難辭其咎,偏又無法改變。
龍葵將手指離開竇建德的手腕,搖了搖頭,因他的五臟六腑實則都已被魔功破壞,能活到此刻亦是難得,他不似跋鋒寒當初雖在畢玄手下傷重幾死,卻氣息未絕,如今的竇建德不僅經脈盡斷,且被楊虛彥用魔功徹底隔絕了生機。
除非她能使用更高等的法術,否則是決救不回他,偏生這個世界她空有施展法術的能力,卻無這個條件。
任由兵士將竇建德抬下去安葬,她遠遠朝城外看去,心知這一兩日寇仲便要面臨最艱難的一戰,此次若非王猗及時送來消息,他們也不會在李世民歸來之前便知竇建德早已大敗被俘,王猗自承諾襄助寇仲以來,王氏從未出現在少帥軍人前,只是秘密送去數批武器兵甲,又遣了幾名精於練兵的將才至梁都,並親自到梁都坐鎮,至今除了寇仲、徐子陵、跋鋒寒與龍葵,少帥軍中尚無人知曉琳琅王氏已站在寇仲這一邊。
非是不信任少帥軍中諸將,而是王猗曾言,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這樣王氏方能從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比如李世民手下,便有他王氏之人,消息傳遞之准之快正是寇仲所缺的。
王猗曾戲言若是寇仲失手被擒,他亦可想辦法救寇仲一次。
所謂一次,以李世民這等精明厲害之人,救得寇仲一次,恐就要暴露他放在李唐中的多半棋子,非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龍葵跟隨那些兵士下了城樓,至於城牆之上王世充打算投降,而寇仲早已有所準備的事她並不曾參與,因她知道此時的寇仲完全可以控制當前的局面。
她悠然自得地在城牆下的台階上坐下,此時的她對寇仲信心十足,寇少帥此時方才真正領悟了戰爭的真諦,只要他能刀法入兵,天下又有何人是他的對手?她到這個世界之後的摯友之一,如今已經真正成長為無敵的統帥。
昔日,他們三人即可有勇氣抵抗數萬塞外突厥狼軍,再惡劣的情況又有甚麼可怕?
李世民又如何?在戰場上,寇仲生平千百戰,每趟均是以寡敵眾,以弱勝強,憑的是兵法戰略,不畏強雄的勇氣。從前的事她原先不知,但跋鋒寒皆已告知於她,短短的時間內,寇仲與徐子陵以常人無法想像的速度,從兩個尋常揚州城的小混混成長為天下聞名的高手,憑的不僅是那幾分虛無縹緲的運道,更有他們本身的堅韌不拔,對再困難的局面都充滿信心,勇敢不懼。
一個寇仲已是足以讓李世民頭疼的勁敵,更何況還有徐子陵、跋鋒寒這等智慧超群,武功不凡的人相助。
“在想甚麼?”跋鋒寒輕鬆地在她身旁坐下,側頭問道。
龍葵啞然失笑,似乎跋鋒寒最近很喜歡問她這句話,她轉過頭去看向跋鋒寒,此時大軍圍城,苦戰在即,從他的臉上卻看不到半分擔憂又或亢奮的情緒。
跋鋒寒是個天生的戰士,愈惡劣的處境,愈令他表現出超越常人的特質,比平時更加冷靜從容。
“在想寇仲與子陵以前過的甚麼生活。”
跋鋒寒一愣,顯然未曾想到龍葵居然如此回答,隨即他認真想了想,“作為孤兒在揚州城裡長大,只能相依為命,吃不飽穿不暖,怪不得他們能走到今天,原只為一個活下去罷了。”
龍葵微微笑了,“你竟如此清楚。”
跋鋒寒洒然一笑,“因他們比我尚且幸福一些,至少有兩人相依為命,我卻自小孤苦一人,自我懂事起,便得防備別人。我家人在高昌被狼軍屠殺,所以我在馬賊族群中像個小乞丐,只能偷偷躲起來以木柴當刀來練功夫,很少有吃飽的時候,哈,那時可長得又瘦又小,又無一人能信任。”他緩緩道來,卻已聽不出多少痛苦,只剩緬懷,事實上那一定是跋鋒寒一生中難以忘懷的艱難日子。
不知甚麼時候,徐子陵也已經走過來,靜悄悄地坐在一旁,聽到跋鋒寒回憶起往昔,不禁一笑,心中感嘆,想起幼時寇仲總是長得比他高大,若是碰上小混混打架,他也總是攔在自己前面,而自己昔日卻因寇仲執意爭霸天下離他而去,甚至在師妃暄出現之後,更未曾站在寇仲這邊,想到此處不禁心中歉疚。並決定自此往後不論何事,他總要站在寇仲身邊與他並肩作戰才是。一世人兩兄弟,他們本就是在這世上最親近的人,曾相依為命,曾將對方的性命看得比自己還重。
“這麼說來,我倒是比你們都幸運一些。”龍葵淡淡笑著,“我曾是一個小國的公主,也曾錦衣玉食,天真不知世事。”
不僅跋鋒寒凝神聽著,連徐子陵都朝她看來,這尚是首次龍葵講述她的過往。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註定有太多的過往她不能說給他們聽,能說的,只是身為“龍葵”的過往罷了。
“我有一個哥哥,疼我愛我,只將我保護地不知人間險惡,性子全然純白無暇,只那時已有敵國兵臨城下,我才知我所在的國家非是世上桃源,那時我尚且年幼,卻已國破人亡,也曾經歷焚身之苦,甚至願替兄長去死,卻無法挽回這一切。”
“後墮地獄,如惡鬼一般活了很久很久,再回人間,已恍如隔世。”她輕輕道,卻漠然如雪,不見悲傷亦沒有懷念。
任一個人過了千年,很多情緒也就漸漸淡去了,更何況,那不過是藍葵的記憶,她真實感受到的,卻是那些惡鬼妖魔,那些醜惡鮮血,並無甚麼給她懷念的人與事。
一隻大手落在她的頭上,溫暖而沉重,只見跋鋒寒對她笑道:“上天欠我們的太多,總要在往後的日子裡償還才是,所以龍葵,從今往後,我們都要活得比旁人更好!”他揉揉她的發,然後緊緊握住她的手,“拋開了過去,且看以後罷!”
徐子陵看著他們交握的雙手,感受吹來的秋風,心中一片寧靜。
作者有話要說:近期兩篇舊文想開個定製,哈,JJ現在可以一本起印了,印了自己買來玩……
暫時是想開七秀和網王那篇,這篇完結應該也會開,但是,估計還要一陣子了,望天……
69(限免)
69、猗心 …
“大哥,為甚麼到此時又要我與秦王打好關係?”王藉疑惑道,“既家中已決定全力支持寇少帥,又何必再顧忌秦王這邊,更何況如今秦王的形勢並不好,如今藉才知大哥的決定方是高瞻遠矚之策!”他的臉上是真心的欽佩儒慕。
因王藉作為王氏世家子弟,在長安亦是長袖善舞的人物,相交皆是貴門世家子弟,自然知曉如今李世民的窘迫地位,雖其在長安乃至整個李唐聲望都極高,深受百姓敬重,但李淵待他卻日益疏遠乃至防備,甚至近日已有準備在洛陽之戰後將他永遠幽禁。
這樣的秦王即使再有人格魅力,如何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登上皇位的希望仍舊極其渺茫。因李唐非是他的天下,李唐的百官將領非是他的部下,而是他的父親李淵的,是以李世民莫說要登上帝位,在天下之爭結束之後,能不能活命亦是個問題。
王猗淡淡一笑道:“我昔日便是因對魔門知之甚深,方能猜到李世民此時的局面,魔門對李唐的滲透已深,而唯有李世民乃是李唐的一塊淨土,魔門的手無法伸到他的身上,不得不說李世民此人實在不凡,若非有這樣的門閥背景,他亦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奈何這門閥造就了他,也限制了他。李淵非是無能之輩,只他身上有世家門閥的舊習,魔門對李唐的滲透不是一日兩日,李淵根本無從防備。”
“可李世民如今即便有慈航靜齋的支持,怕也很難再成功了罷,除非慈航靜齋親自來守著他,否則終有一日李世民或命喪魔門手中或被李淵賜死,即便李淵顧念父子之情留他一名,他日李建成登位之時,便是他李世民身死之日。”王藉道,儘管他對李世民十分仰慕欽佩,但不得不承認李世民確實不如寇仲。
這個念頭在寇仲腦中不住迴響,心中空白一片。
敵我雙方沒有人移動、喘息又或發話。
寇仲目光凝注的瞧著倒在身旁竇建德慘死的屍身,神智逐漸凝聚。
在兩軍對壘冷酷無情的戰場上,有的只是勝利和敗亡!甚麼歉疚、後悔、悲痛、仇恨、惆悵的情緒,均沒其容身之地。若受任何情緒影響,作出違背理智的蠢事,只會落得兵敗身亡的結果。
忽然間寇仲從極度悲傷內疚中提升出來,晉入井中月的境界,那非是代表他變成無情的人,而是必須化悲憤的力量,應付眼前的危局,保住性命來贏取未來的最後勝利。
經過這些年來的磨練,他終於明白到宋缺的警告——舍刀之外,再無他物。
他感到整個天地在延伸,腳踏的大地擴展至無限,自亘古以來存在的天空覆蓋大地,而在他來說,自己正是把天地聯繫起來的焦點和中心。天地人三者合一,他清楚曉得,在這生命最失意失落的一刻,他終臻達宋缺“天刀”的至境。
只有這樣,他才能帶領所有忠心追隨它的人,渡過眼前難關。
更何況,他看向身旁正關心地看著他的跋鋒寒,心中已完全恢復了平靜。
李世民亦是未曾想到局面如此發展,見竇建德竟如此身死不禁也是一陣恍惚,隨即大震道:“夏王!”
此時徐子陵心中亦是一陣悲涼,他與寇仲心意相通,立即大喝道:“繩!”
寇仲聞言長笑道:“夏王放心去罷!終有一天,我會為你連本帶利把血債討回來!想不到李唐如此卑鄙無恥,不守諾言!我寇仲卻不似你們一般只會這種陰毒勾當!男兒自當坦坦蕩蕩,我寇仲的箭從未抹過毒藥,往昔不曾,今日亦是不曾!秦王,讓我們在戰場上堂堂正正一決高下罷!李元吉、楊虛彥此等小人的性命,他日由我親自來取!”
徐子陵在城牆之上振臂高呼道:“大唐卑鄙,失道正義!寇仲必勝!少帥軍必勝!”
城牆之上不分少帥軍亦或王世充手下守城將士齊聲呼應,轟傳河原,一時竟是比之數十萬圍城李唐軍的氣勢亦毫不遜色!蓋因不論竇建德或正追隨他的大部分將士均為出身農民的起義軍。而李世民、李元吉代表的卻是一向欺壓他們的舊隋權貴魏晉以來橫行無忌的高門大閥。竇建德身死當場,若是李唐用正當手段將之殺死也便罷了,偏偏用此陰毒手段在承諾放人之後仍將之害死,使守城軍在敵愾同讎下激起義憤,加上寇仲對他們的影響力,人人均抱有不顧生死力拚求存之心,使得他們的士氣到達最高點。
李世民露出無奈神色,欲語無言,曉得李唐已與寇仲結下解不開的深仇。雖說李元吉奉李淵旨意行事,他身為主帥,亦難辭其咎,偏又無法改變。
龍葵將手指離開竇建德的手腕,搖了搖頭,因他的五臟六腑實則都已被魔功破壞,能活到此刻亦是難得,他不似跋鋒寒當初雖在畢玄手下傷重幾死,卻氣息未絕,如今的竇建德不僅經脈盡斷,且被楊虛彥用魔功徹底隔絕了生機。
除非她能使用更高等的法術,否則是決救不回他,偏生這個世界她空有施展法術的能力,卻無這個條件。
任由兵士將竇建德抬下去安葬,她遠遠朝城外看去,心知這一兩日寇仲便要面臨最艱難的一戰,此次若非王猗及時送來消息,他們也不會在李世民歸來之前便知竇建德早已大敗被俘,王猗自承諾襄助寇仲以來,王氏從未出現在少帥軍人前,只是秘密送去數批武器兵甲,又遣了幾名精於練兵的將才至梁都,並親自到梁都坐鎮,至今除了寇仲、徐子陵、跋鋒寒與龍葵,少帥軍中尚無人知曉琳琅王氏已站在寇仲這一邊。
非是不信任少帥軍中諸將,而是王猗曾言,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這樣王氏方能從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比如李世民手下,便有他王氏之人,消息傳遞之准之快正是寇仲所缺的。
王猗曾戲言若是寇仲失手被擒,他亦可想辦法救寇仲一次。
所謂一次,以李世民這等精明厲害之人,救得寇仲一次,恐就要暴露他放在李唐中的多半棋子,非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龍葵跟隨那些兵士下了城樓,至於城牆之上王世充打算投降,而寇仲早已有所準備的事她並不曾參與,因她知道此時的寇仲完全可以控制當前的局面。
她悠然自得地在城牆下的台階上坐下,此時的她對寇仲信心十足,寇少帥此時方才真正領悟了戰爭的真諦,只要他能刀法入兵,天下又有何人是他的對手?她到這個世界之後的摯友之一,如今已經真正成長為無敵的統帥。
昔日,他們三人即可有勇氣抵抗數萬塞外突厥狼軍,再惡劣的情況又有甚麼可怕?
李世民又如何?在戰場上,寇仲生平千百戰,每趟均是以寡敵眾,以弱勝強,憑的是兵法戰略,不畏強雄的勇氣。從前的事她原先不知,但跋鋒寒皆已告知於她,短短的時間內,寇仲與徐子陵以常人無法想像的速度,從兩個尋常揚州城的小混混成長為天下聞名的高手,憑的不僅是那幾分虛無縹緲的運道,更有他們本身的堅韌不拔,對再困難的局面都充滿信心,勇敢不懼。
一個寇仲已是足以讓李世民頭疼的勁敵,更何況還有徐子陵、跋鋒寒這等智慧超群,武功不凡的人相助。
“在想甚麼?”跋鋒寒輕鬆地在她身旁坐下,側頭問道。
龍葵啞然失笑,似乎跋鋒寒最近很喜歡問她這句話,她轉過頭去看向跋鋒寒,此時大軍圍城,苦戰在即,從他的臉上卻看不到半分擔憂又或亢奮的情緒。
跋鋒寒是個天生的戰士,愈惡劣的處境,愈令他表現出超越常人的特質,比平時更加冷靜從容。
“在想寇仲與子陵以前過的甚麼生活。”
跋鋒寒一愣,顯然未曾想到龍葵居然如此回答,隨即他認真想了想,“作為孤兒在揚州城裡長大,只能相依為命,吃不飽穿不暖,怪不得他們能走到今天,原只為一個活下去罷了。”
龍葵微微笑了,“你竟如此清楚。”
跋鋒寒洒然一笑,“因他們比我尚且幸福一些,至少有兩人相依為命,我卻自小孤苦一人,自我懂事起,便得防備別人。我家人在高昌被狼軍屠殺,所以我在馬賊族群中像個小乞丐,只能偷偷躲起來以木柴當刀來練功夫,很少有吃飽的時候,哈,那時可長得又瘦又小,又無一人能信任。”他緩緩道來,卻已聽不出多少痛苦,只剩緬懷,事實上那一定是跋鋒寒一生中難以忘懷的艱難日子。
不知甚麼時候,徐子陵也已經走過來,靜悄悄地坐在一旁,聽到跋鋒寒回憶起往昔,不禁一笑,心中感嘆,想起幼時寇仲總是長得比他高大,若是碰上小混混打架,他也總是攔在自己前面,而自己昔日卻因寇仲執意爭霸天下離他而去,甚至在師妃暄出現之後,更未曾站在寇仲這邊,想到此處不禁心中歉疚。並決定自此往後不論何事,他總要站在寇仲身邊與他並肩作戰才是。一世人兩兄弟,他們本就是在這世上最親近的人,曾相依為命,曾將對方的性命看得比自己還重。
“這麼說來,我倒是比你們都幸運一些。”龍葵淡淡笑著,“我曾是一個小國的公主,也曾錦衣玉食,天真不知世事。”
不僅跋鋒寒凝神聽著,連徐子陵都朝她看來,這尚是首次龍葵講述她的過往。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註定有太多的過往她不能說給他們聽,能說的,只是身為“龍葵”的過往罷了。
“我有一個哥哥,疼我愛我,只將我保護地不知人間險惡,性子全然純白無暇,只那時已有敵國兵臨城下,我才知我所在的國家非是世上桃源,那時我尚且年幼,卻已國破人亡,也曾經歷焚身之苦,甚至願替兄長去死,卻無法挽回這一切。”
“後墮地獄,如惡鬼一般活了很久很久,再回人間,已恍如隔世。”她輕輕道,卻漠然如雪,不見悲傷亦沒有懷念。
任一個人過了千年,很多情緒也就漸漸淡去了,更何況,那不過是藍葵的記憶,她真實感受到的,卻是那些惡鬼妖魔,那些醜惡鮮血,並無甚麼給她懷念的人與事。
一隻大手落在她的頭上,溫暖而沉重,只見跋鋒寒對她笑道:“上天欠我們的太多,總要在往後的日子裡償還才是,所以龍葵,從今往後,我們都要活得比旁人更好!”他揉揉她的發,然後緊緊握住她的手,“拋開了過去,且看以後罷!”
徐子陵看著他們交握的雙手,感受吹來的秋風,心中一片寧靜。
作者有話要說:近期兩篇舊文想開個定製,哈,JJ現在可以一本起印了,印了自己買來玩……
暫時是想開七秀和網王那篇,這篇完結應該也會開,但是,估計還要一陣子了,望天……
69(限免)
69、猗心 …
“大哥,為甚麼到此時又要我與秦王打好關係?”王藉疑惑道,“既家中已決定全力支持寇少帥,又何必再顧忌秦王這邊,更何況如今秦王的形勢並不好,如今藉才知大哥的決定方是高瞻遠矚之策!”他的臉上是真心的欽佩儒慕。
因王藉作為王氏世家子弟,在長安亦是長袖善舞的人物,相交皆是貴門世家子弟,自然知曉如今李世民的窘迫地位,雖其在長安乃至整個李唐聲望都極高,深受百姓敬重,但李淵待他卻日益疏遠乃至防備,甚至近日已有準備在洛陽之戰後將他永遠幽禁。
這樣的秦王即使再有人格魅力,如何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登上皇位的希望仍舊極其渺茫。因李唐非是他的天下,李唐的百官將領非是他的部下,而是他的父親李淵的,是以李世民莫說要登上帝位,在天下之爭結束之後,能不能活命亦是個問題。
王猗淡淡一笑道:“我昔日便是因對魔門知之甚深,方能猜到李世民此時的局面,魔門對李唐的滲透已深,而唯有李世民乃是李唐的一塊淨土,魔門的手無法伸到他的身上,不得不說李世民此人實在不凡,若非有這樣的門閥背景,他亦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奈何這門閥造就了他,也限制了他。李淵非是無能之輩,只他身上有世家門閥的舊習,魔門對李唐的滲透不是一日兩日,李淵根本無從防備。”
“可李世民如今即便有慈航靜齋的支持,怕也很難再成功了罷,除非慈航靜齋親自來守著他,否則終有一日李世民或命喪魔門手中或被李淵賜死,即便李淵顧念父子之情留他一名,他日李建成登位之時,便是他李世民身死之日。”王藉道,儘管他對李世民十分仰慕欽佩,但不得不承認李世民確實不如寇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