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又不是狗,哪能用刨呢?”瞿耀笑著反駁了一句,宋朗兩手捧著他的臉頰,揉了揉,居然也笑了。不大的土坑裡露出一截翡翠匣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似乎在提醒這兩個傻瓜,正事要緊。

  “估計就是它了!”瞿耀掂量著新鮮出土的翠匣,十分激動,“陳三年有救了,我也不用怕被曄曄扒皮啦!”

  “傻瓜。”宋朗輕嘆,便由著他高興去了。

  宋夫人聽聞他們這就要走,心裡很是惆悵,她的兒子和兒媳才剛回來,還沒說上幾句話呢,便又要分別了。

  宋瑛倒是一臉平靜,擺擺手:“乾糧備好了,完事後,有空回來看看。”

  “嗯。”宋朗懷有歉意,他自小好強,心懷遠志,便在年年歲歲中將父母恩情淡薄了,想來也算是未盡孝道,等這件事結束,就帶著瞿耀回來定居,瓜田李下,熱酒溫茶,彌補一下這麼長時間來的遺憾吧。

  兩人與父母道別之後,便順著浩蕩的清江水,直下淮南。

  陳三年的情況很糟糕,氣息十分微弱,令人擔憂不已。劉歆曄寸步不離地守著他,滿眼憔悴。念光一直和劉昭幾個孩子呆在一起,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那位叔叔不會有事的,你放心。”劉昭給這個新來的弟弟送了一缸新鮮的魚苗,“給你,看看它,心情會好一點的。”

  “謝謝你。”念光沒有叫他哥哥,生疏,還是太生疏了。

  劉昭見他仍然悶悶不樂,淡淡的眉峰微蹙,走過去,附耳低聲道:“我爹去請我外祖公了,別擔心,他老人家可厲害了,我小叔就是他救回來的。”

  念光驚訝地看著他,劉昭抿著嘴,微微點了個頭,那澄澈的眼睛似乎在告訴自己,這是真的,相信我。

  念光垂下眼帘,輕輕“嗯”了一聲。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劉昭的外祖公,竟然就是魏書海的恩師,當朝大儒徐漱懷。劉歆曄愣怔著,儒門常言,敬鬼神而遠之,如今這情況,又算是什麼呢?

  徐漱懷拄著拐杖,他已經八十高壽了,身體硬朗,白須飄飄,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徐霖貞攙著他,柔聲道:“祖父,您慢些。”

  “好。”徐漱懷沒有過多地表示,劉玉恭敬地垂首行禮,一改往日暴躁的形象。那些晚一輩的自然也不敢怠慢,除了毫無意識的陳三年。

  “很危險。”老人家只掃了一眼,便淡淡地吐出這麼一句話,“將那黃花梨木的箱子抬進來吧。”

  “好。”劉彰手一揮,幾個家丁便合力將那捆著條條鎖鏈的大箱子抬了進來。四面皆刻著百鬼,一個提著燈、白虎覆面的黑衣人走在最前頭,花紋繁瑣精緻,困著裡面即將灰飛煙滅的惡靈。

  “裡面是照雲?”劉歆曄蹙眉,劉彰點頭道:“嗯。”

  一屋子的人都選擇了沉默,是是非非似乎不再那麼重要,誰都不是完全正確的,誰都不是完全錯誤的,若真要追究,恐怕最開始的那一步,就註定了這一天糾結的結局。

  陳三年忽然咳嗽了幾聲,仍然緊閉著雙眼,沒有醒來的跡象。劉歆曄坐在床邊,握住他的手,冰涼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溫暖。他心頭一痛,紅了眼眶。

  劉彰打開箱子,一團淡色的黑霧飄了出來,勉勉強強成了人形,看不清楚臉面。他含混不清地叫了一聲:“哥哥。”

  怯怯的,像個孩子。

  劉彰哄道:“照雲,陳先生的情況,你知道原因嗎?”

  “知道。”那團黑影平靜地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我乾的。”

  儘管已經猜到這樣的答案,劉歆曄還是無法接受:“為什麼?”

  “能為什麼?”劉照雲冷笑,徐漱懷手裡的拐杖重重地叩擊著地面,震得他渾身發抖。這個老人在警告他,不可放肆。

  “我不甘心。”劉照雲哆嗦著,聲音里的寒氣卻一分未減,“我想見見光兒,就最後一次,我要見他,見了他,我就放過憫之。”

  劉歆曄沉默著,他看向陳三年蒼白的臉,拿不定主意。

  “該來的總會來,殿下就算現在不知道,將來也總會知道的。”徐漱懷娓娓勸道,“何況,您應當對他有信心。”

  劉歆曄一怔,想起那天兒子對自己說過的話,心中稍有寬慰。劉彰便命人去請他們的小殿下,不曾料到,自己的孩子也進來了。劉昭束著發,一身利落的勁裝,神情凝重地站到屋子的一個角落裡,這讓他的父親很好奇。

  “昭兒,你怎麼這副打扮?”劉彰微微俯下身,低聲問著,劉昭眨眨眼,很輕很鄭重的回答道:“弟弟說他有點害怕,我得保護他。”

  “哦哦。”劉彰豁然,劉昭點頭道:“嗯,沒事的,我帶了點好東西。”

  “傻兒子。”劉彰撫著他的頭頂,輕輕笑了。

  念光走到劉歆曄身邊,喚了一聲:“爹,您找我?”

  “你照雲叔叔有話和你說。”劉歆曄拉著他,“別靠太近,就在這兒說說就行了。”

  “嗯。”念光的臉色並不好看,他也有很多心事,而踏進屋子,看見那團黑影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心就更沉了。

  “照雲叔叔。”念光低著頭,平靜地問了好。

  劉照雲很不甘心,語氣里夾雜著顯而易見的憤怒:“我不是你叔叔,我是——”

  “我知道。”念光打斷了他的話,這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我知道你是誰,你不用刻意強調的。”

  小小的少年抬起頭來,眼神已不再像從前那樣澄澈,帶了點複雜的難以言說的感情:“到此為止吧,求您了,好嗎?”

  “為什麼?”劉照雲很困惑,很壓抑,他不懂。

  念光淡淡地說道:“不為什麼。”

  劉照雲的臉逐漸清晰起來,仍是去世前那意氣風發的樣子,他似是在哀求:“那你叫我一聲爹爹,好嗎?你看我倆,長得多像啊。”

  念光望著他,背過雙手,挺了挺腰板,所有人都料想不到他會做怎樣的回答。

  “我記得你給我講過的故事。”

  這是小少年開口所說的第一句話。

  可他說完,卻遲遲沒有下一句,他咬著嘴唇,思量著,呼吸微重,好像有點緊張。

  “可我認為,那個叔叔去渝州,應該不單單是為了謀一份差事,為了見到心愛的姑娘。他應該也有過兼濟天下的抱負,應該也有過為生民立命的理想,他在那天死去了,也許,也許——”

  念光有些顫抖,他不知道自己這麼說對不對,不知道會招來怎樣的結果,可他必須表態,就算語無倫次,也盼望著能夠傳達自己的想法。

  “也許他躺在江底的時候,看到人們安居樂業,心裡也是高興的,也是開心的。當他的孩子長大了,路過那一片浩蕩的清江水,看到那些競相揚帆起航的船隻,也會記得他所付出的一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