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二人便這樣說定,而杜清圓就在江陵不知道的地方,毫不猶豫的給他賣了。
這樣的結果就是,江陵發現一個跟他只有點頭之交的人頻頻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一次兩次還好,方嫻薇也算是跟他認識,幾人都在逕庭上過學,但次數一多,以江陵的聰慧又怎麼看不出其中的不對勁?
方嫻薇每次都刻意接近他,而圓兒陳書他們像是說好了似的,刻意給他們獨處的機會。
這其中的意味簡直不言而喻。
在察覺到這一點,又想到方嫻薇必然是走了圓兒的路子,江陵說不上心中是什麼感受,有難受,有失望。
在他已然明晰自己對圓兒的心思後,她卻主動將自己推給外人,縱然知道她現在並未開竅,江陵還是免不了心中煩躁。
但是他一向能忍,也清楚知道這事急不來,於是一邊與方嫻薇保持距離,一邊在等待著機會。
天氣漸漸寒冷,杜清圓從小生長在南方,哪裡經受過這樣冷的溫度,在京城飄下第一場雪的時候,她不得不把自己裹成了一個球。
冷氣嗖嗖地往裡鑽,杜清圓恨不得把自己的全身都包起來,不讓一點皮膚裸露在外面,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她還要寫作業...
她坐在桌上,蔫頭耷腦,腳底下圍了三個火盆子。
陳書就在他旁邊,見杜清圓半天也不願把手伸出來,不由得提醒,“清圓,你要再不寫可就寫不完了!”
杜清圓虛弱的嗯了一聲,半天才艱難地將手從袖中伸出來。
她邊寫邊抱怨,“陳書你說,我當初怎麼好端端的非要選了楊夫子,我這不是沒事給自己找事嘛!”
陳書不語,杜清圓也不想要她回答,純粹就是抱怨,“你說夫子為什麼布那麼多作業,這麼冷的天,我感覺自己手都快凍成冰柱子了。”
陳書瞥了一眼那白嫩的小手,沒見到一點凍成冰柱子的跡象,當然他非常聰明的將這句話咽回肚中。
嗯,還是寫作業吧!
其實要說冷,的確京城比陽城冷多了,打個比方,從小在南方長大的杜清圓和陳書頭回見到人能在河面上走時可是驚呆了。
陽城的冬天,頂破天就是結點薄冰,那點厚度哪裡能支撐人的體重,更遑論那麼多人在冰上走了。
但人是最能適應環境的一種生物,杜清圓來京城這麼長時間,早該適應了。
她現在這樣,一半是心理作用,一半是懶,不想寫作業而已。
這不,沒過一會兒,杜清圓就覺得自己身上那股子冷勁兒好了一些。
搓著手,她隔著窗戶看向外面,雪如鵝毛般嗖嗖下著,屋內卻十分安靜。
她看著雪,突然來了一句“這麼大的雪,我要是能畫下來就好了!”
可把陳書給唬了一跳,他緊張道,“清,清圓,你可別嚇我!”
杜清圓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前些年她瞞著眾人偷著學畫的事給陳書唬破了膽子,他現在一聽自己說畫就如同驚弓之鳥。
“瞧你嚇得!我現在連畫具都沒有,不過說著玩玩罷了。”
然後杜清圓就看著陳書像突然放下了個巨石一樣鬆了口氣,他甚至還心有餘悸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杜清圓:“……”
當杜清圓開始適應青雲書院高壓的節奏,而隨著時間推進春節也越來越近的時候,她終於迎來了在青雲的第一個長假。
雖然只有二十天,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上元節。
但杜清圓表示,有假就好,她不貪心。
不過高興的同時她也遺憾的表示又要和江陵分別了。
因為杜家的祖宅畢竟是在陽城,而杜蘅和魏氏也在陽城。
故而這春節也是杜行山和杜清圓一起回陽城過的。
回到久違的生長之地,杜清圓說不出來是什麼感覺,一切熟悉又陌生,卻讓她感到安心。
魏氏一見到女兒,就抱著她刷刷流淚,心啊肝啊地叫著,仿佛多少年沒見到她似的。可誰都知道,從離開陽城到現在,也不過過了區區幾個月而已。
就連一貫冷靜的杜蘅見此也紅了眼眶。
杜清圓在家中是過得是如魚得水,本來杜清圓從小就被魏氏夫婦二人帶大,從未離開過,如今去了陽城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讀書,幾個月都不能回家,即便她爺爺在哪裡,杜氏夫婦還是免不了擔心。
現在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可不是要對她百依百順!
杜清圓先是帶著禮物分給了自己曾經在槐花巷中的小夥伴。
他們都已經長成了大人的模樣,有些年紀大些的都已經成親了,因為避嫌,杜清圓只能將自己的禮物送去他們家中。
而有些跟杜清圓差不多的大的,在不讀書後也開始為家中幹活。
當杜清圓將她特地帶給他們的東西發下去後,這群少年齊聲響亮的一句“老大”把杜清圓整得好不尷尬。
她這才想起在自己天真不知事的時候還有過一段在槐花巷稱王稱霸的日子。
她咳了一聲“叫我清圓就好!”
幾人卻是搖頭,“老大是我們一輩子的老大!”
杜清圓扭不過他們,也只能由他們去了。
面對於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杜清圓可比對著青雲書院那些學生輕鬆真心多了。
幾人坐在草地上,杜清圓細細給他們講著在青雲發生的趣事。
“老大,青雲書院的人是不是都個頂個的厲害!”
“是挺厲害的,不過也沒有外界傳的那麼誇張啦!”
“京城是不是特別大特別繁華啊?”
“是很大!達官貴人也多!不過,我還是喜歡咱們陽城!”
“為什麼呀?”這群少年發出驚嘆的聲音。
“咱們陽城多好,山清水秀的,不像京城,空氣很乾,冬天特別冷,人都能在河面上走!”
“哇!”少年們睜大了眼睛,無論怎麼想也想像不到人能在冰上走是個什麼情景。
“他們不會掉下去的嗎?”
“不會,因為特別冷,冰都結得很厚!”
“哦~~”
太陽漸漸落下,暮色開始升起,直到這群少年的父母找來他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隨後的幾天,杜清圓又去拜訪她的師傅雅意。
放假在陽城的十幾日時間被她排的滿滿當當。
而後在她辭別依依不捨的杜氏夫婦後,她與杜行山一起回了京城。
其實再過幾天就要上學,而上學之前還有個重大的節日,那就是上元。
杜清圓一直認為,書院能讓他們過完上元之後再來上學實在是良心之舉,在她心中上元節的重要程度是不亞於過年的。
以她跳脫的性子,自然是不可能老實,剛回到京城的時候就約了她幾個好朋友,計劃著在上元之夜一起去玩。
幾人自然是無不答應的。
☆、上元
這次與杜清圓說好一起出去的人也不多, 嗯, 加上她五個人,江陵、陳書、方嫻薇、周蓮音。
這樣的結果就是,江陵發現一個跟他只有點頭之交的人頻頻出現在他的視線中。
一次兩次還好,方嫻薇也算是跟他認識,幾人都在逕庭上過學,但次數一多,以江陵的聰慧又怎麼看不出其中的不對勁?
方嫻薇每次都刻意接近他,而圓兒陳書他們像是說好了似的,刻意給他們獨處的機會。
這其中的意味簡直不言而喻。
在察覺到這一點,又想到方嫻薇必然是走了圓兒的路子,江陵說不上心中是什麼感受,有難受,有失望。
在他已然明晰自己對圓兒的心思後,她卻主動將自己推給外人,縱然知道她現在並未開竅,江陵還是免不了心中煩躁。
但是他一向能忍,也清楚知道這事急不來,於是一邊與方嫻薇保持距離,一邊在等待著機會。
天氣漸漸寒冷,杜清圓從小生長在南方,哪裡經受過這樣冷的溫度,在京城飄下第一場雪的時候,她不得不把自己裹成了一個球。
冷氣嗖嗖地往裡鑽,杜清圓恨不得把自己的全身都包起來,不讓一點皮膚裸露在外面,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她還要寫作業...
她坐在桌上,蔫頭耷腦,腳底下圍了三個火盆子。
陳書就在他旁邊,見杜清圓半天也不願把手伸出來,不由得提醒,“清圓,你要再不寫可就寫不完了!”
杜清圓虛弱的嗯了一聲,半天才艱難地將手從袖中伸出來。
她邊寫邊抱怨,“陳書你說,我當初怎麼好端端的非要選了楊夫子,我這不是沒事給自己找事嘛!”
陳書不語,杜清圓也不想要她回答,純粹就是抱怨,“你說夫子為什麼布那麼多作業,這麼冷的天,我感覺自己手都快凍成冰柱子了。”
陳書瞥了一眼那白嫩的小手,沒見到一點凍成冰柱子的跡象,當然他非常聰明的將這句話咽回肚中。
嗯,還是寫作業吧!
其實要說冷,的確京城比陽城冷多了,打個比方,從小在南方長大的杜清圓和陳書頭回見到人能在河面上走時可是驚呆了。
陽城的冬天,頂破天就是結點薄冰,那點厚度哪裡能支撐人的體重,更遑論那麼多人在冰上走了。
但人是最能適應環境的一種生物,杜清圓來京城這麼長時間,早該適應了。
她現在這樣,一半是心理作用,一半是懶,不想寫作業而已。
這不,沒過一會兒,杜清圓就覺得自己身上那股子冷勁兒好了一些。
搓著手,她隔著窗戶看向外面,雪如鵝毛般嗖嗖下著,屋內卻十分安靜。
她看著雪,突然來了一句“這麼大的雪,我要是能畫下來就好了!”
可把陳書給唬了一跳,他緊張道,“清,清圓,你可別嚇我!”
杜清圓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前些年她瞞著眾人偷著學畫的事給陳書唬破了膽子,他現在一聽自己說畫就如同驚弓之鳥。
“瞧你嚇得!我現在連畫具都沒有,不過說著玩玩罷了。”
然後杜清圓就看著陳書像突然放下了個巨石一樣鬆了口氣,他甚至還心有餘悸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杜清圓:“……”
當杜清圓開始適應青雲書院高壓的節奏,而隨著時間推進春節也越來越近的時候,她終於迎來了在青雲的第一個長假。
雖然只有二十天,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上元節。
但杜清圓表示,有假就好,她不貪心。
不過高興的同時她也遺憾的表示又要和江陵分別了。
因為杜家的祖宅畢竟是在陽城,而杜蘅和魏氏也在陽城。
故而這春節也是杜行山和杜清圓一起回陽城過的。
回到久違的生長之地,杜清圓說不出來是什麼感覺,一切熟悉又陌生,卻讓她感到安心。
魏氏一見到女兒,就抱著她刷刷流淚,心啊肝啊地叫著,仿佛多少年沒見到她似的。可誰都知道,從離開陽城到現在,也不過過了區區幾個月而已。
就連一貫冷靜的杜蘅見此也紅了眼眶。
杜清圓在家中是過得是如魚得水,本來杜清圓從小就被魏氏夫婦二人帶大,從未離開過,如今去了陽城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讀書,幾個月都不能回家,即便她爺爺在哪裡,杜氏夫婦還是免不了擔心。
現在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可不是要對她百依百順!
杜清圓先是帶著禮物分給了自己曾經在槐花巷中的小夥伴。
他們都已經長成了大人的模樣,有些年紀大些的都已經成親了,因為避嫌,杜清圓只能將自己的禮物送去他們家中。
而有些跟杜清圓差不多的大的,在不讀書後也開始為家中幹活。
當杜清圓將她特地帶給他們的東西發下去後,這群少年齊聲響亮的一句“老大”把杜清圓整得好不尷尬。
她這才想起在自己天真不知事的時候還有過一段在槐花巷稱王稱霸的日子。
她咳了一聲“叫我清圓就好!”
幾人卻是搖頭,“老大是我們一輩子的老大!”
杜清圓扭不過他們,也只能由他們去了。
面對於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杜清圓可比對著青雲書院那些學生輕鬆真心多了。
幾人坐在草地上,杜清圓細細給他們講著在青雲發生的趣事。
“老大,青雲書院的人是不是都個頂個的厲害!”
“是挺厲害的,不過也沒有外界傳的那麼誇張啦!”
“京城是不是特別大特別繁華啊?”
“是很大!達官貴人也多!不過,我還是喜歡咱們陽城!”
“為什麼呀?”這群少年發出驚嘆的聲音。
“咱們陽城多好,山清水秀的,不像京城,空氣很乾,冬天特別冷,人都能在河面上走!”
“哇!”少年們睜大了眼睛,無論怎麼想也想像不到人能在冰上走是個什麼情景。
“他們不會掉下去的嗎?”
“不會,因為特別冷,冰都結得很厚!”
“哦~~”
太陽漸漸落下,暮色開始升起,直到這群少年的父母找來他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隨後的幾天,杜清圓又去拜訪她的師傅雅意。
放假在陽城的十幾日時間被她排的滿滿當當。
而後在她辭別依依不捨的杜氏夫婦後,她與杜行山一起回了京城。
其實再過幾天就要上學,而上學之前還有個重大的節日,那就是上元。
杜清圓一直認為,書院能讓他們過完上元之後再來上學實在是良心之舉,在她心中上元節的重要程度是不亞於過年的。
以她跳脫的性子,自然是不可能老實,剛回到京城的時候就約了她幾個好朋友,計劃著在上元之夜一起去玩。
幾人自然是無不答應的。
☆、上元
這次與杜清圓說好一起出去的人也不多, 嗯, 加上她五個人,江陵、陳書、方嫻薇、周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