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自己的身體自己曉得是如何一回事,戾王那一箭雖說是先射穿了暗衛喉嚨,可戾王臂力驚人。
那箭矢射進皇帝心胸,儘是整個箭頭都沒入了。
御醫冷汗長流,哆哆嗦嗦的道:“陛下,微臣……微臣……”
“無能為力”四個字,卻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來。
皇帝擺了擺手,闔上眼什麼話都沒說。
御醫們商量半晌,給皇帝保守地處理了傷口,確定能上路回宮,才小心意將皇帝送上路。
好好的一場狩獵,不過半日功夫,竟是如此收場。
京城各勛貴也無意再繼續,紛紛收拾行囊,更在皇帝身後,匆匆回京。
當天晚上,姜媃沒等到秦野,也沒等到息長源。
息家房門緊閉,沒誰出去,也不見任何人。
終於,三日後,宮中傳來九聲鐘響。
姜媃愣了下,九聲鐘響,這是皇帝駕崩的喪鐘!
她反應過來,然後飛快跑回房間,重新換了一身素色的衣裳,又將頭釵去了,還把臉上的胭脂一併抹了。
她再出門時,整個府里的僕役都忙碌了起來,雲初腳不沾地,指揮著僕役換上白綢。
整座京城,從這天開始,都人心惶惶起來。
皇帝年幼,中途駕崩,沒留下龍子龍孫不說,連遺詔也沒有一封,這在大夏史上,是從未發生過的事。
宮門緊閉,息長源幾天不曾出宮。
京城大街小巷,時常都有金吾衛在巡守,四處抓拿戾王餘孽,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終於,在第五天後,息長源面帶倦容地回了府,一併回來的,還有秦野。
秦野除卻姜媃,在京城並無親友,念著這人在自家閨女心裡的地位,息長源遂邀他一起。
秦野半點都不客氣,大大方方上門,用了膳食還就宿在了客房。
姜媃聞訊,提著裙裾蹬蹬跑來,卻不想秦野已經睡下了。
小姑娘心裡失落極了,但也曉得目下是緊要關頭,不宜多打擾秦野。
如此,又過了幾日,終於有皇親想起先帝丟在冷宮的皇子。
國不可一日無君,滿朝文武慌忙將那皇子從冷宮迎出來,送上金龍椅。
隨後的事,就很簡單了,將死去的皇帝送下皇陵,蓋因當今年紀更小,左右才十來歲,滿朝文武又選出三位肱骨朝臣輔政。
三臣輔政,秦野恰好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姜媃聽息長源說,堂上那群老狐狸誰都不服氣彼此,最後選來選去,倒是舉薦了秦野。
秦野以自己不曾及冠為藉口,自是百般推脫。
但他越是這樣,那群老狐狸越是滿意,還非得就要他輔政。
便是連息長源,也如此認為的,覺得秦野心智非一般,有權但卻半點都不戀權,這年輕人甚是有前途,配得上他家小閨女。
唯有姜媃默了,她抹了把臉,覺得大佬太雞賊了,把所有人都給唬弄了。
大夏新舊帝王更替,不過月余,一應就走上了正軌。
新皇帝自幼生在冷宮,無人教導,更不懂帝王之術,朝堂大小庶務,一應都是三位輔政大臣說了算。
除卻秦野,其他兩位輔政大臣,一個是文人出生,走路都顫巍巍的,半截身子都埋黃土了。
另一人,則是新帝帝師,平素主要負責教導新帝。
時日一久,眾人才後知後覺,朝堂大權竟悉數都落到了秦野手裡。
這位新貴,也是奇的很,鮮少同京中各世家往來,也沒和哪位同僚關係甚密。
唯有一點,這人三不五時就往息家跑。
京中眾人皆知,息家小姑娘從前和這年紀輕輕的輔政大人關係很不一般。
有那想討好秦野的,從他那邊無法下手,遂迂迴地找上了姜媃。
姜媃過後才發現,京中平白無故給她送禮的人也特多了點。
姜媃並不貪圖那些東西,本是想挨個送回去。
但秦野和息長源都勸她收下,總歸是小姑娘,收點禮物也沒什麼,反倒是退回去,指不定會遭人懷恨在心。
姜媃遂安心了,京中大勢穩定,時日就過的飛快。
秋去冬來,在京中下了第一場雪的時候,秦野找的冰人上門了。
息家上下,自是捨不得這麼快就把姜媃嫁出去,但兩小這麼多年的關係眾人都看在眼裡。
早嫁晚嫁都是要嫁的,息長源狠下心,只意思意思推拒了冰人兩次後,準備第三次上門就鬆口同意。
但,誰都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姜媃這個當事人,反而不同意了。
小姑娘披著紅底白毛的長斗篷,有一下沒一下地晃在鞦韆上。
她面前站著玄色錦衣的青年,說是青年,其實年紀也只是介於少年和青年之間。
約莫是身處高位的原因,青年眉目氣質瞧著甚是沉穩。
“為什麼不同意?”他低聲問小姑娘。
姜媃抓著鞦韆繩,拇指摳著,半低著頭回答不上來。
秦野上前半步,蹲下身,低頭去看小姑娘:“媃媃,你是不想嫁給我嗎?”
姜媃飛快瞥了他一眼,咬唇搖了搖頭。
秦野薄唇微抿,伸手幫小姑娘彈了彈披風上的薄雪:“既不是不願意,你為何拒絕冰人?”
姜媃還是不說話,秦野耐心十足:“你若是有顧慮,大可告訴我,我來解決。”
那箭矢射進皇帝心胸,儘是整個箭頭都沒入了。
御醫冷汗長流,哆哆嗦嗦的道:“陛下,微臣……微臣……”
“無能為力”四個字,卻是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來。
皇帝擺了擺手,闔上眼什麼話都沒說。
御醫們商量半晌,給皇帝保守地處理了傷口,確定能上路回宮,才小心意將皇帝送上路。
好好的一場狩獵,不過半日功夫,竟是如此收場。
京城各勛貴也無意再繼續,紛紛收拾行囊,更在皇帝身後,匆匆回京。
當天晚上,姜媃沒等到秦野,也沒等到息長源。
息家房門緊閉,沒誰出去,也不見任何人。
終於,三日後,宮中傳來九聲鐘響。
姜媃愣了下,九聲鐘響,這是皇帝駕崩的喪鐘!
她反應過來,然後飛快跑回房間,重新換了一身素色的衣裳,又將頭釵去了,還把臉上的胭脂一併抹了。
她再出門時,整個府里的僕役都忙碌了起來,雲初腳不沾地,指揮著僕役換上白綢。
整座京城,從這天開始,都人心惶惶起來。
皇帝年幼,中途駕崩,沒留下龍子龍孫不說,連遺詔也沒有一封,這在大夏史上,是從未發生過的事。
宮門緊閉,息長源幾天不曾出宮。
京城大街小巷,時常都有金吾衛在巡守,四處抓拿戾王餘孽,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終於,在第五天後,息長源面帶倦容地回了府,一併回來的,還有秦野。
秦野除卻姜媃,在京城並無親友,念著這人在自家閨女心裡的地位,息長源遂邀他一起。
秦野半點都不客氣,大大方方上門,用了膳食還就宿在了客房。
姜媃聞訊,提著裙裾蹬蹬跑來,卻不想秦野已經睡下了。
小姑娘心裡失落極了,但也曉得目下是緊要關頭,不宜多打擾秦野。
如此,又過了幾日,終於有皇親想起先帝丟在冷宮的皇子。
國不可一日無君,滿朝文武慌忙將那皇子從冷宮迎出來,送上金龍椅。
隨後的事,就很簡單了,將死去的皇帝送下皇陵,蓋因當今年紀更小,左右才十來歲,滿朝文武又選出三位肱骨朝臣輔政。
三臣輔政,秦野恰好在其中占據一席之地。
姜媃聽息長源說,堂上那群老狐狸誰都不服氣彼此,最後選來選去,倒是舉薦了秦野。
秦野以自己不曾及冠為藉口,自是百般推脫。
但他越是這樣,那群老狐狸越是滿意,還非得就要他輔政。
便是連息長源,也如此認為的,覺得秦野心智非一般,有權但卻半點都不戀權,這年輕人甚是有前途,配得上他家小閨女。
唯有姜媃默了,她抹了把臉,覺得大佬太雞賊了,把所有人都給唬弄了。
大夏新舊帝王更替,不過月余,一應就走上了正軌。
新皇帝自幼生在冷宮,無人教導,更不懂帝王之術,朝堂大小庶務,一應都是三位輔政大臣說了算。
除卻秦野,其他兩位輔政大臣,一個是文人出生,走路都顫巍巍的,半截身子都埋黃土了。
另一人,則是新帝帝師,平素主要負責教導新帝。
時日一久,眾人才後知後覺,朝堂大權竟悉數都落到了秦野手裡。
這位新貴,也是奇的很,鮮少同京中各世家往來,也沒和哪位同僚關係甚密。
唯有一點,這人三不五時就往息家跑。
京中眾人皆知,息家小姑娘從前和這年紀輕輕的輔政大人關係很不一般。
有那想討好秦野的,從他那邊無法下手,遂迂迴地找上了姜媃。
姜媃過後才發現,京中平白無故給她送禮的人也特多了點。
姜媃並不貪圖那些東西,本是想挨個送回去。
但秦野和息長源都勸她收下,總歸是小姑娘,收點禮物也沒什麼,反倒是退回去,指不定會遭人懷恨在心。
姜媃遂安心了,京中大勢穩定,時日就過的飛快。
秋去冬來,在京中下了第一場雪的時候,秦野找的冰人上門了。
息家上下,自是捨不得這麼快就把姜媃嫁出去,但兩小這麼多年的關係眾人都看在眼裡。
早嫁晚嫁都是要嫁的,息長源狠下心,只意思意思推拒了冰人兩次後,準備第三次上門就鬆口同意。
但,誰都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姜媃這個當事人,反而不同意了。
小姑娘披著紅底白毛的長斗篷,有一下沒一下地晃在鞦韆上。
她面前站著玄色錦衣的青年,說是青年,其實年紀也只是介於少年和青年之間。
約莫是身處高位的原因,青年眉目氣質瞧著甚是沉穩。
“為什麼不同意?”他低聲問小姑娘。
姜媃抓著鞦韆繩,拇指摳著,半低著頭回答不上來。
秦野上前半步,蹲下身,低頭去看小姑娘:“媃媃,你是不想嫁給我嗎?”
姜媃飛快瞥了他一眼,咬唇搖了搖頭。
秦野薄唇微抿,伸手幫小姑娘彈了彈披風上的薄雪:“既不是不願意,你為何拒絕冰人?”
姜媃還是不說話,秦野耐心十足:“你若是有顧慮,大可告訴我,我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