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進出帳時,恰巧與一半蒙面的瘦小男子擦肩而過,他忍不住回頭看了眼,那古怪男子已經進了太子帳中。

  帳內,太子屏退掉侍從,獨自一人在帳中喝茶。他滿上一杯又仰頭喝盡,卻仍無法平息心中煩悶。

  宮內趙皇后被冷落,聽聞險些廢了後位,趙家眼下如同一盤散沙。而嘉元帝眼下病重,安王監國……他這太子該如何自處?

  不行,他得快馬加鞭地回京!

  太子剛一起身,那身形瘦小的古怪男子便進了帳,見勢問道:“殿下欲往何處?”

  “回京!”

  那男子聞言面上無波無瀾,不緊不慢地坐下,道:“不可。”

  太子“砰”地一聲兩手撐在案几上,咬牙道:“母后險些被廢時孤要回京,先生言不可;皇祖母召孤回京,先生言不若留在邊關得個軍功;父皇病重安王叔監國時孤要回京,先生又言不可。眼下仗都打完了,父皇也醒了,孤為何還不可回京?”

  那男子面色平靜依舊,淡淡道:“殿下再忍耐一段時間,回京之後便能墊下根基。”

  太子嘲諷一笑,道:“趙家垮了,母后也無權無勢了,孤又屢次三番遭父皇厭棄……哪來的根基?!一點兒寧國公施捨的軍功便能墊下根基?”

  那男子頓了一會兒,開口道:“眼下形勢的確不太妙。”

  太子深吸一口氣,轉而又和聲和氣地問:“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那男子靜默半晌,忽然抬頭壓著聲道:“不破不立,不若一鼓作氣,趁著陛下此番病重……您是儲君,登基名正言順。”

  太子大驚:“……這是謀反?”

  “是恭迎陛下做太上皇。”男子語調平靜,“等您登基了,再娶了突厥和親而來的公主,陛下為了兩國和平,也再難對您不利了。”

  太子瞠目。他四下望了望,無人,卻仍是止不住的心慌。東宮太子妃早已是日薄西山,他原本就打著和親公主的主意,卻未曾想到以此作為威脅。

  太子驚疑道:“這要如何‘恭迎’?!孤無兵無馬……”

  那人扯了扯嘴角,笑得陰森寒涼,他道:“眼前帳外不正是千軍萬馬嗎?”

  太子愣了好一會兒才明白他的意思,心慌之餘,湧起一股子隱秘難言的興奮,仿佛已經能看到自己榮登大寶的景象。此舉大逆不道,可他眼下回京恐怕連儲君之位都難保。父皇眼下病重,安王叔監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不若趁此機會,破釜沉舟,“請”父皇退位於他,安安心心做太上皇養病去。

  成王敗寇,一朝得勝,誰管他這皇位是怎麼得來的?到時他秦洋便是天地之“正”,何來“謀反”?況且他本就是大梁的儲君,名正言順。

  太子思及此,連日來心頭壓頂的雲霧仿佛忽然間散開,曙光映滿天際。

  可要如何才能化眼前兵馬為己用?這些日子同在軍中,他早就看出來蘇遒是個硬骨頭。

  “適才出帳的是蘇長史吧?”那古怪男子陰笑道。

  太子挑了挑眉。

  蘇進這一身份委實微妙,算是他秦洋的半個老丈人,又是寧國公蘇遒的嫡親弟弟,且瞧著,這兄弟二人之間似乎有隙。蘇進百般想謀個京官,分明只是蘇遒一句話的事,可蘇進卻在這苦寒西北做了數十年的芝麻小官。

  “此等小人,稍加利用,予以利誘……”言至此,那古怪男子湊近了在太子耳旁悄聲說了幾句。

  “先生此計甚妙!”太子言語間已難掩激動。

  他忍不住起身在帳內來回踱步,幾個來回後略微冷靜下來,皺著眉道:“京中羽林軍、神策軍皆實力不俗,神武軍能敵得過嗎?還有我那幾個弟弟,四弟、五弟年紀尚幼暫且不論,三弟擺明了無心皇位,至於二弟……起初以為他耽於風花雪月,當也是無心於此的,可上次科舉舞弊一案明擺著是他在背後陰我,野心不小,似乎也培植了一股自己的勢力,恐怕會成為絆腳石……”

  “久不經戰的羽林、神策哪敵得過剛打了勝仗氣勢正盛的神武軍?況且神武軍在人數之上遠勝過羽林、神策。至於晉王秦汜……”這位軍師言至此,頓了頓,眸光幾番變換,又接著道,“殿下命人書密信一封快馬加鞭送達天聽,便成不了氣候了。”

  太子驚疑:“何密信?”

  第99章 霞光一片

  晉王府這些日子以來, 底下人都戰戰兢兢的, 王爺已在書房裡安榻了, 十天半月不曾回內室,王妃一人在內室扎了根,無要事絕不踏出半步。

  主子們吵架冷戰, 遭罪的是底下伺候的下人。王爺脾氣漸長, 越發難伺候,王妃面上倒仍是淡淡的, 叫人猜不透心思。

  底下人哀嘆連連,這才拍手稱快王妃終於捨得從娘家回來了, 結果一回來,分居兩院,無甚區別。

  一晃二月過去, 三月初了, 眼見著寧國公不日便要凱旋歸京, 王妃臉上終於多了些笑意。

  北邊傳來給王妃的信,管家收了信親自送往內院遞交給王妃。

  蘇虞接過將之打開,逐字逐句地讀, 信中蘇遒言最遲三日後抵京。

  蘇虞嘴角勾起。父親平安歸京, 她心裡一塊巨石便落下了,整個人都輕鬆了幾分。所有的轉折點都已被她悄然避過,父親兄長都好好地活著, 蘇家繁榮依舊, 一切皆往好的一面發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