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關她爹,她自然是要好好配合的。九華立即磕了一個頭,聲音卻仍舊冷漠道:“臣女冤枉。”

  上面似乎又在說話,太監又尖聲道:“沈二小姐有何冤屈,儘管說來,皇上自然會為二小姐做主。”

  九華理了理思路,道:“第一,臣女與東陵案並無干係,第二,臣女並未窩藏朝廷欽犯,若說是安冬和婉冬,也就是董家二位小姐,那就更不是了,從未有罪,何謂欽犯?”

  這話一出,頓時引起眾人的議論紛紛,有朝臣交頭接耳在商談著什麼,可等上面重重地拍了一下之後,眾人立即安靜下來。

  那太監又傳話道:“哦?二小姐說,董安,董婉並非罪犯?可有證據?又能解釋東陵案是怎麼回事?”

  九華自信地笑了一下,毫不畏懼地看向了高台上的皇帝:“自然,皇上日前將此案交給南王殿下去查,後來可否問過此案進展?”

  眾人也沒想到,九華會突然將這一個問題推給燕南歌。

  可眾人也都一句話也沒說,人家才是未婚夫妻,有什麼聯繫,也不關他們的事。

  只是,東陵案非同小可,立即有朝臣站出來道:“皇上,東陵案雖是交給了南王殿下查,可臣先前卻聽說,日前董家二位小姐董安,董婉,分別以安冬、婉冬兩個侍女的身份進入了丞相府,她們進入丞相府的時間,可比南王殿下接這個案子的時間更早一點,因此,臣想,不論東陵案結果如何,還是得先查清楚此間緣由。”

  此話便是暗指怕丞相府心懷異心,得先查一查丞相府再說。

  沈楓被拖下水,也站出來道:“皇上,府中侍女向來是由管家負責,都是從牙婆子那邊買來的,董家二位小姐改變了身份,改變了樣貌,想要混進我區區一個丞相府,想來,應該也是容易的吧。”

  那人立即又要出來,燕南歌卻先道:“丞相說得有理。”

  燕南歌面無表情,聲音冰冷,卻是肯定的語氣,他站了出來。

  第一百三十七章:疑點

  那位朝臣立即站了下去,沈楓也退後了一步,眾人都看向燕南歌。

  燕南歌面色冰冷,縱然是爭辯,卻也仍舊從容淡定:“東陵案那邊,我已親自查過,此間疑點,都已查明。”

  眾臣皆是一驚,皇上也驚了一下,知道燕南歌有心保沈九華,也不再為難,直接問道:“說。”

  燕南歌卻看向了安冬和婉冬,淡淡道:“既然是董家的事情,自然該由董家後人來闡明,二位小姐。”

  安冬和婉冬渾身一震,眼底已經包了一泡淚,九華看了一眼,心底有心悶,隨即便移開了視線。

  安冬向來比婉冬要鎮定得多,因此,現在也是她站了出來。

  她向前跪了一步,磕了一個頭,鎮定的聲音微微有些顫:“董家大冤,還請皇上為臣女做主。”

  太監立即道:“有何冤屈?速速報來。”

  安冬抬起頭,看向那皇帝,眼底滿是悲憤,她緩緩將真相道來:“我父本是一個身負大才,卻空有抱負,無人賞識之人,陳信叔叔是第一個賞識我父親的人,父親和陳叔叔的關係向來很好,陳叔叔即將繼任東陵刺史,也請父親過府做幕僚,父親欣然同意,卻不料,事後沒多久,陳叔叔就身亡,原因不詳,只是托父親前去東陵做刺史。”

  陳信向來是一個溫和的人,考慮好了他離開後的一切,並付諸行動,可他再怎麼,也沒料到此刻這般的場景。

  “父親在家沉默兩天,去了東陵,卻不知從何處將陳叔叔的夫人帶回來了,一連好幾年,陳夫人向來對我們不假辭色,可我們對她,董安自問,問心無愧,事情本來很平靜,可是陳夫人卻突然逃走了。”

  王靜那時已然患病,唯有留在刺史府,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療,雖逃離多次,卻並沒有一次是真正逃掉了的。

  王靜逃走以後,董真卻一反往常,並沒有去追,董安董婉都很奇怪,卻也不便多問,隔幾天,她們就被送走了,她們的母親卻回去了,再後來,她們就聽說刺史府的那些事情了。

  她們回到刺史府,卻又害怕那些人的追殺,她們一路來到京城,想要到大理寺求個公道與真相,卻沒想到,自己二人早已成為了通緝犯。

  無奈,她們只好暫留京城,慢慢查明真相,又因生存,而不得不選擇去做丫鬟,卻又好巧不巧,被丞相府的二小姐挑中。

  故事講到這裡,董安也就終於停了下來,她已經平靜下來,可講自己家中曾經被毀的一幕,還是令她的聲音顫抖。

  她又磕了一個頭:“望吾皇明察,董府中從未有過富可敵國的家財,也從未有過謀逆之心,父親所有舉動,不過都是為了查案,當年陳叔叔不明原因地慘死,卻還那樣安排了後事,父親立誓要查出真兇,所以接受刺史一職。”

  後來的,董安也不是特別清楚了,這些,有些都還是後來查出來的,董真,對她的家人,這些事說得實在是不算多,他並不像讓這些事情擾了他家中寧靜。

  眾臣又是一驚,她說的可與王靜說的不同,二人所述真相相悖,可聽起來都有道理。

  有大臣站出來,鎮定地道:“皇上,董大小姐與王氏各執一詞,不明真相,不妨將王氏喚上殿來,再聽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