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琅與林淡穠分別回去,文萱郡主那邊早就已經醉的不成樣子,支著一隻手撐在案上,雙目似闔非闔。

  見林淡穠到了,有人抓住林淡穠的手就拉到桌子前:“來,林二娘子,讓我瞧瞧你畫的花!”

  “哈哈,是啊是啊,快讓我來瞧一瞧,冉華也說你畫得好。”

  ……

  林冉華臉紅成了一坨,只喃喃重複:“淡穠是畫得很好,很好,很好的……”然後她就睡著了,所有人又笑成一團。文萱郡主擺擺手,看了看林淡穠,一時也完全忘記了自己原先的打算,微醺著說:“林二娘子,你就畫一下吧,省的她們再來煩我了。”

  林淡穠也是酒意、狠意上了頭,見這一桌上赤紅丹緗昏沈色通通鋪開。夕陽照落下來,花開的安靜而熱烈,在夜幕來臨前的最後一刻,用盡全力、掙扎著釋放自己的美麗。

  林淡穠看了一會兒,從筆架上挑了一支就直接上了手。人群慢慢圍過來,卻沒有人注意到,值綠苑外有一群人悄無聲息地來了,又悄無聲息地去了。

  陳衍回宮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沒過幾日,當年和親突厥的公主也回了宮。皇帝賜她和離,並將其封為長公主,將富饒的昌陽縣作為其封邑,又命人在京城為其打造一座公主府。更在公主府未造好之前,讓昌陽長公主暫居皇宮之中,以示無上榮寵。

  全京城的人眼看著這位公主被皇帝親迎入宮,都感嘆她熬過來了。接下來就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只要不是摻和進謀反的大事,天下無人再敢動她。

  而陳衍看著座下領旨謝恩的昌陽長公主,卻沒有見她臉上看到任何狂喜,只有一臉的平靜。她只比自己大十歲,看著卻仿佛要比自己的姑母壽陽大長公主還要蒼老一些。陳衍看著,便對自己這位只有一面之緣的姐姐有了一些愧疚,他沉默片刻,問出了一句平常絕不會問的話:

  “公主可有怨恨和後悔?”

  昌陽長公主一愣,抬頭看皇帝,半晌才悵惘地說道:“方出嫁的時候,覺得自己擔負社稷重任,數萬黎民挑在肩頭。雖有茫然與哀傷,但只要想到這些,心中仿佛有著無限的勇氣,什麼都能撐過去。但最痛苦的時候,這些勇氣卻根本什麼用也沒有……”

  “怨恨與後悔,都有過。但所有的情緒都不長久,只有活下去的意志一直植根在腦子裡。好在我熬到回來了,現在我想,我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這一切,畢竟已經許多年沒見了。”

  昌陽長公主抿了一下唇,是極溫柔的模樣,道:“還有我的幾個孩子,陛下沒有殺他們,我心裡很是感激。”

  “突厥成不了大器了,”陳衍道:“無必要殺而已。”

  昌陽長公主看著皇帝故作冷漠的模樣,不禁舒展了眉眼,那份戰戰兢兢歸故國人事皆非的陌生與畏懼才褪去,她道:“昌陽很高興陛下的‘無必要’。”

  陳衍半垂著眼眸,問這位公主:“公主,倘若能回到過去,你想要什麼?”

  沉默了很久,昌陽長公主才開了口:“我想,應該希望能順著自己的心意,嫁給自己喜歡的人把。還做那個平凡的宗室女,什麼苦難挫折都不必經歷。”

  而不是像現在,即便帶著無限的尊榮與富貴,但終究無法抵消這些年所受的苦,化去眉眼上的風霜。倘若真的可以,最大的願望當然希望自己什麼苦難都不經歷,永遠可以順心如意。

  陳衍聞言扶著額頭,閉上了眼睛。倘若可以,他也希望林淡穠可以什麼挫折苦難都不必經歷,能永遠快樂。

  “……退下吧。”

  是夜,壽春大長公主領著文萱郡主來找太后,壽春大長公主張口就道:“王姐姐,我給琅哥兒看好了一門親事。”

  太后正與昌陽長公主說話,聞得此言:“咦?哪家的女兒?”

  壽春大長公主眉眼開懷:“文泊趙家的嫡次女,趙清。”

  太后與昌陽長公主對視一眼,太后發言:“趙清?怎麼,明達同意了?”

  昌陽長公主久不歸京,對這幾人都不甚熟悉便也不搭話,默默去吃零嘴。

  壽春大長公主坐到另外一邊,解釋說:“趙清曾女扮男裝在趙東山門下求學,與我們琅哥兒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情投意合。琅哥兒前段時間告訴我他喜歡上一個姑娘,要領過來給我看,我這一看就知道是這趙清了。”

  文萱郡主在旁邊小聲嘀咕:“也未必是這趙清了……”那邊壽春大長公主與太后說的激烈,卻是聽不見她的話了,昌陽長公主將零嘴分給這位被母親丟下的郡主。文萱郡主嘴裡有了東西,也就不去抱怨什麼了,但她心裡卻門兒清:

  自己的琅侄子與母親說心有所愛的時候,還不知道這趙清是個姑娘家。但若說對趙清無情,卻也不至於,畢竟他再知道趙清是個姑娘家以後,就沒再提自己“心有所愛”的事情了。畢竟這樣一個晴天霹靂下來,所有感情都得重新捋一捋。

  但魏琅想捋,壽春大長公主卻不想等他捋了,火急火燎地就來找太后賜婚了。她將事情說清楚了,太后竟也覺得不錯,正要答應。卻聽宮人一聲喊,皇帝來了。

  壽春大長公主、昌陽長公主、文萱郡主都行禮問安,皇帝應了一聲便直接入了座,他先是依往常慣例問好了太后,隨即就不說話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