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銳王夫婦一生只有這麼一個女兒,不免愛她如命。見平時總是快快活活的女兒這樣一副泫然欲泣的樣子,銳王妃只覺得心如刀割。

  “你想去,那便去。你父王和皇上那邊,母妃給你處理好,你自回去好好準備準備出門的事情。只一點你要記著,萬一那個臭小子真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你千萬別和他鬧,只裝作不知,回來以後告訴母妃,母妃給你出氣!”

  李韻凝撲進了銳王妃懷裡,嗚咽地說了聲:“多謝母妃。”

  銳王妃嘆氣,心中著實擔心。

  回到將軍府,李韻凝把自己關在內室,悄悄哭了一場。等聽到有人敲門,她才收了聲,擦了擦眼淚收拾了一回,方才裝作沒事人一樣起身去開門。

  荊華璋仰起頭,甜甜地笑著喚了她,“娘。”

  李韻凝的眼睛腫腫的,但是見到兒子的那一刻,她的心又暖了過來,她牽著他進屋坐下,沙啞著嗓子問道:“華華想不想去見爹爹?”

  荊華璋連忙點頭,“想!想死了。娘,我們真的要去邊關嗎?”他的眼睛亮得像星星,純淨又透亮,讓人的心頓時變得溫柔無比。

  “是真的,你好好想想要給爹爹帶什麼禮物。”

  荊華璋開心得跳了起來,大聲笑道:“哦哦哦哦哦,要見爹爹了。”

  過了兩日,李韻凝的心情平靜了些,她安慰自己,荊楚墨應該不會瞞著她納妾的。不過,她心裡還是有點不舒服。

  這些天京中流言漸起,都在傳大將軍荊楚墨在邊疆討了個兩頭大的平妻,還說荊楚墨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又駐守邊關多年,身邊沒個女人怎麼行?

  李韻凝不願意相信,可是……哎,她和荊楚墨是年輕夫妻,他常年累月的不在她身邊,有時候她也想呢,換了是他,恐怕只有更想的吧?所以,儘管她不願意相信,可那些流言蜚語還是變成了一根刺,讓她一想心就疼。

  “沒良心的壞蛋!”李韻凝憤憤不平地罵了一句。

  千里之外的邊關重地若峰鎮,荊楚墨正在跟幾個下屬將領講解沙盤上的地形、地貌,以及他初步擬定的作戰策略。忽然,他覺得鼻子有點癢,結結實實地打了兩個噴嚏。

  下屬鄭海生遞上乾淨的巾帕,關切地道:“將軍?”將軍已經有兩日未曾闔眼了,之前又鑽到雪山里待了一段時間,就算是鐵打的身子,也有點吃不消了,大約是受涼了吧?

  荊楚墨擺擺手,“無妨,繼續。”他根本沒當回事,指著一處地方繼續同下屬們講解。

  銳王妃進宮向太后、皇上哭訴了幾次。沒法子,皇上只得答應了李韻凝帶著兒子萊華璋一塊去邊疆看看。

  皇帝以擔心李韻凝母子的安危為名,安排了二三十個侍衛護送李韻凝母子,再加上銳王爺也挑選了十幾個身手最好的士兵,加上丫鬟等人一共五十個人,一眾人悄無聲息地從京城出發了。

  關於李韻凝出京的事,皇上和銳王府都沒吱聲。

  畢竟荊楚墨手握重兵,依律依法,他的妻兒是不能被允許離開京城的。而皇上之所以同意讓李韻凝出京,完全是看在李韻凝之父、本朝大功臣,亦是本朝唯一異姓王爺銳王爺的面子上。

  而銳王府也不願意聲張此事,也是因為李韻凝想親眼看看,她的夫君荊楚墨是不是真的在邊疆大將軍府里金屋藏嬌了。

  第三章

  等李韻凝和兒子荊華璋來到邊關時,已經是一個多月後了。

  進入邊境地界,王府的士兵們都提高了戒備,生怕出一點岔子。然而事實證明,他們多慮了,邊境比他們想像的要和平許多,邊民雖窮困,卻並不兇悍,對他們這種風塵僕僕的外地來客也沒有過多的好奇心,似乎司空見慣了一般。

  李韻凝十分好奇,命侍衛前去打聽。

  很快,侍衛便回來說,這一切可多虧了自家的大將軍荊楚墨。自打荊楚墨鎮守此處以後,短短五年之內便打了七次勝仗,把韃靼人澈底趕出關外去了。如今大將軍親自鎮守虎嘯關,關內的百姓們才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那侍衛一邊說,一邊將一隻藤編籃子奉上,“百姓聽說我們是將軍府的人,特地送給夫人的。他們說荊大將軍如同他們的再生父母,將軍府的人是他們的親人,希望夫人不要嫌棄東西粗鄙。”

  李韻凝看了看,是一籃子酣商的新鮮瓜果,色鮮亮,香撲鼻,讓人食慾頓開。

  “賞。”李韻凝的心情非常好,笑咪咪地吩咐道。

  馬車繼續前行,丫鬟用小刀將瓜果削皮,然後遞了銀簽子過去,李韻凝母子斯斯文文地吃了起來。

  瓜果多汁而清甜,比京城常吃的那些水果更甘甜味厚,越吃越香。母子倆吃到飽,滿足地放下銀簽子,將剩下的水果賞給了伺候的人。

  “娘親,爹爹真厲害。”荊華璋靠在李韻凝的懷裡,喃喃地道,眼睛亮晶晶的,裡面有一小簇火苗在燃燒,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李韻凝何嘗不是為自家夫君而驕傲,但是,隱隱約約的,她又想起了那些流言,心情頓時跌到谷底。

  “以後我長大了,也要跟爹爹一樣。”荊華璋滿懷憧憬地想像著以後他也能像他爹荊楚墨一樣,鎮守邊關,驅除韃靼人,保護江山百姓,做個響噹噹的英雄。

  李韻凝回過神來,連忙搖頭,“不,華華以後就在京城待著。”

  荊華璋難得地反駁道:“待京城又不能做莢雄,我一定要當將軍,當大將軍、大英雄。”

  李韻凝摸了摸他的包包頭,嘆氣,“在京城也能做英雄啊,你爹爹是武英雄,你可以做個文英雄啊,一樣可以報效國家,保護百姓。”

  “可是……”

  車輪轆轆,載著人朝邊境繼續行去。有蒼涼的風吹過來,令系在馬車上的風鈴發出清脆的碰撞聲,仿佛一曲空靈、悠長的曲子,伴著一眾京城來客穿州過縣去往若峰鎮。

  快到若峰鎮時,李韻凝忽然命令車隊停了下來,在若古鎮暫住,休息幾日再出發。於是,一行人在離若峰鎮八十多里的若古鎮住了下來。

  洗漱沐浴過後,丫鬟端來白粥和點心,伺候李韻凝母子兩人用膳。

  荊華璋吃得很快,吃完後,他放下筷子,一邊擦嘴一邊間李韻凝,“娘親,我們什麼時候出發?”他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恨不能插上翅膀,馬上飛到爹爹荊楚墨的身邊去。

  李韻凝卻道,“休息兩日,恢復恢復體力再出發。”

  荊華璋啊了一聲,有些失望,急急地說道:“娘親,兒子不累,我們繼續趕路吧,我想早日見到爹爹。”

  “可娘親累了啊。華華乖,我們再休息兩日就出發,你看看你,都瘦了一圈。”儘管丫鬟和下人們照顧得非常周到,但是,出門在外到底比不得在家裡,兩個人都瘦了不少。

  儘管很想快點見到爹爹,但是荊華璋遷是乖乖地答應了,只是整個人蔫蔫的。李韻凝望著他,暗暗嘆了口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