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為賑災著急的時候,顧氏在別莊裡也正皺著眉頭,聽幾個莊頭訴著苦。

  其中一個頭髮花白的老人紅著眼圈,「夫人一直憐貧惜弱,咱們心裡都是知道的。若不是實在沒了法子,我也沒臉來求您。」

  說著就用袖口去擦眼淚。

  「老人家,村子裡頭,遭災的人家有多少?如今安置在哪裡了?」顧氏連忙問道,「可有衣食?」

  莊頭嘆了口氣,「咱們村兒裡頭地雖然不算多,但大多是良田,往年出產是不錯的。這兩年光景差了些,也還能度日。誰知道今年的雪下得這般突然,有十來戶房子多年沒修了,直接被壓塌了。還有幾戶人家的雖然暫時還無事,可若是再有這麼一場雪,只怕也撐不住。如果只是一兩家房子壞了,村兒裡頭就可以勉強安置了。這幾十口子人,實在是沒法子了。」

  凌妙聽到這裡,對顧氏道:「娘,我記得他們那邊兒是不是有個冷梅庵?」

  顧氏點頭,「確實有,不過如今只有一個主持帶著兩個徒弟在。你的意思是,把人安置到那裡?」

  「娘覺得呢?」

  莊頭連忙說道:「我們也去尋過冷梅庵的師父,只是……她說冷梅庵乃是淨地,不好招待俗人。」

  顧氏聽了有些驚訝。冷梅庵離著那個莊子不遠,本來就是家庵。庵里的三個道姑,都是顧氏在供養,其中一應的菜蔬食糧,其實就是那個莊子產出的。莫說這師徒三人是知道這點的,便是不知道,出家人難道不是該講究慈悲?

  「這事情我知道了。如今也只有冷梅庵有些多餘的房屋,且那裡都是青磚的房子,不至於有什麼危險。我叫人過去說,你回去也安頓那幾戶人家明天一早先搬去冷梅庵。你們幾個莊子裡,可也是這樣的?」

  餘下幾人七嘴八舌地說了自己村裡的情形。顧氏一一安頓了,又囑咐莊頭嚴格約束村民,住進庵里,不能打擾了庵堂的清淨。

  「小的替鄉親們多謝夫人了!」莊頭就要下跪,「小的一定約束他們,只住在後邊,不許往前去驚擾。」

  「我會叫管事送衣裳棉被糧食等物,先把這段日子支應過去。」

  送走了莊頭,顧氏滿心不是滋味。她素來良善,自己這裡衣食無憂,冷暖不愁,但外面竟有那麼多人在忍飢挨凍。從前她沒有注意過,這會兒知道了,心中就難受的不行。

  「錦兒,你叫你家裡的親自去辦這件事。糧食衣被先送過去,家裡的藥材也送些。這麼冷,怕是有那年老體弱的會撐不住染了風寒。「

  錦兒聽了一一記下,點頭。

  「娘,還要李管事過去先把話說清楚,若有騷然庵堂里師父的,不管是誰,都一家子趕出去。」

  顧氏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便對錦兒一點頭,示意她照著去說。

  見母女倆再也沒有什麼吩咐,錦兒這才出去急急尋找當家的安排。

  「這樣的冬天,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沒個指望。」顧氏嘆息。

  凌妙也覺得心裡很是沉重。從前她很是喜歡雪,尤其是看著白茫茫的一片雪地上,紅梅綻放芳華,著實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她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雪大了,會叫百姓們生活如此艱難。

  「娘,眼看著到了年底,咱們到時候是不是再叫人送些肉糧過去?我想,這樣的大雪,這幾個莊子上的人大概都沒有心思過年了。」

  顧氏點了點頭,「能幫多少是多少吧。橫豎,咱們也不缺那些個東西。」

  一些東西是小,能夠幫助這些自己莊子上的佃戶度過這個冬日,才是積德的大事。

  「不如,過兩日咱們娘兩個一起過去看看。順便,我也要與慧能師父說說話。」

  慧能就是冷梅庵的主持,雖然是在顧氏的產業里修行,但為人性子著實古怪得很。輕易,顧氏也不會涉足冷梅庵。

  這次叫無家可歸的村民住到冷梅庵里去,想必慧能是要氣壞了。

  到了第三日,日頭出來了,但卻依舊冷厲難當。顧氏和凌妙帶了人,又帶著滿滿兩車的米肉糧油,一同趕到了冷梅庵。

  冷梅庵里,有幾株臘梅正在凌寒綻放,雖然不如楚國公府的梅園,也不及武定侯府的梅林,但在這古樸素雅的庵堂中,倒也顯得別有一番意味。

  顧氏去找慧能說還,凌妙乾脆就直接去後邊看那些村民。

  冷梅庵共有三進,其實不算小。平日裡只有慧能帶著兩個徒弟,其實很是清冷的。如今最後一進住進了幾十口子,確實也叫慧能不適。不過,這些村民也因為到了個陌生的地界,都十分的拘束,便是小孩子,也都被大人緊緊看著,不叫四處亂跑。

  凌妙看了看,這進院子正房廂房加上二房,也不足二十間,每間屋子裡都擠著滿滿的。正房還好,都有火坑,填上把柴火,睡在炕上就算褥子薄一些也無礙。因此五間正房裡,都是老人和孩子住著。餘下的大人,分散在廂房耳房裡。這兩處人又多,都在地上鋪了稻草,一條條破舊的褥子陳條在稻草上——李管事送來的被褥,都捨不得做鋪墊。

  凌妙和海棠清雲走進院子的時候,村民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這個服飾華美,長得和畫兒上似的女孩兒是誰。還是後來聞訊趕到的莊頭說明,眾人才知道。有個老者就越眾而出,對著凌妙跪了下去。他身後的眾人隨著這個動作,也都撲啦啦下跪。

  凌妙嚇了一跳,連忙伸手攙扶,那老者卻是固執地不肯起來,「這樣的天災,若不是夫人和小姐心善,許我們借宿在庵里,又送來了那麼些的吃用之物,我等能否挨過冬日都未可知。這救命的大恩,還請小姐受了我等一禮。」

  這老者說話頗有幾分斯文,倒不像一般的莊戶人家。看他模樣,身上雖只是穿著半舊的青布棉衣,但拆洗的乾乾淨淨,應該是個識字的。凌妙示意清雲去將人攙起來,「老人家,我年紀小,可受不了這樣的大禮。」

  莊頭也跟著勸了幾句,眾人才都起身。

  凌妙看到有幾個小孩兒雖然身上穿的還算厚實,只是棉襖都有些大,想來是昨天李管事送來的並不大合身。小孩兒臉上都掛著鼻涕,鼻子頭紅紅的,眼睛裡也隱隱帶著水花兒。看樣子,是著了涼的。

  回頭吩咐了清雲去從車上取了帶來的藥材交給莊頭,叫他連著那些米肉等一同分發下去。不但這裡的村民有,就是留在莊子裡的也都有一份。

  這一趟,叫顧氏和凌妙得了許多的感激,卻也被有心人盯上了。

  兩日後。

  「夫人,小姐,這兩天咱們周圍出現了許多鬼鬼祟祟的人。我看,是有些不懷好意的。」

  清雲有些憂心。雖然她和幾個女兵都在,但別莊裡人終究還是少了些,且多數都是丫鬟僕婦,護院的男子不多,相反的,對方人數並不少。

  「是什麼人?」顧氏連忙追問。

  清雲搖頭,「看著並不像周圍的村民。我想,或許是山匪吧。」

  顧氏大吃一驚,「這裡是京郊,天子腳下,怎麼會有山匪?」

  「我並不能肯定。發現他們後,我遠遠地跟著想一探究竟,但他們上山後就不見了蹤影。看上去身手很是靈活矯健,並不像是受了災的村民。」

  附近的莊子裡,不管是不是在顧氏名下,但凡受了災的,顧氏都遣人送去了一些東西。村民質樸,大多感恩戴德。就算一兩個狼心狗肺的,但總之不會太多。清雲發現有人盯著別莊後,曾細細觀察了一下,發現這些人不但人數眾多,而且很有些進退有度,應該是受過訓練的。

  「山路雪滑,趕回城裡是不可能了。我會帶著幾個姐妹輪流值夜,以防他們夜間作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