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這回說了個《血海飄香》。妙僧無花,也是個十分迷人的人物。那段故事,孫巧巧的心思大部分都被他吸引,完全超越了主角楚留香。就連古龍估計都捨不得他死,後來無花還在大沙漠裡復活過來……
男人們對無花的身世和能力錯位無比的感懷,女人們自然被他俊美迷人又文武雙全的才氣所迷,加之這故事從中原到大漠走了一大圈,很多都是眾人聽都沒聽過的景色,故此更覺神奇,個個讚不絕口。
接下來就算柳氏再逼迫,孫巧巧死也不從的了。
眾人只得作罷。
姚美鴻發了一陣呆,忽然問,“巧巧姐,我能不能把這些故事抄錄下來。”
孫巧巧立即贊好。“寫完了記得給我一本,我還想看呢。”
姚美鴻立即點頭,笑得一臉璀璨。
“要是文風能一樣就好了……”孫巧巧又嘆氣。可惜的很,後世無數人模仿古龍,卻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因為缺少了古龍的靈氣和才氣。古龍的文,結構巧妙自不必說,每一行字都像詩歌一樣美妙,一句話能塑造一個淒清空靈的景物,又對人心把握絕妙無比,塑造的人物一個比一個精彩,到了後期哪怕一個配角都耐人尋味,故事結構更是精妙絕倫,令人拍案叫絕。
這樣的神話,只怕再也無法複製了。
姚美鴻道,“那些精妙的語段,我都記在心裡頭呢,等我回去,儘量模仿,或許可以寫個大概出來吧。”他也不是很有把握的樣子。
孫巧巧只說讓他盡力而為就好。不過還是強調,“如果是你們作文章那種文縐縐的格式,寫完了你自己收藏就好了,不必給我。”
文言文的武俠,想想就腦闊疼。
姚美鴻等人卻都笑了。“現下倒是有些閒書,都是半文不白的,雖然被讀書人取笑,但因為故事精彩,在茶館之中,卻引來很多聽客呢。”
孫巧巧還是翻白眼。
他們這年頭的那些話本。還不如明朝那些拍案驚奇來的巧妙呢,一點都不精彩。
一會柳氏果然做了炸麵團子來吃。因為還沒有香蔥,所以加的是野菜,春日裡第一茬的嫩野菜,鄉里人叫這個水印子草,學名是什麼孫巧巧是不知道了,反正這個草味道一點都不苦,和了面撒鹽做的炸麵團子,味道也很鮮香。
楊糖糖愛吃得不得了。農家的這些吃食,她還是第一次吃,既覺得新鮮,又覺得對了胃口。故此一不小心又吃了四五個,給吃撐了,把楊誠氣得不行,特意拎她去廊下罵了幾句,直到柳氏看不過眼,去勸了才作罷。
許子蘭他們一直呆到下午才告辭。
出門前又約去杏子林山踏青,孫巧巧還是給拒絕了。
兩姐妹送他們一行到渡口,就見孫爹和孫蕭蕭搖著船回來。
剛巧老里長竟也從縣裡回來,船上還扛著兩個□□布袋,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裝了些什麼。
孫爹和孫蕭蕭父子趁便幫老里長卸下麻袋,又問裡頭裝的什麼。
想想手感,孫爹猜測,“是不是豆子?”
老里長憂慮地嘆口氣,搖頭,“要是豆子那我就放心了。縣裡讓附近幾個村鎮的里正都去領種子,說是什麼番邦的糧食,每戶分了幾兩種下來,今年必須戶戶都種,到時候看秋收情況如何,若是好,來年納糧還要交這個玉米呢。”
涉及到納糧,這可是大事,孫爹聽了也有些擔憂起來。
一時拆了糧包,看看到底是什麼種子,怎地官府竟然忽然強行要農戶來種。
打開了一瞧。
孫爹就笑,“這糧食黃澄澄的,粒大飽滿又圓潤,看著倒是喜慶。”
老里長也點頭,“玉米玉米嘛,的確對得起這名字。”
孫爹問,“種旱地還是水田?要是水田就麻煩了,我們自家種的糧食都不夠吃呢。”
老里長皺眉頭,“說是旱地就行。聽縣裡的意思,若是沒種好,來年指不定還要試試水田種玉米呢。你瞅瞅這個事,真是難辦啊。”
孫爹笑道,“且等今年種了再說。糧食這麼大的事,想來官府也不敢胡亂做耗,總得體惜民生艱難嘛。這玉米,我們家種一畝旱地吧,剛巧牛欄山那邊去年開了一片荒地呢。”
老里長開懷地點點頭,“還是耀庭你通事理。今晚族裡商議種玉米這事,耀庭一定要幫小老兒勸勸大家,官府的命令,咱們不得不遵從啊。”
孫爹立即點頭應了,表示倒時一定幫忙相勸。
許子蘭等人眼覷著他們談完話,就過來見禮。
老里長畢竟見過世面的人物,不慌不忙地與他們招呼了一聲,恰好他的兩個兒子過來,一起抬起麻布袋走了。
許子蘭對孫爹道,“這玉米前兩年已經在北方各地試種,產量極高不說,也不吃土肥,尤其適合種旱地,據說哪怕是貧瘠的西北高原之地,玉米也能活下來,收成還不錯呢。耀叔你們家大可多種幾畝地。”
孫爹聽了這話,頓時眉開眼笑了。
“那敢情好,今年就多種它幾畝地的玉米。”
他還是很信任許子蘭這個官二代的。
其實這種事情,孫巧巧更清楚啊。只是她這會兒極度震驚,畢竟玉米可是個舶來品,長在南美洲呢。
男人們對無花的身世和能力錯位無比的感懷,女人們自然被他俊美迷人又文武雙全的才氣所迷,加之這故事從中原到大漠走了一大圈,很多都是眾人聽都沒聽過的景色,故此更覺神奇,個個讚不絕口。
接下來就算柳氏再逼迫,孫巧巧死也不從的了。
眾人只得作罷。
姚美鴻發了一陣呆,忽然問,“巧巧姐,我能不能把這些故事抄錄下來。”
孫巧巧立即贊好。“寫完了記得給我一本,我還想看呢。”
姚美鴻立即點頭,笑得一臉璀璨。
“要是文風能一樣就好了……”孫巧巧又嘆氣。可惜的很,後世無數人模仿古龍,卻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因為缺少了古龍的靈氣和才氣。古龍的文,結構巧妙自不必說,每一行字都像詩歌一樣美妙,一句話能塑造一個淒清空靈的景物,又對人心把握絕妙無比,塑造的人物一個比一個精彩,到了後期哪怕一個配角都耐人尋味,故事結構更是精妙絕倫,令人拍案叫絕。
這樣的神話,只怕再也無法複製了。
姚美鴻道,“那些精妙的語段,我都記在心裡頭呢,等我回去,儘量模仿,或許可以寫個大概出來吧。”他也不是很有把握的樣子。
孫巧巧只說讓他盡力而為就好。不過還是強調,“如果是你們作文章那種文縐縐的格式,寫完了你自己收藏就好了,不必給我。”
文言文的武俠,想想就腦闊疼。
姚美鴻等人卻都笑了。“現下倒是有些閒書,都是半文不白的,雖然被讀書人取笑,但因為故事精彩,在茶館之中,卻引來很多聽客呢。”
孫巧巧還是翻白眼。
他們這年頭的那些話本。還不如明朝那些拍案驚奇來的巧妙呢,一點都不精彩。
一會柳氏果然做了炸麵團子來吃。因為還沒有香蔥,所以加的是野菜,春日裡第一茬的嫩野菜,鄉里人叫這個水印子草,學名是什麼孫巧巧是不知道了,反正這個草味道一點都不苦,和了面撒鹽做的炸麵團子,味道也很鮮香。
楊糖糖愛吃得不得了。農家的這些吃食,她還是第一次吃,既覺得新鮮,又覺得對了胃口。故此一不小心又吃了四五個,給吃撐了,把楊誠氣得不行,特意拎她去廊下罵了幾句,直到柳氏看不過眼,去勸了才作罷。
許子蘭他們一直呆到下午才告辭。
出門前又約去杏子林山踏青,孫巧巧還是給拒絕了。
兩姐妹送他們一行到渡口,就見孫爹和孫蕭蕭搖著船回來。
剛巧老里長竟也從縣裡回來,船上還扛著兩個□□布袋,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裝了些什麼。
孫爹和孫蕭蕭父子趁便幫老里長卸下麻袋,又問裡頭裝的什麼。
想想手感,孫爹猜測,“是不是豆子?”
老里長憂慮地嘆口氣,搖頭,“要是豆子那我就放心了。縣裡讓附近幾個村鎮的里正都去領種子,說是什麼番邦的糧食,每戶分了幾兩種下來,今年必須戶戶都種,到時候看秋收情況如何,若是好,來年納糧還要交這個玉米呢。”
涉及到納糧,這可是大事,孫爹聽了也有些擔憂起來。
一時拆了糧包,看看到底是什麼種子,怎地官府竟然忽然強行要農戶來種。
打開了一瞧。
孫爹就笑,“這糧食黃澄澄的,粒大飽滿又圓潤,看著倒是喜慶。”
老里長也點頭,“玉米玉米嘛,的確對得起這名字。”
孫爹問,“種旱地還是水田?要是水田就麻煩了,我們自家種的糧食都不夠吃呢。”
老里長皺眉頭,“說是旱地就行。聽縣裡的意思,若是沒種好,來年指不定還要試試水田種玉米呢。你瞅瞅這個事,真是難辦啊。”
孫爹笑道,“且等今年種了再說。糧食這麼大的事,想來官府也不敢胡亂做耗,總得體惜民生艱難嘛。這玉米,我們家種一畝旱地吧,剛巧牛欄山那邊去年開了一片荒地呢。”
老里長開懷地點點頭,“還是耀庭你通事理。今晚族裡商議種玉米這事,耀庭一定要幫小老兒勸勸大家,官府的命令,咱們不得不遵從啊。”
孫爹立即點頭應了,表示倒時一定幫忙相勸。
許子蘭等人眼覷著他們談完話,就過來見禮。
老里長畢竟見過世面的人物,不慌不忙地與他們招呼了一聲,恰好他的兩個兒子過來,一起抬起麻布袋走了。
許子蘭對孫爹道,“這玉米前兩年已經在北方各地試種,產量極高不說,也不吃土肥,尤其適合種旱地,據說哪怕是貧瘠的西北高原之地,玉米也能活下來,收成還不錯呢。耀叔你們家大可多種幾畝地。”
孫爹聽了這話,頓時眉開眼笑了。
“那敢情好,今年就多種它幾畝地的玉米。”
他還是很信任許子蘭這個官二代的。
其實這種事情,孫巧巧更清楚啊。只是她這會兒極度震驚,畢竟玉米可是個舶來品,長在南美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