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小青喉頭一澀,“獨行?”
“是。”驪山老母點點頭。
“你從來不是一人,前有五鬼後有白蛇。五鬼是你奮發的來源,也是你的退路。你把他們的命運捏在手裡,仿佛也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手中。而白蛇之於你,像是左右你心志、替你做出決斷的一個fenshen。只因你心中始終缺一個依靠,你上前來。”
驪山老母待小青跪步上前,抬手按在她頭頂,順著她前額輕柔撫摸過一下,替她拭去傷痕。
“我這一下也算與你結了善緣,往後山高海闊,你可隨處馳往,一切決斷,但憑本心。”
小青只覺頭頂一股暖流下達四肢百骸,電光火石間游遍全身,腦中也跟著一片開闊澄明。
“多謝老君!”
小青謝恩後卻沒有離去。驪山老母似早有所料,笑著問她,“還有何事?”
小青心想:姐姐既選擇留戀人間,皆是因為姑爺的緣故。因此她問道:“老君可知許宣其人?”
“許宣與你們不同。”驪山老母並不避諱,直言相告道:“凡人亦可修行。許宣要修的是‘重生’。”
“重生?”
“是。他雖為凡體,卻慧根深種,遲遲隱忍不發,焉知不是他自己的選擇?”
小青頓悟。
聚散皆是緣,離別對重逢。
拜別驪山老母,小青來到院中一株梧桐樹下,將腕上的墨玉手串除下。
小青握著那幾枚墨玉珠,心念一轉,片刻後,五道半透明的影子從她指縫裡鑽出,逐漸漲大。
“青姑娘,還是到了要分別的時候。”老桂說。
“與你並行這幾百年,多謝你的庇護。我等轉世投胎,若僥倖還能記得你一分,定當還來尋你,與你正經結一世善緣。”
小青笑著點頭。
“小青姐……”小鬼已重新變回十歲孩童的模樣,他上前依依不捨道:“我以後若是能轉世為人,定還要陪伴你左右,好叫你不那麼寂寞。”
“好。”小青輕輕的撫摸著小鬼的後腦,而後拍拍他的肩膀。
二三四鬼整齊劃一的向小青作揖,然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三雙手相互交握在一起。
他們齊聲說著,“即便不能相見,我們的心始終同在。”
五道光芒穿過頭頂的枝杈投下來,小青衣袖輕揮,五鬼的魂魄隨即四散飄離。
小青注視著五鬼的身影終於消失殆盡,輕聲道:“四散,四散,聚散終有時,以後天高海闊,獨我一人,無牽,亦無掛。”
小青低下頭,將手中餘下的兩顆珊瑚珠緊握,貼近心口。而後蹲下來,將其深埋於梧桐樹下。
許多年後,梧桐樹枝頭的紫色花苞中,開出兩朵並蒂的絳紅色的花朵,道童們在樹下圍觀嘖嘖稱奇,這是後話了。
許宣離開錢塘縣,乘船前往臨安,到達西湖,卻無心去看風景——娘子已不在身邊,一切美景皆是虛空。
小船靠岸後,許宣拾級而上,來到雷峰塔下。
寶塔巍峨,一切如舊。
四周無人把守,許宣走到門前。他覺得他可以感受到一門之隔的心跳聲。
“娘子。”許宣抬手按在木門之上。
“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鋒塔倒,白蛇出世……娘子,眼下我沒有移山倒海的本事,焉知以後不會?你千萬珍重,待我修成,一定接你出塔!”
“是官人的聲音?官人!”
塔內確是白素貞!
她自被金缽降服後,元珠和法力俱失,兩名魁梧的金甲守將將她推入塔中,她便再也不能離開半步。
“官人,是你嗎?”白素貞奔到門前。許宣是凡人,她由內傳音恐怕許宣聽不見,於是抬手在門上重重敲了敲。
門外許宣覺得掌下輕微震動,驚喜道:“娘子?娘子?你真在裡面?你還好嗎?”
許宣感受到掌下傳來的震動越發清晰,一下一下,他跟著說道:“官人,我很好,你如何?仕林如何?”
說完後眼眶已濕潤,他向內回答:“一切都好!仕林有姐姐姐夫照拂,他會平安長大!你切勿憂心,一定要珍重自身,咱們定有重逢那日!”
原來真的可以“心有靈犀一點通”,白素貞也落下來淚來,不住的敲著門,敲的指節紅腫也渾然不覺。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娘子……”許宣的淚水打濕了面龐,“天予多情,不予長相守;空自凝眸,春風笑人瘦;盼如潮汐,一日看兩回;歸去同修,金山對雷峰!”
昨日稚子,今已成人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歸。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綻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錢塘縣城郊的綠蔭小道上,兩個垂髻的小童一前一後,一路行走一路交換著心事。
男童道:“夫人今日教了新招式吧?等下耍給我看看!”
女童搖頭道:“今日沒有學拳,夫人說了,基本功練不好,學什麼都是白費……”
“那學什麼?”
“是。”驪山老母點點頭。
“你從來不是一人,前有五鬼後有白蛇。五鬼是你奮發的來源,也是你的退路。你把他們的命運捏在手裡,仿佛也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手中。而白蛇之於你,像是左右你心志、替你做出決斷的一個fenshen。只因你心中始終缺一個依靠,你上前來。”
驪山老母待小青跪步上前,抬手按在她頭頂,順著她前額輕柔撫摸過一下,替她拭去傷痕。
“我這一下也算與你結了善緣,往後山高海闊,你可隨處馳往,一切決斷,但憑本心。”
小青只覺頭頂一股暖流下達四肢百骸,電光火石間游遍全身,腦中也跟著一片開闊澄明。
“多謝老君!”
小青謝恩後卻沒有離去。驪山老母似早有所料,笑著問她,“還有何事?”
小青心想:姐姐既選擇留戀人間,皆是因為姑爺的緣故。因此她問道:“老君可知許宣其人?”
“許宣與你們不同。”驪山老母並不避諱,直言相告道:“凡人亦可修行。許宣要修的是‘重生’。”
“重生?”
“是。他雖為凡體,卻慧根深種,遲遲隱忍不發,焉知不是他自己的選擇?”
小青頓悟。
聚散皆是緣,離別對重逢。
拜別驪山老母,小青來到院中一株梧桐樹下,將腕上的墨玉手串除下。
小青握著那幾枚墨玉珠,心念一轉,片刻後,五道半透明的影子從她指縫裡鑽出,逐漸漲大。
“青姑娘,還是到了要分別的時候。”老桂說。
“與你並行這幾百年,多謝你的庇護。我等轉世投胎,若僥倖還能記得你一分,定當還來尋你,與你正經結一世善緣。”
小青笑著點頭。
“小青姐……”小鬼已重新變回十歲孩童的模樣,他上前依依不捨道:“我以後若是能轉世為人,定還要陪伴你左右,好叫你不那麼寂寞。”
“好。”小青輕輕的撫摸著小鬼的後腦,而後拍拍他的肩膀。
二三四鬼整齊劃一的向小青作揖,然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三雙手相互交握在一起。
他們齊聲說著,“即便不能相見,我們的心始終同在。”
五道光芒穿過頭頂的枝杈投下來,小青衣袖輕揮,五鬼的魂魄隨即四散飄離。
小青注視著五鬼的身影終於消失殆盡,輕聲道:“四散,四散,聚散終有時,以後天高海闊,獨我一人,無牽,亦無掛。”
小青低下頭,將手中餘下的兩顆珊瑚珠緊握,貼近心口。而後蹲下來,將其深埋於梧桐樹下。
許多年後,梧桐樹枝頭的紫色花苞中,開出兩朵並蒂的絳紅色的花朵,道童們在樹下圍觀嘖嘖稱奇,這是後話了。
許宣離開錢塘縣,乘船前往臨安,到達西湖,卻無心去看風景——娘子已不在身邊,一切美景皆是虛空。
小船靠岸後,許宣拾級而上,來到雷峰塔下。
寶塔巍峨,一切如舊。
四周無人把守,許宣走到門前。他覺得他可以感受到一門之隔的心跳聲。
“娘子。”許宣抬手按在木門之上。
“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鋒塔倒,白蛇出世……娘子,眼下我沒有移山倒海的本事,焉知以後不會?你千萬珍重,待我修成,一定接你出塔!”
“是官人的聲音?官人!”
塔內確是白素貞!
她自被金缽降服後,元珠和法力俱失,兩名魁梧的金甲守將將她推入塔中,她便再也不能離開半步。
“官人,是你嗎?”白素貞奔到門前。許宣是凡人,她由內傳音恐怕許宣聽不見,於是抬手在門上重重敲了敲。
門外許宣覺得掌下輕微震動,驚喜道:“娘子?娘子?你真在裡面?你還好嗎?”
許宣感受到掌下傳來的震動越發清晰,一下一下,他跟著說道:“官人,我很好,你如何?仕林如何?”
說完後眼眶已濕潤,他向內回答:“一切都好!仕林有姐姐姐夫照拂,他會平安長大!你切勿憂心,一定要珍重自身,咱們定有重逢那日!”
原來真的可以“心有靈犀一點通”,白素貞也落下來淚來,不住的敲著門,敲的指節紅腫也渾然不覺。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娘子……”許宣的淚水打濕了面龐,“天予多情,不予長相守;空自凝眸,春風笑人瘦;盼如潮汐,一日看兩回;歸去同修,金山對雷峰!”
昨日稚子,今已成人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歸。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綻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錢塘縣城郊的綠蔭小道上,兩個垂髻的小童一前一後,一路行走一路交換著心事。
男童道:“夫人今日教了新招式吧?等下耍給我看看!”
女童搖頭道:“今日沒有學拳,夫人說了,基本功練不好,學什麼都是白費……”
“那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