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哪知僅因如此,陳景元卻下意識地向他求助,他本不大想管閒事,但一見著那雙驚慌失措的眼睛,不知怎地動了惻隱之心,又思及父母已亡,無人可累,大著膽子救下了他。自此兩人相依為命,可惜天降大災,後遇大水,兩人失散。
再相見……已是二十年後,他因西平侯戰敗得晉後軍左都督,而陳景元則因今上登極掌管詔獄入朝。
兩人重逢的第一日,陳景元私底下來找他,對他交代了當年之事,說是大水之後也曾四處尋他,聽聞當日某員外見著靠浮木續命的他,非但未救人,反將這事拿出來吹噓,道這等卑賤之人,就該多死一些。他一氣之下,怒殺員外全家二十七口人,後東躲西藏逃到了今上封地,今上因其狠厲,為他賜名,允他為近衛,後機緣巧合今上登極,才有了二人重逢的機會。
他交代完當年之事後,再無留戀,迅疾轉身而去,此後五年半,同他不曾有任何往來。
直到那日孟璟失蹤,他因心不在焉在大朝上出了岔子,被陳景元看出了端倪,當夜,他便夜潛而來,逼問出了真相,後便決定替他去料理這事。
那夜大雨滂沱,陳景元立在雨中,冠發盡濕,紅著眼沖他道:“義兄,此事你出面不大方便,但你放心,小事一樁,單打獨鬥我雖敵不過那小子,但率精銳殺過去,他在靖遠也是孤家寡人一個,不必擔心。”
哪知,他去到靖遠,對孟璟說的卻是:“我今日既然來了,便沒想過還能活著走出靖遠。”
他將匣子打開,再度看了眼這連死後都沒能得安寧的頭骨,忽地悲從中來。
幼時相依為命七年,人說七年便是一個輪迴,兜兜轉轉,他當年救他一命,如今,他終於把這條命還給了他。
曾縉緩緩闔上蓋子,道:“自我截到張欽的奏報,說是你夫人抱恙暫且不得成行,便知他敗了,那一刻……我好像總算明白了,我錯得徹底。”
他醉心於權勢的執念,不過是因為,若有權勢,當年便能庇佑自個兒的義弟,不必東躲西藏,乃至於發大水時,人不在身側,想護也不得護,久而久之,這事便成了他心底的一根刺,乃至於當日鬼迷心竅犯下滔天大錯,此乃其一。
後遇貴人,得西平侯親手提拔一路高升,卻負伯樂信任,後得眼前之人親近,又負其多年情分,最後,甚至還利用了幼時兄弟對他的情意,讓他前往靖遠替自個兒除掉一個明知不好解決的人,此乃其二。
他從懷中掏出一份捂得發燙的奏本遞給孟璟:“等你入京的這兩月,我翻來覆去地將這奏本的每一句措辭都精修過,總算是將當年之事解釋清楚了,段闊和先太子的事則隱瞞不報。我這等不斷利用他人真心的人,不值得你髒手,奏本天明時分便會直接遞進華蓋殿,我……自然也任皇上發落。”
孟璟淡淡覷他一眼,握在劍柄上的手終是放下,接過來一字一句地閱過,爾後淡淡道:“曾叔,我還肯這麼喚你一聲,是因為你從前酒後吐真言,說你一生不娶,我便是你唯一的晚輩,你將所有能拿得出手的寶貝都給了我。”
“可曾叔……你也毀了所有,我為之驕傲的東西。”
第93章 終章
夜裡忽地淅淅瀝瀝下起雨, 秋雨帶起一陣寒涼, 連燈盞也被從斜飛入窗的雨水澆滅了好幾盞, 室內陡然暗下去不少。
曾縉沉默了許久, 終是道:“我這輩子, 少逢家變, 父母俱去,自此真心待我之人唯你們三個, 我卻都一一辜負了。”
他手撫過那個孤零零的匣子, 笑裡帶幾分蒼涼的意味:“但他, 身負酷吏之名, 實則卻最是重情重義。此前他其實對你尚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感,雖對你有幾次不利,但也是皇命不得不從,最後這一次, 也是為了我。”
“謝你,還肯帶他回來見我。”
孟璟沒出聲, 轉身邁入夜雨, 屋內燈盞的光映得雨幕也生出了幾分斑斕之色,將他的背影襯得越發瘦削。
整整五年又十月, 這雙腿終究沒能好完全, 縱然勉強運氣強行護著右腿, 但下腳終歸是輕一腳重一腳,濺起些許污水沾上長袍,惹得一身瓦松綠都變成了石青, 整個人顯得更加黯淡,近乎要溶進暗夜裡去。
曾縉對著這個背影,低低嘆了口氣。
都這般了,他還肯如此相待。
若論重情重義,他此生閱人無數,獨眼前之人稱第一。
孟璟回到府上,見楚懷嬋裹著一身出爐銀的披風立在廊下等他,微怔了下,趕緊將配劍解下扔給扶舟,這才走上前去。
他走到近前,忽地頓住了腳步。
前襟處的那朵暮色睡蓮將闔未闔,檐外秋雨淅瀝,而她望過來的眼神里,溫柔萬頃。
他試探問:“剛醒?”
“好一陣了。”
如此他便無法裝作無事,又不知該如何解釋,沉默了好一陣子。
她卻也不追問,只是轉問道:“都搞定了?”
他遲疑了好一陣子,才輕輕點了下頭。
她握過他手往裡走去,輕聲道:“那便好,總算能見你真正睡個好覺了。”
夜雨嘀嗒,同衾而眠,他將手枕在她小腹上,不一會子便沉沉地睡了過去。
這一覺睡得極久,以至於他尚在睡夢中時,張覽便進了宮。
再相見……已是二十年後,他因西平侯戰敗得晉後軍左都督,而陳景元則因今上登極掌管詔獄入朝。
兩人重逢的第一日,陳景元私底下來找他,對他交代了當年之事,說是大水之後也曾四處尋他,聽聞當日某員外見著靠浮木續命的他,非但未救人,反將這事拿出來吹噓,道這等卑賤之人,就該多死一些。他一氣之下,怒殺員外全家二十七口人,後東躲西藏逃到了今上封地,今上因其狠厲,為他賜名,允他為近衛,後機緣巧合今上登極,才有了二人重逢的機會。
他交代完當年之事後,再無留戀,迅疾轉身而去,此後五年半,同他不曾有任何往來。
直到那日孟璟失蹤,他因心不在焉在大朝上出了岔子,被陳景元看出了端倪,當夜,他便夜潛而來,逼問出了真相,後便決定替他去料理這事。
那夜大雨滂沱,陳景元立在雨中,冠發盡濕,紅著眼沖他道:“義兄,此事你出面不大方便,但你放心,小事一樁,單打獨鬥我雖敵不過那小子,但率精銳殺過去,他在靖遠也是孤家寡人一個,不必擔心。”
哪知,他去到靖遠,對孟璟說的卻是:“我今日既然來了,便沒想過還能活著走出靖遠。”
他將匣子打開,再度看了眼這連死後都沒能得安寧的頭骨,忽地悲從中來。
幼時相依為命七年,人說七年便是一個輪迴,兜兜轉轉,他當年救他一命,如今,他終於把這條命還給了他。
曾縉緩緩闔上蓋子,道:“自我截到張欽的奏報,說是你夫人抱恙暫且不得成行,便知他敗了,那一刻……我好像總算明白了,我錯得徹底。”
他醉心於權勢的執念,不過是因為,若有權勢,當年便能庇佑自個兒的義弟,不必東躲西藏,乃至於發大水時,人不在身側,想護也不得護,久而久之,這事便成了他心底的一根刺,乃至於當日鬼迷心竅犯下滔天大錯,此乃其一。
後遇貴人,得西平侯親手提拔一路高升,卻負伯樂信任,後得眼前之人親近,又負其多年情分,最後,甚至還利用了幼時兄弟對他的情意,讓他前往靖遠替自個兒除掉一個明知不好解決的人,此乃其二。
他從懷中掏出一份捂得發燙的奏本遞給孟璟:“等你入京的這兩月,我翻來覆去地將這奏本的每一句措辭都精修過,總算是將當年之事解釋清楚了,段闊和先太子的事則隱瞞不報。我這等不斷利用他人真心的人,不值得你髒手,奏本天明時分便會直接遞進華蓋殿,我……自然也任皇上發落。”
孟璟淡淡覷他一眼,握在劍柄上的手終是放下,接過來一字一句地閱過,爾後淡淡道:“曾叔,我還肯這麼喚你一聲,是因為你從前酒後吐真言,說你一生不娶,我便是你唯一的晚輩,你將所有能拿得出手的寶貝都給了我。”
“可曾叔……你也毀了所有,我為之驕傲的東西。”
第93章 終章
夜裡忽地淅淅瀝瀝下起雨, 秋雨帶起一陣寒涼, 連燈盞也被從斜飛入窗的雨水澆滅了好幾盞, 室內陡然暗下去不少。
曾縉沉默了許久, 終是道:“我這輩子, 少逢家變, 父母俱去,自此真心待我之人唯你們三個, 我卻都一一辜負了。”
他手撫過那個孤零零的匣子, 笑裡帶幾分蒼涼的意味:“但他, 身負酷吏之名, 實則卻最是重情重義。此前他其實對你尚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感,雖對你有幾次不利,但也是皇命不得不從,最後這一次, 也是為了我。”
“謝你,還肯帶他回來見我。”
孟璟沒出聲, 轉身邁入夜雨, 屋內燈盞的光映得雨幕也生出了幾分斑斕之色,將他的背影襯得越發瘦削。
整整五年又十月, 這雙腿終究沒能好完全, 縱然勉強運氣強行護著右腿, 但下腳終歸是輕一腳重一腳,濺起些許污水沾上長袍,惹得一身瓦松綠都變成了石青, 整個人顯得更加黯淡,近乎要溶進暗夜裡去。
曾縉對著這個背影,低低嘆了口氣。
都這般了,他還肯如此相待。
若論重情重義,他此生閱人無數,獨眼前之人稱第一。
孟璟回到府上,見楚懷嬋裹著一身出爐銀的披風立在廊下等他,微怔了下,趕緊將配劍解下扔給扶舟,這才走上前去。
他走到近前,忽地頓住了腳步。
前襟處的那朵暮色睡蓮將闔未闔,檐外秋雨淅瀝,而她望過來的眼神里,溫柔萬頃。
他試探問:“剛醒?”
“好一陣了。”
如此他便無法裝作無事,又不知該如何解釋,沉默了好一陣子。
她卻也不追問,只是轉問道:“都搞定了?”
他遲疑了好一陣子,才輕輕點了下頭。
她握過他手往裡走去,輕聲道:“那便好,總算能見你真正睡個好覺了。”
夜雨嘀嗒,同衾而眠,他將手枕在她小腹上,不一會子便沉沉地睡了過去。
這一覺睡得極久,以至於他尚在睡夢中時,張覽便進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