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我們在各類媒體上看到的許多成功人士的照片都有著驚人的類似。
“吉總,”那位記者終於說話了,“注意看鏡頭,為了保證照片質量,請你悄悄地說茄子兩個字。我開始拍照了。”
記者右手端起相機,左手開始調整焦距。他的左手一反常態地手背向後,張開整個手掌,拇指和食指放到焦距和光圈的刻度上。
吉瓏山在記者的掌心裡駭然看到幾個字:醫院。逃。五指山。
在海口市某醫院,吉瓏山成功地跑掉了。
4 罪惡搶劫:一路“撞”進地獄
海南的通什地區,便是有名的五指山區,萬泉河在五指山的群峰之間蜿蜒曲折地流淌著。
按照那位記者的指點,吉瓏山跑到五指山區躲了起來。其間,他與那位記者通了一次電話,他問了若干的問題:他們到底是一些什麼人?為什麼要這樣做……
那位記者沒有回答吉瓏山的任何問題,只是提醒他:趕快改名換姓,儘快離開海南。他在電話里沉重地嘆了口氣,說道:“吉瓏山,現在是社會大轉型時期,什麼樣的稀罕事情都會發生。”
吉瓏山恨恨地說道:“我準備去告發他們。”
那位記者在電話里沉默了許久,然後輕聲說道:“吉瓏山,你逃走吧。”隨後便掛了電話。
冷靜下來的吉瓏山仔細一想:告發?他應該去告發誰?整個事件從頭到尾都顯得神秘而又莫名其妙,他所有能舉證出來的“事實”在外人聽起來都像痴人說夢一樣,更何況,那位記者在電話里勸他逃走,必定就有逃走的理由……唉,算了吧。
放棄了告發念頭的吉瓏山在五指山區躲了一個多月後,已經身無分文了。僅僅一個多月,滿身憔悴、皮膚黎黑的吉瓏山早已失去了吉總經理的風采。為了逃離海南,為了籌措返回重慶的路費,在通什市的一條水溝邊,他向一位做小生意的黎族婦女伸出了手。
這是吉瓏山生平實施的第一次搶劫。
邁出了第一步,便有了第二步、第三步……吉瓏山終於在1992年的秋天,靠一路搶劫回到了重慶,沿途留下了一路流竄作案的犯罪現場。回到重慶後的吉瓏山,加入了一個搶劫團伙,干下了一樁又一樁罪惡的勾當。
1995年10月,吉瓏山被警方抓獲。
1996年11月19日,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重刑初字(1996)第453號刑事判決,認定吉瓏山犯搶劫罪,判處死刑;
1997年7月22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下達了川法刑一終字(1997)第382號刑事裁定書,決定對吉瓏山執行死刑。
1997年7月下旬的一天深夜,我見到了死囚吉瓏山。
我盤腿坐在他對面的地鋪上,放一床鋪蓋到中間權且代替桌子,擺上稿紙和鋼筆。還沒等我開口,他便抓起筆,放到眼前仔細地看了起來。這是一支非常普通的永生牌鋼筆,是我習慣用的。一會兒,他放下筆,長長地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舊日輝煌的神情,自言自語地說:“好多年沒用過鋼筆了。派克筆簽起名來一點都不刮紙。”
莫名“撞”來的大運(8)
我心裡突然震動了一下。我吃驚的不是派克筆本身,我知道那種牌子的鋼筆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我震驚的是面前這位死囚無意中透露出來的舊日信息:派克筆簽名。一般人都說鋼筆寫字,能夠脫口說出派克筆簽名的人,他過去的生活想必曾經非同凡響。
我敏銳地抓回並擦亮了他過去曾經輝煌的舊痕跡。
於是,在這個深夜,我聽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故事——一位成功人士在他光芒四射時出現在媒體上的“半邊臉”的傳奇。
說實話,這個故事當時一點都沒給我帶來驚心動魄的感覺,相反,我心裡冒上來一連串的疑問: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似乎每一個問號都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問號來:難道,這就是社會大轉型時期的神秘故事嗎?
我問道:“那位記者,你們後來有過聯繫嗎?”
“沒法聯繫,他失蹤了。”吉瓏山說,“我後來打電話到報社,報社說沒有這樣一個人。”
那天晚上,我與吉瓏山的談話一直都是平靜的。
次日上午,死囚吉瓏山被執行了槍決。
當天下午,我才猛然想起遺漏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問他:海南××財團的人後來追捕過他嗎?在他這位總經理失蹤以後,阿麗他們是否又將海南××財團換成了另一塊什麼財團的牌子?
一想到這些問題,我內心便開始驚心動魄起來。
逝水流年:舊情“討”債(1)
這是一則關於討債人的故事。
在社會生活中,交易雙方產生經濟糾紛或出現多角債務關係的事例屢見不鮮,因為有了這些俯拾即是的現象,所以,在眾多商家深感秋意蕭蕭的商界裡,卻出現了生機勃勃的討債商機。據說,倘若某人在討債行業里“優秀”為一名成功人士後,那麼,他或她的一生都即將對許多賺錢的生意失去興趣。
有多少生意比得上討債的巨額利潤呢?
1 從鄉村大嫂“討”到神秘桂姨
這個撲朔迷離的故事是由一系列的錯誤引起的。
“吉總,”那位記者終於說話了,“注意看鏡頭,為了保證照片質量,請你悄悄地說茄子兩個字。我開始拍照了。”
記者右手端起相機,左手開始調整焦距。他的左手一反常態地手背向後,張開整個手掌,拇指和食指放到焦距和光圈的刻度上。
吉瓏山在記者的掌心裡駭然看到幾個字:醫院。逃。五指山。
在海口市某醫院,吉瓏山成功地跑掉了。
4 罪惡搶劫:一路“撞”進地獄
海南的通什地區,便是有名的五指山區,萬泉河在五指山的群峰之間蜿蜒曲折地流淌著。
按照那位記者的指點,吉瓏山跑到五指山區躲了起來。其間,他與那位記者通了一次電話,他問了若干的問題:他們到底是一些什麼人?為什麼要這樣做……
那位記者沒有回答吉瓏山的任何問題,只是提醒他:趕快改名換姓,儘快離開海南。他在電話里沉重地嘆了口氣,說道:“吉瓏山,現在是社會大轉型時期,什麼樣的稀罕事情都會發生。”
吉瓏山恨恨地說道:“我準備去告發他們。”
那位記者在電話里沉默了許久,然後輕聲說道:“吉瓏山,你逃走吧。”隨後便掛了電話。
冷靜下來的吉瓏山仔細一想:告發?他應該去告發誰?整個事件從頭到尾都顯得神秘而又莫名其妙,他所有能舉證出來的“事實”在外人聽起來都像痴人說夢一樣,更何況,那位記者在電話里勸他逃走,必定就有逃走的理由……唉,算了吧。
放棄了告發念頭的吉瓏山在五指山區躲了一個多月後,已經身無分文了。僅僅一個多月,滿身憔悴、皮膚黎黑的吉瓏山早已失去了吉總經理的風采。為了逃離海南,為了籌措返回重慶的路費,在通什市的一條水溝邊,他向一位做小生意的黎族婦女伸出了手。
這是吉瓏山生平實施的第一次搶劫。
邁出了第一步,便有了第二步、第三步……吉瓏山終於在1992年的秋天,靠一路搶劫回到了重慶,沿途留下了一路流竄作案的犯罪現場。回到重慶後的吉瓏山,加入了一個搶劫團伙,干下了一樁又一樁罪惡的勾當。
1995年10月,吉瓏山被警方抓獲。
1996年11月19日,重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重刑初字(1996)第453號刑事判決,認定吉瓏山犯搶劫罪,判處死刑;
1997年7月22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下達了川法刑一終字(1997)第382號刑事裁定書,決定對吉瓏山執行死刑。
1997年7月下旬的一天深夜,我見到了死囚吉瓏山。
我盤腿坐在他對面的地鋪上,放一床鋪蓋到中間權且代替桌子,擺上稿紙和鋼筆。還沒等我開口,他便抓起筆,放到眼前仔細地看了起來。這是一支非常普通的永生牌鋼筆,是我習慣用的。一會兒,他放下筆,長長地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舊日輝煌的神情,自言自語地說:“好多年沒用過鋼筆了。派克筆簽起名來一點都不刮紙。”
莫名“撞”來的大運(8)
我心裡突然震動了一下。我吃驚的不是派克筆本身,我知道那種牌子的鋼筆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我震驚的是面前這位死囚無意中透露出來的舊日信息:派克筆簽名。一般人都說鋼筆寫字,能夠脫口說出派克筆簽名的人,他過去的生活想必曾經非同凡響。
我敏銳地抓回並擦亮了他過去曾經輝煌的舊痕跡。
於是,在這個深夜,我聽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故事——一位成功人士在他光芒四射時出現在媒體上的“半邊臉”的傳奇。
說實話,這個故事當時一點都沒給我帶來驚心動魄的感覺,相反,我心裡冒上來一連串的疑問:這是真的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似乎每一個問號都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問號來:難道,這就是社會大轉型時期的神秘故事嗎?
我問道:“那位記者,你們後來有過聯繫嗎?”
“沒法聯繫,他失蹤了。”吉瓏山說,“我後來打電話到報社,報社說沒有這樣一個人。”
那天晚上,我與吉瓏山的談話一直都是平靜的。
次日上午,死囚吉瓏山被執行了槍決。
當天下午,我才猛然想起遺漏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問他:海南××財團的人後來追捕過他嗎?在他這位總經理失蹤以後,阿麗他們是否又將海南××財團換成了另一塊什麼財團的牌子?
一想到這些問題,我內心便開始驚心動魄起來。
逝水流年:舊情“討”債(1)
這是一則關於討債人的故事。
在社會生活中,交易雙方產生經濟糾紛或出現多角債務關係的事例屢見不鮮,因為有了這些俯拾即是的現象,所以,在眾多商家深感秋意蕭蕭的商界裡,卻出現了生機勃勃的討債商機。據說,倘若某人在討債行業里“優秀”為一名成功人士後,那麼,他或她的一生都即將對許多賺錢的生意失去興趣。
有多少生意比得上討債的巨額利潤呢?
1 從鄉村大嫂“討”到神秘桂姨
這個撲朔迷離的故事是由一系列的錯誤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