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老九你說,是不是這樣?”
胤禟點頭:“是啊。”
康熙:……
呵呵。
你忒麼還真敢承認?
“你為什麼動手打人?”
“皇阿瑪您這就問到點子上了。戶部旬休,兒子難得鬆快一日,大清早老十四就找上門來,說什麼‘九哥你以為改個名字換個裝扮就能把侄女養活?做阿瑪的不積德你就不怕報應到閨女身上?’皇阿瑪您說,我該不該揍他?”胤禟說完還冷笑一聲,“今兒個就是我先動的手,不止今兒個,往後別讓我見著老十四,就沖這話,我見他一回打他一回!”
康熙臉都黑透了:“老十四你還有什麼話說?”
十四直覺不妙,趕緊解釋說:“兒子是氣壞了口不擇言。”
“接著說啊,誰氣你了?”
“……”他這會兒終於意識到這事有多難以啟齒,十四心裡很虛,小聲說,“還不是九哥養的那隻鳥,兒子晨起出來轉轉,正好撞見它,和它吵了幾句,後來氣不過,就想讓九哥管管。”
堂堂皇子同畜生吵架,這種事康熙聽在耳中都嫌丟人。不過既然說到這兒了,他咬牙問說:“怎麼吵起來的?”
康熙這一問,老十四又尷尬了。
他要怎麼說?
告訴皇阿瑪那鳥跟了他一路,繞著他打轉,邊打轉邊念那些諷刺人的詩?
什麼“君子與義,小人與利”、“君子何嘗去小人,小人如糙去還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天知道喜寶學了多久才學會,哪怕學會了等它尋到老十四背起來也是缺字少句的,不過沒關係,老十四都聽懂了,他覺得這破鳥就是老九指來譏諷他的!
人家當面扇他巴掌,他能忍?
龜孫子才能忍。
第72章 失寵
康熙等了半天, 也沒等來一個聽得過去的解釋,十四就只點了喜寶的名, 問他怎麼吵起來的他死活不開口。作為人間帝王, 你指望康熙能有多少耐心?他高興的時候是挺寬容,這會兒心情不美, 再看老十四就是一肚子火氣。
起碼胤禟還會回話,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悶不吭聲是什麼意思?
是無言的抗爭?
還是覺得自己受委屈了?我心裡苦但是我不說?
甭管哪種,康熙都欣賞不來, 大老爺們婆婆媽媽的看了就煩, 他連餘光都不想投到十四身上, 又問胤禟:“老九你來說,把前因說個仔細,朕倒要看看你們為多大的事鬧成這樣。”
胤禟跟著就一個攤手:“那鳥吃飽了就愛出去飛兩圈消食, 它和十四弟說了啥兒子真不清楚,您問我, 我還覺得無辜呢。”
那行!
很好非常好,既然兩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那就讓鳥自己來說, 它總沒聰明到說假話騙人。
“去趟阿哥所,把那鳥帶來。”
梁九功趕緊退出大殿,傳鳥去了,胤禟還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倒是老十四,心裡有點後悔。他後悔沒壓住火氣,當時不該和扁毛畜生糾纏,更不該衝去問老九討說法,就該一包耗子藥毒死它。左右它死了也懷疑不到自己頭上,同它仇恨最深的是八哥才對。
所以說人就不能衝動,一衝動只會把事情搞砸。老十四從出生以後就很得寵,日子過得美滋滋,這導致他過於信任德妃,覺得無論如何額娘都能罩得住自己,對其他兄弟的態度就輕慢了。
德妃受寵不假,她背後的烏雅家在內務府很有分量,所以十四日子好過。但其實等他領了差事就知道,烏雅家在朝廷上沒什麼話語權,比誰都比不上。
這一點,他如今還沒有感觸,要說眼前干出最深的是皇阿瑪遠不如他想的那麼寬厚仁慈。
因為有個得寵的額娘,他以前在康熙心裡排名挺靠前,但凡有好事,皇帝都想著他。今兒或許是第一次,康熙直接對他發火,那冰冷的失望的眼神簡直讓人窒息。
對十四來說,等待的時間非常煎熬,中間他一度想承認錯誤,張了張嘴最終沒發出聲來。他在心裡安慰自己,這不是一個人的錯,他涉世不深,他太衝動,他說得過分了,可老九沒問題嗎?老九先動的手,要不是他那一拳咋會演變成慘烈的互毆?再說,老九下手太黑了,他覺得自己身上一定青青紫紫一大片,他娘的簡直疼死人。
想到雙方都有錯,他才稍稍放下心,決定還是別那麼早對老九低頭,否則以後說起來他哪還有臉?兄弟們不得笑話他?
……
讓梁九功去傳鳥來本是想給老十四一個認錯的時間,康熙發自內心希望他能站出來,這樣的話,至少沒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這次的事,哪怕是老九先動手,在康熙看來十四錯更多。詛咒親侄女簡直荒唐,更別說那還是胤禟膝下的獨苗苗。
機會給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這心越來越涼,在注意到老十四微垂著頭眼神閃爍視線飄忽不定之後,他完全確定了先前的想法,這兒子徹底長歪了,前頭據他半年丁點用也沒有。
沒有認識到錯誤,沒有反省,看這個樣子怕是在為待會兒的辯解整理說辭,或者在想怎麼才能將過錯徹徹底底推到老九身上。
這人吶,不怕腦子不好,怕心術不正。
就老十四這樣,哪怕等他大婚了能獨當一面康熙也不敢重用他,怎麼敢把對朝廷來說至關重要的衙門交到他手上?更別說虎符和兵權。
細枝末節最能窺探人品,老十四一定想不到,在惹怒親哥之後,他轉身讓親爹徹底失望了,他將自己的評價拉到很低很低。
本來因為前一次的事情,康熙對他已經心有芥蒂,今兒個又是一把火,將從前積累的所有好印象全部焚燒殆盡,丁點不留。
康熙原本不想廢話,只想讓他滾回去閉門思過有事沒事都別出來礙眼,這時候,梁九功把鳥帶到了,跟著過來的還有錢方,多虧有錢方,否則鳥都不跟他走。
喜寶甫一過來就見著明黃明黃的康熙,跟上就叫了兩聲皇上萬歲,這一下就讓康熙本來就偏著的心更偏了……
當了這麼多年皇帝,康熙什麼珍禽沒見過?他這輩子見過的所有鳥加起來都不如胤禟帶進宮來這隻鴝鵒聰明,這鳥很會逗趣,幾句話就能叫你笑個開懷,並且十分隨和,對飼主忠心的同時也不排斥和別人交流,它跟誰都能聊幾句。要說它無緣無故去挑釁別人,康熙壓根不信,就說前頭幾次同老八的不愉快,那也是起源於“八哥”這個稱呼,你指望一個鳥明白此八哥與彼八哥的區別也太為難它了……
除此之外呢,就沒聽說它無緣無故得罪誰,怎麼會同老十四吵起來?
康熙已經懷疑到老十四頭上,覺得是他主動挑釁的,這才挨了罵,堂堂皇子還罵不過一個鳥,還去問老九討說法也夠丟人的。
坐在上頭的康熙胡思亂想呢,喜寶已經注意到拍拍跪著的兩個,它降落到胤禟面前,歪了歪頭,接著往十四跟前一蹦,揮揮翅膀說:“喲!你咋在這兒?”
康熙順口問道:“喜寶你認得他?”
喜寶聞聲,扭頭瞅了康熙一眼,回說:“認得認得!早上才見過!鳥肥在天上看他在院子裡讀書,就下去陪了他一會兒,跟他一起讀!”
聽著咋不對呢?
照喜寶這個說法他倆相處不是挺愉快的?
康熙又問:“你還會讀書?會讀些啥?”
說到這個喜寶就來勁兒了,它為了方便說明,一扇翅膀竄到梁九功肩頭上,停好了,接著就鬼扯一通:
“上次鳥和美人兒聊天,美人兒說禟禟每回受罰就愛拖別人一起,背書一起,抄書一起,有人陪他就高興。他養傷那段時間,鳥為了讓他多高興高興,早點養好別叫美人兒擔心,讀書寫文章都陪他,就學了幾句。”
無須懷疑,這都是胤禟教的,在策劃這次事件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到可能會鬧大並且到御前對質,他為此做了多手準備。
要說喜寶吧,教它讀書費勁,教它鬼扯其實挺容易的,它記得又好又快。
康熙老稀罕的盯著它瞧,瞧夠了讓它背幾句。
喜寶就愛表現自己,得到准許它張嘴就來。
本來呢,什麼君子小人的它背得就磕巴,又過了這么半天,缺字少句的狀況比先前在十四那頭更嚴重,不過它自信,記不得了就自己拼一拼湊一湊改一改,將那些個名句改了個面目全非還叫康熙聽懂了。
康熙嘆一口氣:“老九啊,這都是你教的?”
胤禟抬起手來摸摸鼻樑,他裝出尷尬的樣子,回說:“這鳥先前總往兒子跟前湊,我讀書它聽得很認真,我想著有教無類……就想教教它做鳥的道理,養在咱們宮裡頭的鳥總不能跟民間的一樣不開化,它飛出去代表的是我九貝勒胤禟的臉面。結果呢,這鳥就是傻的,根本記不住,從頭到尾它就學了這幾句,兒子教了兩回,它悟性太差,就沒再教。”
胤禟點頭:“是啊。”
康熙:……
呵呵。
你忒麼還真敢承認?
“你為什麼動手打人?”
“皇阿瑪您這就問到點子上了。戶部旬休,兒子難得鬆快一日,大清早老十四就找上門來,說什麼‘九哥你以為改個名字換個裝扮就能把侄女養活?做阿瑪的不積德你就不怕報應到閨女身上?’皇阿瑪您說,我該不該揍他?”胤禟說完還冷笑一聲,“今兒個就是我先動的手,不止今兒個,往後別讓我見著老十四,就沖這話,我見他一回打他一回!”
康熙臉都黑透了:“老十四你還有什麼話說?”
十四直覺不妙,趕緊解釋說:“兒子是氣壞了口不擇言。”
“接著說啊,誰氣你了?”
“……”他這會兒終於意識到這事有多難以啟齒,十四心裡很虛,小聲說,“還不是九哥養的那隻鳥,兒子晨起出來轉轉,正好撞見它,和它吵了幾句,後來氣不過,就想讓九哥管管。”
堂堂皇子同畜生吵架,這種事康熙聽在耳中都嫌丟人。不過既然說到這兒了,他咬牙問說:“怎麼吵起來的?”
康熙這一問,老十四又尷尬了。
他要怎麼說?
告訴皇阿瑪那鳥跟了他一路,繞著他打轉,邊打轉邊念那些諷刺人的詩?
什麼“君子與義,小人與利”、“君子何嘗去小人,小人如糙去還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天知道喜寶學了多久才學會,哪怕學會了等它尋到老十四背起來也是缺字少句的,不過沒關係,老十四都聽懂了,他覺得這破鳥就是老九指來譏諷他的!
人家當面扇他巴掌,他能忍?
龜孫子才能忍。
第72章 失寵
康熙等了半天, 也沒等來一個聽得過去的解釋,十四就只點了喜寶的名, 問他怎麼吵起來的他死活不開口。作為人間帝王, 你指望康熙能有多少耐心?他高興的時候是挺寬容,這會兒心情不美, 再看老十四就是一肚子火氣。
起碼胤禟還會回話,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悶不吭聲是什麼意思?
是無言的抗爭?
還是覺得自己受委屈了?我心裡苦但是我不說?
甭管哪種,康熙都欣賞不來, 大老爺們婆婆媽媽的看了就煩, 他連餘光都不想投到十四身上, 又問胤禟:“老九你來說,把前因說個仔細,朕倒要看看你們為多大的事鬧成這樣。”
胤禟跟著就一個攤手:“那鳥吃飽了就愛出去飛兩圈消食, 它和十四弟說了啥兒子真不清楚,您問我, 我還覺得無辜呢。”
那行!
很好非常好,既然兩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那就讓鳥自己來說, 它總沒聰明到說假話騙人。
“去趟阿哥所,把那鳥帶來。”
梁九功趕緊退出大殿,傳鳥去了,胤禟還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倒是老十四,心裡有點後悔。他後悔沒壓住火氣,當時不該和扁毛畜生糾纏,更不該衝去問老九討說法,就該一包耗子藥毒死它。左右它死了也懷疑不到自己頭上,同它仇恨最深的是八哥才對。
所以說人就不能衝動,一衝動只會把事情搞砸。老十四從出生以後就很得寵,日子過得美滋滋,這導致他過於信任德妃,覺得無論如何額娘都能罩得住自己,對其他兄弟的態度就輕慢了。
德妃受寵不假,她背後的烏雅家在內務府很有分量,所以十四日子好過。但其實等他領了差事就知道,烏雅家在朝廷上沒什麼話語權,比誰都比不上。
這一點,他如今還沒有感觸,要說眼前干出最深的是皇阿瑪遠不如他想的那麼寬厚仁慈。
因為有個得寵的額娘,他以前在康熙心裡排名挺靠前,但凡有好事,皇帝都想著他。今兒或許是第一次,康熙直接對他發火,那冰冷的失望的眼神簡直讓人窒息。
對十四來說,等待的時間非常煎熬,中間他一度想承認錯誤,張了張嘴最終沒發出聲來。他在心裡安慰自己,這不是一個人的錯,他涉世不深,他太衝動,他說得過分了,可老九沒問題嗎?老九先動的手,要不是他那一拳咋會演變成慘烈的互毆?再說,老九下手太黑了,他覺得自己身上一定青青紫紫一大片,他娘的簡直疼死人。
想到雙方都有錯,他才稍稍放下心,決定還是別那麼早對老九低頭,否則以後說起來他哪還有臉?兄弟們不得笑話他?
……
讓梁九功去傳鳥來本是想給老十四一個認錯的時間,康熙發自內心希望他能站出來,這樣的話,至少沒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這次的事,哪怕是老九先動手,在康熙看來十四錯更多。詛咒親侄女簡直荒唐,更別說那還是胤禟膝下的獨苗苗。
機會給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這心越來越涼,在注意到老十四微垂著頭眼神閃爍視線飄忽不定之後,他完全確定了先前的想法,這兒子徹底長歪了,前頭據他半年丁點用也沒有。
沒有認識到錯誤,沒有反省,看這個樣子怕是在為待會兒的辯解整理說辭,或者在想怎麼才能將過錯徹徹底底推到老九身上。
這人吶,不怕腦子不好,怕心術不正。
就老十四這樣,哪怕等他大婚了能獨當一面康熙也不敢重用他,怎麼敢把對朝廷來說至關重要的衙門交到他手上?更別說虎符和兵權。
細枝末節最能窺探人品,老十四一定想不到,在惹怒親哥之後,他轉身讓親爹徹底失望了,他將自己的評價拉到很低很低。
本來因為前一次的事情,康熙對他已經心有芥蒂,今兒個又是一把火,將從前積累的所有好印象全部焚燒殆盡,丁點不留。
康熙原本不想廢話,只想讓他滾回去閉門思過有事沒事都別出來礙眼,這時候,梁九功把鳥帶到了,跟著過來的還有錢方,多虧有錢方,否則鳥都不跟他走。
喜寶甫一過來就見著明黃明黃的康熙,跟上就叫了兩聲皇上萬歲,這一下就讓康熙本來就偏著的心更偏了……
當了這麼多年皇帝,康熙什麼珍禽沒見過?他這輩子見過的所有鳥加起來都不如胤禟帶進宮來這隻鴝鵒聰明,這鳥很會逗趣,幾句話就能叫你笑個開懷,並且十分隨和,對飼主忠心的同時也不排斥和別人交流,它跟誰都能聊幾句。要說它無緣無故去挑釁別人,康熙壓根不信,就說前頭幾次同老八的不愉快,那也是起源於“八哥”這個稱呼,你指望一個鳥明白此八哥與彼八哥的區別也太為難它了……
除此之外呢,就沒聽說它無緣無故得罪誰,怎麼會同老十四吵起來?
康熙已經懷疑到老十四頭上,覺得是他主動挑釁的,這才挨了罵,堂堂皇子還罵不過一個鳥,還去問老九討說法也夠丟人的。
坐在上頭的康熙胡思亂想呢,喜寶已經注意到拍拍跪著的兩個,它降落到胤禟面前,歪了歪頭,接著往十四跟前一蹦,揮揮翅膀說:“喲!你咋在這兒?”
康熙順口問道:“喜寶你認得他?”
喜寶聞聲,扭頭瞅了康熙一眼,回說:“認得認得!早上才見過!鳥肥在天上看他在院子裡讀書,就下去陪了他一會兒,跟他一起讀!”
聽著咋不對呢?
照喜寶這個說法他倆相處不是挺愉快的?
康熙又問:“你還會讀書?會讀些啥?”
說到這個喜寶就來勁兒了,它為了方便說明,一扇翅膀竄到梁九功肩頭上,停好了,接著就鬼扯一通:
“上次鳥和美人兒聊天,美人兒說禟禟每回受罰就愛拖別人一起,背書一起,抄書一起,有人陪他就高興。他養傷那段時間,鳥為了讓他多高興高興,早點養好別叫美人兒擔心,讀書寫文章都陪他,就學了幾句。”
無須懷疑,這都是胤禟教的,在策劃這次事件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到可能會鬧大並且到御前對質,他為此做了多手準備。
要說喜寶吧,教它讀書費勁,教它鬼扯其實挺容易的,它記得又好又快。
康熙老稀罕的盯著它瞧,瞧夠了讓它背幾句。
喜寶就愛表現自己,得到准許它張嘴就來。
本來呢,什麼君子小人的它背得就磕巴,又過了這么半天,缺字少句的狀況比先前在十四那頭更嚴重,不過它自信,記不得了就自己拼一拼湊一湊改一改,將那些個名句改了個面目全非還叫康熙聽懂了。
康熙嘆一口氣:“老九啊,這都是你教的?”
胤禟抬起手來摸摸鼻樑,他裝出尷尬的樣子,回說:“這鳥先前總往兒子跟前湊,我讀書它聽得很認真,我想著有教無類……就想教教它做鳥的道理,養在咱們宮裡頭的鳥總不能跟民間的一樣不開化,它飛出去代表的是我九貝勒胤禟的臉面。結果呢,這鳥就是傻的,根本記不住,從頭到尾它就學了這幾句,兒子教了兩回,它悟性太差,就沒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