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喬訕訕笑道:“我也不想的。我真沒想過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會見我……她一見我,我總不能說那些惹她傷心的。”

  那老人家,她傷不起。

  “你跟額娘他們解釋吧。”晴蘭理一理頭髮,對南喬調皮地眨眨眼,道:“我反正相信,就憑你是南喬這一點兒,誰替你擔心,誰是沒事兒找事兒閒的慌……”

  得,這位倒是對自己有信心……南喬摸了摸鼻子,訕然地笑。

  見了寶柱和陳氏,南喬少不得又解釋了當時的狀況,安慰兩位長輩道:“我人在慈寧宮,沒誰會刁難我的。而且,凡事都有三公主陪著,就算有什麼錯兒,也不會罰的太狠的。你們放心吧,我年前爭取回來!”

  “你心中有主意就好。”陳氏微微嘆息,心疼地看著南喬道:“我這個做額娘的沒用,幫不上你……”

  南喬聞言偎在陳氏身邊,撒嬌道:“額娘您怎麼能這樣說……有您和阿瑪,有哥哥嫂嫂,有咱們一家人在,喬喬心中才能安穩呢……”

  陳氏還是微微嘆息,牽著南喬的手,站了起來,道:“除了四套衣裳,兩個大氅,你慣用的那些東西外,我讓人給你兌了一萬兩銀子的小額銀票,都是十兩二十兩五十兩一百兩的都有。讓嬤嬤給你收著,另外銀鐲子銀戒指的,時間急沒有弄到太多,以後讓芊芊給你送進去……伺候的,除嬤嬤外,你帶誰?”

  南喬正用心聽著,一邊聽一邊點頭,贊陳氏所慮周到。此時聽見陳氏問話,想了想道:“就帶含珠一個吧。宮裡規矩大,去了肯定不能亂走動的。含珠她性子穩,坐的住。”

  “嗯。”陳氏同南喬又檢查了一遍她所需要的物品,看著都妥了,不舍地道:“喬喬,你也別在家了,這就去吧。太晚了,顯的不恭敬。”

  又囑咐道:“咱家不缺銀子,你在裡面,該賞的就賞,與人為善……”

  南喬鄭重點頭。

  陳氏眼睛微濕,別過頭,叫過含珠,吩咐道:“你好好伺候著,沒事的時候就在屋裡做做針線,有什麼多問問嬤嬤的意見,別自己胡亂拿主意……宮裡不比咱們府上,一點小錯都是要不得的,知道嗎?”

  含珠行禮道:“奴婢記下了。”

  然後,陳氏又向韓嬤嬤叮嚀許多,才送南喬上了馬車。看著馬車迎著下午的陽光越走越遠,她眼淚終於忍不住落了下來。

  晴蘭攙著她,安慰道:“額娘,您這是如何?別讓外人瞧見……能親近太皇太后,是多少人求不到的榮耀呢。喬喬那麼聰明,定能平安回來的。”

  “我知道。”陳氏拭了一下眼角淚珠,低低地道:“我就是總在想,三品的爵位三品的誥命,這在以往是我從未想過的,都讓南英和喬喬他們給掙了來。而我們做父母的,卻一點兒忙也幫不上……”

  “額娘您千萬別這樣想……”晴蘭勸解道:“沒有您和阿瑪,哪有他們?他們兩個孝順,都想讓您們榮耀富貴的。若是讓他們知道,這孝順反倒讓您想不開了,那他們不是要惶恐死了?”

  晴蘭擁著陳氏一邊往內院走,一邊說道:“若按額娘您的要求,咱們大爺合該就沒有出息,只知道依賴您們,讓您們養著,一點兒本事沒有,您才會開心?這天下的兒子女兒們,就不能自己努力,都要活在長輩們的羽翼下才好?農民的兒子就不能讀書做官?”

  “額娘,什麼叫光耀門楣?”晴蘭道:“他們有能耐,您就該驕傲!不該想別的亂七八糟的!”

  雖然晴蘭的話有些故意曲解陳氏的本意,但陳氏的心情還是好了很多,轉而說起小喬霏來。

  “國喪過了,你也歇了差不多了,那避孕的湯藥趕緊停了吧,是時候給霏霏添個弟弟妹妹的了……”

  晴蘭臉色羞紅,吶聲道:“是,額娘……”

  ……

  一陣秋風從偌大的宮院中刮過,卻沒有圈起一片黃葉。

  在皇宮中,所有的黃葉都會在落地的一瞬間被專門的太監撿走處理掉,絕不會出現滿地落葉這樣傷感的氛圍。

  但卻更顯得清冷一些。

  雍正站在南書房的窗前,看著前面空曠的地面,靜靜立了一會兒,道:“宣幾位大人進來吧。”

  前幾日,他給兵部下了旨,讓他們儘快討論出一個對西藏戰爭的可能性戰略戰術,此時應該有結果了吧。

  除兵部幾位堂官外,幾位議政大臣也在。

  雍正坐下,吩咐道:“說說吧。”

  “回皇上,”出列的是兵部尚書,他稟道:“臣等做了兩份計劃。第一份計劃,是按照原有方案不動,以優勢的兵力穩紮穩打,三年可功成。此等思想,優點在於穩,缺點在於費時久投入大……這第二份計劃,組一支奇兵,深入敵方腹地,於敵後進行破壞,讓敵方軍心紊亂,再戰而勝之。此法一旦成功,則戰爭會很快結束。但這一奇兵……”

  這隻奇兵,估計十難存一了……

  “成功的機率有幾成?”雍正沉聲問道。

  “七成。”兵部尚書遲疑一下,補充道:“但將領必是果敢勇武之人。”

  “七成,值得一試了。”雍正道:“咱們大清的國庫艱難,長久拖累之下,必有變故。組一支騎兵,裝備上火銃。不僅要騎術好,而且武力也要好,火銃也打的好的。告訴將士們,只要被選上的,立即擢升一級,得勝歸來的,另有大賞!為國犧牲的,按三倍撫恤!”

  “皇上聖明!”兵部尚書贊道:“如此,人人莫不奮勇爭先!得勝機率又高一成!”

  “比起三年五年大軍的消耗,拿出這點兒,不過是十分之一而已,且能大震民心……這筆帳,朕算的清楚。”雍正頓了頓,又道:“至於這一支的將領……現在前線,除怡親王和廣武郡王外,還有什麼人能夠勝任此責的?”

  兵部眾人相視一眼,一一報出了兩三個名字,做了詳細的解釋。

  瞧見雍正一直皺眉不點頭,有一人上前道:“回皇上,奴才推薦李言李子默將軍。李將軍雖是初次從軍,但在過去半年中,其表現勇武果決,可圈可點,並立下不少軍功,在前線軍中,頗有聲譽。奴才聞其於火銃一道上,甚至勝過了火槍營的老兵,實在是難得之極。”

  “哦?有這回事?”雍正淡淡地揚了揚眉。

  “是。李將軍曾在火槍營中與將士們比試過,成績都是上等。這一點,曾在奏報中提起過,只因不是正規比試,所以不曾報與陛下知曉。”那官員肯定道。

  其他有看過的,也紛紛點頭。

  “將有關李言的奏報都給朕送一份來吧。”雍正沉吟了一下,擺手道:“今天就議到這裡,都退了吧。”

  是夜。

  清冷的月光灑在御案上,清晰地照著一疊整整齊齊的奏報。

  兵部很急速地將它們送了來,但雍正連碰都不曾碰。打發了所有人,吩咐了不許打擾,他就這麼沉靜地坐著,直到夜幕籠罩,月色皎潔。

  關於李言的優秀,他心中知道的很清楚。或者說,他比所有人都更清楚一些。

  很少有人知道,在李言任保定知府的三年中,曾經給過他多少優秀的提議。無論多少難的難題,多麼複雜的局勢,李言似乎都能找出其中的關節之處,讓事情變得簡單明晰。

  政治能力,軍事才華,武功文采……如今居然連火銃也擺弄的很好……像一個完人。

  所以,她才選擇了他嗎?而他因為她,又有了一個優點,那就是能打動所有女人的堅貞不移?

  有了這一點,所有聰明的女人都會選擇他李言,而不是他雍正。

  她正好一直都是聰明的。

  想當初,十七授意那姜水岩所做的小動作,他曾暗中嘲諷過他十七弟的幼稚,卻只是暗暗地看著,心中希望他能夠成功——若是李言沒有了忠貞,他如何比的上他?

  但終竟是沒有成功啊……

  而眼前……

  雍正心中堅定自己所做,包括讓李言深入敵後,都是處於大局,並無私心——戰策已定,不是李言去,那也要有別人去。而李言既然如此完美,自然是最完美的人選。

  他並無私心。

  雍正目光一凝,站了起來,背著手堅定地走出了南書房。

  “主子,您歇在哪兒?”李德全恭聲問道。

  “乾清宮,不用人伺候。”雍正舉步向外走到月光下,淡淡地問道:“太皇太后那裡如何了?她老人家歇下了嗎?公主和格格可安置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