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探訪的人傳回消息,賑災銀並不是沒到現,只是相比帳戶上顯示的數額,實際到現的數額實際還不到帳戶上的一半。

  陛下雷霆震怒,下旨徹查潮州貪污案。

  與此同時,留王與陳王同時上旨,痛斥太子監管不力,敷衍塞責,潮州已經發生過一次賑災銀丟失案件,他居然還不長記性。

  當相益彰被剝奪監國大權,責令閉守門中,面壁思過的旨意傳到東宮時,段新鈺一個慌亂打破了手中的碗。

  「娘娘。」白鷺和喜鵲急白了臉,忙撲上去一人將她攙扶到一旁,一人擦桌子,撿地上的碎片。

  「娘娘,具體的事情還待殿下回來方能知曉,您可不能自亂陣腳啊。」丹心勸她。

  段新鈺深吸口氣,死死攥住手裡的帕子,點頭:「你說的對,我不能自亂陣腳。」

  約莫兩個時辰過後,相益彰終於回來了,同時也驗證了那個傳過來消息,接下來幾天,他要在東宮內閉門自省。

  他看起來倒是沒什麼失落難受,只是神情有些偏冷漠寡淡,「接下來幾日,我要閉關自省,你莫要擔心,我心裡自有主張。」

  說罷,他便「嘭」一聲將自己關到了書房。

  瞧著他沒什麼大礙,應該沒什麼可擔心的,但正是這樣,段新鈺心裡才更加擔心,她了解隨遇安,那人若真跟你鬧了,說出來了,反而沒什麼事,但他若將事情憋在了心裡,還自己一個人找地方待著,事情反而要嚴重了。

  更何況,他還一個人進了書房。

  兩人剛成親那會兒,隨遇安粘她粘的厲害,不願意自己一個人去書房處理政事,定要她陪著或者他將書房的東西搬到她那邊的小書房,段新鈺過去陪了他一兩次,就嫌那邊凳子不舒服,怎麼也不願意再去了,沒辦法,隨遇安只好將東西都搬了過來。

  但這次,他沒說什麼話就將自個鎖到了書房。

  這事情還不嚴重嗎?

  到了用午膳的時候,段新鈺實在沒胃口,她命人去叫隨遇安,理所當然,隨遇安沒出來,只派人過來說讓她自己先吃,但段新鈺自己怎麼用的下,又不敢肆意打擾他,想讓他自己待會,只好命人將午膳先撤了下去。

  如此,過了一夜,瞧著第二日他還打算將自己鎖在書房不出來,段新鈺終於坐不住了,她打算去太后娘娘那裡坐會。

  「快去,將哀家給圓圓準備的糕點拿出來。」

  「大熱的天,渴了吧,喝點冰鎮綠豆湯。」

  「不要喝太多,只讓喝幾口,省得壞了肚子。」

  …………

  來到太后這裡,太后立即將滿腔疼愛之情全部灌輸到了圓圓身上,一會兒吩咐宮婢做這個,一會兒吩咐宮婢做那個,雖然嘈雜,但不得不說,整個宮殿一下子活了起來,便是宮婢們,亦抿著小嘴直樂呵。

  小殿下來了,殿內熱鬧了,太后娘娘好似也年輕許多。

  等將圓圓拾掇好,太后才將目光放到段新鈺身上,瞧見她憔悴以及不掩擔憂的神情,太后嘆了口氣,道:「哀家知道你為何來,只是你聽哀家一句勸,此時此刻,你什麼都不做,才是對太子最好,你也不需擔心,太子年少,一些事縱然有考慮不到的地方,但經此一遭,日後會愈發透徹,說不定,還能轉化為一件好事呢。」

  聞言,段新鈺茫然,但瞧太后的態度,卻是不欲多說了。

  她咬了咬牙,有些遲疑,太后娘娘肯定不會害隨遇安,娘娘在宮內宮外浸浴三四十載,說這話定然也有她的理由。

  但是,看隨遇安這個不吃不喝的樣子,她心裡比任何人都著急,這要她怎麼一動不動,全然當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想至此,她低下頭,黯然道:「皇祖母通透,孫媳愚鈍,只是孫媳心中擔憂殿下甚,只希望做點事,能為殿下排憂解難。」

  聞言,太后嘆了口氣,道:「也罷,關心則亂,你跟太子一樣,沒經過什麼事,這個時候若不做點什麼,心裡反而不踏實,哀家理解。」

  想了想,她說:「前段時候,掌珠來跟哀家請安,說要籌辦什麼潮州捐款事宜,她是小孩子,美名太甚,反倒不是一件好事,遂哀家就將這事給推了,但這件事由你來辦,反而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你若真有心,可以嘗試去做一下,讓掌珠也去幫忙,你們姑嫂互幫互助,方能將事情辦得周全。」

  瑞哥兒留了下來,段新鈺一個人走在回宮的路上,思考太后娘娘提的這件事。

  乍一看,這件事同隨遇安被斥責沒什麼關聯,但她若將事情辦起來了,美名必然散播四方,而她是太子妃,到時候只要將隨遇安隨意扯進來,就可以當做她是在隨遇安的授意下才辦了這事,繼而,也許能彌補隨遇安此時受損的威名。

  越想越覺得事情能行得通,段新鈺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此事一箭雙鵰,既挽留了隨遇安的名聲,又為百姓做了實事,可謂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想到這,她控制不住地嘴角上揚,腳下也不自覺加快腳步,恨不得立即回宮將掌珠公主叫過來,一起商量事宜。

  對了,還有清鈺,她之前就提議過這事,她本來還想跟隨遇安商量一下,只是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讓她十分猝不及防,也就暫時將那事放到了腦後,太后娘娘的這個提議恰好跟清鈺的想法不謀而合,她還可以將清鈺拉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