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商議已定,胤禛神清氣慡去找康熙說話。弘暉見了父親來了,就知道要說那事,連忙避開去。康熙見了密奏,又聽了胤祉與胤禎所行,當即臉色灰白,幾乎是咬牙切齒令人去查抄誠親王府與十四貝勒府。胤祉在家還不知所謂,見了黃馬褂來還不服,想自己是堂堂正正的親王,不但是皇上的哥哥,還是太上皇的兒子,這樣來堵大門豈不是欺人太甚。等領頭的頭子冷冷的亮了太上皇之敕旨,胤祉方是淹頭搭腦不敢再反抗了。那群侍衛是早被弘暉囑咐好的,所以一進門就照著密室去,人贓俱全,拿到乾清宮給康熙看,那老道卻是有幾分風骨,知道抓了把柄,再狡辯也無用,就把這些年來怎樣魘鎮太子,並打算魘鎮胤禛的事一股腦兒招出來了。胤祉在旁汗如雨下,胤禎卻是條漢子,昂首挺胸。

  康熙見了這般,只問胤祉知不知罪。胤祉還要歪派別人,又聽康熙沉聲道:“你若是說了實話,朕饒你不死!”一句話透心涼,胤祉渾身顫抖著便是全說了。康熙大怒,令闔府圈禁起來,胤禛知道老爹還是不能忍心下殺手,連忙就為胤禎求情。本來胤禎年紀小,只是個從犯,康熙的仇恨值都被胤祉拉走了,就沒顧上他,結果胤禛來了這樣一出,康熙再瞧胤禎,想起種種,德妃之惡毒,他對兄長之不仁,如今又對皇位圖謀不軌,數罪併罰,一併圈禁,胤禛還要哭求,康熙便不耐煩道:“留著條命就罷了,倒不怕他把你算計死!”胤禛方收聲不提。把那兩個難兄難弟一併押下去,胤禛又把胤礽無辜一事絮絮叨叨跟康熙說了一遍。康熙沉吟不言,剛聽了那老道說的一番話,的確是動了些心思,想著自己冤枉了太子,但見胤禛這般誠懇,心裡不由打了一個轉,這些年來,自己看的清楚,胤礽之失也不僅僅是一個魘鎮便能解釋清楚的,再看胤禛,自上任以來,兢兢業業,廢寢忘食,做的比老子都要出色,何苦再折騰一次?胤礽若真坐了這位子,能比胤禛更用功?康熙想到此,便是篤定了念頭,道此話以後不必再提,江山大事,哪裡能這般視同兒戲!還對胤禛很慈祥的笑道:“胤礽之事不必多說,你只管好好做你的皇帝去,去吧。”胤禛聽了這席話,見好就收,也不再多說什麼,磕頭走了。

  第二日,太上皇敕旨號令天下:“為尊皇權,避帝名諱,自即日起,胤褆、胤礽、胤祺……等更名為允褆、允礽、允祺……”宗人府玉牒即日更換。避諱更名,這本該是胤禛登基時便要做的,但是因為太上皇健在,沒有發話,他倒不好擅自出頭給兄弟們改名字,也顯得輕浮。老爺子自然事事都看在眼裡,如今瞧著兒子越發順眼,便是替他再正一回名。眾人得知,心裡都明白這是康熙對胤禛親政百日的獎勵。想那自胤禛親政以來,朝堂里常有些雜音,其中也不乏看笑話的,如今康熙出了這樣一道旨意,便是堵了天下眾人悠悠之口,顯然大家也都意識到了,雍正皇帝的位子是越來越穩了。

  ☆、最新更新

  如今,胤禛的位子朝著越來越穩固的方向發展,也有人樂見其成的,但允禩等幾個卻是沒辦法假裝淡定了。當初康熙傳了位子給胤禛,但畢竟還是做太上皇,想想胤礽的前車之鑑,他們也動了心思,等著抓把柄出來,再把胤禛扯下來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後來慢慢再看,形勢竟全朝著胤禛有利的方向發展去了,實在可惡。允禩原先收攏在底下的大臣們,不到半年的時候,都是悄無聲息的被降職,換位,如今的戶部、刑部、吏部、工部尚書都是胤禛一手提拔上來的心腹。原要鼓搗一個任人唯親的罪名找老爺子告狀,偏偏個個官名良好,即便是放著御史隨便起鬨,也沒挑出間隙來,如此這般下來,允禩是真著了急,卻也無計可施。更麻煩的是,外頭朝廷上的事務本來就焦頭爛額,萬事不順,家裡也跟著雞飛狗跳,因為八福晉玉瑤瞧著十福晉順順利利產下一個白胖大兒子,妒忌得眼睛都紅了。

  十福晉求了皇貴妃算日子,終於如願以償懷孕。到了誕子當日,允俄奉了十福晉的令,去請皇貴妃到敦親王府坐鎮。第一為的是平素交好,十福晉是從科爾沁嫁過來的,京城裡沒有幾個聊得好的,皇貴妃與她交往日久,算的半個娘家人了;第二為的是皇貴妃有經驗,果然來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把府里各色下人布置任務,安插地方,安排得井井有條。她又想到周到,特地從宮裡挑了支老山參,進門就切片讓十福晉含著,一面養著精神,一面堵了嘴,省的叫嚷。十福晉筆跡年輕,身子也康健,不到兩個時辰,孩子就出來了。允俄開心得很,親自去門口掛了小弓箭,然後去到宮裡去找老爺子問安,順便為嫡長子求名字。貴太妃早在宮裡熬得著急,左一遍右一遍等消息,聽說自己終於有了嫡孫,當即眼淚就落下來,康熙有了那麼多孫子,其實是有些麻木了,但瞧著這母子如此歡欣,心裡也有些觸動,便又破例在出生當天賜名弘暄,並賞了好些東西下去。那邊慈寧宮的太皇太后年近七旬,一直等著十福晉的好消息,今日終於聽得一個滿蒙結合的重孫誕生,也激動得老淚縱橫,要不是白大姑姑攔著,只怕就要親自前往敦親王府探視去了。

  八福晉玉瑤並不是因了允禩的交往來界定自己的圈子。她跟九福晉董鄂氏關係一般,但與十福晉卻是閨中密友,想來都是在家中備受嬌寵的,脾氣性格相差不遠,能談得來。二人同樣都是從皇貴妃那裡算日子,眼見得十福晉喜得貴子,玉瑤便又擰著手帕坐不住了,心裡越想越難過。康熙雖說因為推舉太子一事惱了允禩,但是對於廉親王府後繼無人也是很擔心的,於是這些年也沒斷了往裡頭塞人的念頭,幸好允禩頂得住事,每每都給攔住了,但是玉瑤卻不依不饒,要去宮裡找太上皇說話,允禩怎麼敢讓她去,好幾回都鬧得不可開交。如今又見了十福晉這般體面,玉瑤忍不住便遞牌子進宮了,找皇貴妃。

  蘇涼聽說八福晉要來,腳趾頭想也知道是所為何事。於是先打發小荷去找許濟榮過來,才令人把玉瑤好好接進儲秀宮來。玉瑤見了皇貴妃,還沒坐下來就委屈的哭了。蘇涼將心比心,能體諒她的感受,一面為她擦淚,一面說道:“八弟妹,你還年輕,日子長著呢,這麼灰心做什麼。”然後拉著說些家常話解悶。玉瑤一直以來順風順水,就是在子嗣上吃虧,心裡一口氣怎麼也咽不下去。弘時此刻正圍著母親腳邊打轉,蘇涼忙叫他給八嬸嬸請安。玉瑤見弘時玉雪可愛,心裡也喜歡,扯著白胖小手,聽他吱吱呀呀說話,臉上郁色解了不少。正說話著,外頭報許大人來了。

  玉瑤聞言,便瞧向皇貴妃。蘇涼對她安撫的一笑:“我知道這些年來你也找了不少大夫,通沒找過太醫,怕落入口實,今兒在我宮裡,什麼都不必怕,外頭有說的,也只是說我請平安脈罷了,許大人醫術極精湛,你早該讓他給你瞧瞧。”其實玉瑤私下裡見的大夫多了去了,對於太醫什麼的也不抱太大希望,既然是皇貴妃發話,也就再瞧一遍罷了,反正漏不出風去,自己倒不用怕。

  許濟榮依舊是多年前的模樣,因為在外頭小荷已經把話講清楚了,便沒有找蘇涼敘舊,只公事公辦的給八福晉認真診了脈,然後才道:“八福晉的身體無恙。”只這一句話就足夠了,蘇涼心裡明白,道聲辛苦,然後令人好好送出去。玉瑤聽了,神色冷漠,像是意料之中的。蘇涼真以為是允禩的問題,正要開口安慰,玉瑤就哭了,說自己沒事,允禩也沒事,為什麼兩個人就沒有孩子。蘇涼聽她這般,小心翼翼問道:“八弟可是去瞧了大夫?”玉瑤黑著臉說允禩原先有個通房……然後就咽下去了。蘇涼聽了,略一想就知道是什麼意思。然後也感慨,這種事情奇妙得很,你無事他也無事,但就是這般不盡如人意。

  玉瑤眼圈紅紅的,蘇涼想了想,笑道:“既然如此,玉瑤你也不必哭了,可不就是個緣分的事麼?想想比起有些人家,查出了什麼毛病,這才是該哭呢。既然你跟八弟都好好的,孩子也是遲早的事。”這話雖然是發空的,但架不住皇貴妃滿臉真誠。玉瑤性子本來就是慡朗的,也不是一味的不聽話。蘇涼說著又勸了一堆心情好的話,還幫著算日子,又帶著她逗弘時玩,最後囑咐每月都要來的,然後耗費了整個下午,終於哄得八福晉破涕為笑,心情愉悅的回去了。

  允禩無情打彩的回家來,聽說玉瑤進宮找皇貴妃說話,心裡便不舒服。若不是胤禛搶了位子,依著百官所向,本該他做皇帝,玉瑤是皇后,哪裡是如今這般低三下四的進宮去,對著胤禛的妾也得磕頭行禮,想著心裡就膈應得慌。玉瑤受了皇貴妃的勸,想著自己的確是差了一些平常心,俗話說欲速則不達,越是在意的越是不容易得到。因了孩子的事,雖然允禩常常是做出毫不在乎的表情,還賭咒發誓等等,但玉瑤卻是結結實實放在心上的,這麼多年沒有喜信,也不肯放棄,心裡又絕望,脾氣就暴躁起來,夫妻之間的關係自然是越來越微妙了。蘇涼看得真,便道夫妻之間相濡以沫,攜手相扶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便是順其自然。玉瑤在馬車裡細想這幾句話,越想越覺得有道理,是經了事的人說出的。回了府就吩咐了小廚房備好材料,說自己要親手下廚做菜,正兒八經犒勞允禩。正是一片和樂融融的時候,沒想到允禩回來陰沉著臉,劈頭蓋臉倒先說了她一頓。不好拿她去儲秀宮說事,只問今兒進宮有沒有去找良太妃請安?玉瑤因為是一心一意去找皇貴妃說話的,所以就沒沾著西六宮的邊,不但良太妃,貴太妃、惠太妃那裡也沒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