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房間裡就剩下唐辰凡一人,變得冷清而寂靜,她躺在床上,思緒也不由自主的飄散開去。

  她從小就是性格好強和獨立的那種,除了在父母面前會表現出撒嬌依賴之外。後來讀書,一個人在外面,她總相信求人不如求己,再困難也只有靠自己才最踏實,但至少她對生活、學習是充滿鬥志和期待的。

  後來,她也試著毫無防備的依賴一個人,那也是她第一次願意去相信自己也可以依靠另一個人,可是,她好不容易學著敞開心扉,換來的確實措手不及的痛。

  從那以後,她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而且她開始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她曾經那麼熱血追求的東西去了哪裡,曾經眼中散發出來的光芒消失了,只是再苦再難的境況,她依舊也不主動找人幫忙,而對於別人的幫忙,她也是禮貌卻堅決的拒絕。

  可是這段時間來,對於孟徹一次次的主動伸手,聚餐的晚上送她回家,受傷的晚上背她去醫院,陪她去打疫苗,幫她完成這段時間的工作···她都沒有拒絕,並且每次都是語言快於大腦做出了回應,當然這裡面也有孟徹強勢的成分在。可是到了現在,她心裡居然開始有一絲絲貪戀這樣的溫暖。

  這樣的認知讓她感到害怕,周圍冰冷的空氣仿佛讓她一下子變得清醒,怎麼能放任自己再一次犯同樣的錯誤呢,不行,一定不可以。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有些東西,不過是歲月這條長河中的一絲漣漪,時過境遷後終會都歸於平靜。

  ☆、情深緣淺何蒼茫

  儘管心裡裝著事情,可一上午的奔波,確實疲憊,唐辰凡最後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醒來已經快五點,百無聊賴,也不願再去想那些事情,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她刻意讓自己逃避,索性拿起了床頭柜上的書看了起來。

  那本書還是她受傷前放在那裡的,楊絳的《我們三》。

  上學時候的唐辰凡幾乎從來不看這類書,總感覺太生活化,太感情化。平常看的最多的就是專業書籍,此外就是各個科學家的傳紀,什麼錢學森吶,富蘭克林吶,以及類似於《苦難輝煌》,《我愛你,中國》這類有關黨史或者革命先烈所寫的著作,最多涉及文學的書籍,也不過是像《史記》、《漢書》這樣歷史類的。

  那時候的她認為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專業和自己的理想,她以為那樣充滿溫馨生活氣息的日子離她太遠了,也不是她能適應的。

  上班後,她發現自己以前的閱讀面似乎太窄了,於是也開始嘗試著看一些散文,隨筆,遊記或者短片小說一類的書籍。

  楊絳的這本書是她在網上買書時系統推薦的,她當時看了一下簡介和評論,發現大家的評價都很好,再加上它出自被我們尊稱為先生的這位偉大的女性,於是就買了下來。

  而開始閱讀這本書也就在幾天前,才看到他們一家人只能在船上相聚的情景。她居然有點羨慕書中一開始一家三口那樣溫暖的生活場景,這是以前的唐辰凡怎麼也不會的。

  也許是真的年齡大了一點了,可她畢業也不過才半年多啊,工作也就幾個月,怎麼就有了這麼大的心態和想法上的轉變呢?

  一直以來她對愛情都不抱期望,她覺得那樣飄渺的東西對她來說太過於不現實,在她心裡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才是最踏實的,也是她最重要的人生的目標。

  上了大學之後的她更是不相信所謂的愛情和白頭偕老,結婚生子對她來說也不過是人生日程表上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而已,是那樣冷冰冰的一個存在。

  而就在此時,一陣敲門聲打斷了她的胡思亂想,接著門外傳來了孟徹的聲音,告訴唐辰凡是自己帶晚飯過來了。

  唐辰凡連忙去給孟徹開門,這時間雖然對常人來說是該吃晚飯了,可對孟徹來說卻是早了一點,一起共事這麼久,從未見過他這個時間就離開實驗室的。

  其實她知道孟徹這是為了給她送飯過來,也正是因為她知道,所以心裡會更糾結,那種無形的壓力撲面而來。

  孟徹進屋後依舊像中午一樣扶著唐辰凡坐下,然後搭好桌子,擺好飯菜,只是那裡面沒有他自己的那一份。

  在經過了今天這一下午的思慮之後,唐辰凡再和孟徹一起吃飯的時候心裡多少就變得有點彆扭,但出於禮貌,她還是問孟徹:“孟師兄,你吃過了嗎?”

  “你先吃,我待會兒和陳穆他們一起。”

  孟徹說的是實話,他確實要和陳穆他們一起吃飯,畢竟又多了工作量給這小子,不犒勞犒勞他,他就又該哭天搶地的窮叫喚了。

  可另一方面,他也看出來了唐辰凡的不自在,他不想讓她為難。可他又做不到不管她。

  “師兄,你待會兒還要回實驗室嗎?”

  “你先吃,等你吃完我再走。”孟徹並沒有直接回答唐辰凡的問題,可唐辰凡知道他肯定是專門出來給她送飯的,因為他們的項目本來工作量就大,加上現在她又請假。

  “師兄,你以後不要再給我專門送飯過來了,你工作那麼忙,真的,我讓彤彤姐每天幫我打飯就好,她每天午休就順便幫我帶過來了。”

  唐辰凡說的是心裡話,不僅僅是她想和孟徹保持距離,也確實是孟徹這樣太麻煩,就說出一次實驗樓再進去的程序就要花費很多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