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終效果怎麼,要等到2015年初流片後才會第一時間感受到。

  不過現在20nm製程工藝的成熟,倒是為這塊過程艱辛的SPARCT4提供了極好的外部加工條件,設計電晶體數量超過15億個的T4,如果製程工藝不夠恐怕也很難很好的加工出來。

  如果說要取得最佳的效果,恐怕16nm製程工藝才是T4的最佳搭檔。

  不過現在看來,第一批流片是趕不上龍工廠的16nm製程了,龍工廠現在也沒有搞定這個高端製程,至於未來量產時候能不能趕上,現在還不好說。

  不管怎麼說,龍工廠20nm製程工藝開始量產,神威科技的T4至少是很有希望問世了。

  這塊處理器如果成功,神威科技基本上就可以一步趕上了IBM的腳步。

  到時候,神威科技不僅僅是國內市場跑馬圈地,跨出國門同IBM打擂台也不是不敢想。

  只要性能追平對手,以神威科技的性價比,同等性能的伺服器可能價格只有對方的幾分之一,連一半都達不到。

  如果再極端一些進行比較,就是雙方的定價基本上可以無視匯率的變化。

  基本上IBM用美元標價的伺服器,神威科技同等性能的伺服器可以用人民幣的同樣價格賣出去還有錢賺!

  這樣的性價比,未來說不好華夏這邊的神威科技和高森半導體旗下伺服器生態公司,把伺服器一樣做成白菜價。

  現在大家都清楚,真正要靠得住,必須自己的硬實力強,現在的神威科技研究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瓶頸,扛過去了突破就是一個新天地,同東洋的FJT一起成RISC陣營中真正的新一級力量。

  為此倆家主力都是咬緊牙關在奮鬥,而海量的研發費用,現在除了倆家在支撐外,未來也會通過在開放聯盟的兼容SPARC伺服器生產中,通過處理器加收一定的費用來籌措攤銷。

  這件事是SPARC開放聯盟一起商量過的集體決策,大家都清楚既然進入了這個門,那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

  所以那些暫時實力不足,沒辦法涉足晶片設計直接出力的聯盟成員,就只能後期出錢了。

  好在這錢不需要事先給,只是在採購處理器的時候處理器變相漲價一個比例方式抽取出來交,相對來說,聯盟的成員不用負擔研發失敗的損失,已經是相當划算了。

  如果龍工廠20nm工藝製程成熟量產,只要生產良率超過百分之五十,那麼一顆SparcT4處理器代工費按百萬級起批量生產,再怎麼單顆也不會超過300美元的生產成本。

  在這個出產成本基礎上加價200,300美元出貨,也遠遠低於競爭對手1000美元起步的成本。

  比競爭對手的同等處理器動輒幾千美元來說,這要便宜很多,所以RISC同等性能最佳性價比的稱號,已經可以牢牢安在了SPARC伺服器上。

  伺服器格局已然大為改變,未來會如何演變現在誰都不好說,至少華夏這邊在處理器方面已經開始具備自主演化能力,加上東洋未來會不會三強鼎立現在還不好斷言。

  只是,伺服器處理器美國佬獨家壟斷的日子已經到了盡頭。

  半導體行業中,柳若依掀起的這股因我而變的旋風,從存儲器到移動處理器再到伺服器處理器,從外圍模擬邏輯器件到顯示屏,華人圈已經巍然成了體系,未來就差PC桌面了。

  只是,這一天還會有多遠?

  第542章 我的世界(大結局)

  “如果功成名就,你最想做什麼?”

  “當然是駕船環遊世界咯,最好是那種豪華遊艇,可以一邊看世界的風景,一邊品嘗世界的美食,不疾不徐,無憂無慮。

  呵呵,不過這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能了。動輒幾千萬美元以上的豪華遊艇,我的老闆的老闆都不見得消費得起。”

  坐在煥然一新的“白羊座”豪華遊艇最上一層的甲板上,一個人獨處的柳若依長發被強勁的海風吹得一陣亂飄舞,想起上一個時空中自己心中那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禁不住笑了。

  那一個時空中,自由行環球旅行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駕駛豪華遊艇?算了吧,一個打工狗,儘管是那個時空高級打工狗這個夢想永遠只是夢想而已。

  但是這個時空,這個夢想現在已經變成了現實。

  “姐姐,洛少和東少說準備開打麻將了!”

  旁邊旋梯處,一個壯實而眉眼同柳若依有幾分相似的青年剛剛露出個頭來,對著柳若依喊道。

  “你先去吧,不著急,這太陽都還沒有落海,等我看完日落再說。”柳若依揮揮手,透過黑色的墨鏡,看著遠程徐徐降落的大火球,還捨不得就此下去。

  難得海天一線中,還有彩霞滿天,雖然說接下來這些奇景有的是機會,不過打牌的時間將會更長。

  ...

  前幾年金融危機不斷,緊跟著次貸危機後誘發的歐債危機,讓收穫滿滿的基石投資和西海岸資本“再接再厲”,通過各種手段全面做空歐洲,在歐盟身上狠狠地重新薅了一把羊毛。

  相對來說,這個歐債危機進展柳若依上一個時空親身經歷,記憶更加深刻,操作上自然就更加放心大膽,加上現在財雄勢大,毫無疑問地趕在華爾街那群吸血鬼之前,神不知鬼不覺成為提前做空歐洲的主力之一。

  經過了前前後後三年年多的時間折騰下來後,柳若依的這倆家主力機構明里暗裡獲得的超額收益,不算其他投資人,單單柳若依個人就超過了800億歐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