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夕答應了就表示雲夕相信她,願意給她機會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她當然很感激也很高興,一聽說雲夕要去鎮上單獨辦學校,她就起了這個心思,也徵求了家裡人的意見,大家都贊同她跟著雲夕去發展,她也相信,跟著雲夕一定會強過在這當教師。

  雲夕搖搖頭,“我還得感謝你呢。”

  新學校辦起來肯定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身邊有一個熟悉信任的人當然更方便,到時候她再看學生的人數再增添教師就是了。

  和薛燕在鎮上跑了幾天,教室的事情落實下來了,一個兩進的四合院,原本就是清朝時期流傳下來的一個私塾,但後輩子孫棄文從商,這個私塾就擱置下來,加上房主家境不錯,又是祖產便沒有出租或者變賣,聽聞雲夕要用來辦學校,房主猶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雲老師,也是您我就樂意租,要擱別人這屋子我真不會答應出租,如今租給您辦學校,也算是彌補了一些對祖上的愧疚之情。”房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叫鄧橋。

  他是聽聞過雲夕的名氣的,家裡三代是人民教師,前不久弟弟還是省狀元,經過她手輔導的學生大部分都考上大學了,他祖上也是當老師的,所以對雲夕他是格外敬重的。

  這些年房子不是沒有人來求租,但沒有一個打算租用來辦學校,所以他沒有答應出租,他們棄文從商已經虧對先祖,這座宅子除了做與教學有關的事情,他不會用於其它用途。

  雲夕感激說:“鄧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辱沒了您這座宅子的。”

  鄧橋愉悅點頭,雙方談定了價格,簽了租借合同,辦了手續後,這座宅子的使用權就屬於雲夕了。

  鄧橋並沒有收費太高,是雲夕能接受的範圍,雲夕覺得她的運氣挺好的,那麼低的價格租下了這樣一座宅子,她很滿意。

  她和薛燕在宅子裡轉了一圈,這座宅子五臟俱全,前面是四間教室圍著一個大院子,後面還有東西各四間廂房,後院有茅廁、廚房和後罩房,等於租了這個宅子還解決了吃飯和住宿的問題,實在太划算太方便了。

  宅子在街道後的第二排房子,交通方便,也不吵,非常適合當學校。

  雲夕轉了一圈下來,覺得更加滿意了,接下來就是規劃一下,補充一些用具,廂房的床要換成高低床,這樣可以讓遠地方的學生住宿,然後就是聘人,得聘一個做飯搞衛生的和優秀的教師,也得打一塊校名牌,學校的名字她已經想好了,就叫晨曦高考培訓學校。

  晨曦顧名思義,清晨的陽光,象徵溫暖,光明,朝氣蓬勃,以及希望。

  這個時候辦學雖然沒那麼嚴格,但也需要往縣委打報告遞材料,不過有齊家在,事情辦得格外順利,一切準備就緒已經是半個月後,開校這天,雲夕放了鞭炮,響動四方,齊家送上賀禮,先前得雲夕輔導考上大學的人家也都前來捧場,場面十分熱鬧。

  開校這天便是報名的時間,人意料之外的多,足足坐滿了三個教室,每個教室雲夕安排了三十個學生,差不多有百來人,有本地的也有來自各個縣的,多是衝著雲夕的名氣,立志要考大學的人。

  遠地方的給安排了住宿和伙食,費用要高一些,大家也沒有意見,只要能學好、方便,多出幾個錢也是樂意的,畢竟現在家家戶戶的生活都在慢慢變好,而且這些學生家裡的條件也都相對要比一般人好一點。

  雲夕注重教學質量,報名完成後就開始進入正題,一點時間也不耽擱,除了薛燕外,他另外聘了兩個老師,一男一女,和薛燕一樣是拖家帶口的知青,捨不得家人留了下來。

  只是他們是大學生,沒有讀完大學就停課被下放了,因為家境的原因,他們不願再繼續考大學,在鎮上當小學老師。

  這裡的教學情況是這樣,村裡的小學是一到三年級,鎮上的小學四到六年級,然後就是初級中學,而高級中學又是在縣城,學生們讀一個九年義務教育要換四個學校。

  這次聽聞雲夕開學校,待遇比學校要好,他們缺錢用就跳槽到雲夕這裡來了,當時來任聘的老師並不少,但都是要考試的,而通過雲夕考試的人只有他們倆,可見他們倆的學問並不差。

  雲夕先給學生們做了個摸底考試,按成績分出高中低三個班級,再因材施教,她讓三個老師一人帶一個班,而她則主要把重心放在低級班,幫基礎差的把成績提上來,她要的是高中率,所以每一個學生她都會去輔導。

  除了對學生們悉心輔導,雲夕對老師們的要求也很嚴格,同樣每個學期都要進行考試,考試合格才能繼續任職,同時考過了也能加薪,所以老師們有時間就在學習,一刻也不敢鬆懈,雖然辛苦,收穫也很大,他們輔導的時候越來越輕鬆,覺得跟著雲夕不但賺到了錢還提升了自己,很慶幸當初做了這個決定。

  “雲校長,有你的信。”郵差把自行車停在晨曦高考培訓學校門口,朝學校里喊了一嗓子。

  雲夕從裡面走出來,熟悉的喊:“張大哥,來了啊?”

  “嗯,來,這是信,還有錢,你得親自去郵局拿,信你先簽收一下。”郵差張昌拿出兩個信封遞給雲夕。

  雲夕應下,拿出自己的名章蓋了個章,簽收本上印上了小小的雲夕二字,她接過信和張昌道了別,一邊往學校走一邊打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