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丫頭就這麼幾個月時間,一賣一買進出了兩回,竟然直接從米契市場捲走了十餘萬兩。不是一萬兩、兩萬兩,是十餘萬兩!想想自己當年聽聞的傳說,當然那時候的米契交易比如今要少得多了,十萬兩才會引起那樣的轟動。可即便是在如今,這也是個話本戲本樣的事兒了!

  最叫他難以置信的是,這個神人就是自己的搭檔!更叫他不敢相信的是有這樣一個搭檔的自己,貌似也跟著往裡頭跑進跑出了幾趟,卻賺的人家一個零頭都沒有!起初就只跟到一半,跟到一半還罷了,還神使鬼差地做了個反向的給自己壯膽。這一場下來本錢就差了人家多了,再之後鐵了心跟著買了,結果人家賣的時候自己沒捨得,不止銀錢多被占用了些時候兒,藏起來的那一半沒怎麼掙到錢不說還添了一肚子的氣!

  他想了又想,再見傅清溪的時候,連越蕊都叫他轟外頭去了。把傅清溪這回的戰果如實稟報了一遍,又把自己的倒霉事兒說了,問她:“你說我怎麼就這麼背呢?”

  傅清溪笑起來,把自己在這回清暑會的考試經過說給他聽了,嘆道:“連自己做自己知道的事情的時候,還不免要被自心所累,何況你雖聽我說了許多,到底不是所有我知道的體會到的都能說出來的,是以你心裡本就沒那麼安穩,自然更容易被自心帶偏了。

  “或者怕,或者貪,自己所持者同眼前大勢相逆時,就容易害怕。若在宴席上自己穿的衣裳規制同桌上的人都不同,心裡還難免要犯嘀咕呢,何況拿你最看重的銀錢同大勢對著幹,你心裡自然怕了,也是人之常情。等所持者同大勢相合時,又容易貪,想擠出最後一點賺頭,又因顯著自己是‘對’的,對自己也越發莫名自信起來。被自心所誤,或喜或怒,都忘了去問那個‘實’了。”

  董九樞看她:“你這是打算去神宮做神侍?……”

  傅清溪呵呵樂起來,董九樞又道:“你知不知道第一回平倉之後,你已經有多少銀子了?你就不怕?不貪?”

  傅清溪想了想道:“做這個的時候,我心裡沒惦記錢的事兒了,就是推演和反證,最後得出的結果,照著自己推算出來的結果去做。沒有別的。”

  董九樞看看她,良久嘆道:“唉,我知道了。做這個,就得那些沒把錢當回事兒的人才能賺到錢!就跟大夫有醫不自醫的說法一樣,給旁人看病還成,給自己小兒子大孫子看病就猶豫了。關心則亂!要是這米契不是算錢,是算書,你看我還穩不穩!”

  傅清溪聽了也樂,董九樞又說正事:“這錢你打算怎麼辦?再做也不消這許多本錢了,不把信用用足了不時傻嚒?可用足了的話,你這可有些太多了,容易叫人瞧出來。到時候都知道是你,你也不得安生。”

  傅清溪笑笑道:“不做了。”

  董九樞本是同她商議來的,一聽她這麼幹脆,嚇了一跳,問道:“不做了?你這財神爺好容易練出來的,剛顯靈一回就不做了?這、這錢是不少了,可、可錢哪有嫌多的時候啊!”

  傅清溪搖頭道:“倒也不是因為這個。”

  正說著,外頭傳來越蕊同表舅說話的聲兒,董九樞便收了話不再往下問了,兩人出去相見不提。

  說了幾句打飯鋪的事兒,傅清溪便同越蕊一塊兒回去了。董九樞心裡百般不解,也只好暫時壓下。

  第126章 銀環

  傅清溪同越蕊一起回到青桑院, 陪著越蕊看一回新買的花木, 便直接回了落萍院。因這趟出門不是用的府里的車駕, 也不用去大太太那裡報備, 亦沒什麼人會問起。

  進了院子,陶嬤嬤便迎上來道:“姑娘回來了。”

  傅清溪笑笑, 上去挽了陶嬤嬤的胳膊道:“同蕊兒出去了一趟, 路過同春齋買了兩件小爐燒,一會兒嬤嬤剛好就茶用。”

  陶嬤嬤笑道:“我這福氣!姑娘老這麼惦記著我們。”

  兩人說著話進了屋子, 陶嬤嬤從一懷裡摸出一小串鑰匙來,挑出一把開了一邊的鎖櫃,從裡頭取出一封信來遞給傅清溪道:“方才姑娘出去了,外頭送來的信。看著挺要緊的, 便收起來了。”

  傅清溪接了過去,一看上面的抬頭,曉得是這次清暑會的成績。打開一看,除了一張寫著她履歷和成績的紙,另有一個烏銀的手環,是個素麵沒花的,只是摸上去卻有些粗糙。細想一回,上次崑崙書院主持的清暑會自己雖也是優等的成績, 可並沒有收到什么小玩意。這回是說成績果然好, 所以另有獎賞?

  拿了那張履歷一看,又發現了一宗異處,上頭不止是自己的姓名和就讀女學, 從雲演數試開始的幾次數術會也都列在了上頭。她就想起上回胡芽兒同自己說過的話了,既然在上次的寒數會上得了好成績就多半能進崑崙書院,看來這些成績還挺有分量。又細看一回那個手環,實在瞧不出什麼新鮮的來,便仍交給陶嬤嬤收好了,自己坐下來給胡芽兒同俞正楠寫信說這個事兒。

  等這邊的書信寫好,想了一會兒,叫杏兒取了個空白的簿冊過來,又悶頭不曉得寫起什麼來。寫一會兒又去邊上翻看之前看過的什麼邸報文書,然後回來接著寫。之後數日,都是一得空就撲在這件事上,足寫了六七日,才算停手。

  若是從前夏嬤嬤,難免要站在邊上細看一回,或者看傅清溪願意搭理的時候問上幾句,陶嬤嬤是全不管這些的。她又不識字,也不擔心傅清溪弄什麼出格的東西,只管著她飲食作息,記著時候提醒她站起來走走。

  過了兩日,越栐仁從書院回來,又帶了幾個書院子弟一同來府。裡頭有幾個剛來過一兩回的生面孔,剛好這回三太太、四太太也在頤慶堂,便都趁便見了。又坐下說話。到底是大書院裡的子弟,個個可稱不凡,老太太和幾位太太都沒口子地稱讚,三太太、四太太之前沒見過的,還另備了見面禮。

  董九樞在邊上等得不耐煩,他滿心都是要問財神,偏這眼前看著更像是拜月老的。好容易說夠了,老太太有些乏了,他們便同從前一般同越府的小輩們一起往頤慶堂小花廳里說話去。

  這裡大太太問三太太和四太太:“瞧著都怎麼樣?”

  三太太點頭:“果然都一表人才,這都是家裡沒給定親的?”

  大太太道:“栐仁都細打聽過的,應該沒錯。”

  又問老太太:“老太太瞧著可還好?”

  老太太笑道:“我瞧著都是好孩子,那天巒書院是隨便能去的地方兒?自然都是有出息有志氣的。”

  三太太道:“我就是擔心這個呢。也不知道二丫頭這回春考能考成什麼樣兒,要不然,就算咱們樂意,人家還得掂量掂量呢。”

  四太太卻道:“那個姓秦的,又是舊京人,不會跟‘青藥’林家有什麼干係吧?林家裡頭可不少姓秦的媳婦兒,林家嫁到秦家的也不少。聽說這秦家是老姓兒,手裡攥著些古方兒,也不曉得是真是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