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又有幾名被京里親戚接了進京的稔縣百姓,說起初時如何大旱,河底都能走人了云云;之後又如何連日大雨,連齊唐官道都沒過去了……這一聽正是當地災損實證,可實際上齊唐官道在稔縣那段本不在糧區,且官道兩邊都是河浦,只因這個消息米契市場就又往上漲了一波似乎也太不講道理。
又有說糧區水淹大田,眼看著秧田都沖毀了,到時候只怕無苗可種。她翻了農書細查,稔縣那地方,與京城周圍農時大不相同,夏至播種育秧的大有人在,這會兒不過將將入夏,晚稻育秧還早。退一步來說,就算田地真被水淹了,退水又晚,耽誤了育秧時候,還有散種直播一道,亦不至於這會兒市面上“顆粒無收”的論調。
如此,她整日收集各處消息,又忙著翻查各樣書籍,來自己同自己打架。先按著線索立了結果,又要去找反面的證據來證明這個論斷的錯誤。真是忙的不亦樂乎。
偏這個時候,謝翼想找她說話。謝翼自之前幾次與傅清溪言語不睦,自己也抽空想了一回,還有些東西想不明白,便想同她直接說說。哪知道來了兩趟,都沒見著傅清溪,柳彥姝給傳的話,只說忙。
謝翼一時心若死灰,柳彥姝還幫傅清溪說話:“她不是哄人的,是真的忙。唉,說起來如今她做的那些東西我是全看不懂了,不過她這會兒比從前什麼時候都要更忙。那臉也整天繃得什麼似的。想是在想什麼大事。府里老太爺也說了,這理術數術一道都是如此,越往裡頭走越艱深,她偏學了這個,也是沒辦法……且過陣子又要去什麼清暑會,這會兒不做準備真是不行……”
謝翼長嘆一聲,“她既避而不見,我也曉得她意思了。”
柳彥姝無言以對,這話也不是自己能勸的啊!回頭告訴傅清溪,傅清溪緊著往紙上記了幾筆,才回頭道:“哦,好。”柳彥姝翻個白眼,懶得再管了。
眼看著米契日高,董九樞這日終於等到了傅清溪下的指令。把當日董老爺交給他的兩個舊年心腹叫進了書房,如此這般吩咐一回,轉眼就有幾個中人通過董家名號的帳戶以當日的最高價掛出了幾張期至今秋秋熟的認賣米契。
過了快十天,董九樞拿著傅清溪再次送出來的消息有些猶豫了。米契一直在漲,朝廷已經開始調北邊的米糧南運了,可見南方受災並非虛言。這呆丫頭卻是相信自己零零碎碎分析出來的結果,卻是有些太擰了。想開口勸說,又覺著不合適,好像鬧得不相信她似的。
又過數日,朝廷又派特使南下相助處理南省災後諸事,米契跟著狂漲了一波。就在這個時候,傅清溪一下子把餘下的所有銀錢全部砸了進去,董九樞接到書信,忍不住抖了抖手指,嘆口氣交給了那兩個管事。回頭想了又想,到底自己沒敢跟進。他怕啊,難道這米契買賣的都是傻子瘋子只自己是對的?他董九樞可沒這個信心。至於那丫頭,自己除了佩服也不曉得說什麼好了。
第121章 耳聞目睹
到這時候,米契價格果然又往上小漲了一些, 回落之後便定在那裡了。
董九樞抽空去了趟越府, 見著傅清溪, 也不管什麼規矩不規矩了,把幾個嬤嬤轟得遠遠的,說起了米契的事兒。他見傅清溪還是那麼平靜的神情, 抹了把臉嘆道:“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你這投錢的正主兒真是氣定神閒,我這跑腿的倒心驚膽戰的。”
傅清溪奇道:“你沒投?”
董九樞破罐子破摔:“跟一半,不敢跟了。”
傅清溪笑了, 也不生氣, 董九樞反自覺有些尷尬了,問她:“你就那麼肯定自己是對的?”
傅清溪道:“那也不是。只能說我盡我現在所能,做出的判斷是這樣的。至於到底真實如何,我並不敢打保票。”
董九樞想了想道:“就是說,你賭你是對的?”
傅清溪樂道:“並不是賭。董九哥你可以賭跟或者不跟,因為你不知道我到底做了什麼功課。我是知道的, 只是我這知道都是些零碎的消息,自己並不曾親去那邊看過, 所以才說不能打保票。說白了, 這回若對了, 那我知道我怎麼對的。若是不對,我也能找出來我不對在哪裡。所以這個可不能叫賭。”
董九樞看看她,嘆道:“你膽兒可真大啊。”
傅清溪道:“自己跟著自己走, 自然信自己,自己也會竭盡全力叫自己可信些。同膽子大小也沒什麼干係。”
董九樞壓了聲道:“那麼些錢!還不算膽子大?還要怎麼大膽!”
傅清溪想了一會兒道:“你不說我都沒覺出來,如今我要看看我學的想的判斷的到底對不對,比掙錢虧錢要緊了。是了,大約是我沒心思全在錢上,才沒覺出你說的怕不怕來。”
董九樞不樂意了:“你這是說我貪財所以膽小的意思了?!”
傅清溪笑而不語。
又聽董九樞抱怨了一通,才從邊上拿過一個本子來,開始給董九樞細講她這陣子做的功夫。董九樞看著她正證反證再反證地來來回回不曉得看了多少文書查了多少書,靠各種零碎消息,試圖弄明白這回秋收到底被耽誤了多少,嘆道:“光看你下指令那樣子跟血戰沙場似的叫人瞧著那麼熱血沸騰的。可這會兒一看這些,還有這些,嘿,真是……一點氣概也沒有了,整個都是帳房先生的味兒了。”
傅清溪道:“所以才說外行看熱鬧。”又問他,“這會兒我都說明白了,你可怎麼打算呢?”
董九樞眯著眼睛想,臉上一會兒樂一會兒愁的,最後還是搖頭道:“雖聽你這麼一步步說著是挺有道理的,可我心裡老覺著不老踏實似的,要是到時候秋糧價格真的翻一番,咱們可就賠光了!那、那可不老少錢吶!唉喲,不行,我想想都心抽抽……”
傅清溪問他:“那你說說看,我這裡哪些推斷有誤,還是你有什麼旁的確切消息。”
董九樞搖頭:“那沒有,不過這事兒哪有十成十的準的。萬一呢?是吧萬一錯了呢?”
傅清溪跟著搖頭道:“到底是如何,總要有理有據,你這什麼都沒有就一個勁兒的萬一,這算什麼,對了也不曉得為什麼對,錯了也不曉得怎麼錯的,那就算經過了幾次,也照樣什麼都學不到啊。”
董九樞嘆道:“學能耐去掙錢這個我懂,這拿這許多錢去試自己學到沒學到什麼,可真想不明白。”
傅清溪道:“不對啊,當年花燈買賣,你不就立時去做了麼。我還問你呢,怎麼那麼信我了……”
董九樞道:“那能一樣嘛?那事兒我懂啊,再說了那攏共才多少銀子,東西都是些邊角余料,本來也不值錢,試試就試試,怕什麼的。就算今年賣不出去,收起來明年還能賣呢。這米契可不一樣啊,就三倆個月的事兒,沒了就通沒了,連個響兒都聽不著的!”
兩人說了半天,傅清溪自覺已經把自己做的事兒都告訴“東家”了,董九樞也不知道中了什麼邪,越想越覺著心裡不安生,第二天偷偷買了兩張米契,卻是怕萬一錯了,自己能補回來點兒。
又有說糧區水淹大田,眼看著秧田都沖毀了,到時候只怕無苗可種。她翻了農書細查,稔縣那地方,與京城周圍農時大不相同,夏至播種育秧的大有人在,這會兒不過將將入夏,晚稻育秧還早。退一步來說,就算田地真被水淹了,退水又晚,耽誤了育秧時候,還有散種直播一道,亦不至於這會兒市面上“顆粒無收”的論調。
如此,她整日收集各處消息,又忙著翻查各樣書籍,來自己同自己打架。先按著線索立了結果,又要去找反面的證據來證明這個論斷的錯誤。真是忙的不亦樂乎。
偏這個時候,謝翼想找她說話。謝翼自之前幾次與傅清溪言語不睦,自己也抽空想了一回,還有些東西想不明白,便想同她直接說說。哪知道來了兩趟,都沒見著傅清溪,柳彥姝給傳的話,只說忙。
謝翼一時心若死灰,柳彥姝還幫傅清溪說話:“她不是哄人的,是真的忙。唉,說起來如今她做的那些東西我是全看不懂了,不過她這會兒比從前什麼時候都要更忙。那臉也整天繃得什麼似的。想是在想什麼大事。府里老太爺也說了,這理術數術一道都是如此,越往裡頭走越艱深,她偏學了這個,也是沒辦法……且過陣子又要去什麼清暑會,這會兒不做準備真是不行……”
謝翼長嘆一聲,“她既避而不見,我也曉得她意思了。”
柳彥姝無言以對,這話也不是自己能勸的啊!回頭告訴傅清溪,傅清溪緊著往紙上記了幾筆,才回頭道:“哦,好。”柳彥姝翻個白眼,懶得再管了。
眼看著米契日高,董九樞這日終於等到了傅清溪下的指令。把當日董老爺交給他的兩個舊年心腹叫進了書房,如此這般吩咐一回,轉眼就有幾個中人通過董家名號的帳戶以當日的最高價掛出了幾張期至今秋秋熟的認賣米契。
過了快十天,董九樞拿著傅清溪再次送出來的消息有些猶豫了。米契一直在漲,朝廷已經開始調北邊的米糧南運了,可見南方受災並非虛言。這呆丫頭卻是相信自己零零碎碎分析出來的結果,卻是有些太擰了。想開口勸說,又覺著不合適,好像鬧得不相信她似的。
又過數日,朝廷又派特使南下相助處理南省災後諸事,米契跟著狂漲了一波。就在這個時候,傅清溪一下子把餘下的所有銀錢全部砸了進去,董九樞接到書信,忍不住抖了抖手指,嘆口氣交給了那兩個管事。回頭想了又想,到底自己沒敢跟進。他怕啊,難道這米契買賣的都是傻子瘋子只自己是對的?他董九樞可沒這個信心。至於那丫頭,自己除了佩服也不曉得說什麼好了。
第121章 耳聞目睹
到這時候,米契價格果然又往上小漲了一些, 回落之後便定在那裡了。
董九樞抽空去了趟越府, 見著傅清溪, 也不管什麼規矩不規矩了,把幾個嬤嬤轟得遠遠的,說起了米契的事兒。他見傅清溪還是那麼平靜的神情, 抹了把臉嘆道:“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你這投錢的正主兒真是氣定神閒,我這跑腿的倒心驚膽戰的。”
傅清溪奇道:“你沒投?”
董九樞破罐子破摔:“跟一半,不敢跟了。”
傅清溪笑了, 也不生氣, 董九樞反自覺有些尷尬了,問她:“你就那麼肯定自己是對的?”
傅清溪道:“那也不是。只能說我盡我現在所能,做出的判斷是這樣的。至於到底真實如何,我並不敢打保票。”
董九樞想了想道:“就是說,你賭你是對的?”
傅清溪樂道:“並不是賭。董九哥你可以賭跟或者不跟,因為你不知道我到底做了什麼功課。我是知道的, 只是我這知道都是些零碎的消息,自己並不曾親去那邊看過, 所以才說不能打保票。說白了, 這回若對了, 那我知道我怎麼對的。若是不對,我也能找出來我不對在哪裡。所以這個可不能叫賭。”
董九樞看看她,嘆道:“你膽兒可真大啊。”
傅清溪道:“自己跟著自己走, 自然信自己,自己也會竭盡全力叫自己可信些。同膽子大小也沒什麼干係。”
董九樞壓了聲道:“那麼些錢!還不算膽子大?還要怎麼大膽!”
傅清溪想了一會兒道:“你不說我都沒覺出來,如今我要看看我學的想的判斷的到底對不對,比掙錢虧錢要緊了。是了,大約是我沒心思全在錢上,才沒覺出你說的怕不怕來。”
董九樞不樂意了:“你這是說我貪財所以膽小的意思了?!”
傅清溪笑而不語。
又聽董九樞抱怨了一通,才從邊上拿過一個本子來,開始給董九樞細講她這陣子做的功夫。董九樞看著她正證反證再反證地來來回回不曉得看了多少文書查了多少書,靠各種零碎消息,試圖弄明白這回秋收到底被耽誤了多少,嘆道:“光看你下指令那樣子跟血戰沙場似的叫人瞧著那麼熱血沸騰的。可這會兒一看這些,還有這些,嘿,真是……一點氣概也沒有了,整個都是帳房先生的味兒了。”
傅清溪道:“所以才說外行看熱鬧。”又問他,“這會兒我都說明白了,你可怎麼打算呢?”
董九樞眯著眼睛想,臉上一會兒樂一會兒愁的,最後還是搖頭道:“雖聽你這麼一步步說著是挺有道理的,可我心裡老覺著不老踏實似的,要是到時候秋糧價格真的翻一番,咱們可就賠光了!那、那可不老少錢吶!唉喲,不行,我想想都心抽抽……”
傅清溪問他:“那你說說看,我這裡哪些推斷有誤,還是你有什麼旁的確切消息。”
董九樞搖頭:“那沒有,不過這事兒哪有十成十的準的。萬一呢?是吧萬一錯了呢?”
傅清溪跟著搖頭道:“到底是如何,總要有理有據,你這什麼都沒有就一個勁兒的萬一,這算什麼,對了也不曉得為什麼對,錯了也不曉得怎麼錯的,那就算經過了幾次,也照樣什麼都學不到啊。”
董九樞嘆道:“學能耐去掙錢這個我懂,這拿這許多錢去試自己學到沒學到什麼,可真想不明白。”
傅清溪道:“不對啊,當年花燈買賣,你不就立時去做了麼。我還問你呢,怎麼那麼信我了……”
董九樞道:“那能一樣嘛?那事兒我懂啊,再說了那攏共才多少銀子,東西都是些邊角余料,本來也不值錢,試試就試試,怕什麼的。就算今年賣不出去,收起來明年還能賣呢。這米契可不一樣啊,就三倆個月的事兒,沒了就通沒了,連個響兒都聽不著的!”
兩人說了半天,傅清溪自覺已經把自己做的事兒都告訴“東家”了,董九樞也不知道中了什麼邪,越想越覺著心裡不安生,第二天偷偷買了兩張米契,卻是怕萬一錯了,自己能補回來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