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你說絡秀今晚會來?”
元鎮手中的筷子停住了,愣道。
“是啊。她一個女兒家也真不容易,絡秀姑娘前幾日在給汝貞的信里說今年起不再走海運,如今專走泉州至晉城的水運,負責藥物香料的貿易運輸,算算日子,今天就該到京都了吧。你說你們兩人,這些年男未婚女未嫁,就靠著汝貞探聽些對方的隻言片語,我和汝貞都替你們急得不行……”
元鎮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沒有說話,靜靜地聽著阿金的話,臉上沒有反應,可心中卻似洪水衝決泛濫,洶湧澎湃。
阿金見他沒有說話,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一肚子的勸說又咽了回去,嘆了一聲,離開了。
阿金走後,元鎮一個人坐在桌子旁,捧著手裡的滿月面,默默地吃了起來。大堂里只有他一個人,安靜得很,還可以聽見窗外知了的鳴叫,伴著薄風叫聲時輕時重,時悠時急。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元鎮想到六年前的那個正午,他一夜宿醉,破例貪睡了一把,半夢半醒間聽見的也是這綠槐陰的里的蟬聲,不知道是現實還是夢境,他和絡秀站在一間庭院裡,絡秀手扶著院子裡的槐樹,仰著頭,不在看白雲而是尋著樹上的知了,而他望著絡秀,笑著說話。他正要探究自己說了些什麼,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他的夢意,他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小室里的床上,原來剛才的一切都是幻境,除了窗外的蟬聲。
那是阿金來找他,說是汝貞給他送了信,一定要帶元弘景到她家去。他覺得奇怪,問了才知原來是絡秀在江姑娘的家裡。
聽到絡秀兩個字,他原本漸漸清明的意識又混亂起來,昨晚那些畫面在他腦海里飛快地閃過。他昨夜和衣而睡,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髮髻,摸到的只有一頭髮絲,別無其他。
昨晚兵荒馬亂,一夜間物是人非,他坐起身,嘆了口氣,對阿金說道:“阿金,我和絡秀,誒,我不去。”
阿金不聽,拉著他硬是要他去,他本不願將自己置於這尷尬的局面,因為一想到絡秀,他就會想起她昔日神采奕奕的臉龐,而接著又會浮現出她昨夜雙眼含淚的哽咽之狀,他心裡又怎能好受。
“阿金,我真的不願去。”他輕輕說道。
阿金堅持,說絡秀出了事,臉被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他心下一驚,關心之情淹沒了所有其他的情緒,他趕緊隨著阿金出了門,一頭髮髻就這麼凌亂地頂在頭上。他一路上心中忐忑,他一心想的就是再見上她一面,親眼看上她一眼,見她好不好。
可惜等他趕到江家的時候,絡秀已經走了。
汝貞說天剛破曉的時候,絡秀來找了她,絡秀臉色蒼白,左臉上一道長長的傷口,雖沒有流血,但卻是新傷。元鎮想到昨夜似在茶坊見到了她的身影,難道那不是幻影,真是她不成?可那時看她,臉上雖是潸然淚下,可臉頰上卻沒有傷口,她究竟是何時受的傷,又是被何人所傷?
汝貞接著說,她也問絡秀怎麼了,她也不答,堅持說自己不小心劃到了。
這傷口癒合不難,恐是會留下疤痕。汝貞關切地說道。
絡秀的回答卻很奇怪,她苦笑了聲,說是無礙,有疤痕倒是好事。
汝貞見她無意細說,也不好多問,前去拿了金瘡藥來,為絡秀上了藥。他聽到這裡,心一下子被揪了起來。他追問,她有沒有說,到底發生了什麼?
汝貞搖搖頭,絡秀不願意說,她也不好勉強。絡秀看起來和往常不太一樣,話比之前少了很多,人看起來很疲倦,似一宿沒睡,可眼睛裡卻還有著光亮。絡秀早上還格外客氣,感謝自己這麼些年似姐姐般對她的照拂,說以後會按時寫信給她。
然後呢,然後她還說了什麼?元鎮追問道。
她說她不便久留,把貨物送到雜賣務後,她會南下,可能很長時間都回不了京都了。我心下覺得奇怪,因為前兩日阿金還說元掌柜會和沈家提親,可是出了什麼變故?汝貞問道。
元鎮低下頭,心中又心疼又自責。他的腦子裡亂極了,連呼吸聲也變得急促。
哦,對了,絡秀臨走前讓我把這個給你。汝貞拿出了一個小盒子,盒子下還有一張摺疊的紙條,遞給了元鎮。
元鎮看見那個小盒子是昨日乞巧時大娘送的喜蛛盒。元鎮打開,一夜過去,盒子內蛛網細密,織成了一個圓形。
這是得巧呢。汝貞在一旁說道。
元鎮五味雜陳,他打開紙箋,上面的話讓他心中一滯,連抓著紙條的手也微微抖了起來。
“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
☆、三 顧影不成雙
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這麼些年過去,每當他想起這句話,心還是像被人揪了起來,又被重拳擊中,打得他狼狽不堪,失魂落魄。那天離開江家,他捏著這張紙條,走在熙熙攘攘的京都街頭,卻魂不守舍,如斷腸人在天涯。
他跌跌撞撞回了豐慶樓,在廊廳偶遇了沈伯伯,沈伯伯背了行李正要離開,他還未行禮,就被沈伯伯剜了一眼。他低下頭,只聽得廊廳盡頭傳來的嘆氣聲。
如果叔叔沒有告訴他絡秀臉上的傷口是從何而來,或是沈伯伯沒有向叔叔抱怨絡秀的瘋狂行徑,也許如今他早已斷了思量,早已將絡秀當做少年時期的役夢勞魂,也許如今他做個京都酒樓的平凡掌柜,守著嬌妻幼子,日復一日,如這菜河的流水,平靜安和。
元鎮手中的筷子停住了,愣道。
“是啊。她一個女兒家也真不容易,絡秀姑娘前幾日在給汝貞的信里說今年起不再走海運,如今專走泉州至晉城的水運,負責藥物香料的貿易運輸,算算日子,今天就該到京都了吧。你說你們兩人,這些年男未婚女未嫁,就靠著汝貞探聽些對方的隻言片語,我和汝貞都替你們急得不行……”
元鎮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沒有說話,靜靜地聽著阿金的話,臉上沒有反應,可心中卻似洪水衝決泛濫,洶湧澎湃。
阿金見他沒有說話,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把一肚子的勸說又咽了回去,嘆了一聲,離開了。
阿金走後,元鎮一個人坐在桌子旁,捧著手裡的滿月面,默默地吃了起來。大堂里只有他一個人,安靜得很,還可以聽見窗外知了的鳴叫,伴著薄風叫聲時輕時重,時悠時急。莫道聞時總惆悵,有愁人有不愁人。
元鎮想到六年前的那個正午,他一夜宿醉,破例貪睡了一把,半夢半醒間聽見的也是這綠槐陰的里的蟬聲,不知道是現實還是夢境,他和絡秀站在一間庭院裡,絡秀手扶著院子裡的槐樹,仰著頭,不在看白雲而是尋著樹上的知了,而他望著絡秀,笑著說話。他正要探究自己說了些什麼,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他的夢意,他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小室里的床上,原來剛才的一切都是幻境,除了窗外的蟬聲。
那是阿金來找他,說是汝貞給他送了信,一定要帶元弘景到她家去。他覺得奇怪,問了才知原來是絡秀在江姑娘的家裡。
聽到絡秀兩個字,他原本漸漸清明的意識又混亂起來,昨晚那些畫面在他腦海里飛快地閃過。他昨夜和衣而睡,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髮髻,摸到的只有一頭髮絲,別無其他。
昨晚兵荒馬亂,一夜間物是人非,他坐起身,嘆了口氣,對阿金說道:“阿金,我和絡秀,誒,我不去。”
阿金不聽,拉著他硬是要他去,他本不願將自己置於這尷尬的局面,因為一想到絡秀,他就會想起她昔日神采奕奕的臉龐,而接著又會浮現出她昨夜雙眼含淚的哽咽之狀,他心裡又怎能好受。
“阿金,我真的不願去。”他輕輕說道。
阿金堅持,說絡秀出了事,臉被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他心下一驚,關心之情淹沒了所有其他的情緒,他趕緊隨著阿金出了門,一頭髮髻就這麼凌亂地頂在頭上。他一路上心中忐忑,他一心想的就是再見上她一面,親眼看上她一眼,見她好不好。
可惜等他趕到江家的時候,絡秀已經走了。
汝貞說天剛破曉的時候,絡秀來找了她,絡秀臉色蒼白,左臉上一道長長的傷口,雖沒有流血,但卻是新傷。元鎮想到昨夜似在茶坊見到了她的身影,難道那不是幻影,真是她不成?可那時看她,臉上雖是潸然淚下,可臉頰上卻沒有傷口,她究竟是何時受的傷,又是被何人所傷?
汝貞接著說,她也問絡秀怎麼了,她也不答,堅持說自己不小心劃到了。
這傷口癒合不難,恐是會留下疤痕。汝貞關切地說道。
絡秀的回答卻很奇怪,她苦笑了聲,說是無礙,有疤痕倒是好事。
汝貞見她無意細說,也不好多問,前去拿了金瘡藥來,為絡秀上了藥。他聽到這裡,心一下子被揪了起來。他追問,她有沒有說,到底發生了什麼?
汝貞搖搖頭,絡秀不願意說,她也不好勉強。絡秀看起來和往常不太一樣,話比之前少了很多,人看起來很疲倦,似一宿沒睡,可眼睛裡卻還有著光亮。絡秀早上還格外客氣,感謝自己這麼些年似姐姐般對她的照拂,說以後會按時寫信給她。
然後呢,然後她還說了什麼?元鎮追問道。
她說她不便久留,把貨物送到雜賣務後,她會南下,可能很長時間都回不了京都了。我心下覺得奇怪,因為前兩日阿金還說元掌柜會和沈家提親,可是出了什麼變故?汝貞問道。
元鎮低下頭,心中又心疼又自責。他的腦子裡亂極了,連呼吸聲也變得急促。
哦,對了,絡秀臨走前讓我把這個給你。汝貞拿出了一個小盒子,盒子下還有一張摺疊的紙條,遞給了元鎮。
元鎮看見那個小盒子是昨日乞巧時大娘送的喜蛛盒。元鎮打開,一夜過去,盒子內蛛網細密,織成了一個圓形。
這是得巧呢。汝貞在一旁說道。
元鎮五味雜陳,他打開紙箋,上面的話讓他心中一滯,連抓著紙條的手也微微抖了起來。
“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
☆、三 顧影不成雙
將你從前與我心,付與他人可。這麼些年過去,每當他想起這句話,心還是像被人揪了起來,又被重拳擊中,打得他狼狽不堪,失魂落魄。那天離開江家,他捏著這張紙條,走在熙熙攘攘的京都街頭,卻魂不守舍,如斷腸人在天涯。
他跌跌撞撞回了豐慶樓,在廊廳偶遇了沈伯伯,沈伯伯背了行李正要離開,他還未行禮,就被沈伯伯剜了一眼。他低下頭,只聽得廊廳盡頭傳來的嘆氣聲。
如果叔叔沒有告訴他絡秀臉上的傷口是從何而來,或是沈伯伯沒有向叔叔抱怨絡秀的瘋狂行徑,也許如今他早已斷了思量,早已將絡秀當做少年時期的役夢勞魂,也許如今他做個京都酒樓的平凡掌柜,守著嬌妻幼子,日復一日,如這菜河的流水,平靜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