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想到江姐姐即將嫁為人婦,絡秀打心眼裡為她高興,她知道弘景見到阿金和江姐姐的婚事,自然盼望起他們自己的來,她心裡又何嘗不是,但想到這次行鏢前爹爹和她說的話,眼捎上卻多了一絲愁緒。
她不知道該何時告訴弘景,她自己也沒想好要如何向爹爹開口,改變爹爹的心思。她雖在外行鏢已有三年光景,經歷種種,但在爹爹面前卻還是那副自垂髫年紀起就不變的害怕和敬畏。這幾個月來,一想到那日爹爹給她指了婚事,而她只低下頭一句話都說不出,她就懊悔不已。為什麼當時沒有勇氣和爹爹直言她和弘景早已心意相通呢?為什麼她當時只知道沉默,連說句“不願”都沒有呢?
她不敢讓愁雲在臉上停留太久,她似乎想到了什麼,從旁邊的行囊里掏出了一支玉簪,送給弘景,說道: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知道你快要弱冠,這是我在晉城買的玉簪,給你。”
弘景從絡秀手中接過玉簪,只見玉簪尾部雕著六團梅花,造型獨特,清新淡雅,是弘景喜歡的款式。弘景喃喃著歡喜,對玉簪愛不釋手。
“要不要我幫你插上?”絡秀問道。
“恭敬不如從命。”弘景道。
“那你可不能嫌我帶的不好。”絡秀站起身來,故意面色嚴肅地說道。
“絡秀帶的,自比我們這等普通人要別致地多。”弘景笑著說道。
絡秀知道他又是取笑她不善打扮,她的簪子常常斜斜隱藏在頭髮里,髮髻也常常歪歪斜斜的,不像弘景,髮髻永遠整齊乾淨,一絲不苟。
她故意用力擺正了弘景的頭,弄得弘景□□了一聲。絡秀怪他定是故意裝疼,兩人又嬉笑了一番。
絡秀輕輕將弘景頭上的木簪取下,又將玉簪輕輕插入髮髻里。她看著髮簪上的六團梅花,手頓了頓,想到自己不能再對弘景隱瞞下去。她和弘景快半年未見,兩人書信往來,雲華滿紙,她從未提及父親給她安排的親事。她總是想先讓爹爹回絕了親事,再告訴弘景,可是自己又那麼不爭氣,一直不敢和爹爹提。不若先將此事告訴弘景,她不想二人之間生出嫌隙。
“弘景,我有一事…”
“絡秀,我有一事…”
絡秀剛開口,弘景也開口說道。他已和叔叔坦白了自己和絡秀之事,只待過幾日沈伯伯來到京都,就讓叔叔和沈伯伯提親。他今日特意安排了小閣子,也是想將提親之事事先告訴絡秀。他從剛開始就一直忐忑,偽裝了一副平靜模樣,還好絡秀沒有看出來。
兩人還待開口,一陣敲門聲傳來,阿金探進腦袋,對著絡秀一笑,說道:
“沈姑娘,我可要借用一下你家的弘景,他得幫我挑著擔子,和我娘親去汝貞家提親,誤了時辰可不好了。”
絡秀聽到“你家”兩字,微微紅了臉。
阿金打斷了兩人的思緒,絡秀和弘景內心都想,也罷,今日七夕,他們約好了去潘樓街附近玩樂,等到那時再說不急。
弘景看了看絡秀,絡秀笑笑,悄悄對他說道:
“申時見。”
弘景點點頭,就起身隨阿金去。阿金見兩人的膩味樣子,笑著搖搖頭。
只聽門外弘景對阿金說:
“你當時和江姑娘也是如此。”
“不不不,你和沈姑娘更甚…”
弘景走後,只留絡秀一人在閣子裡,她單手托腮,一邊吃著金橘團,一邊期待著今晚。
☆、二 七夕乞巧
早在七夕前三五日,京都就車馬盈市,羅綺滿街。小孩子們特意穿上了新裝,比較誰更好看,還有的孩子手裡拿著新鮮的荷葉,看起來像是磨喝樂。每到七夕,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見賣磨喝樂的小販,這種小塑土偶在百姓中深受歡迎,“磨喝樂”乃是梵文音譯而來,七夕時供奉磨喝樂有化生求子之義。
“你今日去江姐姐家如何?”
絡秀手裡拿著“門神將軍”,把玩著問道。
門神將軍是造型像門神爺的果食,果食由油麵、糖和蜂蜜製作而成,果食的造型可以千變萬化,捏成各種樣子,和蜜煎雕花有些類似。
“很順利,我聽江先生說,回禮都準備好了呢 。”弘景的手裡則拿著剛買的雙頭蓮,絡秀剛剛看見了好奇,買了放在手裡把玩了一段時間,就又給了弘景。
“回禮是什麼呢?”
“京都的講究是要準備兩個水瓶,瓶中置清水,放活魚三至五條,一雙筷子放在瓶內,叫回魚筷。這也是江先生告訴我的。”
七夕節街上的人簡直比夜間甜水巷的人還要多,弘景留意著絡秀身邊,不讓她被旁人擠到。
絡秀本想著遊玩的時候告訴弘景婚約一事,但眼下人頭攢動,處處張燈結彩,連說話都需比平時大些聲,實不是個好時機。罷了,等回到豐慶樓再說吧,絡秀想。
絡秀和弘景都對拜仙人沒有什麼熱情,兩人隨著人流拜仙之後,看到前方有姑娘們正在乞巧,就湊熱鬧走了過去。
說是乞巧,乞求天上的織布能手七姐,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實則是鬥巧和賽巧。女孩子們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果可以一口氣穿過七枚針孔就叫做得巧,若是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則叫輸巧。眼前的八仙桌旁聚著好幾個女孩子,各個打扮得花枝招展,都對月穿針,周圍聚攏了許多看熱鬧的觀眾,看是哪家的女兒乞到的巧最多。
她不知道該何時告訴弘景,她自己也沒想好要如何向爹爹開口,改變爹爹的心思。她雖在外行鏢已有三年光景,經歷種種,但在爹爹面前卻還是那副自垂髫年紀起就不變的害怕和敬畏。這幾個月來,一想到那日爹爹給她指了婚事,而她只低下頭一句話都說不出,她就懊悔不已。為什麼當時沒有勇氣和爹爹直言她和弘景早已心意相通呢?為什麼她當時只知道沉默,連說句“不願”都沒有呢?
她不敢讓愁雲在臉上停留太久,她似乎想到了什麼,從旁邊的行囊里掏出了一支玉簪,送給弘景,說道: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知道你快要弱冠,這是我在晉城買的玉簪,給你。”
弘景從絡秀手中接過玉簪,只見玉簪尾部雕著六團梅花,造型獨特,清新淡雅,是弘景喜歡的款式。弘景喃喃著歡喜,對玉簪愛不釋手。
“要不要我幫你插上?”絡秀問道。
“恭敬不如從命。”弘景道。
“那你可不能嫌我帶的不好。”絡秀站起身來,故意面色嚴肅地說道。
“絡秀帶的,自比我們這等普通人要別致地多。”弘景笑著說道。
絡秀知道他又是取笑她不善打扮,她的簪子常常斜斜隱藏在頭髮里,髮髻也常常歪歪斜斜的,不像弘景,髮髻永遠整齊乾淨,一絲不苟。
她故意用力擺正了弘景的頭,弄得弘景□□了一聲。絡秀怪他定是故意裝疼,兩人又嬉笑了一番。
絡秀輕輕將弘景頭上的木簪取下,又將玉簪輕輕插入髮髻里。她看著髮簪上的六團梅花,手頓了頓,想到自己不能再對弘景隱瞞下去。她和弘景快半年未見,兩人書信往來,雲華滿紙,她從未提及父親給她安排的親事。她總是想先讓爹爹回絕了親事,再告訴弘景,可是自己又那麼不爭氣,一直不敢和爹爹提。不若先將此事告訴弘景,她不想二人之間生出嫌隙。
“弘景,我有一事…”
“絡秀,我有一事…”
絡秀剛開口,弘景也開口說道。他已和叔叔坦白了自己和絡秀之事,只待過幾日沈伯伯來到京都,就讓叔叔和沈伯伯提親。他今日特意安排了小閣子,也是想將提親之事事先告訴絡秀。他從剛開始就一直忐忑,偽裝了一副平靜模樣,還好絡秀沒有看出來。
兩人還待開口,一陣敲門聲傳來,阿金探進腦袋,對著絡秀一笑,說道:
“沈姑娘,我可要借用一下你家的弘景,他得幫我挑著擔子,和我娘親去汝貞家提親,誤了時辰可不好了。”
絡秀聽到“你家”兩字,微微紅了臉。
阿金打斷了兩人的思緒,絡秀和弘景內心都想,也罷,今日七夕,他們約好了去潘樓街附近玩樂,等到那時再說不急。
弘景看了看絡秀,絡秀笑笑,悄悄對他說道:
“申時見。”
弘景點點頭,就起身隨阿金去。阿金見兩人的膩味樣子,笑著搖搖頭。
只聽門外弘景對阿金說:
“你當時和江姑娘也是如此。”
“不不不,你和沈姑娘更甚…”
弘景走後,只留絡秀一人在閣子裡,她單手托腮,一邊吃著金橘團,一邊期待著今晚。
☆、二 七夕乞巧
早在七夕前三五日,京都就車馬盈市,羅綺滿街。小孩子們特意穿上了新裝,比較誰更好看,還有的孩子手裡拿著新鮮的荷葉,看起來像是磨喝樂。每到七夕,大街小巷都可以看見賣磨喝樂的小販,這種小塑土偶在百姓中深受歡迎,“磨喝樂”乃是梵文音譯而來,七夕時供奉磨喝樂有化生求子之義。
“你今日去江姐姐家如何?”
絡秀手裡拿著“門神將軍”,把玩著問道。
門神將軍是造型像門神爺的果食,果食由油麵、糖和蜂蜜製作而成,果食的造型可以千變萬化,捏成各種樣子,和蜜煎雕花有些類似。
“很順利,我聽江先生說,回禮都準備好了呢 。”弘景的手裡則拿著剛買的雙頭蓮,絡秀剛剛看見了好奇,買了放在手裡把玩了一段時間,就又給了弘景。
“回禮是什麼呢?”
“京都的講究是要準備兩個水瓶,瓶中置清水,放活魚三至五條,一雙筷子放在瓶內,叫回魚筷。這也是江先生告訴我的。”
七夕節街上的人簡直比夜間甜水巷的人還要多,弘景留意著絡秀身邊,不讓她被旁人擠到。
絡秀本想著遊玩的時候告訴弘景婚約一事,但眼下人頭攢動,處處張燈結彩,連說話都需比平時大些聲,實不是個好時機。罷了,等回到豐慶樓再說吧,絡秀想。
絡秀和弘景都對拜仙人沒有什麼熱情,兩人隨著人流拜仙之後,看到前方有姑娘們正在乞巧,就湊熱鬧走了過去。
說是乞巧,乞求天上的織布能手七姐,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實則是鬥巧和賽巧。女孩子們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果可以一口氣穿過七枚針孔就叫做得巧,若是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則叫輸巧。眼前的八仙桌旁聚著好幾個女孩子,各個打扮得花枝招展,都對月穿針,周圍聚攏了許多看熱鬧的觀眾,看是哪家的女兒乞到的巧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