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伸手拿起桌上的硨磲,他接著道:“好,這硨磲就算我借你的。等我病好了,再還給你。”

  還不還的,姜婉白根本不在意,不過他能這麼說,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了,讓她高興不已。

  “對了,董縣令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會不會來找你們的麻煩?”姜婉白突然想起這件事。

  董祁容哈哈一笑,“暫時應該不會。我為了脫身,騙他說那制墨的寶典根本沒在我手裡,早就失傳了。

  我之前之所以說我有那寶典,完全是想騙他收留我跟我女兒。

  等我女兒出嫁之後,我就是爛命一條,任他隨意處置,把他氣了個半死呢。不然,我們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離開他那裡。”

  想到董縣令那氣急敗壞的樣子,姜婉白也笑了,“那就好。不過,他現在正在氣頭上,可能相信你的話,等他冷靜下來,也許還會來糾纏也說不定。”

  “那時,不是有曾老太傅跟林學士嗎?背靠大樹好乘涼,我跟著你們制墨,就不相信他敢動我。”董祁容調笑道。

  這麼說也對,姜婉白徹底放心了,留下一句“以後如果有什麼事,你都可以來找我 。”便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董煙綾就早早的來田家工作,而姜婉白則讓田老二去請聶大夫給董祁容治病。

  田老二回來說,聶大夫說董祁容這病拖得太久了,想要立刻治癒肯定不可能,只能慢慢調養。幸好,看他精神不錯,這病也就好了一小半。

  他再開一副藥,配合著那硨磲,相信過不了半個月,他雖然幹不了什麼體力活,但下地行走應該無奈了。

  姜婉白聽了,只覺的高興異常。制墨的事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在等著這股東風的時候,又發生了兩件事。

  一件事是關於余記的,在經過一場風波之後,所做的紫芝醬終於不會放兩天就壞掉了。但它在鹽城百姓的心裡,早就跟假冒偽略商品畫上了等號,所以大家寧願花高價買田家的紫芝醬,也不會買他家的了。

  余記失望之餘,也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比如把這些紫芝醬賣到京城。當初他們看中紫芝醬這買賣,也是打的這個主意。

  甚至,他們還找過崔景堂,提出以比田家低三成的價格,將他們的紫芝醬賣給他,讓他幫忙在南北雜貨鋪售賣。

  可是崔景堂立刻就拒絕了。像他這種有遠見的商人,怎麼看不出哪個是對他長遠有利的,哪個是能給他帶來豐厚回報的。

  沒辦法,余記只能自己進行售賣。

  可是全國各地都有南北雜貨鋪,也就相當於全國各地都有田家的紫芝醬在賣。田家先入為主,質量又好,市場的大蛋糕已經被分了個差不多,它一個新的品牌,哪裡能爭得過田家。

  只有降價,以價格取勝。可是,田家只管生產紫芝醬,後面的銷售根本不用花成本,他卻要用人用力,成本一下子就上來很多。

  兩相一抵消,他們發現,他們這麼賣紫芝醬根本就不賺錢。

  經過一番周折之後,余記紫芝醬慢慢的停止了生產,淡出了眾人的視野,而余記從田家挖的那些人,自然也就失去了工作。

  這些人大部分都不好意再回田家,但也有一部分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回田家道歉,說他們當初是如何的鬼迷心竅,現在知道自己錯了,希望能回來工作。

  對於這樣的人,田家自然是斷然拒絕的。

  這些人里有一些不講理的混人,竟然還想在田家鬧市,逼著田家收他們做工,否則就不走了。

  田家現在上下一心,自然不會怕這種事。這些人鬧的要是不厲害,他們就只當這些人是臭狗屎,看也不看他們。

  如果這些人鬧的厲害起來,他們就讓工人將他們亂棍打出去。

  那些工人一來是看不上這些走了又回來的人的為人,還有一點就是,如果他們回來,田家用的人數有限,他們又該去哪裡?基於這兩點,他們下手可是一點也不留情面,專門往人身上那些疼的地方打。

  這樣打鬧幾次,那些人也知道再想回田家是不可能的事了,便慢慢熄了這個心思,這場假紫芝醬的事也才算真的平靜下來。

  第二件事就是田家這些人終於起程回平陽縣了。

  來鹽城已經有月余,家裡的事情實在放心不下,拖到現在才回去,已經在他們預料之外了。

  只不過,他們來的時候還是一家人一個不缺,歡天喜地的,走的時候卻少了一個,田柳永遠的留在了這鹽城,他們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娘,柳兒就托你照顧了。逢年過節……”一說起田柳,張氏泣不成聲。

  按道理來說,田柳雖然結的是陰婚,但她已經嫁到曾家,所以她的祭拜問題,也該由曾家來做才對。可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張氏總覺的對不起田柳,所以總想補償她。

  姜婉白自然明白,趕緊點頭答應了。

  張氏這才心情好了一點,望了望田柳墳塋的方向,灑了一把眼淚,轉身上了馬車。

  田家留在鹽城的可不止田柳,還有田老四。只不過田老四就沒有田柳那麼好的運氣,可以進曾家的祖墳,受曾家世代供奉了。他的墳就在田家工廠不遠的地方。

  孤孤單單的一座小墳,周圍全是雜糙,異常荒涼。

  趙氏望著那小墳的方向,眼角也是濕潤潤的。她以為,她會跟田老四一起過到老的,她以為,這次來只是跟他鬧一鬧,卻沒想到,現在天人永隔。

  現在,她已經幾乎忘了田老四做的那些對不起她的事,只記得,要不是他,也許她跟田承寶、田苗就餓死在家裡了。

  要不是他,她在田家也不會生活的那麼好。以前那些點點滴滴,她以為她根本沒記住,可是現在想來,卻清晰無比。

  她會永遠記得他的,她相信。

  姜婉白見趙氏流淚,又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事。

  昨天,她考慮很久,才悄悄將趙氏叫到房裡,跟她說起了貼心話。

  先是保證趙氏千萬不要多想,她才道:“老四沒了,你現在說起來也只有不到三十歲,是一個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如果你以後想要嫁人,或者……”

  還沒說完,趙氏就橫眉立目的站了起來,“娘,你在說什麼?我兒子都結婚了,怎麼可能再想這個。你這麼說,不是打我的臉嗎?”

  “你坐下,我沒別的意思。”姜婉白一看就知道自己剛才說了半天的話都白說了,趕緊道,“你永遠是田家的媳婦,我並不是在試探你的,或者怎麼樣的。

  你也知道,我根本不在乎那些虛名。我只是想讓你過的開心一點。少年夫妻老來伴,我是怕你哪天遇見合適的人,卻不敢去爭取。”

  趙氏仔細想了姜婉白的為人,這才半信半疑的相信了她的話,只覺的這件事真是又詭異又尷尬。婆婆不但不勸自己媳婦守節,反而勸她嫁人什麼的,她真的有點接受不了。

  想了好久,她突然問道:“娘,那你還會嫁人嗎?”

  ☆、第172章

  我?姜婉白倒是真的很想談一場愛情,收穫一份屬於自己的幸福呢。可是她頂著這麼一副身體,怎麼談,又跟誰談?

  跟那些與她身體年歲差不多的人談嗎?抱歉,她真的不戀老,所以看不上那些人。

  或者跟她年歲相當的人談,她倒是願意了,就怕別人只拿她當奶奶,嫌棄她呢。

  真是愁人。姜婉白靜默不語,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好了。

  “不會是不是!”趙氏好似預料到了姜婉白的回答一樣,定定的道,“我現在有兒有女,有媳婦有女婿,以後還會有孫子、孫女,孫媳婦、孫女婿,就像娘一樣,一大家人,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又何必去想那些沒必要的。

  有男人不一定就過的舒服,就像我以前的丈夫,那種水深火熱的日子,我是再也不想過了。

  娘,今天的話,我只當你沒說過,你以後也不要跟我說了。”

  姜婉白見她如此決絕,也不好再說什麼,就讓她離開了。

  思緒回到當前,姜婉白看著趙氏,很想再說上那麼兩句。但這個念頭才起,就被她掐斷了。

  人不遇到一些事,自己再怎麼跟她說,都是沒用的。她現在年紀還不大,放在現代,也就是一個不算剩女的剩女。假如有一天,她能遇見一個跟她情投意合的,她就知道今天自己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了。

  當然,也可能她根本遇不到,就這麼過完一輩子。不過,這已經不是姜婉白能考慮的範圍了。

  姜婉白這邊在告別,大海跟阿彩也在告別。

  “這一走,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見到你了。家裡有我,你不用擔心。”大海不是很會說話,只能撿最實際的說。

  阿彩哭著點了點頭,“照顧好爹娘。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回來看你們的。”

  “嗯。”沉默了一會兒,大海又道,“娘有一句話讓我帶給你。”說到這裡,他有些不好意思。

  “什麼話?”

  “就是,就是……”下了好一陣決心,大海才一咬牙說了出來,“娘說,女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個屬於自己孩子,尤其是在田家這種有錢人家。

  你最好,最好快些生個孩子。”

  阿彩沒想到自己的哥哥會說這些話,立刻紅了臉。

  大海也有些不好意思,一擺手,有些尷尬的道:“行了,我先走了,你一路保重。”說完,也不看阿彩,就轉身離開了。

  孩子嗎?阿彩伸手撫了撫自己那平坦的小腹,看著大海遠去的方向,站了好一會兒,這才上了車。

  同樣的告別場景,還出現在一邊的田承玉跟董煙綾身上。只不過,他們兩個人就安靜了許多,沒有眼淚,也沒有哭泣,只有默默的凝視。

  “你的事,我已經都知道了。”半晌,田承玉悠悠的道,似埋怨,似傷感。

  董煙綾低下頭,輕輕的點了一下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你很好。我們,還是朋友嗎?”田承玉又道。

  董煙綾很快的點了下頭。

  田承玉高興起來,從袖中拿出一塊玉佩,“這是曾老夫人送給我的,現在,我把它送給你。希望,以後我們有機會再見面。”

  董煙綾一看那玉佩,就知道價值不菲,再加上是曾老夫人送的,她哪裡敢要。

  可是田承玉卻下定了決心,將玉佩塞到了她手裡,低聲道:“如果以後我們再見面……”

  董煙綾抬頭看向他,等著他下面的話。

  可是,田承玉卻不知道為什麼不想說了,只道:“你要好好保重。”

  “你也是。”董煙綾心中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最後,也只說了這麼一句。

  田承玉點點頭,轉身上了馬車。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告別結束,田家人正式踏上回鄉的旅程,而熱鬧的田家,也一下子變的清冷起來。

  不過,這種冷清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姜婉白所要等的東風便來了。

  說起這個東風,還真是來的比姜婉白想像的快的多,就好似真是一股風一樣,瞬間從平陽縣吹到了這遠在千里之外的鹽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