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要是換了二哥在家,以他對銀鳳的關心,肯定會發現異常。

  怪不得他娘平時都不願意帶他,而是帶著他二哥,原來,他確實不如他二哥,田老四有些喪氣的想著,倒是對田老二的怨氣少了一份,誠服多了一分。

  ☆、第79章

  田銀鳳這一昏迷,直昏了兩天兩夜,而唐少正也在她旁邊守了兩天兩夜,田家人看在眼裡,都暗自把他當做了他們未來的妹夫、姑父,對他熱情不已。

  田銀鳳一睜眼,第一個看到的就是滿臉倦色的唐少正,他那樣專注的看著她,就好似她是他眼中的唯一,是這世上最美的珍寶一樣。

  兩人相對無言,半晌,田銀鳳別過頭,不去看唐少正,神色冷淡而疏離,她與他之間,從來都沒有什麼,以前是,現在也是,以後更是。

  唐少正卻高興的眉間眼角都是笑意,“你醒了,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田銀鳳沒說話。

  “渴不渴,我給你倒一點水喝。”

  還是沒人回答。

  “藥一會兒就熬好了,你等一下,喝了再睡,我……”

  “你走吧,我不想見到你。”田銀鳳突然出聲,打斷了唐少正的話。

  唐少正臉上的笑意更多了,“為什麼不想見到我,難道嫌我長的丑?不會啊,雖然我長的比不上潘安、宋玉,但從小就有人誇我,說我像觀音娘娘座下的童子!”

  田銀鳳又不說話了,反正她說了也是白說,這人,總是有一萬種理由反駁你。

  唐少正卻將笑容收了起來,第一次,他很鄭重的道:“銀鳳,我有沒有說過,我很喜歡你。”

  田銀鳳的臉騰的一下就紅了,就像煮熟的雞蛋一樣,如果仔細看,還能看見大夏天的,它竟然還冒著熱氣。

  唐少正決定今天將話說清楚,“從在梁府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喜歡你,那時的你,明明滿是哀愁,但雙眼卻明亮的嚇人,當時我就想,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女子。

  後來,梁高遠要讓你陪我,我心裡又是高興,又是惱怒,高興的是能得償所願,惱怒的則是你怎麼能這麼不自愛,甚至,我都想當面質問你一下,這是為什麼。

  事實證明,只有我自己的心思最骯髒,竟然如此誤會你。

  從嬸子那裡得知事情經過,你不知道我多高興,從那時候起,我就決定,我要娶你,好好的守護你。

  而經過前兩天的事,我發現,我再也不能放手,你就是我認定的,要白頭到老,相守一生的人,銀鳳,嫁給我,我會一輩子對你好的。”

  唐少正說完,長出了一口氣,靜靜的等著田銀鳳的答案。

  半晌,房間裡依舊靜悄悄的,唐少正淡淡一笑,整張臉,就好似被春風拂過一樣,溫和而靜謐。

  田銀鳳一醒,田家人立刻鬆了一口氣,整個院子不再是霧氣沉沉的,每個人的臉上都帶上了陽光。

  “娘,文亮送來的那隻狍子怎麼辦?”田老二問姜婉白,這兩天田銀鳳昏迷著,他也沒心思管那狍子的事,今天一看,發現那狍子都瘦了,再這麼下去,可就沒肉了,所以他趕緊來問姜婉白。

  “狍子啊!”姜婉白想了一下,終於想起了是有這麼件事,這下,她有些犯愁了,這狍子吃還是不吃,那天她看了那狍子一眼,發現它還挺蠢萌的,而且,這要是放到現代,它可是國家保護動物。

  “娘,銀鳳正是虛弱的時候,要是能吃這狍子補一補,應該會好的快一點。”田老二對田銀鳳,那是疼到骨子裡了,所以他見姜婉白猶豫,就想為田銀鳳爭取一下。

  至於他為什麼這麼說,當然是因為這狍子肉十分的滋補,不但能治病,還能延年益壽,對田銀鳳的病情大有幫助,甚至民間都有“吃狍肉而成仙”的說法。

  姜婉白也知道狍子肉的這個好處,甚至還知道一個關於這狍子肉能治病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康熙年間,有一個大臣得了痢疾,看了很多大夫,吃了很多藥都不管用,眼看著,人就要駕鶴西去。

  康熙一看,這哪行,這位大臣可是國之棟樑,所以就趕緊下旨,快給他用狍子燉肉這個方子,說來也神奇,這大臣只吃了一頓,這腰也不疼了,腿也不哆嗦了,肚子也好了,這狍子肉,還真是神。

  這麼一想,姜婉白的心就偏向了田銀鳳,當然,也不能排除她心裡也很想吃的念頭,“老二,你跟老三、老四把那隻狍子收拾一下,今天晚上我們就吃它。”

  田老二高興的答應著去了,心道,他就知道他娘也是疼銀鳳的。

  等到姜婉白再見到那狍子時,它已經變成了一過肉,看著這鍋肉,姜婉白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小學就學過課文,說“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里”,那時,她就很好奇,這狍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好不好吃。

  可是等她長大以後,課本里描述的那種情景早就沒了,狍子獵殺殆盡,成了動物園裡才能看到的東西,她就是想吃,也吃不到。

  從這點來說,穿越到這裡還是有福利的。

  田老二此時也站在一邊,有些憧憬的道:“早就聽說這狍子肉好吃,一直也沒吃過,今天倒是有機會了。”

  “咱們這裡狍子好像挺少的,也不知道文亮怎麼抓到的。”說起吃的,田老四也插了進來。

  “大概是大吼一聲,那隻狍子就乖乖的站住了。”姜婉白好似開玩笑般的道。

  “怎麼會,那狍子豈不是太傻了。”大家都有點不相信姜婉白的話。

  姜婉白哈哈一笑,也沒說什麼,大家都說傻狍子,傻狍子的,狍子可不就是傻嗎。

  或者說,它是好奇心太重了,遇見什麼事,看見什麼,總忍不住停下來看個究竟,就像姜婉白說的,就算你突然大喊一聲,它都會停下來,所以像田文亮這種有經驗的獵人,對付狍子可是輕鬆的很。

  拿箭she狍子,就算沒she到,也不用擔心,更不用追,因為一會兒,那隻袍子就會跑回來,看看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候,逮到它,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狍子就是這樣一個好奇心爆棚的生物,所以說,好奇心害死的可不止是貓。

  至於狍子的做法,就很簡單了,越是這樣的野味,越不用什麼特殊的處理,只要將血水泡淨,放進鍋里燉就行,只不過,田銀鳳的那份特殊了一點,她現在剛醒,不能吃太油膩的,所以用瓦罐給她煲的湯。

  煲湯剩下的,則切成大塊,一下子全倒在了大鐵鍋里,大火熬煮。

  大鐵鍋,燉大肉,吃的就是這種感覺,這種味道,這可不是什麼高壓鍋、電飯鍋能比的。

  隨著那一鍋的湯慢慢的幹掉,鍋邊上留下一層紅褐色的湯漬,紅潤的肉慢慢緊縮,脫骨,田家的院子裡便瀰漫滿了香氣。

  將狍子肉盛在瓦盆里,裝了整整一大瓦盆,連骨頭帶肉,一看就口水直流。

  這個時候,誰也不用跟誰客氣,抓住一塊肉,就大口的吃,入口細嫩,比兔子肉還滑,湯汁鮮美,比玉露仙泉都好喝,玉露仙泉是仙家的食物,仙家講究清心寡欲,怎麼抵得上這紅塵美食。

  人說“狗肉一口,神仙一抖。”說的是神仙見了狗肉也忍不住心動,但要是讓姜婉白來說,那是他們沒吃過狍子肉,等他們吃了狍子肉,才知道什麼叫做“瘦肉之王”。

  怪不得清代會把狍子列為皇家的專享美食。

  姜婉白則一邊吃著,突然又想起一個問題,既然狍子肉被傳的這麼神,那她吃了這個狍子肉,會不會也能成仙?要是那樣,可就好了,到時她還能從頭再來,又是一條好漢。

  當然,這只是姜婉白的期盼而已,吃完晚飯,她還特意感覺了一下,結果除了覺的肚子撐得慌之外,也沒什麼渾身發熱、丹田有氣流之類的異象,可見,她這是痴心妄想了。

  想成仙想魔怔了吧,姜婉白自嘲的笑了笑,陷入了沉睡。

  之後的日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了那隻狍子的願意,反正田銀鳳的病情確實是在一點點的好轉,當然,也不排除是因為唐少正悉心照顧的原因。

  強盜的風波也已經過去,不過,唐少正卻一點要走的意思也沒有,甚至,他好像把這裡當成了他自己的家。

  每天早上,他會很早起來幫田老三侍弄那幾盆蘭花,告訴他這蘭花要注意什麼,怎麼才能將這些蘭花培養的更好。

  吃完早飯,他會教田承玉、田承運讀書,有時,姜婉白跟田老四也會過來跟著學一下,一上午,田家滿是朗朗的讀書聲,還有他耐心的講解聲。

  田老四如此上進,田老二也不甘落後,等到唐少正閒暇的時候,他總是去找他聊天,聽他說一些天南海北的事,在驚嘆的同時,又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就連田柳兒,有時也去找唐少正,問他關於繡花的事。

  唐少正雖然不懂繡花,但他看過很多珍品,也懂得繪畫,將繪畫的技巧融入到繡品里,再加上一些小建議,田柳兒的繡技突飛猛進。

  唐少正就像一尾魚,在田家這潭清水裡生活的有生有色,至于田銀鳳,雖然一直沒表態,但那越來越紅潤的臉色卻也說明了問題。

  又過了三四天,田家的高粱正好曬的差不多了,姜婉白很乾脆的就把那些高粱都送到了林興家,讓他幫忙釀成酒。

  送完高粱回來,眾人又熱又累,從井裡撈出一個早就泡著的西瓜,打開一吃,那感覺,可比三伏天喝冰水痛快多了。

  當然,眾人能吃上西瓜,全是唐少正的功勞,用姜婉白的話說,他不但從精神上瓦解了大家的意志,還從物質上,用糖衣炮彈腐蝕了大家。

  自從他來了之後,田家的肉、蛋、水果,就沒斷過,偶爾,他還會給大家送禮物,比如給田承玉的那套德勝齋的文房四寶,田承玉喜歡的跟什麼似的,每天都抱著不撒手。

  還有送田柳兒的那套針法孤本,田柳兒就差沒張嘴叫他姑父了。

  還有送田老二夫妻的那些溫補藥材,田老三夫妻的衣服,田老四夫妻的首飾,田承運的玉佩,姜婉白的新家具,總之,田家所有人,都收到了東西。

  當然,收到的最多的肯定是田銀鳳,只不過,她一直沒要而已,但這樣就難住唐少正了嗎?當然不會,他總會找到機會將東西給田銀鳳,所以姜婉白覺的,田家的喜事真是不遠了。

  吃完西瓜,姜婉白打趣唐少正,“衙門裡的人都跟你這麼閒嗎?我看你這半個月,也就去過一次衙門。”

  唐少正一邊擦著手,一邊笑道:“我這差事,本來就很閒,過年的時候把下一年的售鹽商定了,只要不出什麼大事,這一年都沒事了。

  不過,明年可能就不會這麼閒了,明年要去鹽城當鹽場總管,那個差事,可不那麼好做。”

  “鹽城?”這是姜婉白第二次聽見唐少正說這件事,不過上次太匆忙,她都沒來得及問。

  唐少正點點頭,“朝廷的鹽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鹽礦,一個是海鹽,鹽城就是一個專門生產海鹽的地方,黎朝三分之一的食鹽,幾乎都是從那裡生產出來,運到全國各地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