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田苗卻突然變的堅定起來,說她可以試兩天,如果聶管事不滿意,她立刻離開,絕不會糾纏。

  聶管事見田苗鐵了心,礙著李管事的面子,也只能讓她試,不過他卻特意叮囑了教田苗的師傅,讓他小心一點,千萬別出什麼亂子。

  第二天,聶管事剛一起床,教導田苗的師傅就來了,不過出乎他意料,那師傅並不是要告田苗的狀,而是說他看好田苗,說她天生就是跟馬打交道的。

  聶管事有些不信,可是他去了馬廄,發現連最暴躁的虬龍駒都讓田苗靠近後,卻不得不相信了師傅的話。

  馬比人聰明,它們知道誰喜歡它們,誰對它們好。

  “田苗讓我告你你們,她很好,很喜歡這個工作,讓你們不要擔心她,她有時間一定會回來看你們的。”田良正最後道。

  ☆、第74章

  聽了田良正這一席話,姜婉白心中那點擔憂完全散掉了,甚至還有些不好意思,剛才她還以為田苗去餵馬是不得已的,現在看來,這倒是最好的結果了。

  希望田苗能快樂,還有,如果有機會,能去看看她就好了,姜婉白心裡一邊想著,一邊感謝著田良正,這次,他是幫了田家的大忙。

  感謝完,她又趕緊問起了田敏的情況,都是一同去的,田苗已經有了著落,那田敏……

  “敏兒還算爭氣,被夫人看中了,留在了她身邊。”提起田敏,田良正臉上滿是藏不住的驕傲。

  不過也確實,他有驕傲的資本,田敏一個村裡的姑娘,竟然能被侯府夫人看中,那是多大的本事,多大的造化,不說千里挑一,百里挑一也是有的。

  事情到此皆大圓滿,“中午在我家吃飯。”姜婉白對田良正說完,又轉頭對田老二道,“老二,一會兒你去把三叔也請來,中午我做個新鮮的菜給你們下酒。”

  田良正這次倒是沒拒絕,笑呵呵的道:“太好了,總是聽我爹說你們家的飯好吃,可是一直沒有機會,這次我一定要好好嘗嘗。

  也不用你們去叫我爹了,等我回去,我跟我爹說一聲,中午我們倆一定來。”

  “那也好,對了,中午還有一樣好東西,林記燒酒,七十年份的。”姜婉白拉長聲音道。

  這燒酒當然是林興給姜婉白的,為了感謝姜婉白的恩情,而姜婉白對三叔祖跟田良正也是一樣的感激,所以倒是正好借花獻佛。

  田良正驚喜的拍起了巴掌,“七十年份的,我沒聽錯吧,你們家竟然還有這東西。”

  “中午你們早點來就知道了。”姜婉白笑道。

  田良正哈哈一笑,這才回家去了,現在正是農忙時節,家裡還有一堆事要做。

  等田良正走了,太陽才剛剛升起來,可見農家人起來的有多早。

  吃完早飯,眾人要去地里繼續收割高粱,而就在他們準備要出發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消失的唐少正卻突然出現了。

  此時的他,脫去了一身綢緞,換上了田老二的一身粗布衣服,甚至就連鞋也換了,一副農家人的打扮。

  “我跟你們一起去。”說著,他自顧自的加入到了隊伍里,而且好巧不巧的,他正站在田銀鳳的身邊。

  “你真的要去?”姜婉白想起她上次興沖沖的去了,不到半天就被送回來的經歷,就覺的不好意思,所以提醒著唐少正,“這農活可跟你讀書,甚至練武,都不一樣……”

  說到這裡,姜婉白突然笑了,她這又是何必,看唐少正的樣子,根本就是一副準備好好表現、博取美人芳心的架勢,她此時說這些,就跟勸老虎吃素一樣,說了也是白說。

  “好了,你們去吧,中午早點回來吃飯。”姜婉白笑著送眾人出門。

  等他們一走,姜婉白就開始準備午飯。

  剛吃過早飯,就準備午飯,姜婉白瘋了嗎?當然不是,她今天要做的這道菜,做起來雖然不難,但要做好,卻要很多時間。

  它的主要原料,就是鍾老漢送來的那隻雞。

  將宰殺好的雞剁成大塊,用水焯去血沫,放入早就準備好的瓷壇中,加入醬油、冰糖等調料,再將瓷壇蓋好,放在火上煒即可,整個過程簡單至極,乃是姜婉白自家改良的罈子雞。

  跟雲南鼎鼎有名的罈子雞不同,她這道菜里,不用放雲腿、乾貝等珍貴的材料,也跟市面上賣的那些整隻的罈子雞不同,她這隻雞切成大塊,就可以少放一些水,更貼近於罈子肉的做法,湯少味濃。

  等到三個小時後,罈子里僅有的一點水跟冰糖粘合,給雞肉表面染上一層紅潤的顏色,這道姜婉白秘制罈子雞,才算真的做好了。

  將罈子放在火上煒著,姜婉白突然來了興致,今天高興,她打算再做兩道拿手的好菜。

  鍾老漢總共送來兩隻雞,一隻雞已經做成了罈子雞,剩下的這隻,切成兩半,一半用來做口水雞,一半用來做辣子雞。

  口水雞就是將雞切塊後,放入已經加了調料的開水裡煮,煮大概十分鐘,就要立刻撈出來,千萬不要時間太長,否則就失了口水雞最重要的滑嫩。

  撈出來之後,還要趕緊將雞肉放在冷水裡激一下,保證雞肉不散。

  之後就是調紅油,將蔥姜蒜用油炒出香味,再將油倒入辣椒米分中,發出刺啦刺啦的聲音,便是油與辣椒的完美融合,又香又辣的紅油。

  最後,將混了其它調料的紅油淋在雞肉上,一道麻辣鮮香的口水雞就做好了,就像郭沫若在《賟波曲》中說的,“少年時代在故鄉四川吃的白砍雞,白生生的肉塊,紅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現在想來還口水長流……”

  至於辣子雞,就簡單一些了,只要保證雞肉醃製入味,雞塊炸的夠火候,夠香脆,這道菜就已經基本算是成功了。

  兩隻雞做好,剩下的雞心、雞肝等雞雜,姜婉白也沒浪費,將它們切成細絲爆炒,一道爆炒雞雜便出鍋了。

  有了葷菜,又做了幾道素菜,一頓飯耗時將近半個上午,總算是做好了。

  所以說,做飯其實是閒人才會做的事,它不僅需要不緊不慢的心情,還需要不溫不火的態度,更需要時間,這時間,短則半個小時,長則數天,比如著名的佛跳牆。

  如果再加上準備材料的時間,那時間就更久了,比如紅樓夢裡的一道茄盒,從曬茄子到製作成功,沒有半個月,哪裡能成功。

  就這,還是時間短的,如果醃製火腿,比如雲南有名的鄧諾火腿,那就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

  數十年的時間,只為了一道菜,這在大多數人眼裡,恐怕只能用精神病來形容了,但就是這樣,才能做出最地道、最純粹的菜,這大概也是做菜的樂趣。

  姜婉白算是個閒人,所以她很享受這種做菜的過程,而她這邊的菜剛做好,田家的眾人還有三叔祖父子就來了。

  眾人先是熱絡的說了一會兒話,尤其是介紹了一下唐少正跟三叔祖認識,便迫不及待的坐在了桌邊旁邊,他們早就看見這一大桌色彩分明、香味撲鼻的飯菜了。

  姜婉白笑著拿出了那壇林記燒酒,打開封口,濃郁的酒香立刻鋪滿整個屋子,跟那菜香混合在一起,就好似發生了什麼化學反應一樣,燃爆了所有人嗅覺。

  田老二伸手接過姜婉白手裡的酒罈,給所有能喝酒的人都滿上一杯,這才跟眾人一樣,眼巴巴的看向姜婉白,等著她說開飯。

  姜婉白自然知道看的見、吃不著的痛苦,所以趕緊招呼大家吃飯。

  “這道菜叫口水雞,真是沒有叫錯,這一口下去,嘴裡立刻被花椒麻翻了,口水流個不停。”田良正這一句話,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我看,這口水二字,也可以這樣解釋,這次吃了這口水雞,下次一想到這道菜,想到它的麻辣,想到它的滑嫩,就像想起酸杏一樣,也會口水直流。”

  唐少正倒是比姜婉白強多了,一上午的農活,不但沒讓他灰頭土臉,反而讓他變的更精神了,而且,他還自帶自來熟技能,只認識眾人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已經好似老朋友一樣了。

  眾人聽了,紛紛哈哈一笑,對他又親近了幾分。

  三叔祖吃了一口罈子雞,又喝了一口燒酒,享受的眼睛都半眯了起來,半晌,他才問姜婉白,“這雞夠味,就連骨頭都蘇了。”

  “我煒了一個半時辰。”姜婉白有些自得的道。

  “這麼久,怪不得。”三叔祖驚訝了一下,隨即笑道,“一個半時辰,估計也只有你有這個耐心了。”

  姜婉白也笑了,“三叔祖,你這話可就說錯了,我這罈子雞的做法,源於罈子肉,正適合農忙的時候吃,早上起來將它煒上,中午回來打開罈子,時辰剛剛好。”

  姜婉白這句話可是實話,這可是罈子肉最早的由來,就是農人無意中創造出的美食。

  三叔祖卻以為姜婉白在開玩笑呢,所以他也順著往下接了一句,“那敢情好,就是這肉有點貴,要是這麼吃,吃不了幾天,剩下的日子,就只能天天吃白菜了。”

  平陽縣的地理位置就跟現在的京郊差不多,每到冬天,各家各戶就會囤積一菜窖的白菜,整個冬天,直到第二年開春萬物復甦,整整四個月,大家最主要的菜就是這白菜,估計是個人,也會吃夠了,所以三叔祖才會拿白菜來調侃。

  三叔祖提起白菜,姜婉白卻突然想起了一個趣聞,“白菜?那也要看怎麼吃,我聽說有一道菜,名叫開水白菜,就連皇上都不一定能天天吃到。”

  眾人一聽都笑了,“開水煮白菜,咱們這裡哪一戶到了冬天不是天天吃,怎麼,皇上還吃不上?”

  眾人一點都不信,倒是唐少正,到底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隱隱約約的猜到了一點,“越是簡單的東西,想要做的好吃,就越難,這開水白菜,誰都會做,但能做出皇上都喜歡的味道,那可就……”

  他的話沒說完,但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趕緊問姜婉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75章

  姜婉白吃了好吃的東西,談性正高,便笑道,“我也是聽說的,傳說那開水白菜看起來就是一碗白水,裡面泡著幾根白菜,沒有一點油腥,就好似沒烹調過的一樣,可是真吃到嘴裡,才知道這道菜的妙處。

  湯素雅而純,菜嫩而鮮,不是山珍,卻勝似山珍。”

  說到這裡,她也沒賣關子,直接點出了開水白菜的秘密,“它之所以這麼好吃,當然是有原因的,秘密就是那湯。那湯,是用乾貝、排骨、山雞等等上料煮出來的。

  當然,具體是怎麼做的,我就不知道了,不然,說不定我也能去做御廚。”

  姜婉白最後一句話一出,大家立刻哈哈的笑了起來,根本沒將她的話往心裡去,鄉間各種傳聞很多,也很誇張,很少有人會去分辨它的真假,就是一說、一聽、一樂而已。

  不過唐少正卻微不可見的皺了一下眉頭,他總覺的姜婉白說的不像是聽來的,倒像是她親眼所見一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