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悔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了?瞧你這神色不對,可是哪裡不舒服?」閔氏忙問道,「都說這個地界兒濕氣重,我一路走來也確實是不太見太陽的,坐了這麼久,可要歇一會兒?」

  嬋衣忙搖頭:「瞧您說的,都將我看成了病入膏肓的人了,哪兒就這麼嚴重了,我不過是想到了嫻姐兒往後要嫁給這麼一戶人家,有些擔憂而已。」

  「擔憂她?哎!我看你這是日子太清閒了!」閔氏好笑的看著嬋衣,「即便是這樣的人家,對於一個四品官兒的庶女而言,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婚事,你是嫁的高,看誰都不好,可再往前看看,那誠伯侯府的親事,可曾是你母親想要替你挑選的,自然這也就是咱們隨口一說,當初那會兒一家子人哪裡有現在這樣的造化,自然是……你說是不是?」

  「五舅母不說我都忘了,這都是哪年哪月的事兒了?」

  「你瞧你這個丫頭,這才出去不到三年,竟然好像是出去了三十年似得!」閔氏笑著打趣她,「倒是一張小臉養的水靈靈的,若不是早知道了你身子不足,只怕是看也看不出什麼來!」

  變相的說她在外頭過的合心意,萬事不思慮,才會這樣天真爛漫,嬋衣也不多辯駁,重生一世回來,有許多事確實如同五舅母說的這般,心境不同了,有些小事也就漸漸的不往心裡去了。

  「說起了嫻姐兒,我忽的想起霜雲表姐也應當要嫁了吧?這都多久了,怎麼還沒聽見她跟朱璧的婚期?」

  嬋衣之前離開雲浮的時候就聽說兩人已經定了期,如今算一算,竟然超了有大半年,讓她十分驚訝,這兩個人還沒有成親,到底是什麼原因?

  閔氏嘆了一口氣:「快別提了,這事兒三嫂當真都快急哭了,原本半年之前就已經請了期,嫁妝也好聘禮也好,都已經過了一遍,只等著日子到了,抬了聘禮過了嫁妝然後人過門兒,誰知道皇上忽然將朱二公子發派到了湖廣兩地,說什麼要重新整修那邊兒的橋,怕今年雨水衝垮了。」

  也正因為如此,這半年多的時間朱璧一直不在雲浮城,而這會兒謝砇寧升任宰輔之後,自個兒的嫡女再配給朱家,門第上頭就有些不及了。

  「三嫂為了這件事兒愁的呀,整日整日的上火,嘴裡起了好幾個泡,若是兩個孩子感情好,也就罷了,可偏偏兩個孩子的感情也不那麼好,尤其是霜姐兒,她對朱二公子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在她眼裡朱二公子沒一樣地方是好的,偏偏這樁婚事又已經算板兒上定釘的敲定了。」

  嬋衣垂下頭來,眉眼之間流轉著濃濃的擔憂,謝霜雲她是知道的,前一世謝霜雲跟二哥就屬於相敬如冰最佳典範,雖說自己當時瞧不出什麼來,但重生的這一世,已經知道了許多的內情,她就覺得謝霜雲若是自己走不出來,那麼別人是很難走進去的。

  朱璧那麼個人雖說有些死板,但死板也有死板的好處,至少他能做個直臣,而不是像別人那般攀炎附勢做許多違背心意的事兒。

  「興許是兩個人的緣分還沒到呢,寫封信給三舅母,讓她去探探朱家什麼態度,朱家向來是鴻儒之家,應當不會放任。」

  「哪兒那麼簡單!」閔氏搖頭,「你不曉得,朱家現在哪裡還能算是鴻儒之家呀,自從尚了鳳儀公主之後,朱家內宅裡頭就是雞犬不寧,文昌侯那麼大的年紀了,還時常被鳳儀公主氣得喘不過氣來,文昌侯夫人一門心思照料文昌侯,壓根兒騰不出手來管其他的,而朱大太太又是個軟糯的比糯米糰子都硬不了幾分的性情,向來只有聽文昌侯夫人的,從不會自個兒做主,就連文昌侯世子的請封落到了朱家大哥兒身上,她都沒有半句怨言,要知道她丈夫還好端端的在驪山書院裡頭教書育人呢,怎麼這個世子的請封就能到了兒子頭上去?」

  這事兒嬋衣卻是頭一次聽說,她忍不住吃了一驚,「怎麼會如此?文昌侯今年都已經快七十歲了,聽說身子也不好,他不將爵位給表舅,卻給了朱大表哥,這也太讓人詫異了,難道他還想著讓朱大表哥跟鳳儀公主打擂台麼?這會兒都要壓不住鳳儀公主了,等往後鳳儀公主哪裡還會將朱家的人看在眼裡?」

  「就是這個理兒!」閔氏覺著自己個兒有些想不明白朱家老太爺的想法,只好自個兒胡亂猜測,「興許是覺著自個兒兒子往後要繼承驪山書院的,而孫子則要一輩子都守著這兒,所以沒法子之下,便只能這般行事,但我卻聽說,鳳儀公主的公主府里養了許多面首,她平日裡並不去文昌侯府住,一個月能有一天在文昌侯府都算是了不得的,且要緊的是就這麼一回還能將文昌侯氣出毛病來……也真是不容易。」

  嬋衣腦子裡飛快的閃過一個念頭,看著閔氏,「五舅母,你說會不會是朱家自個兒自導自演的這一出鬧劇,為的就是將鳳儀公主的這脾氣……」

  「你可真敢猜!」閔氏心中也是一揪,其實她私底下跟謝硯寧早就此事議論過不止一回兩回了,但因為沒有證據,且朱老太爺的身子確實是不好的,所以一直沒有下定論,這會兒不過是提了一嘴,嬋衣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洞察力,叫閔氏不由的驚訝。

  嬋衣抿嘴笑了:「這不也是咱們娘倆沒事兒坐著閒聊麼?況且這件事兒可關係到了霜雲表姐往後的幸福,自然得多考慮考慮,若朱家當真是有這麼個念頭的,還是趁早將這門親事作罷為好,否則往後霜雲表姐定然要被這一家子人拖累。」

  一個家裡頭可以有不明事理的家人,但若是當家的都不明事理,只怕這個家出來的人往後也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

  「你三舅母已經在想法子了,只不過這種事兒還是要看天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