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嬋衣從茶館接了兩個丫鬟,讓車夫趕車去了謝府。

  她去榮華院給謝老夫人請安,謝府有客至,榮華院歡聲笑語一片。

  謝老夫人見嬋衣的眉間有些郁色,拉過她來關切的問道:「晚晚今兒看上去怎麼不太高興吶?又是哪個惹你不開心了?」

  嬋衣捻了捻裙裾,臉上勉力笑了笑,道:「幾位哥哥春闈,我心裡擔心,這幾日在家有些坐不住,祖母便打發我來找霏姐姐跟霜雲姐姐來玩。」

  謝老夫人笑著打趣她:「你幾位哥哥春闈,該憂心的也是他們,怎麼反倒是你坐立不安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要考狀元呢,」笑了一陣,又說,「霏姐兒剛剛去了大廚房,說新學了個方子做松仁糖,你去看看她做好了沒有,」說到這裡又忍不住念叨她,「小小年紀該吃吃該喝喝,天塌下來也有個子高的頂著,成天東想西想的,沒的把大好的年華都浪費了!」

  嬋衣乖順的點頭,讓管事媽媽領著去了大廚房。

  嬋衣走出去,謝老夫人身旁的一個梳著高高髮髻,插著一支嵌了瑪瑙的掐絲步搖,穿著杏色妝花褙子的夫人對著嬋衣的背影好奇道:「夏家的二小姐長得真好,也不知許了人家沒有。」

  謝老夫人笑著壓下她的話,「左右她還有兩個哥哥在上頭,她母親的意思也是先給她的兩個哥哥說親。」

  這話的意思便是還沒有許人家了,那婦人的心思活泛起來。

  謝老夫人但笑不語,雖然她跟映雪都看上了朱家人,但多幾個人求娶,對女子來說是好事,求娶的人越多,越說明自家閨秀賢淑溫良。

  大廚房熱火朝天,謝霏雲拿著兩隻點心模子在研究糖漿的形狀,見嬋衣過來,眼睛一亮。

  「晚晚你來的正好,快來給我看看,到底是用花朵樣式的模子好,還是用葉子樣式的模子好。」

  嬋衣的情緒不高,有些心不在焉的道:「花朵也好葉子也好,到最後不都是吃的麼,你若拿不定主意,便各做一些就是了。」

  謝霏雲撅了撅嘴,「松仁糖哪裡是那麼容易做的,我花了兩個時辰才做了一點,若是模子沒選好,品相差了,吃到嘴裡再好的味道也寡淡了。」

  其實又有什麼差別呢,嬋衣搖了搖頭,忽然覺得自己興致全無。

  眼睛看著鍋子裡頭用小火熬製的松仁糖漿,咕嘟咕嘟小小的冒著泡,廚房裡頭一片濃濃的松仁糖的甜味,腦子裡頭卻想到在密室中看到的那個抱著短刀的少年,渾身像是被鮮血侵泡過,眼睛裡頭是一片寒光四濺。

  那些少年人有多少是吃不飽穿不暖,不得不跟別人拼命才能活下去的?

  反觀她們,錦衣玉食之外,還要嫌點心的品相不好,味道寡淡。

  她長長的嘆了口氣,輕輕揉了揉眉心。

  「霏姐姐,你跟我講講你在泉州見到的事吧,不是說泉州水患已久麼,那那些災民都是如何過活的?」

  謝霏雲忙活半天,終於選定了楓葉樣式的模子來灌松仁糖,耳邊聽嬋衣嘆了這麼長的一口氣,奇怪的道了一句,「怎麼忽然問起這些?」也不待嬋衣回答,她一邊指使廚娘講糖漿灌到模具中,一邊說:「我也沒親眼見過,每回有水患的時候,咱們這些官宦人家的家眷就都躲在衙門後頭的官房避災,倒是聽大哥身邊的小廝說,每逢水患,外頭都要死人的,不是家裡房屋被淹人被捲走,就是陷進泥潭裡被纏死,總之是亂的很。」

  也就是說,謝霏雲也沒見過真正的災民。

  嬋衣越聽心情就越發低沉,就像是心裡窩著一團火焰,卻不知該往什麼地方燒。

  她勉強又跟謝霏雲說了幾句話,便回了夏府。

  一直連續幾日她都有些鬱郁不振的。

  因夏明徹出了考場,夏家上下都圍著他轉悠,反倒顯不出嬋衣的反常。

  嬋衣的這種鬱鬱寡歡,一直維持到會試放榜的那一天才好轉。

  放榜的這天,春日的陽光特別明媚,清風微微拂動,將松柏吹拂的窸窸窣窣,熱熱鬧鬧的像是開出了一朵又一朵的花兒。

  榜文一出,細細的看上一看,就見用館閣體書寫的榜文,一行一行端端正正的寫著諸位考中進士的名字,最明顯的便是朱家兩位公子,分別位列會元與第二,會元是朱璗,第二名是朱璧,而夏明徹的名字與他們相較不遠,在第五名,之後是謝翩雲跟謝翾雲的名字排在後頭。

  嬋衣提著的一口氣終於是鬆了下來,若是因為她重生,而導致二哥的前途發生改變,她恐怕這輩子都要良心難安了。

  謝氏聽到消息,喜不勝收的雙手合十,念了好幾句佛,跟夏老夫人商量,想在家好好的擺幾桌酒席慶祝。

  夏老夫人笑著道:「不急,等徹哥兒過了殿試,咱們再擺酒也不遲,這個時候不要給徹哥兒平添太多壓力,讓他好好歇著,等殿試過了再說。」

  謝氏笑著點頭,她高興極了,這麼多年辛辛苦苦的培養幾個孩子,如今終於有了個光明的前程。

  她放在心裡的那幾塊石頭,也終於是落了一半下來。

  過了沒幾日,便是三月初一,殿試的日子。

  夏明徹穿著謝氏給他做的嶄新碧青色長直綴,坐了自家馬車去參加殿試。

  一天的殿試下來,文帝分別定下了一甲三名、二甲一百零四名跟三甲一百八十七名。

  新出的狀元、榜眼、分別為朱璗、朱璧跟夏明徹三人。

  讓旁人忍不住大跌眼鏡,這三人的平均年紀都未過二十,可見英雄出少年這話還是有道理的。

  一時間大燕興起一股文風,年輕學子無一不以科舉入仕為榮。

  而這一結果也讓嬋衣大吃一驚,謝翩雲跟謝翾雲都在二甲也就罷了,怎麼上一世中得的梁文棟也在二甲?而明明應該三年後中得的二哥,居然提前了三年就中了。

  她私下問夏明徹,夏明徹卻笑著道:「雖然梁文棟的文採在我之上,可皇上看一看梁行庸這些日子的作為,便也不會輕易的給梁行庸這個面子,皇上殿試的時候問的是關於東南水患的治理方法,梁文棟畢竟是讀書讀的太死板了,有些東西不會靈活變通,不得聖意,自然名次也會排到後頭一些,賜了他二甲的第三名,庶吉士出身。」

  不得不說,有些時候若是自家父親不討好了,也會連累到自己身上,單看梁文棟這般就知道了。

  只不過嬋衣猜想,按照皇上點了二哥做郎的舉動來看,說不準也有補償父親的意思在裡頭,畢竟父親一直偷偷養著楚少淵,前一世的父親這個時候已經官至三品了,如今卻還在四品官上頭晃悠,雖說裡頭有些意外,但這麼多年來的功勞還是在的。

  而夏明徹中得郎,最為高興的還是謝氏,她如今是見人就帶三分笑意,平常帶著些清苦的眉間也因這幾日連番而來的好消息,漸漸鬆動了眉目,整個人越發的精神十足。

  夏老夫人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接連幾日在府里大辦宴席,宴請賓客跟親朋好友。

  謝霏雲跟著喬氏一同來夏府道喜,趁幾個長輩在花廳閒聊,謝霏雲悄悄拉過嬋衣,將自個兒手中的點心匣子遞給她,低聲道:「喏,你上回來家裡,沒吃一塊松仁糖就走了,這個是我特意做給你吃的。」

  嬋衣忙接過來道謝,那幾日她委實沒有心情,才會冷落了謝霏雲,好在謝霏雲從小跟她一同長大,也不在意她的這些小情緒。

  謝霏雲忍不住叨叨:「真是忙瘋了,自從大哥跟三哥自從中了進士以來,家裡基本上每天都有客人,原本按常理來說,庶吉士一般都是要留在翰林院觀政的,也不知皇上怎麼想的,把兩個哥哥的差事一個派到了湖廣,一個派到了雲州,雲州還好些,離著近,若有什麼消息,咱們也能顧及的到,可湖廣就有些遠了,還要坐船過去,我爹就是外放到了沿海的地方,沒想到我大哥如今也被外放到了有水的地方,這簡直就是跟水過不去嘛!」

  謝霏雲絮絮叨叨的樣子,讓嬋衣看了忍不住想笑,前一世她不也是跟著朱璗一直在有水的地方任職的麼?也沒見她給她寫的信裡頭有諸多不滿,怎麼這一世反倒有這麼大的怨氣。

  她輕聲安撫謝霏云:「你也別抱怨,外放的官員若是做的好出了政績,那再調回來做堂官還不是容易的很?尤其是翩雲大哥這樣文武雙全,又曾跟著大舅舅一同在任上待過的人,將他放到湖廣,那還不是物盡其用麼?」

  謝霏雲聽她這麼說,撲哧一笑,道:「你還安慰我,徹哥兒這個郎原本也應該留在翰林院做編修的,皇上卻將他外放到了泉州,你就不怕以後他入不了閣?」

  說到這裡,嬋衣倒是微微一笑,輕聲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想必皇上也會事後補償才是,況且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是前朝的規矩,我們朝的兵部尚書沈葳,他就沒有在翰林院任職過,還不是照樣穩穩噹噹的入了內閣?」

  ……

  【看有菇涼留言說,小意老寫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其實都是有深意的,不是隨便亂添戲,往後都會有用處的,其實寫那些不擅長的情節很耗費腦子,不如寫家長里短來的輕鬆,如果不必要小意也懶得動腦子寫呢,總之大家看下去就知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