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忍著好奇心,坐馬車行了大半日,才進了處州城,處州城跟豐安縣差不多大,坐馬車的話不消半個時辰也就走遍全城了。

  馬車在李家大宅停下,林蘭等人一一下了馬車,只見大門口還掛著白燈籠,明棟去跟門房說了聲,門房就跑了進去,明棟領著眾人往裡走,到了二門,一個圓臉,長相樸實的婦人迎上來給林蘭和丁若妍屈膝一禮:“紅玉給三堂嫂和四堂嫂請安了。”

  明棟介紹道:“這是我家媳婦,讓她領兩位堂嫂先去歇下。”

  裡面又跑出幾個半大的孩子,瞪著大眼睛好奇的看著她們。身後還跟了兩位素衣的婦人。

  “喲,是明則媳婦和明允媳婦到了,巧哥,容哥,連兒,還不快給堂嬸娘行禮。”一個顴骨高高的婦人催促道。

  紅玉連忙介紹:“這位是大堂嫂蘇氏,這位是二堂嫂吳氏。”

  原來是大伯父家的兩位媳婦,林蘭和丁若妍笑微微的給她們行了禮。

  “快別多禮了,走了這麼遠的路,一定累了吧!你們的住處我都安排好了,雖然比不得京城裡舒適,你們且將就一下,來,我帶你們進去。”蘇氏很熱絡的拍拍手要去抱承悅,承悅烏溜溜的大眼睛,戒備的看了她一會兒,扭頭趴在如意的肩膀上,意思就是不要你抱。忘了說,這小傢伙喜歡漂亮的妹子。

  林蘭訕訕笑道:“孩子認生呢!”

  蘇氏也笑:“小孩子都這樣。”

  “娘,您不是說堂嬸嬸來了會給我們帶禮物的嗎?”一個孩子搖著蘇氏的手,眼巴巴的看著林蘭等人。

  蘇氏面上一窘,低聲斥道:“哄你玩的,你也信。”

  孩子不依:“您不是說京城裡的堂叔當大官,很有錢的嗎?”

  蘇氏一個巴掌拍過去,起手重,落手輕,訓斥道:“哪有人見面就討禮物的?還不快滾。”

  孩子哇的哭了起來,委屈的不行。

  林蘭心裡鄙夷,大伯父大伯母貪財,連他們的媳婦都是如此,丁若妍忙上前勸道:“童言無忌,堂嫂何必苛責。”說著又去摸那孩子的頭,柔聲道:“堂嬸這次來的匆忙,回頭,堂嬸把禮物給你們補上。”

  一聽有禮物,孩子立馬就不哭了,昂著頭問丁若妍:“什麼禮物,是小金馬嗎?我屬馬。”

  頓時另外兩個孩子也湊上來。

  “我屬猴……”

  “我屬豬……”

  呵,口氣不小啊!開口就要金馬金猴金豬,都是大人教的吧!林蘭心裡暗暗搖頭,看來,大伯父一家沒個有出息的。

  丁若妍怔了一下,不自然的笑道:“好,大家都有。”

  等安定下來,林蘭和丁若妍已經很累,幾個孩子也都乏了,丁若妍抱了承宣先回自己屋裡歇息,蘇氏和吳氏還賴在林蘭房裡不肯走,一個勁的跟林蘭套近乎,那幾個半大的孩子因為得了丁若妍的允諾,興奮不已,在屋子裡跑來跑去,大呼大叫。林蘭看看承愉已經趴在錦繡的肩頭睡著了,承悅也是耷拉著腦袋,進入半夢半醒的狀態,林蘭暗嘆了口氣,幾次暗示,可她們都好像聽不明白,弄的林蘭很鬱悶。

  紅玉的差事被蘇氏接替後就走了,這會兒搬來了一張小床,說:“這是明棟新打的小床,還沒用過,這棉被和褥子也是新做的,裡頭塞了雲絲,曬了幾個日頭,又輕又暖,給兩個孩子用,希望堂嫂不要嫌棄才好。”

  林蘭笑道:“難為你想的周到,我歡喜的很,怎會嫌棄,如意,錦繡,兩位小少爺都困了,你們帶他們下去歇著吧!”

  紅玉靦腆笑道:“兩位堂哥去看墳地了,興許還得過個把時辰才能回來。兩位堂嫂走了一路,也累了吧!紅玉就不打攪了,你們先歇會兒。”

  紅玉很知趣的行禮告辭。蘇氏一臉悻悻,瞪著紅玉的背影,嘴裡不知道嘀咕什麼,等林蘭回過頭來,她已是換了張笑臉,說:“那你們就先歇會兒,晚些再過來瞧你們。”蘇氏說著,和吳氏招呼幾個孩子告辭,一個不肯走的,被吳氏提了耳朵拎出去。

  林蘭長出了一口氣,終於耳根清淨了。

  林蘭陪兩包子迷迷糊糊的睡著,感覺到有人替她掖了掖背角,林蘭睜開眼,見是明允坐在床頭,笑眯眯的看著她。

  “明允,你回來啦……”林蘭小心翼翼的坐起來,不忘給孩子蓋好棉被。

  “你再躺會兒吧!這一路辛苦你了。”李明允柔聲道。

  “我還好,就是大嫂有點暈船,不過慢慢就適應了。”林蘭伸手摸摸他略顯消瘦的臉頰,心疼道:“這陣子是不是很忙?看你都廋了。”

  李明允微然道:“還好,有明棟和明柱兩兄弟幫忙,我和大哥不過是跟著跑跑腿。孩子們還乖嗎?”

  林蘭扭頭憐愛的看著兩包子睡的香噴噴的,嘴角不自覺的就翹了起來,說:“乖,乖的很呢!越來越無法無天了。”

  李明允輕哂道:“淘的孩子才聰明呢!”

  林蘭笑嗔著:“你呀!孩子都是被你慣壞了。”

  李明允好看的眉毛一挑,說:“我可不想做個一本正經不苟言笑的嚴父。”

  林蘭笑了笑,話歸正題:“對了,父親怎麼好端端的就……”

  說到這個,李明允面上的神情不自然起來,嘆了口氣:“這事真有些難以啟齒,如今也只大伯父和三叔父還有幾位堂兄弟知道此事,外頭都不敢說,父親看上了一個佃戶家的閨女,花了五十兩銀子把人弄回家,父親那啥……你是知道的,估計是把人嚇著了,那女的就要逃,父親就追,一不小絆了一跤,頭磕到了門檻,就……下人發現父親的時候,他衣衫不整,那女的嚇的縮在角落裡話都不會說了。大伯父要把那女的送官,是三叔父給攔住了,說這事要是宣揚出去,丟臉的就不止是父親了,還好,那女也明白父親是因她之故才出了意外,若是送官的話,她也沒活路,因此這事就給瞞了下來。”

  林蘭驚愕不已,渣爹都不能人道了,還想著禍害人家閨女,真是為老不尊。

  第342章歲月靜好(大結局)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尤其是古人,最重孝道,父亡,子需守孝三年。

  然而李敬賢的後事剛辦妥,朝廷的奪情旨意就到了,不是給李明則的,而是給李明允的。

  彼時,林蘭和丁若妍正忙著布置新的宅院,一處簡簡單單半舊的二進小院子,她們兩都對大伯父一家很不耐煩,反正明則兄弟兩要在這裡丁憂三年,索性搬出來住,圖個耳根清淨。

  四人坐在一起商量。

  李明則先開口:“既然皇上有旨,二弟還是回京吧!這裡有我守著就行了。”

  丁若妍雖然捨不得林蘭走,但事關明允的前程,明允是戶部尚書,身居要職,若真丁憂三年,朝廷不可能讓尚書之位空缺這麼久,到時候,官職被人頂了,再回去,誰知道是怎麼個情形。而且,有明允在朝中,明則孝期滿後,要重回仕途,也容易些。便勸道:“是啊!有我們在這邊就行了。”

  李明允看林蘭的意思。林蘭原是無所謂,明允在哪她就在哪,只是,她總覺得這是明允脫離官場的好機會。位高權重,固然是榮耀,但朝廷局勢瞬息萬變,太子一黨和秦家雖已經倒台,幾位親王表面上雖然恭順,但暗地裡小動作還是有的,靖伯侯得到消息,被貶去廬州的三皇子,已經在暗中聯絡各路人馬,更有小道消息,說三皇子手中有太上皇的密旨……諸多不安的因素,暗cháo涌動,所以,還是趁早棄官不做,遠離是非之地的好。就算是她自私好了,她只求一家人能平安和樂。

  “皇上要為你奪情,是皇上對你的器重,然百善孝為先,身為人子,不能不報父母生養之恩。”林蘭目含期待的說,只是不知明允能否理解她的心思。

  李明允微微頷首,轉而對大哥說:“不若,你回京去,我留下。”

  李明則訝然道:“那怎麼行?皇上是要你回去。”

  李明允笑了笑:“之前讓父親回老家,京中已經有不少閒言碎語,大哥也是知道的,我若就此回去,只怕,說閒話的人會更多,還是我留下吧!我要重回仕途容易,但大哥那個職位雖然官銜不高,卻是要職,升遷也容易,若是就此失去,很是可惜,咱們兄弟兩,一個在此盡孝,一個在京盡忠,也算是兩全了,朝廷的旨意我會想辦法。”

  “不,要留,咱們一起留。”李明則覺得過意不去,他相信二弟有這個本事,讓他回京,但是,二弟回去比他更有前途,他怎能這麼自私?

  李明允笑著,目色卻是凝重:“大哥,樹大易招風啊!朝廷此番召我回京,必是有大事,只是前車之鑑,不敢忘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