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殿下吩咐爾等不可在附中胡亂走動,四位還是回院中老實呆著罷。”不等四人回話,嬤嬤們大手一揮就將四人推回院子裡,門外似乎還上了鎖,只有一日三餐丫環送飯菜來才會打開。
四人傻眼,原來另一道選擇是這個過法兒,不僅見不著昭王殿下,還吃不好穿不暖,連點自由行動的地兒都沒有,每天都要在這一畝三分地里晃悠。
……
祝惜睡醒後喜歡在床上多躺一會兒,活動活動筋骨清醒過來再起床,好在她頭上並無公婆,又是王府主母,旁人輕易不會來指責她什麼,睡到日上三竿起來洗漱後,凝霜端來一碗燕窩粥服侍她先喝下,再吃些早點,這一餐算是應付過去。
她在後宅內沒什麼大事要做,無非是處置家事,看看書寫寫話本,這一年多里,祝惜寫出來的話本書稿摞起來已經有十來本書那麼高,丫環們都小心整理,放在一個專門的柜子里,等閒不讓外人觀看,畢竟這話本里的內容只有昭王殿下與王妃知道的最清楚。
“娘娘,郡守夫人胡夫人攜女求見。”
凝霜的一聲稟報讓祝惜從話本世界回到現實,她放下毛筆,漫不經心的問:“我可曾與胡夫人約好見面的?”
“是,三日前胡夫人給娘娘送來拜帖,娘娘回話讓她今日到府。”
祝惜只好將寫好的書稿收好,再起身讓冬雪幫忙梳妝打扮,她在自己房裡的打扮清爽簡單,可劍客不能隨意,再怎麼說她也代表著李冀昶,總不能讓人看低的。
新調任過來的洛州郡守胡偉永是李冀昶的堅實擁護者,其夫人到府中拜訪更是理所應當,如果不出什麼意外,未來一段時間內祝惜和她打交道的機會還有很多。
“妾身和小女見過王妃娘娘,娘娘大安。”胡夫人規規矩矩行禮,她身後跟著的妙齡女子有樣學樣,遠遠看過去嬌美可愛,應當與祝惜是差不多大的年歲。
“二位快快免禮,請坐罷。”
胡夫人今日來是請祝惜參加十日後,她第長孫的滿月酒,特地到府上報喜以示敬重,順道解釋了帶女兒來的用意,“妾身與王妃年歲相差甚多,不知王妃年輕喜歡什麼,便將小女帶來,讓她陪王妃說說話。”
祝惜面上很愉悅的點頭:“胡夫人費心了,你家四世同堂是大喜事一樁,那日本王與我都會過府道賀。”
這可是很大的臉面了,胡夫人喜滋滋的,自家老爺既然投靠了昭王殿下,那她自然要討好昭王妃,以期胡家子孫的青雲之路。
胡夫人的千金名叫胡雅清,在昭王府內仍是不卑不亢,妙語連珠,表面上似乎是和祝惜說的不錯,只是祝惜覺得胡姑娘知趣是知趣,就是喜歡掉書袋,不一會兒就要冒出來一句,前朝哪位大儒說,某位聖人云,祝惜聽的一知半解,原主也曾讀書識字,她腦子裡還有記憶,只是對胡姑娘所說著實沒有半點印象。
好在,她們沒有久留,在午飯前離開,不是什麼親近人斷沒有留飯的道理,即便要來往,那也得等日後熟識了,不然多顯得她這昭王妃沒架子,沒地位喜歡巴結人呢。
這一對母女走後,自有桑枝把打探好的八卦奉上,“胡姑娘比王妃還要大一歲,他三年前就已訂婚,只是趕上國喪沒有成婚,後來那家公子騎馬墜亡,胡姑娘守瞭望門寡便一直沒有談婚論嫁,如今倒是有許人家的意思,聽說是胡家老太太身體不佳,若是再……”
若是再給老祖母守三年的孝期,那胡姑娘這大好年華是徹底給耽誤了。
“她們初到洛州,還不熟悉這裡的人物風土,這次滿月酒倒是不錯的機會。”祝惜淡淡說了一句。
桑枝跟著點頭,卻覺得王妃知曉胡姑娘的身世後好像更不開心了,她猜不出何處惹得祝惜不悅,只好站在一旁緘口不言。
傍晚李冀昶回府,祝惜記起胡夫人來拜訪的事,便順口和他提了一句,他點點頭,表示知曉。
“胡偉永人還可用,惜惜大可與他們結交便是。”
祝惜聽了,眼也不抬說是,卻見李冀昶從袖中拿出一個長條的紅木盒子遞到她手裡,低聲道:“本王今日出府瞧見這支簪子做的不錯,極襯王妃的容貌,便做主替王妃買了回來,王妃瞧著如何?”
金簪奢華精巧,上頭鑲著碩大的紅寶石,祝惜看一眼就覺得喜歡,笑容漸大,李冀昶則將金簪抽走,親手插在祝惜的髮髻上,又退後一步點頭道:“本王眼光著實不錯,王妃戴上極美,這金簪算是到了合適的主子手裡。”
“殿下怎麼忽然說話這麼甜?”
李冀昶輕咳一聲,“本王與王妃新婚燕爾,說些甜言蜜語怎麼了?難道不准?律法可不曾有這個規矩。”
祝惜默然,律法也管不著你昭王殿下給王妃買簪子不是?她心裡高興,投桃報李下廚給李冀昶做了一道當初在路上做過的紅燒魚,李冀昶很給面子,一人吃掉大半,心滿意足道:“本王這根金簪可謂一舉數得?”
“不是只有兩得?”她得了金簪,他吃到魚。
等到了床上,李冀昶才教祝惜知道另一得在哪兒。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會早點麼麼噠
第45章
胡夫人嫡長孫滿月酒那日, 昭王夫婦一起過府道賀,這對胡大人一家來說都是莫大的面子,在洛州昭王就是土皇帝, 甭管是否依附昭王府, 能得昭王青眼總是不錯的。
四人傻眼,原來另一道選擇是這個過法兒,不僅見不著昭王殿下,還吃不好穿不暖,連點自由行動的地兒都沒有,每天都要在這一畝三分地里晃悠。
……
祝惜睡醒後喜歡在床上多躺一會兒,活動活動筋骨清醒過來再起床,好在她頭上並無公婆,又是王府主母,旁人輕易不會來指責她什麼,睡到日上三竿起來洗漱後,凝霜端來一碗燕窩粥服侍她先喝下,再吃些早點,這一餐算是應付過去。
她在後宅內沒什麼大事要做,無非是處置家事,看看書寫寫話本,這一年多里,祝惜寫出來的話本書稿摞起來已經有十來本書那麼高,丫環們都小心整理,放在一個專門的柜子里,等閒不讓外人觀看,畢竟這話本里的內容只有昭王殿下與王妃知道的最清楚。
“娘娘,郡守夫人胡夫人攜女求見。”
凝霜的一聲稟報讓祝惜從話本世界回到現實,她放下毛筆,漫不經心的問:“我可曾與胡夫人約好見面的?”
“是,三日前胡夫人給娘娘送來拜帖,娘娘回話讓她今日到府。”
祝惜只好將寫好的書稿收好,再起身讓冬雪幫忙梳妝打扮,她在自己房裡的打扮清爽簡單,可劍客不能隨意,再怎麼說她也代表著李冀昶,總不能讓人看低的。
新調任過來的洛州郡守胡偉永是李冀昶的堅實擁護者,其夫人到府中拜訪更是理所應當,如果不出什麼意外,未來一段時間內祝惜和她打交道的機會還有很多。
“妾身和小女見過王妃娘娘,娘娘大安。”胡夫人規規矩矩行禮,她身後跟著的妙齡女子有樣學樣,遠遠看過去嬌美可愛,應當與祝惜是差不多大的年歲。
“二位快快免禮,請坐罷。”
胡夫人今日來是請祝惜參加十日後,她第長孫的滿月酒,特地到府上報喜以示敬重,順道解釋了帶女兒來的用意,“妾身與王妃年歲相差甚多,不知王妃年輕喜歡什麼,便將小女帶來,讓她陪王妃說說話。”
祝惜面上很愉悅的點頭:“胡夫人費心了,你家四世同堂是大喜事一樁,那日本王與我都會過府道賀。”
這可是很大的臉面了,胡夫人喜滋滋的,自家老爺既然投靠了昭王殿下,那她自然要討好昭王妃,以期胡家子孫的青雲之路。
胡夫人的千金名叫胡雅清,在昭王府內仍是不卑不亢,妙語連珠,表面上似乎是和祝惜說的不錯,只是祝惜覺得胡姑娘知趣是知趣,就是喜歡掉書袋,不一會兒就要冒出來一句,前朝哪位大儒說,某位聖人云,祝惜聽的一知半解,原主也曾讀書識字,她腦子裡還有記憶,只是對胡姑娘所說著實沒有半點印象。
好在,她們沒有久留,在午飯前離開,不是什麼親近人斷沒有留飯的道理,即便要來往,那也得等日後熟識了,不然多顯得她這昭王妃沒架子,沒地位喜歡巴結人呢。
這一對母女走後,自有桑枝把打探好的八卦奉上,“胡姑娘比王妃還要大一歲,他三年前就已訂婚,只是趕上國喪沒有成婚,後來那家公子騎馬墜亡,胡姑娘守瞭望門寡便一直沒有談婚論嫁,如今倒是有許人家的意思,聽說是胡家老太太身體不佳,若是再……”
若是再給老祖母守三年的孝期,那胡姑娘這大好年華是徹底給耽誤了。
“她們初到洛州,還不熟悉這裡的人物風土,這次滿月酒倒是不錯的機會。”祝惜淡淡說了一句。
桑枝跟著點頭,卻覺得王妃知曉胡姑娘的身世後好像更不開心了,她猜不出何處惹得祝惜不悅,只好站在一旁緘口不言。
傍晚李冀昶回府,祝惜記起胡夫人來拜訪的事,便順口和他提了一句,他點點頭,表示知曉。
“胡偉永人還可用,惜惜大可與他們結交便是。”
祝惜聽了,眼也不抬說是,卻見李冀昶從袖中拿出一個長條的紅木盒子遞到她手裡,低聲道:“本王今日出府瞧見這支簪子做的不錯,極襯王妃的容貌,便做主替王妃買了回來,王妃瞧著如何?”
金簪奢華精巧,上頭鑲著碩大的紅寶石,祝惜看一眼就覺得喜歡,笑容漸大,李冀昶則將金簪抽走,親手插在祝惜的髮髻上,又退後一步點頭道:“本王眼光著實不錯,王妃戴上極美,這金簪算是到了合適的主子手裡。”
“殿下怎麼忽然說話這麼甜?”
李冀昶輕咳一聲,“本王與王妃新婚燕爾,說些甜言蜜語怎麼了?難道不准?律法可不曾有這個規矩。”
祝惜默然,律法也管不著你昭王殿下給王妃買簪子不是?她心裡高興,投桃報李下廚給李冀昶做了一道當初在路上做過的紅燒魚,李冀昶很給面子,一人吃掉大半,心滿意足道:“本王這根金簪可謂一舉數得?”
“不是只有兩得?”她得了金簪,他吃到魚。
等到了床上,李冀昶才教祝惜知道另一得在哪兒。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會早點麼麼噠
第45章
胡夫人嫡長孫滿月酒那日, 昭王夫婦一起過府道賀,這對胡大人一家來說都是莫大的面子,在洛州昭王就是土皇帝, 甭管是否依附昭王府, 能得昭王青眼總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