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杜貴妃當場暈倒在乾清宮,送回內殿請來太醫探查,說是懷有身孕不得動怒,司馬顥登基後尚無子嗣,看在未出世的孩子的份上,司馬顥都不能重罰杜家,只得寬限時日,讓杜家將寶物找回來。
在楚國使團回去的路上,祝惜無意間打開自己的行李,卻發現裡面放著一塊沉甸甸的玉石,上面刻著繁複的龍紋,一看就是珍貴之物,她忽然想到原著中,杜貴妃一家就是因為晉國至寶玉璽的丟失獲罪處斬的,難道說這塊玉石就是晉國至寶?
她鬼鬼祟祟去問李冀昶,誰知他波瀾不驚的點點頭:“放在你那兒吧,回去後要交予皇帝,你那裡旁人不會注意。”
祝惜小心翼翼的問:“殿下就不怕我磕著碰著這寶物,或者帶它逃跑?”
李冀昶正在觀看她寫的話本,頭也不抬的哼了一聲,“那最好帶著本王一起走。”
第41章
從晉國到楚國一路顛簸, 恰巧天氣漸漸熱起來,祝惜便和李冀昶到外面騎馬前進,雖然會黑一點, 但總比悶在馬車裡舒服。
遠嫁的和親公主就沒那麼舒服, 戰戰兢兢坐在馬車裡, 吃喝拉撒都要避開這一隊大老粗。
“殿下, 公主不該另外啟程到咱們楚國京城麼?為何跟著使團和親遠嫁呢?”兩人走在隊伍前頭,周圍的護衛都是李冀昶的親信,說起話也就無所顧忌。
“長寧公主並非皇室血脈,遠嫁和親是早就準備好的, 咱們來此, 一是出使, 二就是迎親。”
祝惜點點頭, 原來是早就談好的, 她知趣的不再多問,畢竟這關乎前朝國政。
李冀昶抬眸看她一眼,“怎麼不問別的?”
祝惜一臉莫名,“殿下,此事重大, 妾身不敢多問。”
“……惜惜啊。”李冀昶喃喃叫他一聲, 又想笑又有惱意,最後揚起馬鞭,策馬向前,祝惜也跟著往前走, 二人速度變快。
藺葉舟坐在後面的馬車裡,他表面上是文臣,甚少騎馬,加之要保護公主輕易不能遠離,但他遠遠看著昭王殿下和護衛小廝的快活模樣,總覺得那裡怪怪的,昭王殿下似乎對貼身小廝極為寵愛,可前些時日還見昭王殿下念著新進門的王妃,要給人家選點禮物帶回去,此時……難道昭王殿下有斷袖之癖?
等到兩方人馬匯合,李冀昶就覺得藺葉舟看他的眼神格外奇怪,他並未放在心上,藺葉舟若有異常,他安排過去的探子自會來報。
晚間,大隊人馬安營紮寨,長寧公主不肯到帳篷里安睡,照舊睡在馬車裡,李冀昶的帳篷小小的卻很牢固,看起來比藺葉舟的還要豪華些。
他帶著祝惜進到帳篷里,兩人自然是要同塌而眠的,只是天氣漸熱,各自占據床的一半,並不會有占據對方地盤的事情發生。
李冀昶怪遺憾的,若是冬日,他的王妃睡著之後不自覺就往他身邊靠,現在看來是沒那個可能了。
入夜後,外頭值守的士兵來回走動,燃起的篝火照出來些微光亮,馬車裡,長寧公主和陪嫁丫環睡在一起,睡了沒多久,丫環忽然聽到微弱的抽泣聲,睜開眼一看,似乎是長寧公主在哭。
“公主,您怎麼了?”
長寧公主搖頭不肯說話,抽泣半晌才道:“我不想和親。”
丫環嘆一聲氣,她也不想當陪嫁丫環的,可是有什麼辦法,老爺為了在陛下面前爭個面子,執意讓自家姑娘推選為和親遠嫁的公主,老爺和府里倒是因此飛黃騰達,可是苦了她家姑娘。
“公主,您想想夫人和二少爺,他們都盼著你能過的好些呢。”
長寧公主還是哭,低低的哭泣聲在曠野里並不明顯,也不曾有人在意和親公主為何要哭。
一路進入楚國,從邊關到京城會路過洛州,到洛州不遠李冀昶在隊伍中便恢復了身份,藺葉舟恭恭敬敬尊稱昭王殿下。
長寧公主坐在馬車裡悄悄打量這位傳說中的昭王殿下,低聲問丫環:“我聽說他是楚國的戰神?”
“奴婢不清楚。”丫環很訝異,她家姑娘怎麼會知道這些。
長寧公主聽後默不作聲,她也是聽父親提起過楚國的昭王殿下,從前是覺得神秘莫測,萬沒想到今生還有機會親眼見到他,昭王殿下比她想像中的還要玉樹臨風。
快到洛州時,祝惜要回昭王府,李冀昶還要負責護送長寧公主等人進京,他甚至連回王府坐一坐的時間都沒有。
“惜惜,這是本王的令牌,你好生收著。”李冀昶將一塊金牌放到她手中。
金牌涼涼的又有沉甸甸的重量,祝惜握在手心裡,鄭重點頭:“殿下放心,妾身一定會守好王府的。”
李冀昶緩緩露出一個笑容,但終究不敢給自己增加名聲污點,讓護衛送她回府,名義上是讓貼身小廝去王府送信。
藺葉舟無端想起那驚鴻一瞥的昭王府,祝二姑娘已經香消玉殞,昭王妃卻和她如此相像,他深深蹙眉,難道說這兩人……是同一人?
從知曉祝二姑娘去世的消息,他惋惜悼念,卻從未往這上頭想過,如今想來,許多事都有說不上來的不對勁,那丟失的玉璽是何人所為?昭王李冀昶到底在做些什麼?
洛州到京城,不到十天的距離,藺葉舟卻越想越心驚,快到京城時派人去司馬顥傳信,信上言明昭王妃與祝惜相像,恍若一人。
在楚國使團回去的路上,祝惜無意間打開自己的行李,卻發現裡面放著一塊沉甸甸的玉石,上面刻著繁複的龍紋,一看就是珍貴之物,她忽然想到原著中,杜貴妃一家就是因為晉國至寶玉璽的丟失獲罪處斬的,難道說這塊玉石就是晉國至寶?
她鬼鬼祟祟去問李冀昶,誰知他波瀾不驚的點點頭:“放在你那兒吧,回去後要交予皇帝,你那裡旁人不會注意。”
祝惜小心翼翼的問:“殿下就不怕我磕著碰著這寶物,或者帶它逃跑?”
李冀昶正在觀看她寫的話本,頭也不抬的哼了一聲,“那最好帶著本王一起走。”
第41章
從晉國到楚國一路顛簸, 恰巧天氣漸漸熱起來,祝惜便和李冀昶到外面騎馬前進,雖然會黑一點, 但總比悶在馬車裡舒服。
遠嫁的和親公主就沒那麼舒服, 戰戰兢兢坐在馬車裡, 吃喝拉撒都要避開這一隊大老粗。
“殿下, 公主不該另外啟程到咱們楚國京城麼?為何跟著使團和親遠嫁呢?”兩人走在隊伍前頭,周圍的護衛都是李冀昶的親信,說起話也就無所顧忌。
“長寧公主並非皇室血脈,遠嫁和親是早就準備好的, 咱們來此, 一是出使, 二就是迎親。”
祝惜點點頭, 原來是早就談好的, 她知趣的不再多問,畢竟這關乎前朝國政。
李冀昶抬眸看她一眼,“怎麼不問別的?”
祝惜一臉莫名,“殿下,此事重大, 妾身不敢多問。”
“……惜惜啊。”李冀昶喃喃叫他一聲, 又想笑又有惱意,最後揚起馬鞭,策馬向前,祝惜也跟著往前走, 二人速度變快。
藺葉舟坐在後面的馬車裡,他表面上是文臣,甚少騎馬,加之要保護公主輕易不能遠離,但他遠遠看著昭王殿下和護衛小廝的快活模樣,總覺得那裡怪怪的,昭王殿下似乎對貼身小廝極為寵愛,可前些時日還見昭王殿下念著新進門的王妃,要給人家選點禮物帶回去,此時……難道昭王殿下有斷袖之癖?
等到兩方人馬匯合,李冀昶就覺得藺葉舟看他的眼神格外奇怪,他並未放在心上,藺葉舟若有異常,他安排過去的探子自會來報。
晚間,大隊人馬安營紮寨,長寧公主不肯到帳篷里安睡,照舊睡在馬車裡,李冀昶的帳篷小小的卻很牢固,看起來比藺葉舟的還要豪華些。
他帶著祝惜進到帳篷里,兩人自然是要同塌而眠的,只是天氣漸熱,各自占據床的一半,並不會有占據對方地盤的事情發生。
李冀昶怪遺憾的,若是冬日,他的王妃睡著之後不自覺就往他身邊靠,現在看來是沒那個可能了。
入夜後,外頭值守的士兵來回走動,燃起的篝火照出來些微光亮,馬車裡,長寧公主和陪嫁丫環睡在一起,睡了沒多久,丫環忽然聽到微弱的抽泣聲,睜開眼一看,似乎是長寧公主在哭。
“公主,您怎麼了?”
長寧公主搖頭不肯說話,抽泣半晌才道:“我不想和親。”
丫環嘆一聲氣,她也不想當陪嫁丫環的,可是有什麼辦法,老爺為了在陛下面前爭個面子,執意讓自家姑娘推選為和親遠嫁的公主,老爺和府里倒是因此飛黃騰達,可是苦了她家姑娘。
“公主,您想想夫人和二少爺,他們都盼著你能過的好些呢。”
長寧公主還是哭,低低的哭泣聲在曠野里並不明顯,也不曾有人在意和親公主為何要哭。
一路進入楚國,從邊關到京城會路過洛州,到洛州不遠李冀昶在隊伍中便恢復了身份,藺葉舟恭恭敬敬尊稱昭王殿下。
長寧公主坐在馬車裡悄悄打量這位傳說中的昭王殿下,低聲問丫環:“我聽說他是楚國的戰神?”
“奴婢不清楚。”丫環很訝異,她家姑娘怎麼會知道這些。
長寧公主聽後默不作聲,她也是聽父親提起過楚國的昭王殿下,從前是覺得神秘莫測,萬沒想到今生還有機會親眼見到他,昭王殿下比她想像中的還要玉樹臨風。
快到洛州時,祝惜要回昭王府,李冀昶還要負責護送長寧公主等人進京,他甚至連回王府坐一坐的時間都沒有。
“惜惜,這是本王的令牌,你好生收著。”李冀昶將一塊金牌放到她手中。
金牌涼涼的又有沉甸甸的重量,祝惜握在手心裡,鄭重點頭:“殿下放心,妾身一定會守好王府的。”
李冀昶緩緩露出一個笑容,但終究不敢給自己增加名聲污點,讓護衛送她回府,名義上是讓貼身小廝去王府送信。
藺葉舟無端想起那驚鴻一瞥的昭王府,祝二姑娘已經香消玉殞,昭王妃卻和她如此相像,他深深蹙眉,難道說這兩人……是同一人?
從知曉祝二姑娘去世的消息,他惋惜悼念,卻從未往這上頭想過,如今想來,許多事都有說不上來的不對勁,那丟失的玉璽是何人所為?昭王李冀昶到底在做些什麼?
洛州到京城,不到十天的距離,藺葉舟卻越想越心驚,快到京城時派人去司馬顥傳信,信上言明昭王妃與祝惜相像,恍若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