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歧不置可否,只道:“你們年輕人,有志向是好的,有闖勁敢嘗試,那就更好了。”

  顧知行便看顧知遠,道:“四弟,不是說你這兩年也去了京城?到底京城什麼樣?是不是已經在京城置了地和鋪子?”

  顧知遠淡淡的道:“我雖去了京城,卻一直在大興和昌平兩地,求的是如何種草龍珠的技法。至於城裡,只偶爾去過一兩遭,三哥說的,我實是不大清楚。”

  顧知行不禁有些感慨:“唉,你一向跟著爹醉心於醫術,不懂得行商之道也是真的。要說還是你膽大,但凡我去趟京城,總不能空手回來。”

  不只這些男人們興奮,顧三太太也眼中滿含期望。

  當初她們夫妻也猜測顧歧會帶誰去京城,最壞的是他只帶大哥夫妻,可沒成想一家子都能去。

  上哪兒去找這樣的好事?

  那可是京城。

  人人都說京城裡遍地黃金,去了就能發財致富,不比在這小縣城窩著強?

  她看向新上任的顧二太太,道:“看來還是婆母有福氣,我們都跟著沾了您的光了,要不然怎麼有這個榮幸能去京城逛逛?”

  顧二太太臉一紅。

  顧三奶奶這話大有恭違之意,可話里卻暗含是因為顧歧娶了她,這才一高興,所以才大發慈悲,把這幾個子侄都帶上。

  顧二太太本想說幾句場面上的話,可太過面嫩,錯過了時機。

  顧三奶奶問姜知甜:“四弟妹覺得呢?也不知道京城到底什麼樣,咱們要帶多少行李……”

  姜知甜淺笑道:“我什麼都不懂,也不曾出過遠門,一應事務,還得聽長輩和四爺的。”

  顧大奶奶也輕嘆道:“是啊,這城裡的人,有的一輩子也沒機會去京城,不成想咱們倒有了這福氣。

  我雖上了年紀,不喜熱鬧,可也想跟著湊湊趣,畢竟去過京城,以後同人說嘴也是有底氣的。”

  顧歧的視線從諸人臉上掠過,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心裡不大舒坦。

  一個是顧知遠,一個是姜知甜。

  前者太過沉穩,甚至還帶著幾分絕決。顧歧都能想像得到,就算自己不帶他,他也一定會帶著姜知甜進京,還一定會站到顧知慕跟前。

  後者則太過虛偽,居然沒有一點兒的難堪和羞恥。

  難道她不明白,她進京去見顧知慕,是自尋麻煩嗎?

  這樁婚事明明是他極力促成的,可看人家夫妻平靜安穩,他居然又不平衡起來了。

  定下三天後啟程,顧歧揮手讓大家散了。

  顧三奶奶邀請姜知甜和顧大奶奶收拾東西,看看缺什麼,少什麼,也好一塊備辦。

  顧大奶奶含笑應下,姜知甜卻道:“我得回趟娘家,等回來再向三嫂請教。”

  顧三奶奶不好強人所難,只得目送姜知甜出府。

  她和顧大奶奶回了屋裡,說了老半天閒話。

  顧知遠就在門口等著姜知甜,道:“我送你回娘家,住上一晚,明日再一道回來。”

  姜知甜和他坐上車,問他:“四爺要是忙,就不必跟我一同回去了。”

  顧知遠道:“我沒什麼可收拾的,幾身換洗衣裳就足夠了。倒是你……”

  姜知甜笑道:“我更沒什麼可收拾的,就算把整個家都搬過去,人家就瞧得上了麼?”

  她出身在這兒呢,哪怕她穿金戴銀,頂著個公主的名頭,人家也得笑話她是泥腿子。

  一輩子也抹不掉,何必呢?

  顧知遠笑道:“話雖這麼說,可該收拾也得收拾,你放心吧,我這一二年雖然在京城沒混出個模樣來,可院子還是置辦了一處的,到時去京城再置辦衣裳、首飾。”

  姜知甜更沒話說了。

  兩人回到姜家,張氏等人熱情相迎,真箇的把顧知遠當成了自家姑爺。

  雖說這樁親事就這麼稀里糊塗的認定了,可張氏私下裡和袁氏說:“這樣也好,橫豎孩子他姑已經成過一次親,且迎親的就是四爺,將將好。否則再辦一次,怕反倒不吉利。”

  袁氏把這話轉給姜知正聽,他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因此把對顧家的怨念放下不少。

  何況顧知遠會做人,顧確實比顧知慕強好幾倍,姜家人待他真誠,拿他當了自己人。

  轉眼日落西山,該就寢了。

  顧知遠跟著姜知甜去了廂房。

  姜知甜瞅了他兩眼,道:“四爺要是不自在,我跟大哥說,把後罩房收拾出來?”

  顧知遠跟沒聽見似的,一屁股坐到小床邊。

  他有什麼不自在的?

  名正言順啊,現在。

  他雖不胖,可男人的體重就是重,那木板搭成的床就吱吱作響。

  姜知甜聽得心驚肉跳,外頭人聽了,還當他們倆做壞事呢。

  顧知遠瞅著她:“我有什麼不自在的?要是驚動了大哥大嫂和母親,你讓他們怎麼想?”

  自然是擔心。

  這也正是姜知甜不願意讓他們知道的最根本的原因。

  她坐到唯一的小木凳上,搓了搓手,望著半歪著的顧知遠,道:“那個……我有句話,想和四爺說。”

  “說。”他照舊那麼歪著,跟他平日的風度翩翩十分的不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