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堂堂公主落得如此境地,宛如從天上墜落到地獄,司徒聞樂只覺得糟糕透了。
但是,她又有求生的渴望。“殺了我”這話,她怎麼都說不出口。
姬朔微怔。
這幾日以來,她每到夜間,總會以各種方式,試圖威脅他放她離開。
他就點了她的穴道,將她放在枕邊,說一些話嚇唬她。
想不到,這就做怕了?
第94章 掌摑
月涼如水,微風拂過幢幢人影,營帳中的將士們卻再一次歡騰起來。
仁宜太后來的時候,吳監軍剛好將那點中途發生的意外處理完畢,命人重新將各色器具備上,再是點燃熄去的篝火。軍營門口的草地上,再次躍起一簇簇火花。
因而,仁宜太后所見到,不過是普通的慶功場面。
在眾多將領的簇擁下,仁宜太后親切地將沈葭介紹給他們,悉心地為沈葭講解容國的風土人情。
眾將領打量了沈葭一圈,只覺這位公主不僅沒有架子,而且容光懾人,渾身上下,似乎籠罩著一層仙霧般,縹緲若仙,著實令人喜歡。
他們熱情地給予回應:“原來這就是先帝當年遺留在外的公主,果然是顧盼生輝,貌似天仙,有如洛神再世。太后娘娘身邊一直也沒有一位公主相伴,這下,太后娘娘可有福了。”
他們平常只擅長上戰場打仗,不會舞文弄墨,現在,能說出這樣一句恭維的話來,亦是難得。
聞言,沈葭卻是微詫。
她以為仁宜太后既然收了諸多義子,應該也收了不少義女才對。可這麼多年以來,公主對仁宜太后來說,是個沒影的事情。
“哀家本來有過收養公主的念頭。”仁宜太后的眸中划過微瀾,後又出言解釋:“但姑娘家嬌氣,不能像男孩兒那般,任由她出去歷練。哀家不懂得如何養姑娘,就一直給擱置了。”
沈葭若有所悟,收起原先的猜想,大方地展露笑顏,友好地與眾將領客套一番。
等到見過在場的所有將領後,仁宜太后忽地問道:“姬將軍人在何處?”
仁宜太后平時頗為器重姬朔,剛才到場的時候,也先是尋找姬朔的身影。
但目光在人群里逡巡一圈,她還是沒見到人,不免感到疑惑。
眾將領面面相覷,經過一番眼神交流後,他們給出了一個回復,“姬將軍他被要事耽擱了。”
“有什麼樣的要事,能比見哀家還重要?”仁宜太后向來不喜別人欺騙她,看出了不對勁的地方後,眉間的神色頗為嚴肅。
吳監軍的眼珠子骨碌碌地轉動,見機回道:“太后娘娘,姬將軍方才因為與人爭一名女奴,起了爭執,怒氣沖沖地將。此時,他沒有來,或是被美色耽擱了。”
他的話才說完,只聽一陣踏步聲響起,軍靴踩過營地上的砂礫,姬朔的身影已是出現。
“太后娘娘,末將來遲。”他及時認錯,神情之間,略有恍惚之意。
“你可是如吳監軍所說的那般,被美色耽誤了?”仁宜太后不咸不淡地問。
姬朔斂眉,言簡意賅地回道:“並非如此。”
吳監軍淡笑一聲:“姬將軍,你當著那麼多將領的面,將那位女奴帶入你的營帳里,又不顧太后娘娘的聖駕,難不成真的只是做了一回柳下惠嗎?”
姬朔的眉心微擰,沒有理會吳監軍,再是向仁宜太后稟道:“屬下的確帶走了一名女奴。但是,當時是由於事出緊急,若是末將不出手相救,那女奴可能就會失去性命。雖然那西部落已經戰敗,但他們部落里的女子還是無辜的。末將不能見死不救。”
他說的也是實說。每次打完勝仗,軍中將領盡情地享受女俘虜時,他並沒有效仿。有時候,他覺得其他將領做得太過分,也會出言制止。這一次,有吳監軍從中挑食,才鬧得大了些。
至於其它的原因,姬朔沒有去細究。
“姬將軍竟然會覺得敵軍的人無辜?”吳監軍不以為意,直接反駁道:“那照你的意思,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那西部落的人都給放了,再給他們機會,繼續來入侵容國?”
眼見著兩人就要當著仁宜太后的面,再次出現糾紛,其他人都為姬朔捏了把汗。
這時,沈葭輕笑著出聲:“我覺得,姬將軍的說法,並沒有錯。”
一路上,她聽仁宜太后和姬煜提起過姬朔的事情。
從姬朔出現開始,沈葭就認出了他,心裡直嘆,原來姬煜上次帶去晉宮的神箭手竟然是容國的戰神。
她對姬朔的印象不錯,見到姬朔被吳監軍構陷,她忍不住幫他一把。
“我們享受勝利果實不假,但若過分地去侮辱那西部落的俘虜,反而,會激起那西族人的恨意。那西雖是被滅族,但在那麼多族人中,總會有漏網之魚,這對容國來說,是一個潛在的隱患。此時,若讓他們見到容國在善待他們的族人,他們復仇的決心或許不會那般激烈。”
姬朔一怔,遲疑地望著沈葭。
“吳監軍,哀家相信姬將軍不是貪圖美色的人。”仁宜太后對姬朔的為人還是有點了解的。
她知道,姬朔十分珍視被姬朔提拔的機會,平日的生活無比自律,不是在練箭,就是在鑽研兵法謀略。姬煜曾送過姬朔一些侍妾,但姬朔連面都沒有見過,只讓侍妾們待在家中,他自己一年到頭卻沒回過家,那些侍妾差點都蒙了灰。
但是,她又有求生的渴望。“殺了我”這話,她怎麼都說不出口。
姬朔微怔。
這幾日以來,她每到夜間,總會以各種方式,試圖威脅他放她離開。
他就點了她的穴道,將她放在枕邊,說一些話嚇唬她。
想不到,這就做怕了?
第94章 掌摑
月涼如水,微風拂過幢幢人影,營帳中的將士們卻再一次歡騰起來。
仁宜太后來的時候,吳監軍剛好將那點中途發生的意外處理完畢,命人重新將各色器具備上,再是點燃熄去的篝火。軍營門口的草地上,再次躍起一簇簇火花。
因而,仁宜太后所見到,不過是普通的慶功場面。
在眾多將領的簇擁下,仁宜太后親切地將沈葭介紹給他們,悉心地為沈葭講解容國的風土人情。
眾將領打量了沈葭一圈,只覺這位公主不僅沒有架子,而且容光懾人,渾身上下,似乎籠罩著一層仙霧般,縹緲若仙,著實令人喜歡。
他們熱情地給予回應:“原來這就是先帝當年遺留在外的公主,果然是顧盼生輝,貌似天仙,有如洛神再世。太后娘娘身邊一直也沒有一位公主相伴,這下,太后娘娘可有福了。”
他們平常只擅長上戰場打仗,不會舞文弄墨,現在,能說出這樣一句恭維的話來,亦是難得。
聞言,沈葭卻是微詫。
她以為仁宜太后既然收了諸多義子,應該也收了不少義女才對。可這麼多年以來,公主對仁宜太后來說,是個沒影的事情。
“哀家本來有過收養公主的念頭。”仁宜太后的眸中划過微瀾,後又出言解釋:“但姑娘家嬌氣,不能像男孩兒那般,任由她出去歷練。哀家不懂得如何養姑娘,就一直給擱置了。”
沈葭若有所悟,收起原先的猜想,大方地展露笑顏,友好地與眾將領客套一番。
等到見過在場的所有將領後,仁宜太后忽地問道:“姬將軍人在何處?”
仁宜太后平時頗為器重姬朔,剛才到場的時候,也先是尋找姬朔的身影。
但目光在人群里逡巡一圈,她還是沒見到人,不免感到疑惑。
眾將領面面相覷,經過一番眼神交流後,他們給出了一個回復,“姬將軍他被要事耽擱了。”
“有什麼樣的要事,能比見哀家還重要?”仁宜太后向來不喜別人欺騙她,看出了不對勁的地方後,眉間的神色頗為嚴肅。
吳監軍的眼珠子骨碌碌地轉動,見機回道:“太后娘娘,姬將軍方才因為與人爭一名女奴,起了爭執,怒氣沖沖地將。此時,他沒有來,或是被美色耽擱了。”
他的話才說完,只聽一陣踏步聲響起,軍靴踩過營地上的砂礫,姬朔的身影已是出現。
“太后娘娘,末將來遲。”他及時認錯,神情之間,略有恍惚之意。
“你可是如吳監軍所說的那般,被美色耽誤了?”仁宜太后不咸不淡地問。
姬朔斂眉,言簡意賅地回道:“並非如此。”
吳監軍淡笑一聲:“姬將軍,你當著那麼多將領的面,將那位女奴帶入你的營帳里,又不顧太后娘娘的聖駕,難不成真的只是做了一回柳下惠嗎?”
姬朔的眉心微擰,沒有理會吳監軍,再是向仁宜太后稟道:“屬下的確帶走了一名女奴。但是,當時是由於事出緊急,若是末將不出手相救,那女奴可能就會失去性命。雖然那西部落已經戰敗,但他們部落里的女子還是無辜的。末將不能見死不救。”
他說的也是實說。每次打完勝仗,軍中將領盡情地享受女俘虜時,他並沒有效仿。有時候,他覺得其他將領做得太過分,也會出言制止。這一次,有吳監軍從中挑食,才鬧得大了些。
至於其它的原因,姬朔沒有去細究。
“姬將軍竟然會覺得敵軍的人無辜?”吳監軍不以為意,直接反駁道:“那照你的意思,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那西部落的人都給放了,再給他們機會,繼續來入侵容國?”
眼見著兩人就要當著仁宜太后的面,再次出現糾紛,其他人都為姬朔捏了把汗。
這時,沈葭輕笑著出聲:“我覺得,姬將軍的說法,並沒有錯。”
一路上,她聽仁宜太后和姬煜提起過姬朔的事情。
從姬朔出現開始,沈葭就認出了他,心裡直嘆,原來姬煜上次帶去晉宮的神箭手竟然是容國的戰神。
她對姬朔的印象不錯,見到姬朔被吳監軍構陷,她忍不住幫他一把。
“我們享受勝利果實不假,但若過分地去侮辱那西部落的俘虜,反而,會激起那西族人的恨意。那西雖是被滅族,但在那麼多族人中,總會有漏網之魚,這對容國來說,是一個潛在的隱患。此時,若讓他們見到容國在善待他們的族人,他們復仇的決心或許不會那般激烈。”
姬朔一怔,遲疑地望著沈葭。
“吳監軍,哀家相信姬將軍不是貪圖美色的人。”仁宜太后對姬朔的為人還是有點了解的。
她知道,姬朔十分珍視被姬朔提拔的機會,平日的生活無比自律,不是在練箭,就是在鑽研兵法謀略。姬煜曾送過姬朔一些侍妾,但姬朔連面都沒有見過,只讓侍妾們待在家中,他自己一年到頭卻沒回過家,那些侍妾差點都蒙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