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皇后將希望寄托在這個韓平身上,若是能找出幕後黑手,她說不定還能為太子再扳回一城來,只希望這個韓平別像個泥鰍似的難抓。
撫遠侯知道這些後,提出:“你的人在什麼地方,我多派幾個去,你的人抓人不行,這件事情宜早不宜晚,必須今快查清楚才行。”
太子現在的聲勢剛剛不穩固,若是時間長了,拖延下去的話,只會對太子的聲望越來越不利。
皇后知道這個道理。將她的人傳回來的書信盡數交給了撫遠侯,撫遠侯拿了書信,便離開了皇宮。
兩天之後,撫遠侯的人果然不負眾望,成功將潛逃在外的韓平給擒回了京城,撫遠侯親自連夜審問之下,韓平差點被打死之前,終於吐口承認了是自己挑唆寧王對太子下手的,而背後指使他的人則是一個叫做蔡志成的人,這個蔡志成似乎挺有名,韓平一吐口,就有獄卒說出了其身份——晉王府的長史,忠勇伯府次子,其妻乃是薛家的旁支表親,當初就是拖了這門親的緣故,才在晉王身邊謀取了這樣的職務,後來因為辦事能力還可以,就一直在晉王身邊替晉王辦事。
有了這份證詞,撫遠侯瞬間就縷清了關係,蔡志成告訴他,他讓韓平在寧王面前說,當初安國公府的案子是太子在背後推波助瀾,是太子害的寧王這樣悽慘,一步步挑起了寧王對太子的恨意,正巧趕上了太子召見寧王,寧王想也沒想,就藏了一把匕首帶進了東宮,因為他的身份,入宮無需檢查,就這樣,寧王見了太子以後,恨意席捲而來,想也沒想,就在太子的身上捅了個窟窿眼兒,釀成大禍。
這件事情,單獨看,是看不明白的,但是連在一起就很明確了。
晉王讓蔡志成收買了韓平,讓韓平以朋友的名義幫助寧王,取得寧王的信任,再在寧王耳邊敲邊鼓,說當初安國公府是太子蓄意陷害,而安國公府出事之前,的確是太子和寧王斗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這樣一來,寧王對太子陷害一說自然深信不疑,埋下了這致命的隱患。
不得不說,晉王這一招確實厲害的很,一箭多雕,既讓寧王和太子自相殘殺,解決了寧王,又讓太子身受重傷,然後這個時候,晉王再站出來主持大局,好一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連環計用的可真好。
撫遠侯讓人取了蔡志成和韓平的證詞,打算第二天去回稟皇上,讓薛家和晉王都脫不開干係,然而詭異的是,當天夜裡,嚴防死守的牢房裡,蔡志成和韓平居然悄無聲息的被人殺了,並且所有護衛沒有任何察覺,兩人全都是被見血封喉的,連喊都沒有機會喊出來,就那麼死在了牢房之中。
撫遠侯的人憑著一點蛛絲馬跡,追著那些兇手而去,他們用的是軍中特有的追蹤方法,一路追到了城郊的一處莊園外,打聽之後,這莊園乃是晉王賞賜給一個妾侍的園子。
撫遠侯得知追蹤的人來報的消息,氣的將一張桌子給踢爛了。
敢在他眼皮子底下殺人,晉王和薛家可就真有點過分了,這筆帳如何能算。
不過因為兩個關鍵的證人被殺了,所以,撫遠侯想要去回稟皇上的計劃也就被打亂了,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和薛家,和晉王槓上,說什麼也要一雪前恥,替太子報仇的同時,也要好好的教訓教訓薛家,免得那薛家老頭兒以為他撫遠侯府全都是吃素的。
當天晚上,撫遠侯就派了幾隊身手敏捷的兵,把薛家旗下所有的商鋪盡數抄了個乾淨,又暗地裡擒了薛家的幾個嫡系兒郎一頓教訓,教訓完了,再吊到薛家門前,挑釁意味濃重。
薛相為此頭疼不已,也不知道自己最近是惹了哪路神仙,居然處處針對他們薛家,派人暗地裡去調查,卻什麼也查不出來,那些挑事兒的人,行蹤隱秘,計劃縝密,一點痕跡都不留,讓人抓不到現行,薛家上下都因為這件事情而陷入了恐慌之中,不管是家裡的女眷還是男人,全都不敢單獨出門,畢竟如果在外面被人打一頓,這還好說是自己不檢點,與人起了爭執,可是被人擒住悄悄打一頓,然後吊到大門前,這完全就是挑釁的做法,誰會不害怕一個藏在黑暗裡的瘋子呢。
偏偏這個瘋子分寸拿捏的極好,讓薛家深受其害的同時,還絲毫不暴、露自己,無論薛相派多少人查,或者派人在門口十二個時辰看守,事件始終得不到解決。
第212章
外面鬧騰的厲害, 魏堯在府里躲清靜, 每天除了會固定出去兩個時辰之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在陪著雲招福,今天也不例外,他帶雲招福在王府的橋上放風箏,他放著,雲招福看著。
刑部尚書在刑部等不到魏堯, 乾脆找到府里來了, 魏堯的風箏好不容易快要飛上天, 沒想到趙暢一來, 只好把風箏生生的又給扯下來,書錦給雲招福撐著傘遮陽,聽雪跑到魏堯身邊低聲說了一句:
“王爺, 王妃說,趙大人難得來府里, 她不用您陪, 您自招呼趙大人就好了。”
雲招福看的出來, 魏堯不太願意搭理趙大人,但趙大人滿臉的焦急, 肯定有什麼事情,便讓聽雪來說一聲, 免得魏堯以要陪她為藉口,拒絕趙大人。
魏堯哪裡不知雲招福的打算,無奈一嘆, 對趙大人比了個‘請’的手勢,兩人往書房去了。
到了書房裡,魏堯打開一扇窗,呼吸著外面的空氣,最主要是這個角度可以看見橋下糙坪上的招福:
“什麼事,說吧?”
趙大人上前恭謹抱拳:“王爺,最近撫遠侯和晉王府、薛相府鬧得事情挺大的,您也沒有下一步命令,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對應。”
魏堯回過身,身子靠在窗台旁,雙手抱胸,冷聲說道:
“我們需要怎麼對應?他們鬧,就由著他們鬧啊,這本就是我們的計劃,有什麼問題嗎?”
“可是。”趙大人慾言又止:“可是,他們繼續鬧下去的話,我怕撫遠侯那兒會越挖越深,遲早知道是我們在背後作梗的。”
魏堯聳肩:“他怎麼能知道?韓平,蔡志成確實都是晉王府的人啊,韓平確實是受了蔡志成的指使才挑撥寧王和太子關係的啊,蔡志成也是奉了晉王的命令啊,這一切,跟咱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最近撫遠侯在查太子身邊的人,他似乎想知道,太子為什麼會突然召見寧王,若非太子主動召見,憑寧王那時的身份,根本連宮都進不了。撫遠侯府的探子是軍中出身,我怕他們遲早會查到我們身上。”
趙大人有自己的擔心,他這麼多年在朝中潛伏,已經走到如今這地步了,若是現在功虧一簣的話,那可如何是好。不過其實,他自己也知道是心理作祟,若是寧王也能像從前一樣事事把持的話,那就沒什麼好怕了,可是最近,定王儼然有點甩手的架勢,不僅刑部去的少,就連平日裡的商議他也時常不出現,這就讓趙暢覺得很擔心了。
魏堯盯著趙暢看了一會兒,風馬牛不相及的問了一句:
“趙暢,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趙暢一愣,魏堯勾唇數道:“你辛酉年進的京,考的是同進士,到如今也快有八年了吧。當初你為什麼會選擇跟著我這個沒有前途的皇子?”
魏堯的聲音很輕,在書房裡傳開,趙暢沒由來看著魏堯:“因為……當時只有殿下賞識我。”
這麼一句實話,讓魏堯笑開了,不住點頭:“不錯,不錯,說的是實話。你跟了我八年,八年的時間,我將你推上了刑部尚書的位置,你知道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趙暢愣愣的看著魏堯,總覺得今天的魏堯與尋常很不一樣。
“王爺是為了讓淑妃娘娘回宮,為了讓國公回京,為了千秋大業……”
趙暢能想得出來的理由,也就只有這些了。
魏堯聽了之後,卻笑了起來:“前兩樣說對了,但最後一個卻不對。也許說出來根本沒人相信,我對千秋大業不感興趣。”
這些話,趙暢雖然聽在耳中,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法接,王爺不為了千秋大業,那做了這麼多年的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魏堯見他目光中露出了迷茫之色,不禁笑了,伸手拍了拍趙暢的肩膀,儘管趙暢年紀比魏堯要大好幾歲,但是兩人相處的時候,魏堯則更像年紀大的一方,總是能給趙暢最合適,最準確的指導。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京里了。你儘管做好本分就成,國公年紀大了,有很多事情會鑽牛角尖,你多問問世子和二爺,總不會出錯,實在不行的話,命人帶話去宮中,問淑妃娘娘也是可以的。”
魏堯對趙暢說了這樣一番話,讓趙暢更加摸不著頭腦:“王爺,您這是……”
怎麼聽起來像是離別之言?
“咱們像這樣的談話,今後可能沒有了。我今日與你說的話,你若當我是同生共死了八年的兄弟,那就不要告訴其他人知曉。今天離開之後,儘量就不要來王府了。撫遠侯如今和晉王府,薛相府鬧起來,這幾年估計都不能消停,若是事情鬧到你那邊,你就儘管拖著便是,然後寫摺子給皇上,若是皇上有吩咐給你,你就只管按著皇上的吩咐去做就是。”
魏堯越說,趙暢就覺得越是心驚膽戰,這不是像,這就是離別之言啊。
“王爺,您這是……”
怪不得最近王爺都很少發出指示,就一直在王府里陪著王妃,他還覺得納悶,照理說,如今的形勢是王爺最好,只要稍微再加一把火,讓晉王府和撫遠侯鬧得更加厲害些,那麼定王府的聲威就能適時上去了,可若是這個時候,王爺起了退心,那……
魏堯沒有再與趙暢繼續說下去,而是親自將他送到了園子出口,讓周平送他出門,自己則回到了橋上,書錦和聽雪正協助著想讓風箏飛起來,魏堯坐到雲招福身邊,雲招福看他一眼,笑吟吟問;“趙大人走了?是什麼要緊事嗎?”
魏堯伸手捏了一把雲招福圓嘟嘟的臉蛋,只覺得比從前更加軟膩,碰上了就不捨得放手。
“下回可還說不要我陪了?”
魏堯故意手指稍微用點力,捏住了雲招福的耳垂,雲招福橫了他一眼:“我這不是怕耽誤你的事嘛。趙大人也不容易,成天替你在外奔走,他都找到門上來了,你難道還不該見他一見?”
“見他作甚,若真有大事,輪不到他來找我。”魏堯一會兒在雲招福的耳朵上摸摸,一會兒在她臉頰上捏捏,弄得雲招福痒痒的很,瞪了他一眼,道:“你說你最近陪我的時間是不是太多了,總覺得你有事。每天下午出門一兩個時辰,卻不是去辦差的,神神秘秘,不知道在幹什麼。”
撫遠侯知道這些後,提出:“你的人在什麼地方,我多派幾個去,你的人抓人不行,這件事情宜早不宜晚,必須今快查清楚才行。”
太子現在的聲勢剛剛不穩固,若是時間長了,拖延下去的話,只會對太子的聲望越來越不利。
皇后知道這個道理。將她的人傳回來的書信盡數交給了撫遠侯,撫遠侯拿了書信,便離開了皇宮。
兩天之後,撫遠侯的人果然不負眾望,成功將潛逃在外的韓平給擒回了京城,撫遠侯親自連夜審問之下,韓平差點被打死之前,終於吐口承認了是自己挑唆寧王對太子下手的,而背後指使他的人則是一個叫做蔡志成的人,這個蔡志成似乎挺有名,韓平一吐口,就有獄卒說出了其身份——晉王府的長史,忠勇伯府次子,其妻乃是薛家的旁支表親,當初就是拖了這門親的緣故,才在晉王身邊謀取了這樣的職務,後來因為辦事能力還可以,就一直在晉王身邊替晉王辦事。
有了這份證詞,撫遠侯瞬間就縷清了關係,蔡志成告訴他,他讓韓平在寧王面前說,當初安國公府的案子是太子在背後推波助瀾,是太子害的寧王這樣悽慘,一步步挑起了寧王對太子的恨意,正巧趕上了太子召見寧王,寧王想也沒想,就藏了一把匕首帶進了東宮,因為他的身份,入宮無需檢查,就這樣,寧王見了太子以後,恨意席捲而來,想也沒想,就在太子的身上捅了個窟窿眼兒,釀成大禍。
這件事情,單獨看,是看不明白的,但是連在一起就很明確了。
晉王讓蔡志成收買了韓平,讓韓平以朋友的名義幫助寧王,取得寧王的信任,再在寧王耳邊敲邊鼓,說當初安國公府是太子蓄意陷害,而安國公府出事之前,的確是太子和寧王斗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這樣一來,寧王對太子陷害一說自然深信不疑,埋下了這致命的隱患。
不得不說,晉王這一招確實厲害的很,一箭多雕,既讓寧王和太子自相殘殺,解決了寧王,又讓太子身受重傷,然後這個時候,晉王再站出來主持大局,好一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連環計用的可真好。
撫遠侯讓人取了蔡志成和韓平的證詞,打算第二天去回稟皇上,讓薛家和晉王都脫不開干係,然而詭異的是,當天夜裡,嚴防死守的牢房裡,蔡志成和韓平居然悄無聲息的被人殺了,並且所有護衛沒有任何察覺,兩人全都是被見血封喉的,連喊都沒有機會喊出來,就那麼死在了牢房之中。
撫遠侯的人憑著一點蛛絲馬跡,追著那些兇手而去,他們用的是軍中特有的追蹤方法,一路追到了城郊的一處莊園外,打聽之後,這莊園乃是晉王賞賜給一個妾侍的園子。
撫遠侯得知追蹤的人來報的消息,氣的將一張桌子給踢爛了。
敢在他眼皮子底下殺人,晉王和薛家可就真有點過分了,這筆帳如何能算。
不過因為兩個關鍵的證人被殺了,所以,撫遠侯想要去回稟皇上的計劃也就被打亂了,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和薛家,和晉王槓上,說什麼也要一雪前恥,替太子報仇的同時,也要好好的教訓教訓薛家,免得那薛家老頭兒以為他撫遠侯府全都是吃素的。
當天晚上,撫遠侯就派了幾隊身手敏捷的兵,把薛家旗下所有的商鋪盡數抄了個乾淨,又暗地裡擒了薛家的幾個嫡系兒郎一頓教訓,教訓完了,再吊到薛家門前,挑釁意味濃重。
薛相為此頭疼不已,也不知道自己最近是惹了哪路神仙,居然處處針對他們薛家,派人暗地裡去調查,卻什麼也查不出來,那些挑事兒的人,行蹤隱秘,計劃縝密,一點痕跡都不留,讓人抓不到現行,薛家上下都因為這件事情而陷入了恐慌之中,不管是家裡的女眷還是男人,全都不敢單獨出門,畢竟如果在外面被人打一頓,這還好說是自己不檢點,與人起了爭執,可是被人擒住悄悄打一頓,然後吊到大門前,這完全就是挑釁的做法,誰會不害怕一個藏在黑暗裡的瘋子呢。
偏偏這個瘋子分寸拿捏的極好,讓薛家深受其害的同時,還絲毫不暴、露自己,無論薛相派多少人查,或者派人在門口十二個時辰看守,事件始終得不到解決。
第212章
外面鬧騰的厲害, 魏堯在府里躲清靜, 每天除了會固定出去兩個時辰之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在陪著雲招福,今天也不例外,他帶雲招福在王府的橋上放風箏,他放著,雲招福看著。
刑部尚書在刑部等不到魏堯, 乾脆找到府里來了, 魏堯的風箏好不容易快要飛上天, 沒想到趙暢一來, 只好把風箏生生的又給扯下來,書錦給雲招福撐著傘遮陽,聽雪跑到魏堯身邊低聲說了一句:
“王爺, 王妃說,趙大人難得來府里, 她不用您陪, 您自招呼趙大人就好了。”
雲招福看的出來, 魏堯不太願意搭理趙大人,但趙大人滿臉的焦急, 肯定有什麼事情,便讓聽雪來說一聲, 免得魏堯以要陪她為藉口,拒絕趙大人。
魏堯哪裡不知雲招福的打算,無奈一嘆, 對趙大人比了個‘請’的手勢,兩人往書房去了。
到了書房裡,魏堯打開一扇窗,呼吸著外面的空氣,最主要是這個角度可以看見橋下糙坪上的招福:
“什麼事,說吧?”
趙大人上前恭謹抱拳:“王爺,最近撫遠侯和晉王府、薛相府鬧得事情挺大的,您也沒有下一步命令,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對應。”
魏堯回過身,身子靠在窗台旁,雙手抱胸,冷聲說道:
“我們需要怎麼對應?他們鬧,就由著他們鬧啊,這本就是我們的計劃,有什麼問題嗎?”
“可是。”趙大人慾言又止:“可是,他們繼續鬧下去的話,我怕撫遠侯那兒會越挖越深,遲早知道是我們在背後作梗的。”
魏堯聳肩:“他怎麼能知道?韓平,蔡志成確實都是晉王府的人啊,韓平確實是受了蔡志成的指使才挑撥寧王和太子關係的啊,蔡志成也是奉了晉王的命令啊,這一切,跟咱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最近撫遠侯在查太子身邊的人,他似乎想知道,太子為什麼會突然召見寧王,若非太子主動召見,憑寧王那時的身份,根本連宮都進不了。撫遠侯府的探子是軍中出身,我怕他們遲早會查到我們身上。”
趙大人有自己的擔心,他這麼多年在朝中潛伏,已經走到如今這地步了,若是現在功虧一簣的話,那可如何是好。不過其實,他自己也知道是心理作祟,若是寧王也能像從前一樣事事把持的話,那就沒什麼好怕了,可是最近,定王儼然有點甩手的架勢,不僅刑部去的少,就連平日裡的商議他也時常不出現,這就讓趙暢覺得很擔心了。
魏堯盯著趙暢看了一會兒,風馬牛不相及的問了一句:
“趙暢,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趙暢一愣,魏堯勾唇數道:“你辛酉年進的京,考的是同進士,到如今也快有八年了吧。當初你為什麼會選擇跟著我這個沒有前途的皇子?”
魏堯的聲音很輕,在書房裡傳開,趙暢沒由來看著魏堯:“因為……當時只有殿下賞識我。”
這麼一句實話,讓魏堯笑開了,不住點頭:“不錯,不錯,說的是實話。你跟了我八年,八年的時間,我將你推上了刑部尚書的位置,你知道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趙暢愣愣的看著魏堯,總覺得今天的魏堯與尋常很不一樣。
“王爺是為了讓淑妃娘娘回宮,為了讓國公回京,為了千秋大業……”
趙暢能想得出來的理由,也就只有這些了。
魏堯聽了之後,卻笑了起來:“前兩樣說對了,但最後一個卻不對。也許說出來根本沒人相信,我對千秋大業不感興趣。”
這些話,趙暢雖然聽在耳中,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法接,王爺不為了千秋大業,那做了這麼多年的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魏堯見他目光中露出了迷茫之色,不禁笑了,伸手拍了拍趙暢的肩膀,儘管趙暢年紀比魏堯要大好幾歲,但是兩人相處的時候,魏堯則更像年紀大的一方,總是能給趙暢最合適,最準確的指導。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京里了。你儘管做好本分就成,國公年紀大了,有很多事情會鑽牛角尖,你多問問世子和二爺,總不會出錯,實在不行的話,命人帶話去宮中,問淑妃娘娘也是可以的。”
魏堯對趙暢說了這樣一番話,讓趙暢更加摸不著頭腦:“王爺,您這是……”
怎麼聽起來像是離別之言?
“咱們像這樣的談話,今後可能沒有了。我今日與你說的話,你若當我是同生共死了八年的兄弟,那就不要告訴其他人知曉。今天離開之後,儘量就不要來王府了。撫遠侯如今和晉王府,薛相府鬧起來,這幾年估計都不能消停,若是事情鬧到你那邊,你就儘管拖著便是,然後寫摺子給皇上,若是皇上有吩咐給你,你就只管按著皇上的吩咐去做就是。”
魏堯越說,趙暢就覺得越是心驚膽戰,這不是像,這就是離別之言啊。
“王爺,您這是……”
怪不得最近王爺都很少發出指示,就一直在王府里陪著王妃,他還覺得納悶,照理說,如今的形勢是王爺最好,只要稍微再加一把火,讓晉王府和撫遠侯鬧得更加厲害些,那麼定王府的聲威就能適時上去了,可若是這個時候,王爺起了退心,那……
魏堯沒有再與趙暢繼續說下去,而是親自將他送到了園子出口,讓周平送他出門,自己則回到了橋上,書錦和聽雪正協助著想讓風箏飛起來,魏堯坐到雲招福身邊,雲招福看他一眼,笑吟吟問;“趙大人走了?是什麼要緊事嗎?”
魏堯伸手捏了一把雲招福圓嘟嘟的臉蛋,只覺得比從前更加軟膩,碰上了就不捨得放手。
“下回可還說不要我陪了?”
魏堯故意手指稍微用點力,捏住了雲招福的耳垂,雲招福橫了他一眼:“我這不是怕耽誤你的事嘛。趙大人也不容易,成天替你在外奔走,他都找到門上來了,你難道還不該見他一見?”
“見他作甚,若真有大事,輪不到他來找我。”魏堯一會兒在雲招福的耳朵上摸摸,一會兒在她臉頰上捏捏,弄得雲招福痒痒的很,瞪了他一眼,道:“你說你最近陪我的時間是不是太多了,總覺得你有事。每天下午出門一兩個時辰,卻不是去辦差的,神神秘秘,不知道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