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餘下八寶粥,瑤糙一一寫上籤子:柯府,方府,張員外家(青果),陳員外家(青葉)。
原本想給瑤枝一份,無奈祥符縣立此數十里,唉,送去也冷了。
卻說瑤糙在院子裡收到六份臘八粥,分別是柯家,方家,楚家自己家,大相國寺,觀音寺。
自家裡小鍋粥吃了小半碗,因為順口味兒。
楚家大廚房粥吃了小半碗,因為老太太說了,這粥代表闔家祝福。
然後娘家粥吃了小半碗,柯家棟樑親自來送粥,說了,這粥可不尋常,爹娘一起在小院子守著熬得呢,我們都不許先動,第一碗要給小外孫呢。
外婆家來了又吃小半碗,外婆也說了,這是外婆親自擇米,三舅母親自看著熬成。
情意深重啊,不吃太辜負了。
一陣情意綿綿,我的天爺,瑤糙肚子已經鼓鼓了。
這剛放碗呢,瑤糙正在擦嘴:“還好,還好,稍稍有點過飽,幸虧我懷孕之後飯量大增,勉強還撐得住。”
李媽媽一邊嘀咕:“都臨月了,親家太太(方氏)一天三遍問呢,可不能貪嘴吃出事兒,克化不好就糟了。”
瑤糙忙拍拍李媽媽:“放心放心,我心裡有數。”
話音剛落,大相國寺又來了,瑤糙實在吃不下,正要吩咐打賞下去。
無奈人家小沙彌異常盡忠職守,叮囑蓮子,叫大少奶奶一定要嘗嘗。
這話說得好啊。
“這粥我們老方丈念了金剛金經的,吃了母子康泰。”
瑤糙聞聽這話說的吉利,很以為然,直點頭:這得吃。
又努力吃了三口。
吩咐賞了小沙彌,放下湯匙,撫著肚皮正喘氣呢,觀音寺小姑子來了,也是來送臘八粥,小姑子話也說得好好。
“這粥我們師太念了平安經,大少奶奶您吃一口,包您們母子平安,一生順遂。”
瑤糙一聽“母子平安”,立馬黑眸晶晶發亮,排除阻攔,掙扎拿起湯匙,努力咽下一大口。
至此,瑤糙只覺得稀粥滿齊喉嚨口了。
蓮子石榴連連替瑤糙順氣,李媽媽一邊責怪人:“你看看,看看,都說不能吃了,咋就不聽話呢?“
瑤糙卻直樂呵:“安心安心,我還撐得住。”
話音剛落,最後一份臘八粥到了,這一份非同尋常,乃是皇宮賞賜。東西雖說不上絕頂好,只是來歷不凡,出產地稀罕。
瑤糙想著,怎麼也要吃一口沾個喜氣。掙扎著又喝了一小口,餘下分給府里各人,大家都粘粘喜氣。
卻說瑤糙這裡一口粥下肚子,忽然間渾身一抖,哧溜一聲就往地上滑溜,銀質湯匙子‘叮咚’一聲脆響掉在地上。
嚇得蓮子石榴李媽媽等人一大跳,慌忙一擁而上摟住了,架至躺椅上靠著靠枕:“怎的了?怎的了”
瑤糙凝神皺眉,半晌才緩過氣來,連連喘息:“哎喲,肚子好疼,像是被利刃從上腹切割一般,疼得我差點厥氣。”
瑤糙知道自己估計發動了,要生了,只是不好意思說出來,因而只是描述症狀。
李媽媽有經驗,這還是要生了,好在兩個能幹有經驗婆媳穩婆一月前已經進駐,這裡一慌張,他們就進來了,摸了胎位,問明症狀,下斷言:“快些去燒熱水,替奶奶洗浴,這會子正是午時,只是子時左右,孩子一準落地。
一時間,各人各就各位,蓮子石榴服侍瑤糙洗浴,李媽媽則親自去向老太太太太報信。
老太太獲信,首先派人去柯家迎接親家太太方氏,又問楚大爺何在,問聽說還在宮裡陪伴升上議事,忙吩咐了大管家楚平前去報信。
各路人馬出發,老太太興沖沖吩咐:“來人,在院子裡擺放香案,點高香,我要焚香祭祀天地祖宗,保佑我楚家孫媳婦母子們平安,重孫孫重孫女聰明靈慧,無災無難。”
卻說楚景春正在跟皇帝老子談完事兒出得宮門,正碰上楚平熱鍋螞蟻一般跟哪兒晃悠,心中頓時一緊:“楚叔?”
楚平又是緊張又是興奮,拉著楚景春語無倫次:“老太太,不是啊,少奶奶快生了。”
楚景春聞聽這話,馬上進轎子,催著轎夫一路奔跑,堪比賽馬一般回至家裡。卻發覺瑤糙好模好樣跟哪兒散步消食兒。看見楚景春緊張兮兮,手忙腳亂,她反倒笑嘻安慰人:“這兩小傢伙逗人玩兒呢,這又沒動靜了,估計心疼我,讓我歇歇呢。”
穩婆倒笑了:“少奶奶還沒生呢,就疼上了孩子了,頭胎生得慢,倒給少奶奶說成孩子懂事了,沒出生的孩子……”
李媽媽正還經過,笑著撂下一句話進去了
“這話可說錯了,我們家小少爺小小姐可聰明呢,常常隨著音樂聲活動呢,誰說孩子沒生就不懂事兒?那是你沒見過。”
兩個穩婆相對一笑,忙著點頭,低聲應和:“這是,這是,探花老爺的兒子怎會錯呢,肯定一輩更比一輩強呢!“
與她打下手小丫頭小桃兒抿嘴笑得得意:“這話說得好,等小少爺小姐出生,奴提醒他們重重打賞兩位奶奶。”
穩婆再不敢說小少爺不懂,一時眉開眼笑湊趣兒:“哎,那老婆子就先謝謝姑娘了。”
清明帶著石榴槤子正在產房與臥房兩邊照應,聞言掃眼小桃兒:“這是什麼時候,還磨牙?小心我先賞你一頓暴栗子。”
穩婆可機靈得很,知道清明蓮子石榴都是瑤糙跟前有頭臉的人,忙著笑臉相迎:“嫂子與姑娘們來了啊,這邊所有事物都準備好了,請嫂子姑娘瞧瞧,老婆子收生包可是全汴京城裡頭一份兒。”
清明示意蓮子打開一個紅膝盒子,指著紅綾子上剪刀笑道:“這是我們姑爺特特令人用精鋼鍛造的兩把剪刀,待會兒請媽媽就用這兩把剪刀替我們小少爺小小姐剪臍帶。”
穩婆喜滋滋準備接手,蓮子卻一反手遞給二丫頭綠竹。
清明清清嗓子道:“綠竹,你帶著柳兒去小廚房用沸水煮上一個時辰,你們兩個要親自守著,不許旁人靠近,然後用煮過、曬過細綿白布包好,伺候媽媽備用。”
“是!”
兩位穩婆可是高興壞了,看來今兒不僅賞金雙份,還要外得兩把好剪刀。這兩把精鋼剪刀打成可不便宜,要數十兩銀子。朝廷要預備戰事,這等好鋼都歸朝廷調度,尋常人等,有銀子也難得買呢!
清明轉頭看著另一個丫頭:“綠jú,你帶著桃兒,杏兒,葉兒三人負責伺候沸水,特別是媽媽燙手洗浴的沸水,要隨叫隨到,隨時伺候,不可絲毫懈怠。”
“是。”
“還有,綠jú,你們幾個要一眨不眨的盯著,生火,燒開,盛起,運送,都要你們親自動手,切勿假手他人,就是我們景萱院的其他丫頭婆子也不行,記住了?”
綠jú桃兒,杏兒,葉兒無不點頭:“記住了!”
蓮子目光凜凜,一瞟綠竹,柳兒:“你們也是一樣!”
兩人忙點頭:“記住了,媽媽。”
幾個丫頭答應的甚是響亮,清明滿意點點頭兒:“嗯,你們好生伺候差事,奶奶姑爺自有重賞,下去吧!”
眾人答應一聲正要退下,清明又道:“你們若有任何事情,都要既是報備給我與蓮子或是石榴知道。”
眾人再齊齊一聲答應,散去了。
正在此刻,外面門上傳話童兒顛顛跑來:“親家太太進大門了。”
清明忙帶著蓮子石榴迎了出去,卻見大夫人正與方氏拉著手走進來,方氏一臉的急切:“太醫不是說還有三五天呢,我正要明兒過府來呢,如何這就生了?情況可好呢?”
瑤糙肚子大得赫人,不怪方氏緊張。原夫人也甚緊張,不過她剛剛探過瑤糙,忙道:“親家太太別急,我剛剛瞧過了,好著呢,景春正扶著媳婦兒在後院花房裡散步呢,裡面燒了熱炕,兩人有說有笑呢。”
清明也忙賠笑:“太太別急,李媽媽穀雨都在園子裡跟著伺候,還有青果青葉兩個丫頭也在跟前,太太安心。”
方氏因為一夢,最信任青果青葉,聞聽這話,只覺得安心了:“這就好了。”
清明看眼原夫人,又道:“老太太太太在院子裡燒了高香,擺了香案念經,替奶奶小少爺們祈福呢,萬無一失呢。”
方氏這才警覺自己冷落親家母,忙一握原夫人手:“看我,瑤糙回家總跟我說,老太太待她比親孫女還疼,婆婆也好,跟親娘似的。我願該放心的。只是瑤糙是我長女,從一丁點捧在手心裡長大,她小時後又瘦弱,小貓似的,哭也沒力氣,如今長大了,我心裡還當她是孩子呢,只是不放心,這才亂了方寸,指手畫腳的,親家太太無怪啊!”
原本想給瑤枝一份,無奈祥符縣立此數十里,唉,送去也冷了。
卻說瑤糙在院子裡收到六份臘八粥,分別是柯家,方家,楚家自己家,大相國寺,觀音寺。
自家裡小鍋粥吃了小半碗,因為順口味兒。
楚家大廚房粥吃了小半碗,因為老太太說了,這粥代表闔家祝福。
然後娘家粥吃了小半碗,柯家棟樑親自來送粥,說了,這粥可不尋常,爹娘一起在小院子守著熬得呢,我們都不許先動,第一碗要給小外孫呢。
外婆家來了又吃小半碗,外婆也說了,這是外婆親自擇米,三舅母親自看著熬成。
情意深重啊,不吃太辜負了。
一陣情意綿綿,我的天爺,瑤糙肚子已經鼓鼓了。
這剛放碗呢,瑤糙正在擦嘴:“還好,還好,稍稍有點過飽,幸虧我懷孕之後飯量大增,勉強還撐得住。”
李媽媽一邊嘀咕:“都臨月了,親家太太(方氏)一天三遍問呢,可不能貪嘴吃出事兒,克化不好就糟了。”
瑤糙忙拍拍李媽媽:“放心放心,我心裡有數。”
話音剛落,大相國寺又來了,瑤糙實在吃不下,正要吩咐打賞下去。
無奈人家小沙彌異常盡忠職守,叮囑蓮子,叫大少奶奶一定要嘗嘗。
這話說得好啊。
“這粥我們老方丈念了金剛金經的,吃了母子康泰。”
瑤糙聞聽這話說的吉利,很以為然,直點頭:這得吃。
又努力吃了三口。
吩咐賞了小沙彌,放下湯匙,撫著肚皮正喘氣呢,觀音寺小姑子來了,也是來送臘八粥,小姑子話也說得好好。
“這粥我們師太念了平安經,大少奶奶您吃一口,包您們母子平安,一生順遂。”
瑤糙一聽“母子平安”,立馬黑眸晶晶發亮,排除阻攔,掙扎拿起湯匙,努力咽下一大口。
至此,瑤糙只覺得稀粥滿齊喉嚨口了。
蓮子石榴連連替瑤糙順氣,李媽媽一邊責怪人:“你看看,看看,都說不能吃了,咋就不聽話呢?“
瑤糙卻直樂呵:“安心安心,我還撐得住。”
話音剛落,最後一份臘八粥到了,這一份非同尋常,乃是皇宮賞賜。東西雖說不上絕頂好,只是來歷不凡,出產地稀罕。
瑤糙想著,怎麼也要吃一口沾個喜氣。掙扎著又喝了一小口,餘下分給府里各人,大家都粘粘喜氣。
卻說瑤糙這裡一口粥下肚子,忽然間渾身一抖,哧溜一聲就往地上滑溜,銀質湯匙子‘叮咚’一聲脆響掉在地上。
嚇得蓮子石榴李媽媽等人一大跳,慌忙一擁而上摟住了,架至躺椅上靠著靠枕:“怎的了?怎的了”
瑤糙凝神皺眉,半晌才緩過氣來,連連喘息:“哎喲,肚子好疼,像是被利刃從上腹切割一般,疼得我差點厥氣。”
瑤糙知道自己估計發動了,要生了,只是不好意思說出來,因而只是描述症狀。
李媽媽有經驗,這還是要生了,好在兩個能幹有經驗婆媳穩婆一月前已經進駐,這裡一慌張,他們就進來了,摸了胎位,問明症狀,下斷言:“快些去燒熱水,替奶奶洗浴,這會子正是午時,只是子時左右,孩子一準落地。
一時間,各人各就各位,蓮子石榴服侍瑤糙洗浴,李媽媽則親自去向老太太太太報信。
老太太獲信,首先派人去柯家迎接親家太太方氏,又問楚大爺何在,問聽說還在宮裡陪伴升上議事,忙吩咐了大管家楚平前去報信。
各路人馬出發,老太太興沖沖吩咐:“來人,在院子裡擺放香案,點高香,我要焚香祭祀天地祖宗,保佑我楚家孫媳婦母子們平安,重孫孫重孫女聰明靈慧,無災無難。”
卻說楚景春正在跟皇帝老子談完事兒出得宮門,正碰上楚平熱鍋螞蟻一般跟哪兒晃悠,心中頓時一緊:“楚叔?”
楚平又是緊張又是興奮,拉著楚景春語無倫次:“老太太,不是啊,少奶奶快生了。”
楚景春聞聽這話,馬上進轎子,催著轎夫一路奔跑,堪比賽馬一般回至家裡。卻發覺瑤糙好模好樣跟哪兒散步消食兒。看見楚景春緊張兮兮,手忙腳亂,她反倒笑嘻安慰人:“這兩小傢伙逗人玩兒呢,這又沒動靜了,估計心疼我,讓我歇歇呢。”
穩婆倒笑了:“少奶奶還沒生呢,就疼上了孩子了,頭胎生得慢,倒給少奶奶說成孩子懂事了,沒出生的孩子……”
李媽媽正還經過,笑著撂下一句話進去了
“這話可說錯了,我們家小少爺小小姐可聰明呢,常常隨著音樂聲活動呢,誰說孩子沒生就不懂事兒?那是你沒見過。”
兩個穩婆相對一笑,忙著點頭,低聲應和:“這是,這是,探花老爺的兒子怎會錯呢,肯定一輩更比一輩強呢!“
與她打下手小丫頭小桃兒抿嘴笑得得意:“這話說得好,等小少爺小姐出生,奴提醒他們重重打賞兩位奶奶。”
穩婆再不敢說小少爺不懂,一時眉開眼笑湊趣兒:“哎,那老婆子就先謝謝姑娘了。”
清明帶著石榴槤子正在產房與臥房兩邊照應,聞言掃眼小桃兒:“這是什麼時候,還磨牙?小心我先賞你一頓暴栗子。”
穩婆可機靈得很,知道清明蓮子石榴都是瑤糙跟前有頭臉的人,忙著笑臉相迎:“嫂子與姑娘們來了啊,這邊所有事物都準備好了,請嫂子姑娘瞧瞧,老婆子收生包可是全汴京城裡頭一份兒。”
清明示意蓮子打開一個紅膝盒子,指著紅綾子上剪刀笑道:“這是我們姑爺特特令人用精鋼鍛造的兩把剪刀,待會兒請媽媽就用這兩把剪刀替我們小少爺小小姐剪臍帶。”
穩婆喜滋滋準備接手,蓮子卻一反手遞給二丫頭綠竹。
清明清清嗓子道:“綠竹,你帶著柳兒去小廚房用沸水煮上一個時辰,你們兩個要親自守著,不許旁人靠近,然後用煮過、曬過細綿白布包好,伺候媽媽備用。”
“是!”
兩位穩婆可是高興壞了,看來今兒不僅賞金雙份,還要外得兩把好剪刀。這兩把精鋼剪刀打成可不便宜,要數十兩銀子。朝廷要預備戰事,這等好鋼都歸朝廷調度,尋常人等,有銀子也難得買呢!
清明轉頭看著另一個丫頭:“綠jú,你帶著桃兒,杏兒,葉兒三人負責伺候沸水,特別是媽媽燙手洗浴的沸水,要隨叫隨到,隨時伺候,不可絲毫懈怠。”
“是。”
“還有,綠jú,你們幾個要一眨不眨的盯著,生火,燒開,盛起,運送,都要你們親自動手,切勿假手他人,就是我們景萱院的其他丫頭婆子也不行,記住了?”
綠jú桃兒,杏兒,葉兒無不點頭:“記住了!”
蓮子目光凜凜,一瞟綠竹,柳兒:“你們也是一樣!”
兩人忙點頭:“記住了,媽媽。”
幾個丫頭答應的甚是響亮,清明滿意點點頭兒:“嗯,你們好生伺候差事,奶奶姑爺自有重賞,下去吧!”
眾人答應一聲正要退下,清明又道:“你們若有任何事情,都要既是報備給我與蓮子或是石榴知道。”
眾人再齊齊一聲答應,散去了。
正在此刻,外面門上傳話童兒顛顛跑來:“親家太太進大門了。”
清明忙帶著蓮子石榴迎了出去,卻見大夫人正與方氏拉著手走進來,方氏一臉的急切:“太醫不是說還有三五天呢,我正要明兒過府來呢,如何這就生了?情況可好呢?”
瑤糙肚子大得赫人,不怪方氏緊張。原夫人也甚緊張,不過她剛剛探過瑤糙,忙道:“親家太太別急,我剛剛瞧過了,好著呢,景春正扶著媳婦兒在後院花房裡散步呢,裡面燒了熱炕,兩人有說有笑呢。”
清明也忙賠笑:“太太別急,李媽媽穀雨都在園子裡跟著伺候,還有青果青葉兩個丫頭也在跟前,太太安心。”
方氏因為一夢,最信任青果青葉,聞聽這話,只覺得安心了:“這就好了。”
清明看眼原夫人,又道:“老太太太太在院子裡燒了高香,擺了香案念經,替奶奶小少爺們祈福呢,萬無一失呢。”
方氏這才警覺自己冷落親家母,忙一握原夫人手:“看我,瑤糙回家總跟我說,老太太待她比親孫女還疼,婆婆也好,跟親娘似的。我願該放心的。只是瑤糙是我長女,從一丁點捧在手心裡長大,她小時後又瘦弱,小貓似的,哭也沒力氣,如今長大了,我心裡還當她是孩子呢,只是不放心,這才亂了方寸,指手畫腳的,親家太太無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