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老太太一聽大怒:“這還了得,鸚哥,傳大太太。”
憨登登瑤糙養胎記(下)
卻說大太太原夫人聞聽婆婆宣昭,忙著趕來,只因小丫頭傳話不敢多言多語,原夫人有些不知就裡,再者,他一貫跟婆婆處的好,也沒見疑,知道如同往常一般,婆婆宣昭是為了想方設法替自己媳婦瑤糙搗鼓什麼新鮮吃食。及至她趕到婆婆房中,方始察覺,氛圍不對。
卻說原夫人笑容堆起,剛要開口請安,老太太已經沉著臉開了口:“府中日前所傳大奶奶那些混帳話,你知道不知道?”
原夫人一聽,翻起這筆債,心下稍安,忙著請罪:“都是媳婦治家不嚴,倒叫人這般沒規矩,驚動了老太太。”
老夫人質問道:“閒話就甭說了,你倒是查出是誰作祟沒有?如何處理?”
原夫人道:“不過小丫頭不懂事,瞎嚼舌,已經罰了月錢,又叫了他們父母申飭了一頓,一個個都做了保證,再不敢了。”
老太太冷笑道:“不敢了?春兒如何知道了?”
大太太吃了一驚:“早彈壓下去了,大媳婦兒也是一絲不聞,安靜得很,春兒一項不管家中事,他倒是如何就知道了?”
老太太哼哼一聲:“我正是我要問你呢,你倒問起我來。我平日就說過你多少次了,你什麼都好,就是待人太寬厚了。瑤糙是不吭聲,不計較,可是,你兒子如今不幹了,覺得委屈了,今兒來跟我報備,說準備帶著媳婦去登州做通判。”
大太太頓時急了:“這個孩子,多大點事,值得他這般鬧法。”
老太太聞言把臉一冷:“這話我不愛聽了,楚家未來當家奶奶被人這般誣陷,還不嚴重?她被人詬病說成婦德有虧,你叫她將來還如何立威?這可是成心作祟,你倒好,按照偷雞摸狗一般處置了,你這個爛好人性子一輩子叫我看不上。”
原夫人面色一窘,忙道:“我想著這事關乎二房三房,苦主又是春兒兩口子,想著彈壓一番也就是了,滅的讓人說我們大房仗勢不慈”
老太太已經惱了:“好啦,你別說啦,我知道你顧著妯娌面子,不好重罰二房三房怕她們叫屈,這回事兒你甭管了,一切由我做主。鸚哥,叫上二太太,三太太,二奶奶,三奶奶,說我有事吩咐,在知會楚平,著他傳齊所有家下奴才,丫頭婆子,都到上房集合,等我發落。”
一時全家齊聚,老老少少竟有百十口子。
老太太也不詢問,直接當著眾人面,朝著楚平一聲令下:“開始吧。”
楚平得令一揮手,早有執事婆子一擁而上,將二奶奶三奶奶房中幾個嚼舌小丫頭捆了個結實,每人賞了二十藤條。
按家規,原本要打二十板子,只是原夫人考慮家裡有懷氏夫人,進言勸慰,改成了藤條,否則,水靈靈丫頭打上二十板子,不死也殘了。
在眾人觀摩中,幾個丫頭被堵著嘴巴挨完了二十藤條。
二十藤條雖然打不死人,卻是打得面子。這些丫頭今後在府中是抬不起頭來了。就是她們主子二奶奶三奶奶,隨著丫頭被打,陪房被攆,在府中也算是顏面盪盡了。這也是他們自己作耗,怪不得別人。
老太太這一通殺雞儆猴,目的就是警告各人,長幼有序,各安本分。楚家容不得背主之人,更容不得心懷鬼魅之徒。
四個丫頭打完了,很快被人拖了下去。
楚平緊著宣布,奉老太太令,四個小丫頭父母姐妹,全部革去現有差事,統統趕到鄉下下莊子上去,終身不許再回楚家當差,倘若在莊子上再生事端,全家趕出去。
隨即,老太太遣散了所有奴僕,獨獨留下二房三房婆媳四人,以及大房原夫人,管家楚平。
老太太眼神冰涼涼,在幾個媳婦孫媳婦身上溜來溜去,婆媳四人早知就裡,一個個低了頭。
半晌,婆媳四人行將窒息之時,方才聽見老太太重重一聲冷哼:“楚平,你記下,二少爺二奶奶,三少爺三奶奶兩房,今年年底分紅取消了。”
“是,老太太。”
楚平忙著一聲答應,在帳簿上做了記載,再呈給過目點頭,悄悄退下了。
老太太候楚平走遠,方才回頭眼風一掃:“你們可有異議?有便說,沒有,就各人回去好生反省,再有這等鬼魅行徑,我定然不饒。我楚家世代,宰輔之家,容不得鬼魅下作之人。”
二太太三太太婆媳幾個誰敢齜牙,一個個捏著鼻子低頭認錯:“謹遵婆婆(太婆婆)教訓。”
就連一旁大夫人原氏也連連認錯,直說自己治家不嚴,勞累老太太生氣,實在不孝,自願罰沒一年紅利。
老太太卻一擺手:“這很是不必,我老婆子還沒老糊塗,誰是誰非,我還分得清楚。"
二太太三太太受了婆婆氣,回房集體罵媳婦,一個道:“老太太最是公平了,就你們好日子過久了作得慌,是不是?魚龍不跳,你們偏攪擾,如今惹得老太太動怒,把你們面子抓破了,你們滿意了
老大將是楚家家主,下任族長,從小老爺子就定了的,他又爭氣,又是高官厚祿,聖上面前紅人,如今連你們公公在外做官,也要靠他在朝里瞭哨罩著。你們不說敬著些,恭維些,將來也好照應你們相公兒子前程,謀個肥缺外放,你們反倒作耗,閒得無聊去撥他的虎鬚做什麼?好玩啊?”
另一個幫腔道:“他行事向來乖張狠辣,惹惱了,六親不認。你們等著丈夫寫休書吧!”
二奶奶三奶奶都不服氣:“憑什麼他們這般囂張?老太太東西一箱一箱送到景萱院,還有老太太手上兩千畝公田,聽說將來也要歸大房所有,老太太也偏心的過了。”
二太太三太太同聲啐道:“眼皮子淺的東西,什麼公田,那是楚家歷代當家主母代代相傳私產,所屬子嗣,只能分紅利不能分產,且歷代主母如何使用出息,祖訓都有嚴格規定,包括必須按比例添加土地,按比例周濟族人,餘下才能按比例分配給嫡系子嗣,這都有公開台帳,決不許私下操作變賣。這是楚家老祖宗立下規矩,為的確保楚家嫡系屹立不倒,楚家香菸不絕,在祭田之外加設一個保障,就連族長也不得干涉,家族羅罪,這等私產也不在查抄之列。”
三奶奶想著那兩千畝與自己毫無干係土地,只是肉疼:“就沒有人提出異議嗎?這太不公平了。”
三太太恨得一戳三奶奶:“你真是作死啊?倘若老祖宗們個個像你,這田產豈不早化了灰了,哪有你今天年年分紅?真是上不得台面東西!楚家立此規矩幾百年,傳承十幾輩子,從沒有人敢打這個主意,齜這個牙,也從無子嗣厚顏無恥去爭母親私產!”
二奶奶卻是倒豎峨眉不服氣:“這也罷了,只是今天這一場重罰也太過了,簡直是羞辱人嘛,我們也沒說什麼啊?”
二太太也一指頭戳在媳婦臉上,嘴裡啐道:“你還沒說什麼?誣陷大奶奶,現在還敢覬覦老太太私產,還沒說什麼?
你們兩個聽好了,別說我們做婆婆沒提醒你們,最好從此謹言慎行,低頭做人。這話要是一星半點傳到老太太,或是你們公公丈夫耳朵里,不說你們公公丈夫要休你們,就是族中長老們知道,也容不得你們。”
三奶奶氣呼呼言道:“這麼說,我們受了罰,挨了罵,依舊什麼也沒有?”
三太太啐道:“有,叫老二考個狀元郎,再得到皇帝老子青眼,壓過老大去,你再去討好老太太,壓過大奶奶一頭,這土地,說不得就歸了你掌管了。”
三太太罵得火氣直衝,怒氣沖沖回房躺著哼哼去了。
二太太隨即拂袖而起,臨別一聲冷哼:“別說老太太,就你有這樣心思,我也信不過你,說不定過不得三天兩日,就把祖產折騰光了,我楚家就敗在你手裡了!”
其實只要是楚家媳婦,有誰看著當家主母位子不動心?可這要老太太信任,族裡認可方才能成。
老太太認可尚有私心可言,族中認可可是只憑本事與作為。老太太三個兒子,誰也越不過大兒子去。就是幾個媳婦,大媳婦原夫人為人處事也是沒得挑,家世也清貴,老太太到嫌棄她太過實誠不jian詐呢。
唉,這也是大家族的無奈。想楚家這種老太太鎮得住,媳婦們也還算自律之家,也算的十分難得了。
像二奶奶三奶奶這種偶爾冒壞水楚家媳婦,楚家祖上也有過,不過都不會掀起多少浪花,無不被幾層婆婆打磨,最終都會雌服。
否則將會被剔除,自絕於楚家,這個後果無人擔得起。
就是二太太三太太,也不是什麼菩薩托生,只不過年輕時候爭過了,鬧過了,到如今,被丈夫熊,被婆婆磨,兒子不及楚景春爭氣,她們已經雄心消弭,偃旗息鼓了。
憨登登瑤糙養胎記(下)
卻說大太太原夫人聞聽婆婆宣昭,忙著趕來,只因小丫頭傳話不敢多言多語,原夫人有些不知就裡,再者,他一貫跟婆婆處的好,也沒見疑,知道如同往常一般,婆婆宣昭是為了想方設法替自己媳婦瑤糙搗鼓什麼新鮮吃食。及至她趕到婆婆房中,方始察覺,氛圍不對。
卻說原夫人笑容堆起,剛要開口請安,老太太已經沉著臉開了口:“府中日前所傳大奶奶那些混帳話,你知道不知道?”
原夫人一聽,翻起這筆債,心下稍安,忙著請罪:“都是媳婦治家不嚴,倒叫人這般沒規矩,驚動了老太太。”
老夫人質問道:“閒話就甭說了,你倒是查出是誰作祟沒有?如何處理?”
原夫人道:“不過小丫頭不懂事,瞎嚼舌,已經罰了月錢,又叫了他們父母申飭了一頓,一個個都做了保證,再不敢了。”
老太太冷笑道:“不敢了?春兒如何知道了?”
大太太吃了一驚:“早彈壓下去了,大媳婦兒也是一絲不聞,安靜得很,春兒一項不管家中事,他倒是如何就知道了?”
老太太哼哼一聲:“我正是我要問你呢,你倒問起我來。我平日就說過你多少次了,你什麼都好,就是待人太寬厚了。瑤糙是不吭聲,不計較,可是,你兒子如今不幹了,覺得委屈了,今兒來跟我報備,說準備帶著媳婦去登州做通判。”
大太太頓時急了:“這個孩子,多大點事,值得他這般鬧法。”
老太太聞言把臉一冷:“這話我不愛聽了,楚家未來當家奶奶被人這般誣陷,還不嚴重?她被人詬病說成婦德有虧,你叫她將來還如何立威?這可是成心作祟,你倒好,按照偷雞摸狗一般處置了,你這個爛好人性子一輩子叫我看不上。”
原夫人面色一窘,忙道:“我想著這事關乎二房三房,苦主又是春兒兩口子,想著彈壓一番也就是了,滅的讓人說我們大房仗勢不慈”
老太太已經惱了:“好啦,你別說啦,我知道你顧著妯娌面子,不好重罰二房三房怕她們叫屈,這回事兒你甭管了,一切由我做主。鸚哥,叫上二太太,三太太,二奶奶,三奶奶,說我有事吩咐,在知會楚平,著他傳齊所有家下奴才,丫頭婆子,都到上房集合,等我發落。”
一時全家齊聚,老老少少竟有百十口子。
老太太也不詢問,直接當著眾人面,朝著楚平一聲令下:“開始吧。”
楚平得令一揮手,早有執事婆子一擁而上,將二奶奶三奶奶房中幾個嚼舌小丫頭捆了個結實,每人賞了二十藤條。
按家規,原本要打二十板子,只是原夫人考慮家裡有懷氏夫人,進言勸慰,改成了藤條,否則,水靈靈丫頭打上二十板子,不死也殘了。
在眾人觀摩中,幾個丫頭被堵著嘴巴挨完了二十藤條。
二十藤條雖然打不死人,卻是打得面子。這些丫頭今後在府中是抬不起頭來了。就是她們主子二奶奶三奶奶,隨著丫頭被打,陪房被攆,在府中也算是顏面盪盡了。這也是他們自己作耗,怪不得別人。
老太太這一通殺雞儆猴,目的就是警告各人,長幼有序,各安本分。楚家容不得背主之人,更容不得心懷鬼魅之徒。
四個丫頭打完了,很快被人拖了下去。
楚平緊著宣布,奉老太太令,四個小丫頭父母姐妹,全部革去現有差事,統統趕到鄉下下莊子上去,終身不許再回楚家當差,倘若在莊子上再生事端,全家趕出去。
隨即,老太太遣散了所有奴僕,獨獨留下二房三房婆媳四人,以及大房原夫人,管家楚平。
老太太眼神冰涼涼,在幾個媳婦孫媳婦身上溜來溜去,婆媳四人早知就裡,一個個低了頭。
半晌,婆媳四人行將窒息之時,方才聽見老太太重重一聲冷哼:“楚平,你記下,二少爺二奶奶,三少爺三奶奶兩房,今年年底分紅取消了。”
“是,老太太。”
楚平忙著一聲答應,在帳簿上做了記載,再呈給過目點頭,悄悄退下了。
老太太候楚平走遠,方才回頭眼風一掃:“你們可有異議?有便說,沒有,就各人回去好生反省,再有這等鬼魅行徑,我定然不饒。我楚家世代,宰輔之家,容不得鬼魅下作之人。”
二太太三太太婆媳幾個誰敢齜牙,一個個捏著鼻子低頭認錯:“謹遵婆婆(太婆婆)教訓。”
就連一旁大夫人原氏也連連認錯,直說自己治家不嚴,勞累老太太生氣,實在不孝,自願罰沒一年紅利。
老太太卻一擺手:“這很是不必,我老婆子還沒老糊塗,誰是誰非,我還分得清楚。"
二太太三太太受了婆婆氣,回房集體罵媳婦,一個道:“老太太最是公平了,就你們好日子過久了作得慌,是不是?魚龍不跳,你們偏攪擾,如今惹得老太太動怒,把你們面子抓破了,你們滿意了
老大將是楚家家主,下任族長,從小老爺子就定了的,他又爭氣,又是高官厚祿,聖上面前紅人,如今連你們公公在外做官,也要靠他在朝里瞭哨罩著。你們不說敬著些,恭維些,將來也好照應你們相公兒子前程,謀個肥缺外放,你們反倒作耗,閒得無聊去撥他的虎鬚做什麼?好玩啊?”
另一個幫腔道:“他行事向來乖張狠辣,惹惱了,六親不認。你們等著丈夫寫休書吧!”
二奶奶三奶奶都不服氣:“憑什麼他們這般囂張?老太太東西一箱一箱送到景萱院,還有老太太手上兩千畝公田,聽說將來也要歸大房所有,老太太也偏心的過了。”
二太太三太太同聲啐道:“眼皮子淺的東西,什麼公田,那是楚家歷代當家主母代代相傳私產,所屬子嗣,只能分紅利不能分產,且歷代主母如何使用出息,祖訓都有嚴格規定,包括必須按比例添加土地,按比例周濟族人,餘下才能按比例分配給嫡系子嗣,這都有公開台帳,決不許私下操作變賣。這是楚家老祖宗立下規矩,為的確保楚家嫡系屹立不倒,楚家香菸不絕,在祭田之外加設一個保障,就連族長也不得干涉,家族羅罪,這等私產也不在查抄之列。”
三奶奶想著那兩千畝與自己毫無干係土地,只是肉疼:“就沒有人提出異議嗎?這太不公平了。”
三太太恨得一戳三奶奶:“你真是作死啊?倘若老祖宗們個個像你,這田產豈不早化了灰了,哪有你今天年年分紅?真是上不得台面東西!楚家立此規矩幾百年,傳承十幾輩子,從沒有人敢打這個主意,齜這個牙,也從無子嗣厚顏無恥去爭母親私產!”
二奶奶卻是倒豎峨眉不服氣:“這也罷了,只是今天這一場重罰也太過了,簡直是羞辱人嘛,我們也沒說什麼啊?”
二太太也一指頭戳在媳婦臉上,嘴裡啐道:“你還沒說什麼?誣陷大奶奶,現在還敢覬覦老太太私產,還沒說什麼?
你們兩個聽好了,別說我們做婆婆沒提醒你們,最好從此謹言慎行,低頭做人。這話要是一星半點傳到老太太,或是你們公公丈夫耳朵里,不說你們公公丈夫要休你們,就是族中長老們知道,也容不得你們。”
三奶奶氣呼呼言道:“這麼說,我們受了罰,挨了罵,依舊什麼也沒有?”
三太太啐道:“有,叫老二考個狀元郎,再得到皇帝老子青眼,壓過老大去,你再去討好老太太,壓過大奶奶一頭,這土地,說不得就歸了你掌管了。”
三太太罵得火氣直衝,怒氣沖沖回房躺著哼哼去了。
二太太隨即拂袖而起,臨別一聲冷哼:“別說老太太,就你有這樣心思,我也信不過你,說不定過不得三天兩日,就把祖產折騰光了,我楚家就敗在你手裡了!”
其實只要是楚家媳婦,有誰看著當家主母位子不動心?可這要老太太信任,族裡認可方才能成。
老太太認可尚有私心可言,族中認可可是只憑本事與作為。老太太三個兒子,誰也越不過大兒子去。就是幾個媳婦,大媳婦原夫人為人處事也是沒得挑,家世也清貴,老太太到嫌棄她太過實誠不jian詐呢。
唉,這也是大家族的無奈。想楚家這種老太太鎮得住,媳婦們也還算自律之家,也算的十分難得了。
像二奶奶三奶奶這種偶爾冒壞水楚家媳婦,楚家祖上也有過,不過都不會掀起多少浪花,無不被幾層婆婆打磨,最終都會雌服。
否則將會被剔除,自絕於楚家,這個後果無人擔得起。
就是二太太三太太,也不是什麼菩薩托生,只不過年輕時候爭過了,鬧過了,到如今,被丈夫熊,被婆婆磨,兒子不及楚景春爭氣,她們已經雄心消弭,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