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我故意露出不信的眼神,問他:“既然都封鎖的這麼嚴了,你是怎麼知道到這些的?”
老闆擺出一副少見多怪的表情看我:“咱這是什麼地方!信息集散中心啊,這麼多進山的人大多數都住在我這吧,況且,我還認識一個專門愛打聽的人。”老闆說著顯的得意洋洋。
“誰?你說的那個愛打聽的是誰?”我追問。
招待所老闆嘴快:“就是那個金教授留下來的徒弟,小朗。要我說啊,這孩子真不是一般人,老師都走了他還非要留在這裡繼續搜集什麼物種啥的,見個人就問看沒看見他手裡的那些圖片上的稀奇古怪的東西,這村裡的人都讓他問了遍。但是能吃辛苦也是真的,我見那天金教授離開的時候應該是要帶他一起走,他執意不走,兩個人還起了爭執,我聽金教授吼了句什麼,然後怒氣沖沖的走了。哎,都不容易啊……”
老闆還在一邊搖頭一邊感慨著,我匆匆吃完了盤子裡的食物,抓起包便往外跑。
身後老闆喊著還有剛出鍋的炒菜沒上桌呢,我只衝著他擺了擺手便上了車,開著我爸留給我的備用車上了路。
既然能往這坑裡跳的人這麼多,我為什麼不把水攪渾,渾水才能摸魚吶!
第50章 我要立功
現在的臨江村已是賓客雲集,八方來客、臥虎藏龍。
我雖分不清他們是否夾帶了私人目的,但是只有挑破了窗戶紙才能把藏在暗處的道道擺在明面上,所以,魯莽也好輕率也罷,我是決心要直捅到底的。
再次回到古城遺址考古現場,清冷的發掘現場跟初來時不可同日而語,但其實我爸和隊員們挺享受現在的狀態的,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發掘驗證的工作中去,省了很多接待各路人馬的時間和疲於應付的煩心事。
跟隊上的熟人打了招呼,在壩上看見了我爸。
一見到我,老先生就拉著我想要跟我分享他們最近的發掘成果,看著臨時搭建的倉庫裡邊零星擺放的出土的物件,真是對我爸始終如一的工作熱情感到欽佩。
他指著一排已經清理好的文物給我看,眼神中滿是炫耀。
看他暗自得意的勁頭兒,我也端正起了態度,一一認真觀察起來。
咦!有點意思。
細細看過幾件我就知道我父親的驕傲感來自哪裡了,文物從頭看到尾,竟是使我看了一場持續兩千多年歷史發展的文物展覽,這些文物的價值何其珍貴已經不言而喻了。
我有些激動:“這是,這是……。”
父親忙接過話:“是的,都是這座古城裡發掘的。”
太意外了,就不僅驗證了此地的歷史文化底蘊,也說明了古城修建的功能性和持續性,從出土文物的年代延續來看,這座古城的完整建成的年代或許不那麼久遠,但是它存在的時間可比完整建立城池的時間還要久,就是說在沒有建城之前這裡便有人居住了。
那說明什麼呢,在那個人口稀少且城鎮集中的時代,生存的人們是不會無緣無故在荒山野嶺定居的,何況自古以來這裡都是苦寒之地,人跡罕至。
那麼這裡的先民之所以選擇世代在此生活,一定會有他們不能抗拒的理由,例如——守陵。
古城遺址先民的身份也可以從出土的文物做側面驗證,那就是出土文物的精緻程度並不高。
一般來說這樣的物品不會是宮廷御製或者王公貴族們使用的,特別是早期的幾件,無論從工藝和造型上來說都很常見,只有越靠近晚期的幾件才精美起來,從這也能看出在這裡生存過的歷代人們身份地位上的變化。
在心裡給一件一件文物排了序,數著數著發現少了一個時段的物品。
我問父親是怎麼回事?
我爸呵呵一樂,很是欣慰:“你看出來了,也不算你白學一場。”他繼續給我分析:“出現這種缺失很可能有幾種情況,一是我們還沒有挖掘出來,二是他們出現過轉移,就是離開過又回來;再有一種可能就是中間確實這裡失去了人煙,但是後來再來這裡生活的也不再是他們的後代。”
我猜測著說:“戰爭?燒殺劫掠?”
我爸搖搖頭:“不太可能,我更傾向於第二種,是他們自己離開又回歸的。”
“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如果是戰爭,即使是屠城之後勝利方也會接管這裡,不可能出現生活物品斷代的情況;如果是偶遇盜匪燒殺劫掠,先不說對方有沒有實力殺光這裡所有的人進行搶劫,即使是有,也不可能事後把這裡的一瓦一罐都掃蕩個乾淨。這座城邑這麼大,不太可能出現那麼慘烈的情況,而且我們在挖掘過程中也沒有看見大規模慌亂無序的遺骨,至少證明在這裡生活過的人,他們的生老病死都是有序進行的。”
我爸的分析有理有據,我知道考古學的嚴謹性,每一個被驗證的重大發現都有可能會改寫我們已知的歷史,所以,歷史講究史實,不能單靠揣測。
聽完他的想法,我更加的想不通了:“他們從被要求成為守陵人開始應是世代在此的,即使朝代更迭,對他們的生存影響應該不大,是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會讓他們集體遷移呢?”
自然災害?政權更迭?奉命而行還是說發生了他們不可抗拒的因素?
老闆擺出一副少見多怪的表情看我:“咱這是什麼地方!信息集散中心啊,這麼多進山的人大多數都住在我這吧,況且,我還認識一個專門愛打聽的人。”老闆說著顯的得意洋洋。
“誰?你說的那個愛打聽的是誰?”我追問。
招待所老闆嘴快:“就是那個金教授留下來的徒弟,小朗。要我說啊,這孩子真不是一般人,老師都走了他還非要留在這裡繼續搜集什麼物種啥的,見個人就問看沒看見他手裡的那些圖片上的稀奇古怪的東西,這村裡的人都讓他問了遍。但是能吃辛苦也是真的,我見那天金教授離開的時候應該是要帶他一起走,他執意不走,兩個人還起了爭執,我聽金教授吼了句什麼,然後怒氣沖沖的走了。哎,都不容易啊……”
老闆還在一邊搖頭一邊感慨著,我匆匆吃完了盤子裡的食物,抓起包便往外跑。
身後老闆喊著還有剛出鍋的炒菜沒上桌呢,我只衝著他擺了擺手便上了車,開著我爸留給我的備用車上了路。
既然能往這坑裡跳的人這麼多,我為什麼不把水攪渾,渾水才能摸魚吶!
第50章 我要立功
現在的臨江村已是賓客雲集,八方來客、臥虎藏龍。
我雖分不清他們是否夾帶了私人目的,但是只有挑破了窗戶紙才能把藏在暗處的道道擺在明面上,所以,魯莽也好輕率也罷,我是決心要直捅到底的。
再次回到古城遺址考古現場,清冷的發掘現場跟初來時不可同日而語,但其實我爸和隊員們挺享受現在的狀態的,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發掘驗證的工作中去,省了很多接待各路人馬的時間和疲於應付的煩心事。
跟隊上的熟人打了招呼,在壩上看見了我爸。
一見到我,老先生就拉著我想要跟我分享他們最近的發掘成果,看著臨時搭建的倉庫裡邊零星擺放的出土的物件,真是對我爸始終如一的工作熱情感到欽佩。
他指著一排已經清理好的文物給我看,眼神中滿是炫耀。
看他暗自得意的勁頭兒,我也端正起了態度,一一認真觀察起來。
咦!有點意思。
細細看過幾件我就知道我父親的驕傲感來自哪裡了,文物從頭看到尾,竟是使我看了一場持續兩千多年歷史發展的文物展覽,這些文物的價值何其珍貴已經不言而喻了。
我有些激動:“這是,這是……。”
父親忙接過話:“是的,都是這座古城裡發掘的。”
太意外了,就不僅驗證了此地的歷史文化底蘊,也說明了古城修建的功能性和持續性,從出土文物的年代延續來看,這座古城的完整建成的年代或許不那麼久遠,但是它存在的時間可比完整建立城池的時間還要久,就是說在沒有建城之前這裡便有人居住了。
那說明什麼呢,在那個人口稀少且城鎮集中的時代,生存的人們是不會無緣無故在荒山野嶺定居的,何況自古以來這裡都是苦寒之地,人跡罕至。
那麼這裡的先民之所以選擇世代在此生活,一定會有他們不能抗拒的理由,例如——守陵。
古城遺址先民的身份也可以從出土的文物做側面驗證,那就是出土文物的精緻程度並不高。
一般來說這樣的物品不會是宮廷御製或者王公貴族們使用的,特別是早期的幾件,無論從工藝和造型上來說都很常見,只有越靠近晚期的幾件才精美起來,從這也能看出在這裡生存過的歷代人們身份地位上的變化。
在心裡給一件一件文物排了序,數著數著發現少了一個時段的物品。
我問父親是怎麼回事?
我爸呵呵一樂,很是欣慰:“你看出來了,也不算你白學一場。”他繼續給我分析:“出現這種缺失很可能有幾種情況,一是我們還沒有挖掘出來,二是他們出現過轉移,就是離開過又回來;再有一種可能就是中間確實這裡失去了人煙,但是後來再來這裡生活的也不再是他們的後代。”
我猜測著說:“戰爭?燒殺劫掠?”
我爸搖搖頭:“不太可能,我更傾向於第二種,是他們自己離開又回歸的。”
“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如果是戰爭,即使是屠城之後勝利方也會接管這裡,不可能出現生活物品斷代的情況;如果是偶遇盜匪燒殺劫掠,先不說對方有沒有實力殺光這裡所有的人進行搶劫,即使是有,也不可能事後把這裡的一瓦一罐都掃蕩個乾淨。這座城邑這麼大,不太可能出現那麼慘烈的情況,而且我們在挖掘過程中也沒有看見大規模慌亂無序的遺骨,至少證明在這裡生活過的人,他們的生老病死都是有序進行的。”
我爸的分析有理有據,我知道考古學的嚴謹性,每一個被驗證的重大發現都有可能會改寫我們已知的歷史,所以,歷史講究史實,不能單靠揣測。
聽完他的想法,我更加的想不通了:“他們從被要求成為守陵人開始應是世代在此的,即使朝代更迭,對他們的生存影響應該不大,是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會讓他們集體遷移呢?”
自然災害?政權更迭?奉命而行還是說發生了他們不可抗拒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