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僅如此,府中還有她的故交。晏然,原本叫晏芷宸,她父親老友的女兒,因為家中落罪被沒入奴籍,父親把她交給了太子。

  所以那兩年,她在太子府過得委實很舒心。因為家中教得嚴,她沒有那些爭寵的心思,不像蕭家庶女過得那樣累。

  唯一給她添堵的,就是姜家的嫡長女姜雁嵐。姜家與趙家面和心不合許久了,並且她聽說……晏家也是因為姜家而倒的。如今姜家這位嫡長女憑著和皇后的親緣關係與她一起嫁入府中、共事一夫,她心裡自然不舒服。

  不過太子也不待見姜雁嵐就是了。他對姜家的不滿,也積了很久了。

  .

  晏然得空到她房裡小坐的時候,聊得最多的自然也是姜家。那時,晏然對姜家的恨意比她要深多了,時常是她反過來勸晏然。晏然也很聽這位姐姐的話,有幾分委屈也都忍了。

  她也問過晏然:“你總不能一直在太子府待著,不打算嫁人麼?”

  那時晏然搖著頭笑說:“當然不會一直在太子府待著,殿下說了,等我到了嫁齡,一定讓我嫁人為妻去。”

  嫁人為妻,當聽到這四個字的時候,莊聆心裡還是會一痛。她已嫁了人,那人的妻卻不是她。

  府里的規矩很森嚴,每日向太子妃問安是少不得的。就算太子妃很寬和,也斷不會免了這規矩。

  妻妾涇渭分明,每個人都看得很清楚。

  她從來不逾越,人前人後都一個樣。人前自是要對太子妃敬重有加;而人後……就算有那麼一閃念的不忿,她也會立刻制止住,她知道這樣的心思滋生起來會是怎樣的後果。

  .

  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太子妃做了皇后、她的庶妹封了九嬪之首的昭儀,肅悅大長公主的女兒楚晗封了琳妃,姜雁嵐封了淑儀,而莊聆,冊了婕妤。

  她心裡很難受,只覺受了欺負。帝太后知道她的心思,傳了她去告訴她,那是自己的意思。

  自古以來皇帝都防著外戚,帝太后想讓她避開鋒芒平平安安的。

  這是好意,莊聆明白這些道理,一如從前的賢良淑德。只不過,在這樣的位份區別之下,她要向姜雁嵐見禮了。

  那兩年姜家仗著皇帝繼位之初諸事不穩在朝中風生水起。左相的幾個兒子——也就是姜雁嵐的幾個兄長,都官居要職。

  是以從來不怎麼得寵的姜雁嵐也在後宮有了趾高氣揚的資本,在寵妃瑤昭儀跟前時、在莊聆跟前更是。

  而趙家……雖是有位帝太后,但朝堂之上,到底只有趙恆一人。

  莊聆覺得很是無力,她沒有一個兄長,她暗暗覺得,想讓趙家風光下去,便要靠她了。

  .

  相較於剛入太子府的那兩年,這些日子她可說是事事不順心。除卻帝太后知她的心思,平日裡能跟她說說話的,還是晏然。

  她冷笑漣漣地說:“想我堂堂御史大夫的嫡長女,如今敗在姜家和蕭家的腳下。”

  已是御前尚儀的晏然聽得眉心一跳,淡淡地提醒她說:“姐姐謹慎言辭。”

  “我說的不是皇后娘娘。”她想著瑤昭儀,不禁切了齒,“區區一個庶女,如今竟也位列九嬪之首,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大概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她逐漸壓制不住心中的不平了。她恨姜雁嵐、恨蕭雨盈,不服她們高上自己一頭。

  可她還是在竭力地做一個賢惠的嬪妃,她也知道這樣是對的。因為她不妒不爭,皇帝才素來對她有幾分敬意,縱使說不上有多寵她,也從來不會冷落她。只要她去成舒殿求見,皇帝從來不會說不見,她算是唯一一個能做到這一點的。為此,帝太后甚至是皇后都對她青眼有加。

  她自有她著急的事,她知道自己學不來瑤昭儀那一套哄人的本事,讓她盛寵不可能,她只能寄希望於有個孩子。

  母憑子貴,宮裡向來如此。她的姑母就是如此,有了兒子、兒子當了太子,最後讓她坐到太后的位子上。然後……有朝一日等她去世了,她會被追諡為後。

  宮中的女人,做得再好也就是這樣了。

  太醫卻告訴她,她身子太弱,不宜有孕。即便有了身孕,也難以護住孩子。

  讓她退卻的並不是“難以護住孩子”或是她可能會因此而喪命,而是太醫告訴她,如若強要生子,可能會產下怪胎。

  那是多不祥的事,足以讓她萬劫不復,她賭不起。

  偏生在這時候,姜雁嵐有孕了,巧得堪說是老天有意在捉弄她。

  皇帝沒有晉姜雁嵐的位份,這是讓莊聆唯一舒心的事。彼時她很好奇一直恨姜家入骨的晏然會不會做出什麼來——畢竟她身居尚儀,想做些事也並不難。

  晏然卻什麼也沒有做,還很是平靜地告訴她說:“姜家如何,不是我能左右的事情。我現在只想著……過兩年平平安安地出宮嫁人去。”

  人家自己的心思如此,她也不好強勸什麼,只在心中不住地祈禱,姜氏千萬不能把這孩子生下來。即便生了,也不能是個皇子。

  那是個讓人悲喜交加的冬天,韻淑儀姜氏和美人周氏都有了孕、同一天生子。韻淑儀生了個皇子,周美人生了個帝姬。

  皇子生下來沒過一個時辰,就夭折了。

  稚子無辜,莊聆一直這樣想。可那天,她心中卻是無比的快意。心覺這是蒼天有眼,總不能讓姜家事事順心如意。

  她想晏然必定也是高興的吧,姜家把晏家害成那樣,可算遭了些報應。

  叫了晏然來小敘時,她卻見晏然一身襦裙格外清素。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裙擺上尚有些淡粉的碎花。

  她怔怔地望了晏然許久:“你穿這麼素幹什麼?在御前當值,你小心別人找你的錯處。”

  晏然微有一喟:“宮裡剛失了孩子,不管怎麼說……也是個喪事。”

  聽了這話,莊聆才猛地驚覺,自己已無形中狠了那麼多。

  於是她開始沒由來的忐忑、沒由來的患得患失,不知該怎樣才好。

  .

  去見帝太后時,她因為這樣的心緒而變得憂心忡忡的,帝太后只道她是因為孩子的事觸景生情,輕聲一嘆,勸道:“孩子的事你也著不得急,總不能把命搭上。你就先好好調理著身子,如若實在不行……”帝太后頓了一頓,“總有新宮嬪入宮,你挑個信得過的栽培著,日後有了孩子,也是會孝順你的。”

  就如皇太后對您做的麼?莊聆這樣想著,這倒……也算個法子。

  是以闔宮都為御前尚儀晏氏得幸而驚訝不已時,唯她覺得這是天賜良機。那時她正回家省親,宮裡的消息傳出來,她訝了一訝之後心中無比激動。

  憑晏然和皇帝的情分,皇帝斷不會委屈她。而晏家倒了,晏然無依無靠。只能依附於她趙家。

  如果有朝一日晏然有了孩子……

  莊聆淺有一笑。

  她將這心思告訴了父母,卻沒想到,父親勃然大怒,怒斥她連家中世交也算計。更是警告她說,晏然若有了孩子,那就是晏然的孩子,她無論有怎樣的理由也不能打那孩子的主意,半點利用也不能有。

  莊聆愕住,啞了半天才問父親:“那趙家呢?趙家的風光榮耀,誰來維護?”

  父親長嘆未答,繼而拂袖離去。她的母親蹙著眉頭告訴她說,他們從來不想爭那些。權力地位再重要,也不能負了老友在天之靈。

  舍利取義,家中一直這樣教她,她也知道這是對的。但不知為何……她似乎越來越做不到了。

  .

  回到宮中,晏然來向她問了安。她看出了晏然帶笑的眉目間有著抹不去的愁緒——她本要出宮嫁人了,好像是許給一個將軍為妻,如今,再也不可能了。

  她記得父親的話,不願毀了父親的一世英明,也知晏然眼下的煩憂。她知道,在這宮裡只有自己能幫她。到底是多年的姐妹,她必須要幫。

  於是她借著皇帝對她的信任,幫晏然制住了時時煩她的胡氏,晏然是真心感謝她,她也接受得坦蕩——因為她也是真心幫助晏然。

  .

  姜家要攬權,在朝中不住地生事,甚至重提了八年前的舊事,要皇帝徹查。當然不是衝著晏家去的,不過是可以藉此牽涉先原本無關的人進來剷除異己罷了。但皇帝一旦應了,頭一個要遭殃的必定是晏家。

  晏然是忍不了的,終於開始爭寵,自也少不了她從旁相助。

  那個胡氏也很爭氣,很快就生下了皇次子。在皇次子百日的宴席上,皇帝晉了胡氏和晏然的位份。姜家和晏家的宿怨在宴席上爆發了,左相姜麒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晏然狐媚惑主,只怕再說下去……便是清君側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