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那人到底坐了下來,惠妃看到他腿上和肩頭都有傷,遲疑了好久到底還是忍不住好奇:“到底怎麼弄的?看公子不像是打家劫舍的匪人……”
那人嗤地一笑,沉吟著似乎在猶豫要不要告訴她。末了,他到底抬了頭:“外頭來的使節喝醉酒傷人,我看不過眼,把人打殘了。”
“……使節?!”惠妃傻了,那人一哂換了話題:“姑娘又是什麼人?又是御令衛又是請太醫的……皇親國戚麼?”
惠妃臉上一紅,道了句“別問這麼多”,就出去給他打水了。
一盆清水端進來,惠妃猝不及防地看到他赤|裸的後背。甫一怔,繼而聽見他倒抽冷氣的聲音,好像是動了傷口。
她面上滾燙地別過頭去,木了一會兒,又忍不住抬眼繼續看他。
說不出哪裡和皇帝不一樣,但就是讓她覺得很不一樣。
濃重的血腥氣與淺淡的汗味在房裡盪著,她凝視著他的後背滯了好久,開口時顫顫巍巍:“……我幫你?”
眼前的背影也一滯。
那人語中帶笑:“不用了,血肉模糊的,別嚇著你。”
惠妃心底突然盪起些許不服,轉而就不自覺地抬起了槓:“哪兒那麼可怕?我見過的場面未必就比公子少!”
話出口後她才一僵,復又看看他:“算了,我去睡了。”
她不做多留的回到臥房,珠簾撞響了一陣後,遲亦明忍不住回頭瞧了一眼。
這姑娘膽子夠大的,他一個陌生的男人在這裡,她還真敢扭頭就回去睡覺。
這是有足夠的底氣相信他不敢對她有什麼不軌之舉?
那他最好就老實點。
好吧,他本來也不打算對救命恩人做什麼。
.
惠妃躺在幔帳里,並沒有他所想的那麼平靜。
她的目光總不自覺地往幔帳外看。幔帳較薄,能看到他模糊的身影,大致能看出他在清理傷口、在上藥,還能聽見他不住地吸冷氣的聲音。
那倒吸冷氣的聲音初時只讓她覺得是傷口一定很疼,不知不覺的,她心底竟滋生出一點心疼來。
他是知道對方是番邦使節的,還是動手了,就因為使節動手傷人……
她對洛安城足夠了解,知道被使節傷了的不可能是達官顯貴,只會是身邊沒有侍衛僕人守著的平頭百姓。這個人……
她心底一陣柔軟,不由自主地又出了聲:“公子是行走江湖的人?”
“這麼久了你還沒睡啊?”遲亦明望著緊闔的幔帳頓覺自己高估了她的從容。
惠妃則一愕:“已經很久了嗎?”
“……有半個時辰了吧。”遲亦明禁不住笑出聲來,而後答了話,“我是走江湖的人。”
接著,他語中一頓,笑意更盛:“姑娘先拒不讓我知道姑娘的身份,轉眼又追問我的身份?”
他的聲音很好聽,清朗而帶著不羈。
惠妃正愣神,耳畔又傳來穩穩的腳步聲。
她警醒地一側首,他正一步步走近,未及她出聲喝止,他的手已伸向帳子。
☆、第195章 惠妃(二)
“你幹什麼!”惠妃到底在他揭開幔帳前喝了出來,雙目死死地盯著他扶在帳上的手指,一動也不敢動。
遲亦明笑音平穩:“你不說你是誰,我就只好看看你長什麼樣子,把救命恩人記住了。”
惠妃:“……”
這人……方才分明面對面說了好幾句話了,他都沒注意她長什麼樣?
惠妃禁不住揶揄著,手上一撩被子,到底在他揭開幔帳之前將頭蒙住了。
遲亦明眉頭淺皺,大惑不解:“躲什麼?”
惠妃悶在被子裡,生硬道:“我救你一命,你又揭床帳又要看臉的,毀我清譽嗎?”
遲亦明微怔,默了會兒後重新將幔帳遮好,再外抱拳歉然:“姑娘恕罪,我……我是個粗人,行走江湖不知道這麼多規矩,冒犯了。”
他語中有分明的失措,惠妃在被子裡靜聽著而未作理睬,外面又說:“今天這事我不會告訴旁人的,姑娘不用為難。”
她在被子裡微一笑:“少俠知道就好。我要休息了,少俠去旁邊那間屋子吧,該有的東西都有。”
“多謝。”傳來的笑音稍有些窘迫,腳步聲很快遠去。
惠妃又過了一會兒才從被子裡出來,揭開幔帳看看,房中果然無人,連有人來過的痕跡都難尋到了。
——門窗都緊闔著,甚至連那盆水都倒了。呈藥的瓷瓶規規整整地放在小柜上,連順序都跟她拿給他之前一樣。
惠妃看了一圈後“撲哧”一笑。
規矩或許沒有,但這人可真不是個粗人。
翌日清晨,惠妃剛起床穿好衣服,門就被叩響了。
外頭說:“姑娘醒了?”
她悚然一驚:“你怎麼知道我醒了?!”
“呼吸不一樣。”遲亦明笑著解了她的緊張,進也不進來,又道,“我來告辭,順便求姑娘給我指個路。”
惠妃站在榻邊想了一想,俄而把小印從書架上取下來,在紙上一叩,從門fèng里遞出去:“你拿著這個去前頭問蘭心悅心吧,她們兩個是我身邊的婢女,知道是我的意思,會告訴你的。”
“多謝。”又一聲笑傳來,遞出去的那張紙轉瞬就被從手裡抽走了。
惠妃伏在門fèng邊,看著他走向前院的身影,心突然跳得撲撲的。
她也說不清自己為什麼沒開門再見見他,若說是執著於禮數規矩似乎也不至於,畢竟昨天都已經看過正臉了。
想了又想,大概……大概是怕自己看在眼裡拔不出來了吧。
他太像她從各樣話本中讀到的俠客了,年少輕狂放縱不羈,但又有些不同……
他更真實。突然而然地出現在她的眼前,讓她猝不及防地觸碰到了那個原本離她千里的世界。激得她心裡漣漪層層,既希望多看他一會兒,又實在怕再多看一眼就想永遠看下去……
.
這日之後,惠妃很快就靜下了心——每日讀經抄經的,想靜下心並不很難。
但她沒想到她還會再次見到他,而且只過了小半個月。
這回他還是翻牆進來的,穿著一襲淺灰色的裋褐,髮髻束得整齊,躺在屋檐上等她。
見她回到後院來,他一躍而下,把她嚇了一跳。
他一揖:“多日不見。”
“你……”惠妃好生回了回神,才敢認這人是誰。
他的傷好了,整個人的氣色都好了許多,意氣風發四個字像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
見她愣神,他銜笑抱拳:“上回沒自報姓名,在下遲亦明。今天,是來謝姑娘救命之恩的。”
惠妃往後一退,別過臉:“少俠別隨著性子來,這裡不止我一個,山下有一個百戶所,我這兒……”
“你這兒的兩位姑娘我打點好了,她們夠忠心的,都說你若不想說,她們就裝看不見我。”他說著眼眸微眯,“我就過來道個謝,你不至於抓我去見官吧?”
他散漫的口吻擾得她的心有點亂,強自定了會兒神,抬眸道:“我知道少俠的謝意了,少俠請回吧。”
“嘖……”遲亦明嘖嘴,從她身側一繞,徑直進了屋去。
她的目光跟著他進去,他指指案上:“今兒中秋,月餅螃蟹桂花酒我都給姑娘帶來了。”
“……”惠妃蹙眉看看竹筐里五花大綁的幾隻螃蟹,“這裡是寺院,不能殺生。”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至於‘殺生’這步,也不用姑娘自己動手。”遲亦明說罷又走出來,踱到她面前睇了她一會兒,輕輕道,“我打聽到姑娘是誰了。”
惠妃的面色驟然一白。
他笑意未變,眉宇間卻添了些難言的意味:“既是宮中嬪妃,在這種地方……你得罪皇帝了?”
“沒有。”她脫口而出,頓了頓又解釋道,“太后病故,我是來為太后祈福的。”
她說的是實話,可是遲亦明顯然不信。
大概就跟她身在江湖之外所以對江湖充滿好奇一樣吧,遲亦明對她這“淪落”到來過青燈古佛日子的後宮嬪妃也挺好奇的。
在他看來,嬪妃為太后祈福所以要出宮來就是個說辭——哪有把自家妻妾轟到廟裡長住的?
肯定有別的原因。
見她不說,他的想像就有點天馬行空起來:“你是說錯話了?把皇帝打了?還是像書里寫的那樣,後宮風雲波譎雲詭——陷害別的嬪妃來著?”
那人嗤地一笑,沉吟著似乎在猶豫要不要告訴她。末了,他到底抬了頭:“外頭來的使節喝醉酒傷人,我看不過眼,把人打殘了。”
“……使節?!”惠妃傻了,那人一哂換了話題:“姑娘又是什麼人?又是御令衛又是請太醫的……皇親國戚麼?”
惠妃臉上一紅,道了句“別問這麼多”,就出去給他打水了。
一盆清水端進來,惠妃猝不及防地看到他赤|裸的後背。甫一怔,繼而聽見他倒抽冷氣的聲音,好像是動了傷口。
她面上滾燙地別過頭去,木了一會兒,又忍不住抬眼繼續看他。
說不出哪裡和皇帝不一樣,但就是讓她覺得很不一樣。
濃重的血腥氣與淺淡的汗味在房裡盪著,她凝視著他的後背滯了好久,開口時顫顫巍巍:“……我幫你?”
眼前的背影也一滯。
那人語中帶笑:“不用了,血肉模糊的,別嚇著你。”
惠妃心底突然盪起些許不服,轉而就不自覺地抬起了槓:“哪兒那麼可怕?我見過的場面未必就比公子少!”
話出口後她才一僵,復又看看他:“算了,我去睡了。”
她不做多留的回到臥房,珠簾撞響了一陣後,遲亦明忍不住回頭瞧了一眼。
這姑娘膽子夠大的,他一個陌生的男人在這裡,她還真敢扭頭就回去睡覺。
這是有足夠的底氣相信他不敢對她有什麼不軌之舉?
那他最好就老實點。
好吧,他本來也不打算對救命恩人做什麼。
.
惠妃躺在幔帳里,並沒有他所想的那麼平靜。
她的目光總不自覺地往幔帳外看。幔帳較薄,能看到他模糊的身影,大致能看出他在清理傷口、在上藥,還能聽見他不住地吸冷氣的聲音。
那倒吸冷氣的聲音初時只讓她覺得是傷口一定很疼,不知不覺的,她心底竟滋生出一點心疼來。
他是知道對方是番邦使節的,還是動手了,就因為使節動手傷人……
她對洛安城足夠了解,知道被使節傷了的不可能是達官顯貴,只會是身邊沒有侍衛僕人守著的平頭百姓。這個人……
她心底一陣柔軟,不由自主地又出了聲:“公子是行走江湖的人?”
“這麼久了你還沒睡啊?”遲亦明望著緊闔的幔帳頓覺自己高估了她的從容。
惠妃則一愕:“已經很久了嗎?”
“……有半個時辰了吧。”遲亦明禁不住笑出聲來,而後答了話,“我是走江湖的人。”
接著,他語中一頓,笑意更盛:“姑娘先拒不讓我知道姑娘的身份,轉眼又追問我的身份?”
他的聲音很好聽,清朗而帶著不羈。
惠妃正愣神,耳畔又傳來穩穩的腳步聲。
她警醒地一側首,他正一步步走近,未及她出聲喝止,他的手已伸向帳子。
☆、第195章 惠妃(二)
“你幹什麼!”惠妃到底在他揭開幔帳前喝了出來,雙目死死地盯著他扶在帳上的手指,一動也不敢動。
遲亦明笑音平穩:“你不說你是誰,我就只好看看你長什麼樣子,把救命恩人記住了。”
惠妃:“……”
這人……方才分明面對面說了好幾句話了,他都沒注意她長什麼樣?
惠妃禁不住揶揄著,手上一撩被子,到底在他揭開幔帳之前將頭蒙住了。
遲亦明眉頭淺皺,大惑不解:“躲什麼?”
惠妃悶在被子裡,生硬道:“我救你一命,你又揭床帳又要看臉的,毀我清譽嗎?”
遲亦明微怔,默了會兒後重新將幔帳遮好,再外抱拳歉然:“姑娘恕罪,我……我是個粗人,行走江湖不知道這麼多規矩,冒犯了。”
他語中有分明的失措,惠妃在被子裡靜聽著而未作理睬,外面又說:“今天這事我不會告訴旁人的,姑娘不用為難。”
她在被子裡微一笑:“少俠知道就好。我要休息了,少俠去旁邊那間屋子吧,該有的東西都有。”
“多謝。”傳來的笑音稍有些窘迫,腳步聲很快遠去。
惠妃又過了一會兒才從被子裡出來,揭開幔帳看看,房中果然無人,連有人來過的痕跡都難尋到了。
——門窗都緊闔著,甚至連那盆水都倒了。呈藥的瓷瓶規規整整地放在小柜上,連順序都跟她拿給他之前一樣。
惠妃看了一圈後“撲哧”一笑。
規矩或許沒有,但這人可真不是個粗人。
翌日清晨,惠妃剛起床穿好衣服,門就被叩響了。
外頭說:“姑娘醒了?”
她悚然一驚:“你怎麼知道我醒了?!”
“呼吸不一樣。”遲亦明笑著解了她的緊張,進也不進來,又道,“我來告辭,順便求姑娘給我指個路。”
惠妃站在榻邊想了一想,俄而把小印從書架上取下來,在紙上一叩,從門fèng里遞出去:“你拿著這個去前頭問蘭心悅心吧,她們兩個是我身邊的婢女,知道是我的意思,會告訴你的。”
“多謝。”又一聲笑傳來,遞出去的那張紙轉瞬就被從手裡抽走了。
惠妃伏在門fèng邊,看著他走向前院的身影,心突然跳得撲撲的。
她也說不清自己為什麼沒開門再見見他,若說是執著於禮數規矩似乎也不至於,畢竟昨天都已經看過正臉了。
想了又想,大概……大概是怕自己看在眼裡拔不出來了吧。
他太像她從各樣話本中讀到的俠客了,年少輕狂放縱不羈,但又有些不同……
他更真實。突然而然地出現在她的眼前,讓她猝不及防地觸碰到了那個原本離她千里的世界。激得她心裡漣漪層層,既希望多看他一會兒,又實在怕再多看一眼就想永遠看下去……
.
這日之後,惠妃很快就靜下了心——每日讀經抄經的,想靜下心並不很難。
但她沒想到她還會再次見到他,而且只過了小半個月。
這回他還是翻牆進來的,穿著一襲淺灰色的裋褐,髮髻束得整齊,躺在屋檐上等她。
見她回到後院來,他一躍而下,把她嚇了一跳。
他一揖:“多日不見。”
“你……”惠妃好生回了回神,才敢認這人是誰。
他的傷好了,整個人的氣色都好了許多,意氣風發四個字像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
見她愣神,他銜笑抱拳:“上回沒自報姓名,在下遲亦明。今天,是來謝姑娘救命之恩的。”
惠妃往後一退,別過臉:“少俠別隨著性子來,這裡不止我一個,山下有一個百戶所,我這兒……”
“你這兒的兩位姑娘我打點好了,她們夠忠心的,都說你若不想說,她們就裝看不見我。”他說著眼眸微眯,“我就過來道個謝,你不至於抓我去見官吧?”
他散漫的口吻擾得她的心有點亂,強自定了會兒神,抬眸道:“我知道少俠的謝意了,少俠請回吧。”
“嘖……”遲亦明嘖嘴,從她身側一繞,徑直進了屋去。
她的目光跟著他進去,他指指案上:“今兒中秋,月餅螃蟹桂花酒我都給姑娘帶來了。”
“……”惠妃蹙眉看看竹筐里五花大綁的幾隻螃蟹,“這裡是寺院,不能殺生。”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至於‘殺生’這步,也不用姑娘自己動手。”遲亦明說罷又走出來,踱到她面前睇了她一會兒,輕輕道,“我打聽到姑娘是誰了。”
惠妃的面色驟然一白。
他笑意未變,眉宇間卻添了些難言的意味:“既是宮中嬪妃,在這種地方……你得罪皇帝了?”
“沒有。”她脫口而出,頓了頓又解釋道,“太后病故,我是來為太后祈福的。”
她說的是實話,可是遲亦明顯然不信。
大概就跟她身在江湖之外所以對江湖充滿好奇一樣吧,遲亦明對她這“淪落”到來過青燈古佛日子的後宮嬪妃也挺好奇的。
在他看來,嬪妃為太后祈福所以要出宮來就是個說辭——哪有把自家妻妾轟到廟裡長住的?
肯定有別的原因。
見她不說,他的想像就有點天馬行空起來:“你是說錯話了?把皇帝打了?還是像書里寫的那樣,後宮風雲波譎雲詭——陷害別的嬪妃來著?”